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下肢動力裝甲,讓士兵輕鬆抱起155mm炮彈,可惜帶電只有8小時

2021-01-15 大炮兵主義

2019年美國陸軍協會(AUSA)年會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展示了他們研發3年的ONYX士兵外骨骼系統,在最極限的狀態下(一直保持在馬達制動器最高出力),ONYX外骨骼的電池可以運作8小時(hrs),例如持續負重跑步8小時這種,換句話說,以這種狀態下運作,早在電力耗盡前人就先累死了,雖然外骨骼不會讓士兵跑得飛快,也不會給士兵超人的力量,也不提供額外的防禦力。但它會讓士兵減少疲倦,能幫助保護士兵的下肢關節(關節磨損,半月板損傷在各國軍隊中都是常見病)。

演示中穿著這套系統的士兵能夠很輕鬆的抱著155mm炮彈爬坡

扛著155mm炮彈做蹲起

該系統2018年5月份就有報導,按照研發3年來算,時間也差不多,當時的說法是這套外骨骼能讓士兵可以攜帶更多裝備行走更遠距離。

現在限制動力裝甲發展的不是動力裝甲本身的製造技術而是驅動動力裝甲的電池。由於現在電池技術不夠發達,現在電池能量密度較低,導致如果要驅動全套動力裝甲的話,電池的重量會很大。然後動力裝甲所提供的額外負重直接被自己的電池吃掉了,動力裝甲也就沒了意義。所以現在很多動力裝甲都是帶著電纜的,有外部供電,只能在基地內作為搬運工具使用,沒有實戰價值。

所以可以看到美國人這次採用的是下肢動力裝甲而非全身動力甲,這樣就能節約下用電量,保證更長時間的續航,ONXY外骨骼重量約為6.35公斤,可以通過加裝6磅(2.7千克)電池連續工作8小時,或者12磅(5.4)電池連續工作16小時。

與其說是外骨骼,不如說是輔助行走裝置

現在士兵的裝備重量越來越重,這是某種死循環:步兵武器火力提升防彈衣更重需要更強的火力打穿重型防彈衣武器口徑變大武器和彈藥變得更重(比如.338英寸口徑機槍之所以普及不開就是子彈重量太重,尺寸也大)為了應對火力提升,進一步加強防彈衣為了打穿防彈衣,火力需要再提升。

這一條路下來有點類似於坦克發展的矛盾演變,可問題是坦克可以造得更大更重,而人體作為一個"平臺"就這麼大,能攜帶的武器裝備重量是有限的(所以單兵裝具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要結合人體工程學進行計算的),這就導致各國士兵身上的裝備越來越重,現在一個美國士兵的全套裝備重量在55kg左右,要是在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這個重量會更加多。為了作戰的順利,很多裝備是必須要攜帶的,而這些看似平常的裝備重量卻是非常重的,比如穿在外部的一件防彈衣就重達12-15kg,槍械的重量也有15-20kg,所以可想而知他們在行軍過程中有多累了。在山區為主的阿富汗很多地方不能走車,直升機在山區中也有危險,很多時候美軍還是要徒步行進,經常能看到累得要死要活的美軍士兵:地圖上直線距離兩公裡,結果全是山路。

阿富汗這個地形換誰都受不了。

美國也心知肚明,研發了一大堆裝備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波士頓機器大狗,輔助動力手推車,運輸機器人等等,甚至還考慮過用驢或者騾子,結果目前看來其中最靠譜的還是輔助動力手推車……


大概就是個這玩意,真就輔助動力手推車。

美國這個下肢動力裝甲算是個折中方案,加強士兵的機動力和負重能力,畢竟這個是目前美軍的主要需求,其他方面暫時還沒那麼急迫。不過這樣上肢還是士兵自己的普通力量,要想向遊戲裡那樣通過動力裝甲攜帶並使用重武器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動力裝甲能讓士兵使用威力更大的武器,把重火力下放到基層(比如把12.7mm重機槍,自動榴彈發射器或者火箭筒直接作為單兵武器,至少是班組武器),是動力裝甲很吸引人的地方。同時動力裝甲作為一個平臺,能讓士兵安裝各種系統。

針對這個問題,美軍搞了個"第三隻手",專門用來輔助士兵使用重武器,目前美軍也還在測試,靈感來自《異形2》電影裡面太空陸戰隊的自動機槍輔助設備。

2018年剛開始,美國陸軍就準備開始測試外號為"第三隻手"(Third Arm)的射擊輔助手臂,它可幫士兵提槍、提盾,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射擊準確性。不過這玩意的問題也在重量上,三公斤也不輕呢,而且帶著就不好坐車了。

另一方面隨著士兵身上的高科技裝備越來越多,未來戰爭中電池也是一項重要的物資,而且消耗量會非常可怕,未來高性能電池會是各國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

相關焦點

  • 一炮炸平足球場:155毫米炮彈的威力有多大?
    要知道155毫米榴彈炮的炮彈爆炸威力,首先應該要知道炮彈有多重。一般情況下,一發155毫米高爆榴彈的重量在50公斤左右,長度大約為0.8米,體積和重量都是比較驚人的。相對的,我國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的彈丸重量為43公斤,比155炮彈要輕一點。我國的59式130毫米加農炮,殺傷爆破榴彈的初速950米/秒,彈丸重量為33.4公斤。
  • 中國研發多款外骨骼,155炮彈輕鬆裝填
    身披紅色和金色相間流線型裝甲的鋼鐵俠,是漫威世界裡一名虛構的超級英雄,由於擁有具備飛行能力和多種武器的動力裝甲,鋼鐵俠能夠爆發出超越常人的能力,甚至能夠拖著一整列火車前進。可能很多人認為鋼鐵俠穿戴的這種裝甲(或者說外骨骼)僅停留在科幻小說之中,無法成為現實,但事實上這項技術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已經在研發,比如中國就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動力裝甲真的存在嗎?
    《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裝甲軍用領域由於外骨骼具有提高人體極限的能力,最早也是被美國軍方所看重。直至2001年,一項旨在提高地面士兵作戰能力的人類外骨骼性能增強項目被公布,外骨骼機器人概念由此被提出,其軍事用途也被持續挖掘。
  • 203mm榴彈炮:除了少數軍隊裝備,基本上已淘汰出局
    目前,各國陸軍裝備的壓制火力中,蘇俄的152mm榴彈炮正在逐漸邊緣化,155mm榴彈炮是絕對主力,即便長期鍾情於152mm榴彈炮的俄羅斯陸軍,也將開始裝備2S19M1-155型「姆斯塔」-S155型自行榴彈炮。
  • 美軍外骨骼系統要來了?士兵「力大無窮」,個個都是「鋼鐵俠」
    戰爭形勢總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而進步,戰場上的殺人機器不斷的更新換代,但士兵依然是戰爭的主體,美軍名將麥克阿瑟說過「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如何減少傷亡是戰爭除了勝利以外,指揮官需要思考的最大問題。在20世紀以後科幻片中經常會出現的外骨骼裝甲,在現在看來已經不再是影視劇裡才會出現的科幻裝備了。
  • 上甘嶺戰役:中國手榴彈和美軍重磅炮彈的一場較量
    美軍認為中國軍隊喜歡用除了手榴彈外不帶任何武器的手榴彈兵,手榴彈兵通常夾在衝鋒鎗兵中間進行手榴彈攻擊,戰術是依賴手榴彈來迫使美軍退出陣地,但是中國士兵手榴彈投擲距離不遠,在平地上只有20至25米,向上投擲時距離更短。在山頂下方20碼處投擲都沒有成功。
  • 臺灣240mm巨炮射擊,威力十足?對不起,還要全手工裝填彈藥
    被稱為臺灣鎮島之寶的240mm榴彈炮最近又開始了射擊演習,「聲勢巨大」,一個炮彈就重150公斤,需要進3名士兵才能抬得動,多厲害!臺灣軍方,也對這款武器寄予厚望,宣稱這款巨炮有著戰略威懾力,還給它取了個黑龍這樣霸氣的名字。
  • 一發炮彈等於一輛寶馬,這才是美軍壓箱底武器,10年內都不會出口
    ,由於155毫米的口徑正好與美國海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主炮一致,其成功或將意味著這型萬噸大驅迎來又一利器,有人說,這才是美軍10年內都不會出口的壓箱底武器。圖為美國銅斑蛇制導炮彈命中坦克前的瞬其實,從軍工業的角度來說,雷射制導炮彈倒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美國人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起就開始進行相關的論證工作了,155毫米口徑的銅斑蛇炮彈更是於
  • 最拉風的科幻動力裝甲
    動力裝甲也常常出現在科幻作品中,它們能增強戰場上未來士兵的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加輕鬆地對抗敵人,但並不是每一套動力裝甲的能力水平都是一樣的。下面,我們按照能力從弱到強,列舉一些拉風的科幻動力裝甲。10.卡特彼勒P-5000工作裝載機,來自《異形2》這種裝載機是《異形2》中的一個標誌性的科幻裝備,其設計目的是讓工人們能快速輕鬆地搬運笨重的貨物。
  • 19式輪式155mm自行火炮
    今天跟大家談一下【19式輪式155mm自行火炮】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 輻射4動力裝甲詳細文字介紹
    一、這是T-45式動力裝甲,美軍裝備的「第一... 輻射4動力裝甲詳細文字介紹,關於遊戲中的動力裝甲內容需要了解的玩家可以看向這邊,下面詳細的講解了輻射4動力裝甲,給大家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 德國RCH 155自行榴彈炮,模塊化炮塔加全自動遙控操作
    輪式自行火炮是目前裝甲武器發展的一個趨勢,相比於那些用履帶底盤的自行火炮,輪式自行火炮具有造價便宜、機動靈活的特點,目前已經它和輪式戰車等成為新的寵兒。德國KMW公司在本世紀研製了RCH 155自行火炮系統,這是一種最新式的8×8輪式底盤自行火炮。
  • 我軍新型單兵外骨骼曝光,不依靠能源動力,士兵如何輕鬆扛重物?
    HULC可以讓士兵以時速4.8公裡的速度負重90公斤,一度成為行業代表。而咱們中國,對於單兵外骨骼的研製同樣沒落下。在2015年的軍民融合展,就展出過一款中國自己研製的單兵外骨骼,據獲悉這件外骨骼能讓一名士兵搬運50公斤的物品,並且以每小時4.5公裡的速度連續行走20公裡。不過各國對於單兵外骨骼的研究,一直有一個問題的困擾,那便是其動力系統。
  • 裝甲才是正義,美軍二戰T28/95超重型坦克始末
    雖然它不如馬奇諾那麼複雜,但碉堡的密度遠超馬奇諾,盟軍想要推過去就得靠裝甲足夠厚,火炮也足夠摧毀碉堡的重型坦克。當時美軍到是正在研發重坦,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坑貨M6,當時這貨還名叫T1。但它裝備的75mm炮太弱,雖然也嘗試過將105mm炮按上去,但炮塔的限制讓這個計劃很快就取消了。那咋整?
  • 美國訂購簡易制導155毫米炮彈 射程僅27公裡
    而相比之下,財大氣粗的美國軍隊在精確制導方面似乎更喜歡研製全新的彈藥,比如SDB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155毫米「神劍」制導炮彈等。然而近年來隨著美國軍費的削減,美軍越來越重視降低精確打擊的成本,於是如155毫米「神劍」制導炮彈之類的項目相繼被取消或者嚴重拖延。
  • 一人殲滅兩千多搶灘登陸美軍?
    這裡的登陸作戰任務由美軍第九軍承擔。盟軍由於情報有誤,認為這裡的德軍守備部隊只有一個團的兵力,還多是蘇聯戰俘所組成的海防師,沒有裝甲車輛,戰鬥力很差。而實際上隆美爾在3月將德軍精銳的德國國防軍352步兵師全部調往諾曼第,而352師的一個主力團就駐守在奧馬哈灘頭。可惜直到登陸部隊出發後盟軍情報機關才找到352師的下落,為時已晚。我們的主人公塞弗羅就來自這個師。
  • 凱迪拉克的M24霞飛,裝甲能被機槍擊穿,卻是二戰最優秀的輕坦
    汽車公司誕生新輕坦針對斯圖亞特系列的缺陷,美軍高層意識到已經無法再堅持這個設計了,於是在1942年提出下一代輕型坦克的研製項目。通用公司凱迪拉克汽車分公司(後簡稱'凱迪拉克')推出的是採用全新車體、保留37毫米火炮的T7輕型坦克,而後將37mm坦克炮更換為57mm坦克炮。
  • 金剛川吳京炮兵班被美軍戰鬥機打碎,20毫米炮彈威力真有那麼大?
    電影中志願軍戰士的主要對手之一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4U「海盜」戰鬥機,該機是二戰當中美軍的著名功勳戰機,皮糙肉厚火力強勁,動力也很強大,最高速度718千米/小時,裝備6挺12.7毫米機槍,後期換為4門20毫米機炮,可以掛載8枚127毫米火箭彈或最多1800公斤的炸彈。
  • 二戰的時候士兵在地上挖散兵坑來躲避炮彈有用嗎?
    (硫磺島戰役)一天打38550發炮彈,都是127mm+口徑的艦炮。一發127的炮彈下去,坦克都能打碎。如果是406mm艦炮這樣的大管子,一發炮彈1225 kg,別說散兵坑,就是戰壕也給你打碎了。面對美軍每平方公裡1200噸炸藥的火力覆蓋,日軍為了活命,都鑽到地下坑道去了。
  • 迫擊炮炮彈也能當手雷用麼?
    在不少影視作品中,士兵在危急時刻都會將迫擊炮炮彈當作手榴彈直接扔出去。在《拯救大名瑞恩》中,美軍士兵就數次手拋迫擊炮炮彈,給德國軍隊造成了嚴重的傷亡,除了這部影片外,不少影片也有類似的鏡頭。先來看看為什麼要這麼做,在戰場上每名士兵都會攜帶大量手榴彈作戰,其中基本分為進攻性手雷與防禦性手雷,不過大部分士兵往往只會擇其一種攜帶。例如德軍便大量裝備了進攻性的木柄手雷,在作戰時候手雷還可以集中在一起用於爆破對手坦克以及其他裝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