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時報》報導,印度陸軍司令納拉萬前往列城地區進行為期兩天的視察,報導稱,印軍在達普桑盆地部署1個裝甲機械化旅,在楚瑪爾部署了另外一個裝甲機械化旅在側後方。
從地形看,列城以東地區,容量非常小,大部分地區都是無法攀登的懸崖峭壁和險峻山地,唯一可以部署兵力的就是少數小塊盆地和河谷。最大的就是錫亞琴冰川南面有一個1500平方公裡的德桑平地。但是道路更加缺乏,就是一個什約克河谷公路可以作為通道,還至少有3個喉頸之處。
在部署上,只能是大分散,小集中,而且,就是那個德桑平地也只有不超過2條通過可以運輸重裝備,因此大部隊根本無法展開。這就是典型的通道作戰模式地形。無論有多少人,在最寬只有幾公裡,窄一點的只有100多米的峽谷通道上,只能採用添油戰術。
在這種通道上,最重要的不是坦克數量,而是可以發射精確制飛彈藥的遠程重炮數量。在2014年的東烏克蘭衝突中,俄軍沒有採取重炮群集中使用、密集轟擊的傳統戰法,而是將炮兵營以,連和排位單位分散投入戰場,支援東烏克蘭武裝,在戰場上,這些可以發射精確制飛彈藥的大炮,十分有效。
烏克蘭的克雷洛夫坦克廠對戰爭中送回修理和報廢的坦克進行統計後發現,70%是因為頂部裝甲被炮彈擊穿而損失。也就是說,是被間瞄火力擊中的。
一般來說山地防禦,可以靈活設置多種防禦工事,尤其是帶鐵絲網的前沿火力支撐點、反斜面防禦、多層斜切陣地防禦、倒打火力點等等,且由於山地攻堅戰場正面一般較窄,且越往上戰線越呈現出收束狀態,使得守方更便於發揮火力優勢。
但是,因為列城以東是凍土帶地區,在凍土區修築工程構築物就必須面臨兩大危險,凍脹和融沉。有很多石海,就是,寒凍風化作用產生的大量大小不等的稜角狀巖塊及巖屑,包括,花崗巖、石英巖、玄武巖、石灰巖、硬砂巖、板巖等。因此,很難修建真正的成體系山地防禦工事。
因此,坦克就非常重要了,但是要想在山地通道模式發揮坦克的優勢,就必須要有空中優勢和高精度炮火支援。否則,一般情況下,這種地形,都是坦克的絕地。是各種反坦克飛彈,反坦克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等等步兵反坦克武器的絕佳地點。
比如在二戰衝繩戰役,美軍投入1000輛坦克裝甲車輛,日軍就是利用丘陵優勢使用步兵反坦克武器,造成美軍372輛坦克各種負傷和損失。因此,在山地當中,是步兵反坦克武器最容易發揮的地形。從隱蔽,一直到居高臨下,擁有各種地形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