美軍開發「蘭博」系統,通過3D列印生產飛彈發射器及彈藥

2021-01-08 DeepTech深科技

提起3D列印,大家往往想起的都是這種東西:

3D列印技術已經不是什麼新科技了。早在2013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已經把增材製造(3D列印)評為當年的10大突破科技之一。和最初的3D列印塑料製品不用,如今,3D列印技術已經可以使用水泥、金屬、生物細胞、甚至微觀離子製作出各種產品,而軍用更是科技萬變不離其宗的永恆真理。

據美國陸軍採辦支持中心(U.S. Army Acquisition Support Center)近日報導,美國陸軍裝備研究開發和工程中心(ARDEC)的研究人員成功通過增材製造生產出了一款可以發射訓練彈的榴彈發射器。在軍用3D列印研究的路上前進了一大步。這款3D列印出的榴彈發射器全名為「快速增材製造的彈道武器」(Rapid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Ballistics Ordnance),簡稱「蘭博」(RAMBO)。

蘭博榴彈發射器

蘭博的設計是基於美軍的M203A1榴彈發射器。在上圖的榴彈發射器中,除了螺絲和各個彈簧之外,所有的零件(超過50個)皆產於增材製造。其中,槍管和槍匣是使用鋁粉,扳機和撞針等其他零件則是使用4340合金鋼粉,通過直接金屬雷射燒結(DMLS)製造的。此發射器與原版M203的材質毫無差別。

50多個零件,除了螺絲和彈簧之外,皆產自於增材製造

在此之外,測試蘭博系統所使用的彈藥也是3D列印出來的。由於炸藥和推進藥等還未被批准使用在增材製造彈殼中,研究人員選擇了使用M781訓練彈作為測試彈藥。M781在彈殼底部含有一發.38口徑的空包彈作為推進劑。在擊發時,火藥氣體通過前面的氣孔進入低壓室,推出卵形彈體。

M781訓練彈結構圖

在常規M781訓練彈中,組成外殼的風擋(Windshield)和彈殼(Cartridge Case)的材料為玻璃纖維填充尼龍(Glass Filled Nylon)。通過選擇性雷射燒結(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和其他增材製造技術,研究人員們在訓練彈上完美的實現了複製。

彈體(Projectile Body)的材料為鋅,由於鋅金屬列印目前難以實現,研究人員們還在試圖找出最適合增材製造的替代材料或工藝。而.38口徑的空炮彈則由於火藥限制,必須來自於傳統生產工藝。目前,ARDEC正在研究如何直接列印炸藥和推進藥,希望實現增材製造彈藥整體。

由3D列印的風擋(左)和彈殼(右),彈殼中央為.38空包彈

最終,研究人員們對整套蘭博系統進行了實彈測試。15發列印出的訓練彈無一故障,全部發射成功。列印出的發射器也毫無瑕疵:槍管沒有任何磨損,槍體保持了完整,槍口初速與傳統工藝生產的發射器和彈藥也只有5%的差別。

在進行實彈測試之前,研究人員還召集了美國第82空降師第504傘降步兵團第2營,對由增材製造的榴彈發射器進行了評價。由於M203是款單發下掛式榴彈發射器,它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掛在步槍下方使用。而在獲得士兵的評價後,研究人員們迅速的開發出了一款可以單獨使用榴彈發射器的改裝包,並且按照不同士兵的要求生產出了特製握柄。

這就是使用增材製造進行武器研發最大的優勢:極大的設計自由,迅速的生產過程,以及廉價的生產工具。

美軍M203單發下掛式榴彈發射器,上為增材製造版,下為傳統工藝製造版

眾所周知,現代軍隊對後勤的依賴極大。現代武器雖然威力強大,但是其大量精密的零件也往往伴隨著維護的煩惱(這也是為什麼基本上不需要任何維護的AK47會成為一代神槍)。

但是,隨著軍用增材製造成為現實,前線士兵只需要攜帶一臺印表機,列印材料,以及少量的打磨工具就可以實現自主生產零件、整物、甚至彈藥。這將極大減少後勤壓力,實現軍隊戰鬥力的提升。

相關焦點

  • 美軍新型發射器讓每個士兵都能通過無人機當戰場超人
    過去十幾年的中東戰爭中,巷戰成了美軍地面部隊最大的噩夢。在伊拉克的費盧傑或摩蘇爾這樣的大城市中,美軍先進的空中和遠程火力優勢無從發揮,精銳如海豹突擊隊也很難在障礙物複雜的城市中佔到太大便宜。根據設計,美國陸軍現役的M203型單兵40毫米槍掛榴彈發射器以及M79或MK19等類似武器都可以發射這種小型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在發射前可以放在一個膠囊容器中,被彈射到空中預定高度後可以自動彈開進入飛行狀態。而該無人機的機載電池可以支撐該機實現90分鐘的持續飛行,可以覆蓋約兩公裡內的目標區域,最大升限可達2000英尺。
  • 3d列印技術在頭盔生產領域的應用
    工廠也在加班加點的大量生產,很多頭盔工廠為了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紛紛運用3d列印技術進行設計建模,從而打造出更多安全、有個性的頭盔。3d列印頭盔技術相信很多朋友們都不是很了解,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極光爾沃用A8s 3d印表機進行3d列印頭盔的製作過程:1.
  • 多雷射、超大型金屬3D列印的時代或已到來
    Fraunhofer多雷射系統列印過程基於此所開發的原型機集成了五個雷射掃描系統,其最大製造尺寸為1 m x 0.8 m x 0.5 m。為了提高系統的生產率,Fraunhofer採用了掃描振鏡和線性軸系統的同步運動(也即光學系統可移動),這便為列印尺寸的可擴展提供了可能。
  • 3D列印模具注塑零件的方法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Structur3d正在嘗試通過其最新產品將注塑成型技術引入臺式機。Inj3ctor平臺是用於注塑成型橡膠零件的低成本方法,可能會影響原型設計和小批量生產。產品發布一年多之後,Inj3ctor現在可以購買了,並已經開始發貨。
  • 「講堂592期」電子信息化帶來的兵器革命,美軍MK-47榴彈發射器
    這款發射器的研發由多家科技公司共同完成,其中薩科防務公司是武器製造商和系統集成商,先進的電子搜索和火控設備由雷聲公司負責提供,空爆型彈藥由挪威NAMMO公司負責研製,Mk 47榴彈發射器配備了最先進的檢測、瞄準和計算機技術,比要取代的Mk19 Mod3型自動榴彈發射器要智能先進的多。
  • 美專家:美軍應將打擊能力與飛彈防禦相結合
    對手國家正在開發更多的創新方式來使用先進飛彈。因此,美國不能再理所當然地認為有能力隨時隨地部署優勢軍事力量。隨著國防預算開始受到限制,國防部亟需找到創新方法,在不超支的前提下有效地擊敗這些飛彈威脅。但是,整合主動防空與飛彈防禦的各種要素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更全面的目標是,必須把進攻型武器和防禦型武器結合起來。過去幾年裡,國防部開始主張將防空和飛彈防禦與進攻型武器相結合,以擊敗敵方飛彈和陸基發射器。2019年《飛彈防禦評估》報告也指出,防禦型武器所形成的保護只是暫時的。進攻型武器則非常有效,但對於精確打擊的依賴性很強,可能無法保護美軍免受敵方早期攻擊的影響。
  • 阿富汗戰場上大放異彩的「毒針」,美軍FIM-92可攜式防空飛彈
    一、FIM-92防空飛彈的誕生實際上美國之所以積極開展可攜式防空飛彈的研發還是因為老對手蘇聯。1945年蘇軍攻佔柏林之後繳獲了一批德軍生產的「飛拳」火箭發射器,這種武器給了蘇軍技術人員很大啟發,他們看到了將這種武器加以完善之後的光明前景。
  • 五家|多雷射、超大型金屬3D列印的時代或已到來
    Fraunhofer多雷射系統列印過程 基於此所開發的原型機集成了五個雷射掃描系統,其最大製造尺寸為1 m x 0.8 m x 0.5 m。為了提高系統的生產率,Fraunhofer採用了掃描振鏡和線性軸系統的同步運動(也即光學系統可移動),這便為列印尺寸的可擴展提供了可能。
  •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3D複印機能夠應用雷射器煅燒塑膠來開展製做,這類方法比較用碎石子和混泥土實際效果更強,其生產製造的纖維組織只能0.7mm厚。   3d列印房子的弊端   我國的3d列印房屋比國外起步晚,技術水平也不高,因此存在很多問題。那麼3d列印房屋的缺點有哪些呢?什麼是3d列印房屋呢?下邊就跟隨小編我們一起來看看!
  • 3D列印房子到底是什麼原理?
    3d列印技術實質上是一種快速成形技術。它最早運用於生產製造和模型製作,該技術基於數字模型,使用專業軟體將模型逐層列印堆積,並使用不同的列印方法以多種材料製作實物。
  • 薩博將向美軍提供一億美元的「卡爾·古斯塔夫」彈藥和AT4火箭筒
    7月16日,薩博防務公司宣布,已經與美國軍方籤訂一份價值1億美元的合同,將向美軍提供「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彈藥和AT4系統。據稱,這份訂單是在2019年籤署的「不確定交付時間、不確定數量」協議框架內完成的,美軍可以在五年內下達「卡爾·古斯塔夫」彈藥和AT4反坦克火箭筒系統(如圖)的訂單,總價值不超過4.45億美元。薩博表示,這份訂單將在2021年完成全部交付工作,所有的彈藥和AT4系統都將交付美國陸軍、海軍陸戰隊、特種作戰司令部。
  • 美軍首款高超音速飛彈還沒搞定,B-52到底還要多久才能獲新彈藥?
    美俄在軍事技術領域一直進行攀比,或者說,競賽吧,基本上,你有的,我也有,還要更好,如今高超音速技術已經成為新的競爭方向,如今大家發現一個問題:匕首已入役多時,美軍的ARRW飛彈如何了?AGM-183A如果論起來的話,當俄羅斯推出匕首飛彈之後,美國也很快的拿出了自己的ARRW飛彈,編號:AGM-183A,又稱:空中發射快速反應武器,與匕首幾乎是同樣的定位,在2018年4月的時候籤訂了正式的研發合同,2019
  • 美軍服軟了:空軍「罩不住」陸軍,坦克都裝了「防空飛彈」
    美國M1系列坦克直到今天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戰鬥力的坦克裝備之一,目前美軍最好的坦克已經升級為M1A2SEPV3,在各方面的技術性能都達到了世界一流甚至頂尖的水平。不過,如果不提價格昂貴硬要說美軍最新的主戰坦克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沒有安裝主動防護系統,這在今天這個反坦克飛彈滿天飛的環境下,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缺陷。
  • 美軍中國湖泵動式榴彈發射器的由來
    這地方雖然主要是開發飛彈和火箭,但到1967年,海軍家的親兒子海豹部隊找到了海軍軍械測試中心。因為海豹作為一直特殊的潛入偵查小隊,人數少,缺支援,靠M79榴彈發射器或者XM148槍掛榴彈發射器顯得火力不足,而當時還在研發階段的T148三連發半自動榴彈可靠性很差。因此求爸爸給他們設計一種可以連續射擊的榴彈發射器。 開發很快,到1968年海軍軍械中心就拿出了原型。
  • 研究人員開發出生產3D列印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
    研究人員用醇鹽前體溶液滲透了氧化石墨烯支架,以生產雜化結構,這些雜化結構顯示出潛在的適用性,例如汙染物去除,水過濾,催化,藥物輸送以及能量產生和存儲。 用於通過滲透3D rGO支架(a,b),用鹼性蒸氣膠凝(c)和乙醇洗滌(d)來製造二氧化矽(或SiAl)/ rGO雜化物的合成過程示意圖。圖片來自《歐洲陶瓷學會雜誌》。
  • 空中樓閣武器加點錯科技樹的戰艦,美軍這搭配只怕是新笑話
    美國國會的推動可能會導致這些計劃發生重大轉變,並可能會取消朱姆沃爾特級上面的155毫米先進艦炮系統(AGS)。目前AGS系統沒有合適的彈藥可使用。那麼,一種還未研發成功的飛彈,整合到一款爬錯了科技樹的軍艦上,會有什麼結果呢?讓我們先來看看「常規快速打擊飛彈」系統。
  • 光固化3D印表機列印光敏樹脂的特性有哪些?
    近幾年來,光固化3d印表機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光固化3d印表機列印光敏樹脂的性能如何?以下是訊臣三維3D列印生產廠家的介紹。把光固化的3D列印技術發揮到極致,這主要是為了進行產品開發,快速模具的製作,這些不僅具有精密的細節特點和優異的機械性能,而且同樣可以在精度、速度、表面質量、材料種類、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降低開發成本,光固化3d列印設備主要是採用振鏡系統和智能真空吸附塗層定位系統,其精度可達到0.05mm。
  • 巴雷特打造的狙擊型榴彈發射器,美軍要求能打八百米,他們直接提到...
    當然,巴雷特的成功並非單純依靠一款武器,在其發展歷程中也曾為美軍開發過許多衍生產品。 有趣的是,XM109的分類不是狙擊步槍,而是狙擊型榴彈發射器,因為它發射的是25×59mm榴彈。
  • 美軍打仗如何燒錢?隨手就幾億美元買彈藥,三年交付上萬枚地獄火
    如果大家注意一下,可能會注意到美軍越來越喜歡使用無人機實施定點清除任務,通常會使用地獄火/AGM-114飛彈對目標實施打擊,這是一款機載的空對地飛彈,最早是配備於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之上,如今也成為美軍無人機的標準武器。
  • 研究人員開發出3D列印的給藥系統,用磁場控制給藥速度
    南極熊從外媒獲悉, 英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3D列印設備,該設備具有可觸發和遠程控制的功能,而且可利用集成的磁場實現按需給藥。研究人員解釋說:隨著個性化醫學和醫療設備需求的不斷增長,近年來通過磁場觸發的可按需給藥系統的需求量明顯增加。3D列印技術本身由於其高精度和精確的製造能力,已經多次應用於個性化劑型的開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