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威水史:100多年前建成粵西第一條公路,現仍在使用

2020-12-16 湛江縱橫哥

湛江過去屬於廣東的「下四府」之一,被稱為「炎荒」、「南蠻」、「不毛之地」,是封建五朝流放謫臣貶官的地方。從宋朝開始,貶官扎堆流放到高雷瓊,於是出現了驛道,又稱「官道」。

湛江早期的陸路交通,基本上是牛車路或古驛小道。為避免紅土陷車和雜草阻路,交通工具以高腳牛車為主,這種牛車的車輪直徑居然高達1.8米左右!現在的遂溪縣嶺北鎮調豐村,仍保留著一條千年石官道牛車路跨越,深70釐米,寬13釐米,牛腳踩出的石印,竟有8釐米深。

遂溪縣嶺北鎮的牛車官道

後來,這些牛車路或古驛道,稍加修整建成了簡易公路。道路沙泥結構,粗糙低劣,路面凹凸不平,晴天可以通車,雨天就不行了。加上當時的汽車殘舊,經常走走停停,就像一首打油詩說的:「一去二三裡,停車四五回,死火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即便如此,公路這種新興事物也是當時交通的一種進步。由於湛江是法殖民地,市政設施建設比周邊地區相對來說先進,所以,粵西地區第一條公路就出現在湛江,也就是「西赤路」,即現在的「椹川大道」。

當時的粵西地區又稱「南路」,包括高州六屬,雷州三屬,欽廉四屬和兩陽,即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遂溪、海康、徐聞、靈山、合浦、欽縣、防城、陽江、陽春15個縣和梅菉一個市。這條公路又被稱為「南路第一條公路」。

1899年,法殖民者侵佔廣州灣後,為了加強殖民統治,在西營(今霞山)開埠,建碼頭,修公路。

1910年,他們在赤坎的南橋河建起臨時木橋,將西營至赤坎的牛車路改擴建為馬車道。當時,馬車比牛車更加先進,可坐的人多,又舒適。進口的4輛歐式馬車乘載客商,每輛可坐6-7人,最高峰時,西赤的馬車道上擁有30多輛馬車。

1913年,南橋的木橋改建為混合結構的永久性橋,並將馬車道再擴建為汽車道,從此,西赤路成為粵西(廣東南路)最早的一條公路。吳川一個精明的楊姓商人,看準這個機會,從香港購進4臺燒炭汽車,成立了湛江首家行車公司,每小時一班車從赤坎到西營。汽車總站在今赤坎建設旅店對面,故此路段過去叫「汽車街」。

上世紀初中國的燒炭汽車

解放後,「西營」這個帶有殖民特色的地名不再使用。「西赤路」也被改為「椹川大道」。「椹川」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這要從隋朝說起了。

589年隋開皇九年,改南合州為合州。隋康縣分置隋康縣和海康縣(今雷州市)。

590年隋開皇十年增設鐵杷縣。轄今本市赤坎區、霞山區、郊區(硇洲島除外)和遂溪縣東部。縣治在今麻章區湖光鎮舊縣村。至此,雷州半島共有海康、隋康、模落、羅阿、雷川、鐵杷、椹縣、扇沙8縣,隸屬合州,州治在海康縣。

598年隋開皇十八年,改椹縣為椹川縣,縣治在今遂溪縣烏塘鎮椹川村附近。「椹川大道」的名字便源於這個古縣名。

2003年,椹川大道擴建,該項目被列入廣東湛江市25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改建後的公路全長約9公裡,改擴建工程分為三段建設:南北兩段3.5公裡,按原寬度42米進行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綠化和路燈改造;中間擴建段5.5公裡,按城市主幹道一級標準設計,寬度為60米,雙向6車道。

改建後的椹川大道

時至今日,椹川大道已與人民大道、海濱大道一起,形成一個「川」字型,連接霞赤兩區,成為湛江市區最主要的交通要道,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關於粵西地區最早的公路,你們有什麼看法?有沒有從這條路經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廣東這座城市太委屈,擁有粵西唯一機場,存在感卻不高
    今天,筆者要和朋友們介紹廣東這個城市,擁有粵西唯一的機場,不過其在廣東省的存在感卻並不高。這座城市就是湛江,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下轄4個區、2個縣,代管3座縣級市,常住人口為733萬人,地處粵、瓊、桂三省交匯處,是中國西南各省通往國外的主要出海口,還是是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境內的湛江機場是粵西唯一的機場,為國家4D級機場,共同航30個城市。
  • 廣東茂名市,被稱為粵西一哥,即將開通機場,現在發展得怎麼樣?
    茂名市位於廣東西部,經濟發達,年年在粵西排第一名,人稱粵西一哥。因是南方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又被稱為南方油城。茂名市戶籍人口超過800萬人,但是只有常住人口只有631萬,排名廣東第六,比隔壁湛江還少了102萬。因此可以看出,雖然茂名經濟發達,但是人口流失超過了170萬,其中大部分人都去了珠三角,因為珠三角的吸引力比茂名大得多。茂名方言主要是粵語,使用人數約有400萬人,佔三分之二,遍布茂名各地。
  • 湛江,憑什麼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要提供就業,招商引資的前提就是交通要好當然,說到交通便利這個詞目前跟湛江真的掛不上鉤,雖然有高鐵也有機場,但是從公路網來看,還差那麼一回事。今年6月30日,廣湛高鐵湛江灣隧道正式開工建設,這意味著廣湛高鐵在湛江的布局上再一步確定。公路:還有高速路,湛江的兩條高速路——蘭海高速和瀋海高速,一條前往廣西,一條往廣深方向。
  • 化州糖水、湛江生蠔、陽江豬腸碌……粵西美食才不止海鮮!
    什麼粵西、粵北、粵東地區,「ham把啷」都搞不清了吧!吃海鮮的湛江、出化州糖水的茂名、賣豆豉的陽江,這幾個則被統稱為「粵西地區」。別看地方不大,粵西的地區美食足以將廣東人的胃撐大幾個size~畢竟單單在廣州,都能搜刮到n多粵西地區美食!
  • 廣東粵西地區,這三個地級市發達了,即將新建一座國際機場
    粵西是廣東省西部地區的簡稱, 粵西地區包括湛江、茂名、陽江、三個地級市, 地形以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為主,其中湛江屬於平原和臺地,廣東粵西地區,這三個地級市發達了,即將新建一座國際機場。現在在珠江三角洲,高鐵、城市軌道交錯,大小機場密集,移動非常方便,一到粵西就感覺交通瓶頸非常明顯, 湛江、茂名、陽江三市是國家重要的大型海港、石油化工基地、遠洋航運基地、漁業生產基地和畜牧業養殖基地,也是未來國家重要的鋼鐵基地, 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是現在的湛江機場只能下中小型飛機,沒有國際航班, 湛江與越南相鄰,直達只需1小時,湛江機場不能直達,因此只能開車去
  • 行走粵西——探訪湛江古玩藏友獲贈兩個神秘石頭
    2020年3月15日,和茂名古玩收藏協會的劉會長崔理事一行到湛江,探訪湛江古玩地攤,古玩城,和古玩朋友。交流藏品獲得了兩個精美的石頭,說是神秘的天外來客,粵西有名的玻璃隕石。買了半個粵西人特別喜歡吃的馬來西亞長形木菠蘿作手信,探訪了朱叔等藏友,大家一行人首先來到位於湛江赤坎民族路的湛江古玩文化城。朱叔在自己地攤攤位前舉行隆重儀式熱烈迎接劉會長一行,雙方在吃著菠蘿,交換著煙的輕鬆愉快氣氛中。
  • 4E級湛江新機場加快建設中!什麼時候能投入使用?
    4E級湛江新機場加快建設中!什麼時候能投入使用? 據了解,湛江新機場選址於吳川市境內。機場北靠G15高速、南靠茂湛鐵路,距湛江市直線距離32公裡,距茂名市直線距離38公裡,可兼顧湛江和茂名兩地的航空需求,輻射整個粵西地區。
  • 為什麼湛江佔盡天時地利,卻那麼窮?
    2019年的GDP出來了,僅有189萬人口的珠海GDP總值3425億元,超過了粵西的茂名和湛江。有人說,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是的,作為粵西人一點也不奇怪,甚至有點想微微一笑。粵西地區,湛江、茂名、陽江和雲浮,苦交通落後久矣。東面是粵港澳大灣區,西面是北部灣,兩個灣區之間,燈下黑。北面,距離湛江最近的一個地級市玉林,直線距離已達150公裡,高速公路裡程更是要230公裡。
  • 廣東第三大國際機場正在建設中,什麼時候能夠投入使用?
    在我國,有句老話說「要有一條富裕的第一條修路」,城市交通在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以深圳為例,因為當時香港附近,交通便利交通運輸,它可以在短時間內發展到讓深圳,在短短的二百三十時間內,它已經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的一線城市。
  • 廣東湛江、茂名和陽江,將攜手打造沿海經濟帶西翼!
    廣東省將於2025年建成全球最長的濱海旅遊公路,將連接省內14個地市,輻射72個A級以上濱海旅遊景區!這是廣東打造沿海經濟帶的一項內容,而近日湛江、茂名、陽江三市的最新動作也在助力沿海經濟帶建設,備受關注。
  • 吃貨城市湛江:有一種炫富叫做湛江海鮮,湛江人一日三餐吃海鮮
    中國這麼多的沿海城市,好像只有一個城市被稱為海鮮之都,那就是廣東湛江。湛江是粵西的沿海開放城市,曾經有「廣州灣」之稱,1899年,法國強租湛江,成為通商口岸,對外貿易盛極一時。如今的湛江在廣東來說是個被埋沒的城市,想來這裡的人不多,唯獨讓人不能忘懷的是這裡的海鮮。
  • 粵西第一墟,廉江安鋪的前世今生,安鋪白切雞令小編念念不忘
    說到粵西的鄉鎮,不少人都說到了電白的電城、高州石鼓、化州的南盛、廉江的安鋪,這些鄉鎮都是靠墟出名,都是先有墟後有鎮的。廉江的安鋪都是名聲在外的大鎮,歷史上有「粵西第一墟」之稱,曾經是廣東四大名墟,因為他的交通發達,過去水陸相連,既是商埠又是碼頭,貨物進進出出,養活了無數的官商還有平民小卒,安鋪過去手工藝、傳統工業都比較發達,安鋪陶瓷器,磚瓦民國時期聞名粵西地區。
  • 青海省一批公路建成通車
    過去的一年,我省交通運輸部門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奮力推進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發展,全年完成高速和國省幹線建設投資206.6億元,一大批公路建成通車,這是記者1月7日從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的。  為加快拓展省際通道,打通和消除我省境內國家公路網「斷頭路、瓶頸路」,儘快實現我省高速公路立體互聯,我省持續不斷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一條條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國省幹線、農村道路,一座座跨越江河的橋梁、穿山越嶺的隧道相繼建成,成為溝通南北、連接東西的「康莊大道」。
  • 廣東這條高鐵已進入規劃,未來將連接粵東粵西,經過你家鄉了嗎?
    最近,廣東省內計劃建設新的高鐵,據說是廣湛高鐵,鐵路線長度約412公裡,從廣東省城市廣州被拉出,經佛山、雲浮、陽江、茂名,到湛江,全程設置13站,初步設計可以達到時速350公裡,將來坐廣湛高鐵的話,2小時內可以直達湛江,未來,廣湛高速鐵路的開通也表明廣東省西部地區將進入高速鐵路的新時代。
  • 奇葩,臺灣省第一條高速公路,為何叫「麥克阿瑟公路」?
    1964年5月2日,臺灣地區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了,由「省主席」黃杰主持剪彩,通車典禮觀禮者有三千多人。尷尬的是,在中國的土地上,一群黃皮膚黑頭髮的華夏兒女,歡慶的道路,居然是叫麥克阿瑟公路。黃杰表示,這條公路是在美援的協助下完成,它使基隆與臺北間的公路交通更加便捷,並有助於本省的繁榮。他又說:「我們將這條公路命名為『麥克阿瑟公路』以表達我們對美國和麥帥的謝意與敬意。」
  • 6條公路1條鐵路通車在即
    多條公路和鐵路近日通車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陸善福介紹,今年全市計劃通車公路項目6個,累計通車裡程89.3公裡。分別為杭紹臺高速、臺金高速公路東延台州市區連接線、路澤太高架快速路、104國道溫嶺塘嶺至呂岙公路、G228三門園裡至寧海一市段公路(三門段)和溫嶺新河至伍佰嶼公路(西段),這些項目都將於近日建成通車。
  • 中國耗時20年建成的公路,總長1300公裡
    中國耗時20年建成的公路,總長1300公裡,人類文明發展以來,人們對建築事業發展沒有停止步伐,但現代社會的一些建築技術非常出色。但是,多年前的幾座大建築,依然是現代人無法解讀的秘密,其中當然有金字塔,關於金字塔的構築,至今還沒有明確的說法,但在那樣的時代,這樣的宏偉建築到底是如何。
  • 頻頻亮相央視 湛江高質量發展受矚目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徐聞新港如雄鷹展翅,玉湛高速似玉帶橫臥,湛江國際機場雄姿初現
  • 發展沃土 產業高地 看好湛江 投資湛江
    11月21日,八方貴賓相繼抵湛,滿懷期待地參加「中國海洋第一展」——中國海博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國電投集團、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秦皇島市領導、駐穗領團、境外商會嘉賓和海外友城嘉賓等先後受到市領導的會見。在會見中,中外嘉賓無不看好湛江,期待在這片熱土上投資興業,期望與更多人分享湛江的發展機遇。    氣溫驟降,熱情不減。
  • 網絡神曲《粵西之歌》,一個「斬頸」一個「矛命」誰也不用笑話誰
    粵西地區最搞笑的笑話: 在廣東省粵西地區流行著這樣一個笑話,這個笑話甚至被稱為粵西地區最搞笑的笑話。外地司機開車來到茂名市,因為地方不熟,遇到茂名市交警,所以就向茂名交警問路: 茂名交警:你再向左開就五千(吳川),向右開就六千(陸川),向前開一陣就沒路(梅碌),繼續走就斬頸(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