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不僅是讓士兵坐上車這麼簡單
近日,有這麼一則官宣吸引了軍迷朋友的注意,那就是目前我軍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我軍由騾馬化向摩託化,再到如今基本實現機械化,共經歷了3個發展歷程,當然在全面實現機械化的同時,我們在信息化領域並沒有落下,而是採用了以信息化帶動機械化的發現模式,而不是實現了機械化再去搞信息化,因此雖然官宣說我們目前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但這個機械化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為了全面實現機械化已經奮鬥了很多年,到現在這個目標終於實現,中間的時間跨度非常大,那麼機械化的實現有這麼難嗎?很多人認為機械化就是讓士兵坐上戰車這麼簡單,實則不然!若是士兵都坐上戰車就是機械化,我們早在十幾年前就實現了!機械化除了整建制輸送實現機械化外,對火力強度、打擊範圍和各種戰車之間的協同有更高的要求!實現汽車輸送只能算是摩託化!機械化實際上代表的是整體戰力有了一個質的提升。
美軍裝甲旅展示裝備
雖然摩託化不是機械化的全部,但卻是機械化的基礎。美軍是世界上最早全面、深度實現機械化的軍隊之一,其機械化建設也最為成熟。近日美軍第三步兵師第一突擊旅進行了一場裝備展示,通過畫面可以看出,美軍這支突擊旅的大量裝甲戰車密集排列在一起,裝甲運輸車、主戰坦克、各種工程車輛等一應俱全,數量多到負責航拍的無人機在低空高度都無法全部拍下來!
美軍目前的地面力量對裝甲車輛的依賴程度非常高,美軍一個裝甲旅通常有6個裝甲戰鬥營,裝備的主戰坦克數量在100輛左右,另外還有由步兵戰車、輕型裝甲車、運輸卡車、輕型火炮、工程車輛等組成的裝甲集群,數量多達數百輛!依靠數量眾多的裝甲車兩,美軍裝甲旅可以實現快速的機動部署、及時高強度的火力打擊!
仍需奮起直追但差距越來越小
美軍的優勢是深度的機械化以及逐漸全面的信息化,對剛剛實現全面機械化的我們來說仍需要奮起直追,但彼此之間的差距已經是越來越小。尤其是最近十幾年,我國僅僅能讓步兵快速機動的「猛士」系列裝甲車就裝備了上萬輛,並且隨著15式輕坦、11式輪式突擊炮、04A步戰車等大規模普及,我們目前事實上已經進入了深度機械化建設的階段。
由於多年的「火力不足恐懼症」,相同建制的情況下我們的火力強度並不亞於美軍甚至還會有所超越!尤其是直20、直10和直19三款新型直升機的加入,為陸軍插上翅膀的目標也基本實現。以信息化帶動機械化發展進行多年以後,與美軍之間的差距已經不明顯,並且在接下來的短時間內,這個差距會進一步縮小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