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鋼鐵俠」又進一步!中國研發多款外骨骼,155炮彈輕鬆裝填

2020-12-16 谷火平觀察

身披紅色和金色相間流線型裝甲的鋼鐵俠,是漫威世界裡一名虛構的超級英雄,由於擁有具備飛行能力和多種武器的動力裝甲,鋼鐵俠能夠爆發出超越常人的能力,甚至能夠拖著一整列火車前進。

可能很多人認為鋼鐵俠穿戴的這種裝甲(或者說外骨骼)僅停留在科幻小說之中,無法成為現實,但事實上這項技術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已經在研發,比如中國就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當然,我們如今受限於材料和動力供給,無法做到鋼鐵俠那般飛天遁地,更加務實的版本是今天的動力服,又被稱為外骨骼(EXO),這是一種類似人體骨骼模樣的框架,能夠被人穿上使用,通過額外的能量來輔助四肢運動。這種外骨骼能夠有效作為義肢而存在,或者輔助人類做一些力氣活,如救援、搶險,甚至在銀行輔助搬運沉重的鈔票、黃金,以大幅降低身體負擔。

但相比於這些,外骨骼更被看好的是其軍事用途,除了能夠增強人體能力的這一基本功能外,還要具有良好的防護性、對複雜環境的適應性以及輔助火力、通信、偵查支持等軍用功能。第一套外骨骼動力服在1960年代由通用電氣公司與美國軍方開發,當時命名為Hardiman,穿著這套裝備時舉起150千克的物體就像舉起6千克的物體一樣輕鬆,不過這套外骨骼是不實用的,因為它本身重達680千克,今天的外骨骼已經越做越輕便,越做越強大。

去年10月,人民解放軍陸軍裝備部門在舉辦的外骨骼設計大賽中,展示了29個團隊的50種精美作品,包括機動性、承重性等,中國的外骨骼已經不遜色於西方各國的同期作品。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解放軍軍中最先考慮使用外骨骼的就是炮兵,眾所周知裝填炮彈是一項累人的工作,尤其是大口徑榴彈炮,這種火炮一枚炮彈可能就有幾十千克,所以裝填炮彈的反覆工作絕對是一件令人崩潰的事情。只要不是自行火炮,炮兵作戰的效率好像多年以來都沒有明顯地提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受限於裝填。

而當時舉辦的外骨骼設計大賽上,就有展示專門為火炮加裝彈藥而開發的外骨骼,每一名穿戴這套裝備的士兵,都能化身為"低配鋼鐵俠",輕鬆舉起50千克的155毫米炮彈不成問題。

另外,諸如敵後行動、山區負載作戰、邊境巡邏等情況下,常規的運載平臺無法趕往目標區域,或者由於距離太長油料可能不足,這時候外骨骼的優勢就能夠體現出來了。士兵們不僅能夠輕鬆適應複雜的地形,還能夠極大地降低由於長時間行軍所帶來的身體疲憊,所以說外骨骼的研發和改進絕對是重中之重。

中國研製外骨骼最有名的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Norinco)西北電氣與機械工程學院202所,相關計劃從2013年4月就開始進行,通過兩年多的外骨骼數字設計、虛擬建模和物理原型設計,2015年外骨骼方案就已經進入環境測試階段。

美國陸軍設計的一款外骨骼裝備

中國軍隊由於在國際場合拋頭露面少,所以使用外骨骼並不多見,而美俄的外骨骼使用似乎早已開始,俄羅斯去年就曾公布過在敘利亞戰場上使用K-2外骨骼進行排雷行動的視頻,而美國的數款外骨骼系統早已在中東戰場上投入使用。

相關焦點

  • 一炮炸平足球場:155毫米炮彈的威力有多大?
    首先看看155毫米炮彈的外形大小,這張照片就很直觀,可以看出當今各國炮兵的主流遠程火炮口徑——155毫米榴彈的尺寸大小。手持炮彈的是一位英國女兵,正在為AS-90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搬運炮彈,這是炮彈的真實對比。155毫米口徑榴彈炮配備的最常用炮彈有兩種:全膛榴彈和全膛底排榴彈。除了彈丸,155毫米炮彈還配備有6個發射藥包,採用白色絲綢包裹的發射藥。
  • 人海衝鋒的剋星,一枚炮彈裝填1100枚鎢芯彈丸,穿透磚牆和轎車
    雖然說冷戰時期坦克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反坦克,然而面對敵軍步兵衝鋒之時,合適的反人員武器還是相當必要的,同軸機槍和車長機槍又容易被摧毀,因此到了1999年1月的時候,駐韓美軍面對依然可能存在的人海戰術攻擊,要求研發一種可以在100~300米距離之內有效進行面積殺傷的反人員炮彈。
  • 「腦機外骨骼機器人」助力人輕鬆搬起50公斤的重物——穿上「盔甲...
    日前,航天科工集團二院某研究所就研製出一款「腦機外骨骼機器人」。穿上這款「盔甲」,再瘦弱的人也會秒變「大力士」。   在該所試驗室,筆者有幸體驗了這款「腦機外骨骼機器人」的威力。戴上科技感十足的「頭盔」後,筆者視野裡便出現詳細的操作界面,不用說話,只需用目光選擇「搬運」功能後,中央處理終端便迅速捕獲筆者意圖,「腦機外骨骼機器人」輔助筆者輕而易舉地搬起50公斤的重物。   項目負責人張利劍副總設計師對筆者說,「腦機外骨骼機器人」能夠識別視覺皮層產生的腦電信號,從而實現「意念控制」。
  • 中國這一精銳炮彈,笑傲利比亞戰場!打1發,就能滅掉40裡外坦克
    但整體仍可看出GP-1型155毫米半主動雷射末制導炮彈的外觀,以及噴塗的多個編碼。中國推向國際軍火市場的GP-1半主動雷射制導炮彈,最早出現在2008年第七屆珠海航展上,這一精確打擊彈藥迅速引起了國際軍火客戶的高度注意。在撞擊之下,該炮彈的彈翼彎曲,部分零件脫落,水泥地板被砸出小坑。
  • 美軍下肢動力裝甲,讓士兵輕鬆抱起155mm炮彈,可惜帶電只有8小時
    演示中穿著這套系統的士兵能夠很輕鬆的抱著155mm炮彈爬坡扛著155mm炮彈做蹲起該系統2018年5月份就有報導,按照研發3年來算,時間也差不多,當時的說法是這套外骨骼能讓士兵可以攜帶更多裝備行走更遠距離。
  • 上甘嶺戰役:中國手榴彈和美軍重磅炮彈的一場較量
    這種手榴彈首先由鞏縣兵工廠生產,也叫鞏式手榴彈,之後全國大量生產使用,成為中國步兵的必備品,不過和鞏縣兵工廠生產的正宗鞏式手榴彈相比,各種土造的木柄手榴彈就差勁多了,主要問題是無法控制鐵水溫度
  • 成為鋼鐵俠不是夢?「牛迪科技」研發的機械外骨骼讓你輕鬆搬起上百...
    該公司研製的第一款產品「普力負重外骨骼」,是一種穿戴在人體外部,幫助人體負重的無源助力外骨骼。穿戴上這個設備後,哪怕原本搬運幾十斤物品都費力的人,現在也能較為輕鬆地背動上百斤的物品。 「普力負重外骨骼於2015年啟動研製工作,該外骨骼的功能是增加人體負重能力,降低肌肉疲勞,防止肌肉與骨骼損傷,在應急救災、消防救援和醫療康復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0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平射開火,能將M1A2重型坦克炸成零件麼?
    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平射開火,能將美軍的M1A2重型坦克炸成零件麼?我軍的重型火炮,都能夠進行直瞄直射,很多重型火炮還擔負軍一級的反坦克任務。中國陸軍在上世紀有五種軍屬的大口徑火炮,包括56式152毫米牽引榴彈炮,59-1式130毫米加農炮和60式122毫米加農炮等,直射距離從500米到1100米不等。
  • 自動裝填太省事
    我國現在正在加快輕型合成旅的快速反應能力,為此專門研發了PLC181型超輕型卡車炮,具備極強的公路和山地機動性,越野能力優秀,還具備良好的空運能力,快反旅可以利用戰術運輸機或重型直升機對其進行快速部署,千裡機動不在話下,做到隨時能打,而且還能自動裝填真是太省事了。
  • 美國訂購簡易制導155毫米炮彈 射程僅27公裡
    精確制導武器是當代世界許多軍隊發展的重點裝備,近年來中國軍隊對不少老式武器進行「簡易制導」改裝,以較低的成本讓它們獲得一定程度的精確打擊能力。而相比之下,財大氣粗的美國軍隊在精確制導方面似乎更喜歡研製全新的彈藥,比如SDB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155毫米「神劍」制導炮彈等。
  • 振國神器:PLZ-05式155mm自行加榴炮( 1 / 30 )
    設計特點 設計方案 中國二代155自行火炮的技術指標,在90年代末期進行了較大調整,原來研製的45倍口徑火炮再次轉為出口用途,而在經驗最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火炮本體方面大膽突破西方通行標準,進一步擴大155mm火炮的藥室容積和身管長度,形成了中國的大口徑長身管壓制火炮技術標準。
  • 外賣小哥穿上外骨骼機甲
    用來搬運炮彈的外骨骼,竟被外賣小哥穿上去送外賣!」日前,一張外賣小哥穿外骨骼機甲送外賣的圖片火爆網絡,圖中的外賣小哥身穿外骨骼機甲,背著3個外賣箱行走,有遊戲玩家稱「可媲美小島秀夫科幻遊戲《死亡擱淺》快遞裝備」了。4月22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某外賣平臺獲悉,這是外賣配送領域的首次創新嘗試,特別針對城市生活中老小區沒有電梯、高峰期寫字樓電梯無法送上樓,以及非電瓶車送餐區域的物流裝備測試項目。
  • 155毫米口徑火炮威力多大?可覆蓋一個足球場,最大殺傷半徑達360米
    在去年國慶閱兵中亮相的中國國產155毫米口徑的車載加榴炮目前已經在中國陸軍中大量列裝,將取代152毫米口徑的火炮,成為中國陸軍的主力火炮。新型的車載加榴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強,機動性更強。
  • 鋼鐵俠的納米戰衣,變身一秒鐘原來還需要那麼多步驟,太複雜了!
    而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趙海倫博士一句話點醒了託尼,她說「你那笨重的金屬盔甲要被淘汰了」,之後託尼受到啟發開始研發納米金屬技術,將微縮到納米級別的金屬機器放置在胸口的方舟反應堆核心內部,於是Mark50納米金屬戰衣誕生了,在《復聯3》中它驚豔亮相,甚至能夠讓託尼擁有對抗滅霸的實力。
  • 比研發遼寧艦還要貴!陸軍超級大炮震撼亮相,9米長炮管高高昂起
    XM1299超級火炮是一款自行榴彈炮,155口徑,58倍徑。光是炮管就超過了9米,這麼長的炮管高高豎起發射,場面非常震撼。二戰的經歷證明了航母和戰機對於一場戰爭的重要性,現代戰爭已經從此前的地面拉鋸戰變成了制空權和制海權的爭奪,而陸軍只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進入並維持治安,所以陸軍在美方不可避免地被弱化。而隨著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勝利,更加證明了這一觀點。
  • 俄羅斯製造北約標準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實力不輸西方最先進同類
    該炮是俄羅斯自用的152毫米2S19M1自行榴彈炮的出口型號,使用了北約標準的155毫米火炮,可以發射北約標準的155毫米炮彈,主要是瞄準了出口市場。膛線炮,藥室23升,可以發射各種北約標準的155毫米彈藥,包括NOT M1A4,NOT BB M1A4高爆彈、俄羅斯研製的「克拉斯諾波爾」-M2 155毫米制導炮彈,發射普通彈藥最大射程達到了40公裡,使得其可以適合裝備北約標準155毫米火炮的國家。
  • 粗壯的如同炮彈:這款子彈口徑巨大,體型驚人,成為世界之最!
    關於子彈的各種記錄和傳說有很多,比如說一提到殺傷力,人們就會想到被國際社會禁止使用的達姆彈;一提到產量,就會提到第一大子彈生產國中國和第一大消耗國美國;而一提到價格,中國的網友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馬關條約時李鴻章所中的那枚價值一億兩白銀的子彈。但是,如果提到「最大」這個標準,可能很多人就要犯怵了。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 炮彈為六角形?惠特沃斯12磅炮,19世紀中期最優秀的野戰炮
    在19世紀4、50年代,後膛裝步槍、槍管膛線技術開始運用,以比較先進的斯普林菲爾德步槍為例,該槍有效射擊距離為500碼(約460米),彈頭實際在1000碼(約914米)距離上仍有較為可觀的殺傷力。Canon de 8火炮在實戰中,前膛裝火炮發射頻率太低,射程上沒有明顯的優勢,在面對步兵的排槍戰術時,沒有機會發射幾輪精確炮彈,自身陣地就會陷入敵方步兵排槍的有效攻擊距離內,在野戰環境下構築的臨時炮兵陣地並不能給炮兵們提供可靠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