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個裝甲旅在正面,一個機械化旅在側後方:但有三個喉頸之處

2021-01-09 騰訊網

《印度時報》報導,印度陸軍司令納拉萬前往列城地區進行為期兩天的視察,報導稱,印軍在達普桑盆地部署1個裝甲機械化旅,在楚瑪爾部署了另外一個裝甲機械化旅在側後方。

從地形看,列城以東地區,容量非常小,大部分地區都是無法攀登的懸崖峭壁和險峻山地,唯一可以部署兵力的就是少數小塊盆地和河谷。最大的就是錫亞琴冰川南面有一個1500平方公裡的德桑平地。但是道路更加缺乏,就是一個什約克河谷公路可以作為通道,還至少有3個喉頸之處。

在部署上,只能是大分散,小集中,而且,就是那個德桑平地也只有不超過2條通過可以運輸重裝備,因此大部隊根本無法展開。這就是典型的通道作戰模式地形。無論有多少人,在最寬只有幾公裡,窄一點的只有100多米的峽谷通道上,只能採用添油戰術。

在這種通道上,最重要的不是坦克數量,而是可以發射精確制飛彈藥的遠程重炮數量。在2014年的東烏克蘭衝突中,俄軍沒有採取重炮群集中使用、密集轟擊的傳統戰法,而是將炮兵營以,連和排位單位分散投入戰場,支援東烏克蘭武裝,在戰場上,這些可以發射精確制飛彈藥的大炮,十分有效。

烏克蘭的克雷洛夫坦克廠對戰爭中送回修理和報廢的坦克進行統計後發現,70%是因為頂部裝甲被炮彈擊穿而損失。也就是說,是被間瞄火力擊中的。

一般來說山地防禦,可以靈活設置多種防禦工事,尤其是帶鐵絲網的前沿火力支撐點、反斜面防禦、多層斜切陣地防禦、倒打火力點等等,且由於山地攻堅戰場正面一般較窄,且越往上戰線越呈現出收束狀態,使得守方更便於發揮火力優勢。

但是,因為列城以東是凍土帶地區,在凍土區修築工程構築物就必須面臨兩大危險,凍脹和融沉。有很多石海,就是,寒凍風化作用產生的大量大小不等的稜角狀巖塊及巖屑,包括,花崗巖、石英巖、玄武巖、石灰巖、硬砂巖、板巖等。因此,很難修建真正的成體系山地防禦工事。

因此,坦克就非常重要了,但是要想在山地通道模式發揮坦克的優勢,就必須要有空中優勢和高精度炮火支援。否則,一般情況下,這種地形,都是坦克的絕地。是各種反坦克飛彈,反坦克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等等步兵反坦克武器的絕佳地點。

比如在二戰衝繩戰役,美軍投入1000輛坦克裝甲車輛,日軍就是利用丘陵優勢使用步兵反坦克武器,造成美軍372輛坦克各種負傷和損失。因此,在山地當中,是步兵反坦克武器最容易發揮的地形。從隱蔽,一直到居高臨下,擁有各種地形加持。

相關焦點

  • 美軍裝甲旅裝備大擺拍:數量真多,同時也有「富人的煩惱」
    美軍裝甲旅裝備大擺拍:數量真多 近日擺拍的這個裝甲旅是美國陸軍第3師第1突擊裝甲旅,地點為喬治亞州的斯圖爾特堡軍事基地 當然,這支裝甲旅中並非全是坦克和裝甲車,美軍一向非常重視後勤單位和補給效率,因此第1突擊裝甲旅的地面裝備中,有相當多的工程車輛、運輸車輛和保障車輛等。
  • 美軍裝甲旅有多少家底?密密麻麻排在一起,無人機都拍不過來
    我軍由騾馬化向摩託化,再到如今基本實現機械化,共經歷了3個發展歷程,當然在全面實現機械化的同時,我們在信息化領域並沒有落下,而是採用了以信息化帶動機械化的發現模式,而不是實現了機械化再去搞信息化,因此雖然官宣說我們目前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但這個機械化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 印軍出動16個裝甲旅?發動外科手術打擊,這一幕和62年驚人的巧合
    報導稱,此次兩國外長的會晤,被認為是解決僵局的一次關鍵性談判,也是兩國高層一周內第二次試圖解開矛盾之結。然而,印度是不是言出必行?印軍能否執行外交部的政策?未必如此。從近期印度國內的輿論態勢來看,激進言論依舊存在。其中,最引發外界關注的無疑是此前印度退役中將發表的一篇文章。
  • 洞見丨從鐵腳板、騾馬化到合成旅,解放軍機械化之路有多難?
    ▲陸軍胸標,履帶、齒輪和飛翼,機械化的霸氣 我們都知道坦克的三個屬性——火力、防護、機動,把這三個屬性之間的矛盾解決好了推而廣之,一切戰鬥單元,哪怕小到一個步兵,其實也是如此。戰爭實踐表明,這三個屬性中,火力和防護通常要略讓位於機動——生命在於運動,勝利也在於運動。
  • 美國一個師有17000人,印度約15000人,中國一個師有多少人?
    如今社會發展非常的迅速,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質的飛躍。咱們祖國的軍事力量也越來越強,在世界上站穩了腳。 以前的過往,我們應該銘記在心,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事實。所以為了增強我國的武裝力量,注入了非常巨大的心血。所以我國成為了世界前三的軍事大國。
  • 軍隊中的旅是怎樣演變的?旅長是什麼軍銜?
    但是,旅作為軍隊的一級組織一直保留下來,只是其任務、編成和隸屬關係不盡相同。許多西方大國仍採用旅作為獨立作戰部隊的一級編組。美軍的旅平時設有指揮機構(旅部),但不設固定的作戰分隊和其他分隊。根據戰時任務,1個旅可轄2~3個機械化營、1~3個坦克營、1~2個炮兵營以及一些戰鬥和後勤保障分隊。英軍有固定編制的旅,下轄3個步兵營(或摩步營、海軍陸戰營)、1個坦克團、1個輕炮團以及戰鬥和後勤保障分隊。
  • 美軍打算把一個整編裝甲旅部署波蘭,重劍向俄羅斯鼻尖又近一步!
    根據波蘭媒體《防務24小時》的報導,美國歐洲司令部正在波蘭修建一個大型軍事設施,準備部署一個完整的裝甲旅。聯繫到前些時候美軍從德國撤出兵力的報導,可以發現,美軍在歐洲根本沒有採取守勢,而是強力攻勢。 波維德茲是個只有一千人的小鎮,但在波蘭是不折不扣的歷史文化名城。
  • 小國悍旅!35輛坦克擋住2個裝甲師,王牌炮手坐計程車上戰場
    但是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在戰爭爆發之初的時候,面臨國土被伊拉克侵入的科威特軍人,也曾經做出保家衛國的努力,特別是科威特的坦克部隊在抵擋伊拉克入侵的傑赫拉阻擊戰中,也打得伊拉克人丟盔棄甲。 1990年8月1日深夜,科威特情報部門獲悉伊拉克即將入侵。他們立即通過指揮系統發出警告。
  • 井延坡工作室丨軍隊中的旅是怎樣演變的?旅長是什麼軍銜?
    但是,旅作為軍隊的一級組織一直保留下來,只是其任務、編成和隸屬關係不盡相同。許多西方大國仍採用旅作為獨立作戰部隊的一級編組。美軍的旅平時設有指揮機構(旅部),但不設固定的作戰分隊和其他分隊。根據戰時任務,1個旅可轄2~3個機械化營、1~3個坦克營、1~2個炮兵營以及一些戰鬥和後勤保障分隊。英軍有固定編制的旅,下轄3個步兵營(或摩步營、海軍陸戰營)、1個坦克團、1個輕炮團以及戰鬥和後勤保障分隊。
  • 全殲印度王牌旅,張國華僅用一天,從此被印軍敬稱為「雪域戰神」
    近代以來,印度曾作為僕從軍,參加過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其中在後兩次戰爭中,印度軍隊都曾直接踏入了北京。因此,毛主席一時還難以把握,印軍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而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環境惡劣,平均海拔高達4000米,多風、寒冷、乾燥,很多地方荒無人煙,被稱為「人類禁區」。自古以來,中原軍隊在青藏高原作戰便十分吃虧。
  • 全球迪士尼樂園首個漫威主題遊樂設施 「鐵甲奇俠飛行之旅」明年1...
    (2016年11月11日 ― 香港訊)萬眾期待的迪士尼樂園首個漫威主題遊樂設施「鐵甲奇俠飛行之旅」將於2017年1月11日在香港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幕。這是迪士尼樂園首個以香港作為故事背景的遊樂設施,賓客將可飛越香港上空,與「鋼鐵俠1」並肩對抗邪惡勢力九頭蛇2,投入多元感官的動感飛行新體驗!
  • 印度「特種邊境部隊」頻現,西藏軍區特戰旅首次成建制空降高原!
    深圳衛視指出,「印藏特種邊境部隊」隸屬於印度研究與分析局,後者直屬於印度政府內閣秘書處。我方應對印度政府有可能出現的態度變化提高警惕。政知道注意到,央廣網幾天前披露,近日西藏軍區某特戰旅與某陸航旅聯合在海拔4000米多的陌生地域組織高原首次成建制傘降訓練,在探索拓展兵種融合訓練方法路子的同時,著力提升高原官兵立體突擊能力,錘鍊駐藏部隊全域作戰能力。據悉,這個特戰旅已經有300多官兵在西藏高原順利完成首跳。
  • 印度到底在加勒萬河谷地區部署了多少部隊?現在被打老實了嗎?
    據印度媒體的一些報導稱,雙方使用石頭、帶鐵絲網的金屬棒、工兵鏟等進行了一場冷兵器的戰鬥。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印軍死亡大概20人,很是狼狽,難道這就是印軍吹噓的"亞洲第一陸軍"的戰鬥力嗎?笑掉大牙,不知道印度每年花費巨資到底有什麼用處?其實印度軍隊的規模保持世界第4大武裝力量,估計常規部隊總兵力有1,325,000人。
  • 不願再做「草莓兵」,臺灣雄獅部隊,第269旅究竟有何特別?
    7月,第69師成為重裝師試驗部隊,師以下廢團改旅,採取三旅九營制,轄第205、206、207三個步兵旅,各旅建制三個步兵營;師炮兵增設炮兵指揮部,擴編為三個105榴炮營與一個155榴炮營,番號依次為第273、274、275及276營,每營編制12門火炮,配屬三個炮兵連各四門;支援指揮部下設衛生營、保養營與補給運輸營。
  • 「跨越2016-朱日和」系列演習開始 1軍裝甲旅率先迎戰「外星藍軍」
    新華社7月14日消息,解放軍「跨越2016 朱日和」系列演習寂靜拉開戰幕。報導中提到,今年第一支參加演習的「紅軍」為東部戰區第1集團軍某裝甲旅。7月15日的《解放軍報》報導了該部隊千裡機動,前往朱日和演習場的情況。「朱日和」系列演習是我軍年度性的重大演習,對於檢驗戰備狀況,研究未來戰爭模式,解放軍軍改方向等都指導意義,堪稱「年度大考」。
  • 伊朗重型機械化旅部署納卡邊境,名義上是保衛邊境,實則另有所圖
    在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的情況下,伊朗開始重視起這場發生在自己邊境附近的軍事衝突,大批伊朗軍隊開向北部納卡邊境地區,全面加強那裡的邊境安保任務,其中包括一支完全的重型機械化旅。不過,有意思的是,伊朗派出的增援力量中竟然包括一支完整的機械化旅,並且是隸屬於伊朗革命衛隊的精銳部隊。這支機械化旅的作戰能力非常強大,裝備有大量的坦克、步兵戰車、重型火炮等重型武器裝備,具有很強的進攻能力和機動能力。一般來說,將這種專門用於戰役進攻的重裝部隊去執行邊境的防禦警戒任務,顯得有點太過大材小用了。
  • 美國陸軍升級,「斯崔克」旅加強火力,配備新155毫米炮和新輕坦
    說到底,斯特瑞克旅戰鬥隊連機械化部隊都算不上,勉強算個摩託化部隊。面對正經的傳統重裝部隊自然無能為力,美軍本來希望空軍和其他非接觸部隊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假想敵快速成長的空軍量和沒錢導致這一目標無法實現。
  • 志願軍PK土耳其旅:1個步兵營幹掉1個加強營!這仗怎麼打的?
    於是以團長帶1個連正面攻擊,政委帶1個連從懸崖迂迴,1個連和機槍連為預備隊,對這裡約1個加強連的土軍進行了偷襲。這次偷襲完全出乎土軍預料,因此沒用了多長時間,這股土軍就被大部消滅了。接下來114師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陽站了,這裡有土軍的1個加強營還有炮兵大部,附近還有土耳其旅的其他部隊,志願軍主攻陽站的為342團的1營。
  • 從裝甲支隊到機械化軍:回顧蘇軍裝甲兵從戰術到戰役層面的演變史
    蘇聯作為最早建立裝甲坦克部隊的國家之一,在這一方面也是不斷地摸索中,從一開始小規模的裝甲戰術支隊到二戰前夕的機械化大兵團,蘇軍的裝甲兵發展之路走了整整20年,最終在二戰中成長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裝甲兵,連強大的納粹德國裝甲部隊也不能與之抗衡。
  • 記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
    70年前,楊根思喊出了「三個不相信」的英雄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70年來,英雄宣言血脈相傳,成為激勵官兵奮發有為的強大動力。」旅政治工作部主任丁東說,在楊根思連,新幹部到任、新兵下連,他們首先要觀看電影《楊根思》、閱讀《特級英雄楊根思》、參觀連隊榮譽室、瞻仰楊根思雕塑;每晚點名,官兵齊喊「三個不相信」的英雄宣言……  楊根思犧牲的日子是1950年11月29日。每年的11月29日,「楊根思連」官兵都要吃「土豆餐」,以懷念老連長。  「當年,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老連長楊根思帶領戰友們吃著凍土豆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