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一體化!美軍新型發射器讓每個士兵都能通過無人機當戰場超人

2020-12-16 迷彩派軍評

過去十幾年的中東戰爭中,巷戰成了美軍地面部隊最大的噩夢。在伊拉克的費盧傑或摩蘇爾這樣的大城市中,美軍先進的空中和遠程火力優勢無從發揮,精銳如海豹突擊隊也很難在障礙物複雜的城市中佔到太大便宜。美軍研究認為這是由於在戰鬥中無法迅速確定敵人位置和威脅程度所致,有時幾乎只能靠肉眼偵查來勉強確定敵人的位置。

根據設想,單兵用無人機可以在膠囊裝置中彈射而出

近期美國陸軍研究室公布了兩名該單位研究人員赫肯和格德斯研發的一種單兵用無人機文件,據稱這種無人機採用電池驅動,具有可摺疊的葉片螺旋槳以及聚酯薄膜製成的輕質滑翔傘機翼。根據設計,美國陸軍現役的M203型單兵40毫米槍掛榴彈發射器以及M79或MK19等類似武器都可以發射這種小型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在發射前可以放在一個膠囊容器中,被彈射到空中預定高度後可以自動彈開進入飛行狀態。而該無人機的機載電池可以支撐該機實現90分鐘的持續飛行,可以覆蓋約兩公裡內的目標區域,最大升限可達2000英尺。

新型袖珍無人機可以通過槍掛榴彈發射器彈射而出

這種袖珍單兵無人機的發明者聲稱,澳大利亞軍方曾研發了一種類似的四軸飛行器,但其最大特點是內置的40毫米藥筒,可以將其視為變相的智能化榴彈。而自己研發的無人機只是用於偵察,其最大特色是機身內置的攝像頭,可以在作戰區域或危險環境中反覆盤旋並為安全距離位置上的己方步兵提供數據以確定危險的來源以及不同目標的威脅等級,以便使己方步兵能夠根據這些信息在最短時間內製定一條最安全的突擊路線。據稱,這種可用槍榴彈發射的修正無人機已經被兩位發明者提出了專利申請。

美軍在研究單兵無人機時還研發了單兵反無人機專用彈藥

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中國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美軍也將單兵反無人機武器的發展提上日程。美國陸軍研究室近年來另一研發重點就是研發專用的槍榴彈用反無人機彈藥,據稱這種榴彈由新澤西州皮卡丁尼兵工廠研發,其原理是發射後接近目標時,內部控制板信號將會激活伺服系統。而伺服器拉動中央鎖定柱塞以釋放球形機構,此時嚙合部分同時被釋放,隨後彈簧裝置將會快速射出內部存放的爆藥,可以有效殺滅幾百米範圍內的敵方無人機,而且該榴彈還可以成為榴彈炮的子彈藥,單發榴彈炮彈可以容納幾十枚。測試表明該彈藥的效果超過了其他反無人機戰術下的彈藥和發射裝置,其最大優點就是將單兵反無人機戰術靈活運用到每一個最基本作戰單位,相對於價格高昂且對人員訓練水平要求較高的常規地空飛彈,這種單兵反無人機榴彈無論在任何方面都有相當的優勢。按照美軍的計劃,這種單兵特殊榴彈將逐漸配備到遊騎兵、重裝機械化部隊等單位。

相關焦點

  • 喪心病狂,國產新型軍用無人機亮相,小身板掛載兩門榴彈發射器
    【軍武次位面】作者:leon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國家周邊的局勢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基本上就是處在一個非常不太平的狀態,尤其是我們的西南邊境的地區,我們南亞次大陸的鄰居似乎為了一些政治上的利益,總是處於一種想挑起邊境戰爭的挑釁狀態,甚至在前一段時間,印度還計劃大量購買軍用無人機,似乎準備用具備進攻能力的無人機來
  • 美軍又有新型武器,潛艇裝備「潛射無人機」,中國「應該借鑑」?
    美國海軍正在尋找能夠製造新型「小型潛射空中無人機」的新技術。計算機和小型無人機群體自治的水平正在迅速提高,這為大量無人機與無人機之間的通信,數據共享以及無人值守的團隊合作鋪平了道路。也許一群小型的,無人發射的無人機將能夠相互傳遞目標信息,甚至還可以提示空中和地面裝備。當然可以對它們進行編程,使其彼此協同工作,並在出現新的目標信息或障礙時進行自我調整。
  • 美軍無人機「蜂群」有多強,怎麼破
    該無人機質量只有65g,從美國海軍的P-3飛機上的發射管發射,每個發射管可攜帶32個無人機。無人機可以達到5米的定位精度。可攜帶天氣、氣壓、溫溼度等傳感器或聲學探測、生化探測等微型電子設備,通過數據鏈互連成自組織網絡,在目標區域組建穩定的「無人探測『蜂群』」。
  • 美軍開發「蘭博」系統,通過3D列印生產飛彈發射器及彈藥
    提起3D列印,大家往往想起的都是這種東西:3D列印技術已經不是什麼新科技了。早在2013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已經把增材製造(3D列印)評為當年的10大突破科技之一。Army Acquisition Support Center)近日報導,美國陸軍裝備研究開發和工程中心(ARDEC)的研究人員成功通過增材製造生產出了一款可以發射訓練彈的榴彈發射器。在軍用3D列印研究的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 追加採購微型無人機,不折不扣的戰場天眼,名字也叫「大黃蜂」
    與龐然大物F/A-18相比,由美國菲力爾公司研製的"黑色大黃蜂"無人機僅重33克,長度甚至還不及手機屏幕,卻是不折不扣的戰場"天眼"。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由於反饋效果良好,美軍和菲力爾公司再度籤署合同,將追加採購一批價值2060萬美元的"黑色大黃蜂-3"微型無人機。
  • 美軍搞「自殺式無人機」也沒用,中國無人機優勢更多,性價比還高
    在這樣的前提下,裝備一批抗幹擾能力強、機動性出色且具備遠程飽和精準打擊能力的無人機,的確是不錯的選擇。美軍在無人機戰術研究方面一直投入很大。目前來說,以MQ-9為代表的主力察打一體化無人機都能實現遠程操控。一般來說,單架無人機僅需一名飛行系統操控員和一名武器系統操作員,地面指揮系統則負責圖像分析師在內的引導和輔助工作。
  • 美軍裝備四管火箭發射器,齊射場面壯觀,威力極大
    美軍裝備著一款威力極強的火箭彈發射器——M202,這是一款四管火箭發射器,在施瓦辛格主演的《獨闖龍潭》中出現過,施瓦辛格在電影中扛著M202發射火箭彈的場景是他的經典鏡頭之一。這種單兵使用的武器,一次發射就是四枚火箭彈,威力極大。
  • 美軍採購「無人機哨兵」 加強反無人機作戰武器裝備研發
    在「無人機哨兵系統」中,人工智慧扮演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其利用人工智慧提供智能分析射頻頻譜功能,使其可以識別處於懸停狀態的無人機。除此之外,引入人工智慧系統後,「無人機哨兵」的各項有關性能都得到大幅提升。人工智慧並非是武器,但在當今軍事領域充當著助推器的角色。把人工智慧引入軍事領域,將大大提升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使得在處理信息的速度和質量方面佔據優勢。
  • 外媒:美軍五代戰機與無人機通信遭遇阻礙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據飛行國際網站12月15日報導,美國空軍F-22、F-35A和XQ-58A飛機編隊飛行,試圖通過「一號門戶」機載通信系統進行數據共享,但遭遇阻礙。12月9日,美國空軍F-22「猛禽」隱形戰鬥機、F-35A「閃電」Ⅱ戰鬥機以及XQ-58A「女武神」無人機在亞利桑那州的美國陸軍尤馬試驗場進行了首次編隊飛行。F-22和F-35A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XQ-58A由空軍研究實驗所和克拉託斯防務與安全解決方案公司聯合研製。
  • 美軍新型無人機項目,計劃用高空氣球當平臺,中國要想破解很簡單
    近年來,美軍持續加大對無人機新型戰術的探索研究,陸續提出一系列腦洞大開的作戰理念。據美國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11月30日報導,美國陸軍對一項新型無人機戰術項目進行了立項。據悉,美軍計劃將一批高空氣球作為新型空中監測平臺。
  • 美軍打算拿:自殺無人機蜂群跟中國集群無人機打?對轟起來真不一定...
    這一戰績也導致目前世界上的主要觀點認為,無人機作戰將是未來戰場的一種趨勢,而且這種新的作戰方式必然會對有人機的角色和責任產生影響,由於自動化的無人機現在已經能夠完成日常工作和冒險任務,因此有人駕駛的飛機的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由人工智慧代替,為此,美國人也開始了加大對無人機研發的投入。
  • 國內特戰隊換「戰斧」無人機,火力兇猛,榴彈發射器加6管垂髮
    最近公開媒體就報導了75集團軍某特戰旅裝備了一種新型的「戰斧」無人機,不僅具備榴彈發射器,還有垂髮火力和精確制導武器而這次作為特戰裝備,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類型吊掛三種不同的武器,分別是剛才提到的左右掛點的榴彈器,可以使用爆震彈、催淚彈、殺爆彈,具備一定反步兵能力,每個備彈6發。瞄準則使用在榴彈發射器皮卡丁尼導軌上的高清攝像頭,有效殺傷範圍的150-200米。
  • 美軍新坦克毫無創新,摸著15式輕坦過河?卻預示了未來戰場趨勢
    美軍新坦克毫無創新,摸著15式輕坦過河?卻預示了未來戰場趨勢據報導,美國陸軍最新的 "機動防護消防車"(MPF)項目原型車已經正式下線,即將進行量產前測試,但正式部署則需要等到2025年。據悉,該坦克的戰鬥全重達到38噸左右,底盤採用了6對負重輪,在武器裝備方面,MPF坦克配備了一門105毫米XM35線膛炮,同時還附加了一架獨立的偵察無人機。火控系統基本沿用了美軍裝備的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的相應套件,車長和炮長都配備了獨立的熱成像儀。美軍的這種MPF戰車,其實是一種輕型坦克。
  • 步兵的「天眼」:黑色大黃蜂上戰場,可裝進口袋的昆蟲無人機
    無人機裝備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於軍事領域,現在人類戰場上擊落的軍機,絕大部分都是無人機,其無人員傷亡、價格低廉、方便快捷的優勢被極大地體現。
  • 美軍最迷你的無人機 橡皮筋彈射靈巧起飛!關鍵時刻力挽狂瀾
    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美國工程師就已經在開發無人機。而今天介紹的無人機種「龍眼」,其特點在於其大部分的零件都是商用現成物品,只有攝像頭是由美軍部門研發的。據悉,整個系統包括三架無人機和一個地面監控站,由於其單機重量最多僅2.5公斤,且可以在熟練的狀況下自行組裝,所以非常便於攜帶,兩名士兵即可完成發射和監控。
  • 美軍五代戰機與無人機演習失敗:起飛後不久信息傳輸鏈斷開
    武器庫 據飛行國際網站12月15日報導,美國空軍F-22、F-35A和XQ-58A飛機編隊飛行,試圖通過「一號門戶」機載通信系統進行數據共享,但遭遇阻礙。12月9日,美國空軍F-22「猛禽」隱形戰鬥機、F-35A「閃電」Ⅱ戰鬥機以及XQ-58A「女武神」無人機在亞利桑那州的美國陸軍尤馬試驗場進行了首次編隊飛行。
  • 美軍下肢動力裝甲,讓士兵輕鬆抱起155mm炮彈,可惜帶電只有8小時
    但它會讓士兵減少疲倦,能幫助保護士兵的下肢關節(關節磨損,半月板損傷在各國軍隊中都是常見病)。演示中穿著這套系統的士兵能夠很輕鬆的抱著155mm炮彈爬坡這一條路下來有點類似於坦克發展的矛盾演變,可問題是坦克可以造得更大更重,而人體作為一個"平臺"就這麼大,能攜帶的武器裝備重量是有限的(所以單兵裝具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要結合人體工程學進行計算的),這就導致各國士兵身上的裝備越來越重,現在一個美國士兵的全套裝備重量在55kg左右,要是在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這個重量會更加多。
  • 在戰場,一名士兵會攜帶多少子彈?是美軍帶的多還是解放軍帶的多
    這些武器轉備在戰場上起到了愈加重要的作用,雖然如今的國家局勢較為穩定,但是各國間的軍備競賽卻並沒有停止,所以武器裝備的綜合性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很多人看來,在現代戰場上各國都是直接使用飛彈攻擊對方,不會再用到類似於子彈這樣的武器裝備。不過,真實的情況卻和大家所想的存在很大的差距,雖然人類已經研製出了各種殺傷力驚人的遠程飛彈,但是步兵依舊是非常重要的軍事組成部分。
  • 美軍裝甲旅有多少家底?密密麻麻排在一起,無人機都拍不過來
    機械化不僅是讓士兵坐上車這麼簡單 近日,有這麼一則官宣吸引了軍迷朋友的注意,那就是目前我軍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很多人認為機械化就是讓士兵坐上戰車這麼簡單,實則不然!若是士兵都坐上戰車就是機械化,我們早在十幾年前就實現了!機械化除了整建制輸送實現機械化外,對火力強度、打擊範圍和各種戰車之間的協同有更高的要求!實現汽車輸送只能算是摩託化!機械化實際上代表的是整體戰力有了一個質的提升。
  • 「講堂592期」電子信息化帶來的兵器革命,美軍MK-47榴彈發射器
    文|老白592 計算機技術帶來的技術革命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末以來,榴彈發射器的發展一直都未停止研發的腳步,隨著電子信息化和火控計算機的發展,已經具備了智能化和實時處理戰場彈道信息等能力,為此美軍基於先進的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