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武器就是嗓子,就是唱!我要用自己的方式為武漢加油!」1月30日,一首戲曲大雜燴《中國武漢加油——<花木蘭>》在網絡流傳,作為主要演唱者之一的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楊俊,在接受荊楚網記者採訪時說道。
「很著急,很想做點什麼」
1月29日,是離漢通道關閉第七天。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身在武漢的楊俊,每每看到抗疫戰士們義無反顧、奮勇前行的消息,總是備受感動,「很著急,很想做點什麼」。
當天,楊俊接到在北京的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小香玉來電,兩人均表示想要為武漢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同為文藝工作者,當小香玉提議錄製一個特別的戲曲作品時,楊俊滿口答應。
與此同時,該提議也得到了趙志剛、武凌雲、王洪玲、何賽飛、曾昭娟等藝術家們的積極響應。「沒有誰是被邀請的,都是主動參與的。」楊俊表示,「我們的心願都是一致的,都想為武漢助力。」
「團結起來了,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七個人,七顆滾燙的心。人員、伴奏、唱詞確定之後,29日當天,錄製開始。
「小香玉老師在北京,曾昭娟老師在天津,武凌雲老師在山西,而我是在武漢,我們分散在全國各地,現在這種情況,想要一起錄製是不可能的。」楊俊告訴記者,老師們很默契地達成一致意見,各自錄製統一回傳,並通過微信群隨時溝通聯絡。
在實際錄製過程中,還遇到了一些困難。「情況特殊,條件有限,不能去專業的錄音棚,很多老師跟我一樣,在家裡拿著2個手機,一個用來播放伴奏帶,一個用來錄音。」楊俊說道,「這個作品包含6個劇種,但是伴奏又是豫劇,像我、像武凌雲老師,我們想唱出黃梅戲、想唱出晉劇的味道,有一定的難度,只能一遍遍地練習,一遍遍地錄製。」
「白天在搶救,夜晚也不閒,不分晝夜為生命搶時間。」正如這首豫劇版的《中國武漢加油—<花木蘭>》所唱到的,藝術家們也是爭分奪秒,克服困難,最終不到一天時間,該作品便製作完成。
「作品並沒有盡善盡美,我們就是迫切地想用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抗擊疫情助力。」楊俊表示,「我相信,團結起來了,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聲援」武漢,他們在行動!
眾志成城,齊心抗疫。據悉,這首鼓舞人心的《中國武漢加油—<花木蘭>》,雲集了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楊俊、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趙志剛、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武凌雲、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王洪玲、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何賽飛、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曾昭娟、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小香玉等戲曲藝術家,向醫護人員致敬,為武漢傳遞愛與力量。
1月29日,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小香玉提議戲曲藝術家同仁用文藝的力量,同唱中國武漢加油—《花木蘭》,為武漢加油。
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楊俊為把豫劇版的中國武漢加油—《花木蘭》唱成黃梅戲味兒,錄製了好幾次,用心、用情傳遞出武漢人民的堅強和感謝。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何賽飛老師第一時間就錄製好唱段,還熱心教其他老師如何用手機錄製。
天津評劇院院長曾昭娟,做好防護措施,外出去錄音棚錄音。
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王洪玲,接到提議時正在團裡值班,等下班後立刻讓兒子幫著用手機錄音,用河北梆子為武漢打氣加油!
晉劇表演藝術家武凌雲,為唱好戲曲裡的一句戲詞「不分晝夜為生命搶時間」,把晉劇唱到豫劇的伴奏裡,一家四個國家一級演員想辦法,共同為武漢祝福、加油!
趙志剛,來自杭州的「越劇王子」聽到提議,也立刻著手錄製,聲情並茂演繹戲曲,傳遞支持武漢的心聲。(照片均由本人提供)
中國武漢加油——《花木蘭》
演唱:小香玉、何賽飛、趙志剛、
武凌雲、王洪玲、曾昭娟、 楊俊
詞:李亮
音樂製作:郭賈飛
同胞們齊心援武漢!
誰說疫情難防範?
眾志成城來支援,
白衣天使護家園。
白天在搶救,
夜晚也不閒,
不分晝夜為生命搶時間,
百姓們才能有這暖和安。
你要不相信(哪),
大家用心看,
咱們的政府啊,
時刻不停閒,
這千策萬情可都是心連心(哪啊)。
有許多的英雄,
無怨的奉獻,
為人康復是默默出能賢,
中國人團結一心不怕艱難!
關注荊楚網微信,回復關鍵詞【 實時數據 】,可查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實時動態。
回復關鍵詞【救治】,可自動通過定位聯繫到社區,上報醫院安排救治,比起自行前往醫院漫長而焦急的等待要安全並及時!
回復關鍵詞【闢謠】,可查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實時闢謠信息。
回復關鍵詞【互動】,參與荊楚網隨手記錄「抗疫」正能量活動。
回復關鍵詞【 武漢加油 】,領取專屬頭像,為武漢加油,咱們一起,打贏這場防疫戰!
來源:荊楚網 記者周嬋
編輯:桂思敏、鄭青
出品:荊楚網(湖北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