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沒有遲到,聯合國大會通過重要議案,要求以色列吐出戈蘭高地

2020-12-22 白鯨防務

正義沒有遲到,紐約聯合國總部再次傳出好消息。據埃及媒體報導,日前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由埃及擬定的,關於以色列結束佔領敘利亞戈蘭高地的決議草案,呼籲以色列撤回到1967年6月4日的邊界。

埃及常駐紐約聯合國代表穆罕默德-伊德裡斯表示,以色列繼續佔有戈蘭高地,是該地區實現公正、全面和持久和平的主要障礙。伊德裡斯要求國際社會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全面促成以色列從被佔領的阿拉伯國家的土地上撤軍。

據悉,埃及每年都會提交這項草案,這次聯合國加大對以色列施壓,要求其服從決議吐出戈蘭高地,與埃及的努力脫不開關係。據了解,這已經不是國際社會第一次提出類似的草案。2019年12月4日,聯合國大會便以91國贊成,9國反對,65國棄權的投票結果,通過了一項決議,要求以色列離開所佔領的戈蘭高地。

聯合國大會表示,以色列在戈蘭高地設立法律和行政管轄權沒有任何法律效力,並要求以色列和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展開會談,全面履行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決議。但是決議通過之後,以色列無動於衷,絲毫不把聯合國決議放在眼中。

更為過分的是,今年6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竟然宣布,將在戈蘭高地建設一個以美國總統川普名字命名的猶太人定居點。眼下戈蘭高地之爭已經成為以色列和敘利亞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國家的主要矛盾。1967年6月,以色列以戈蘭高地威脅其供水為由,先發制人,發動了第三次中東戰爭,並全面佔領了戈蘭高地。

1973年10月,阿拉伯國家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試圖奪回戈蘭高地,但是不幸戰敗,以色列進一步鞏固了在戈蘭高地的勢力。多年來,儘管國際社會敦促以色列撤軍,但是以色列卻一直拒絕。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戈蘭高地戰略價值高,其有"中東水塔"之稱,以色列國內40%的水源來自戈蘭高地。在水比石油貴的中東地區,以色列顯然不會放棄這個"生命之源"。除了水資源,戈蘭高地的軍事價值也非常高,其居高臨下,可以控制以色列通往敘利亞的交通要道。另外,作為一個面積狹小的國家,開疆擴土一直是以色列的夢想。

擴大國土面積,可以提升以色列的戰略縱深。並且以色列本身已經很強大,再加上美國的支持,內塔尼亞胡就更加有恃無恐。從目前的形勢看,雖然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要求以色列撤軍的決議,但是想要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還要國際社會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關焦點

  • 埃及提出呼籲以色列結束對戈蘭高地佔領決議草案在聯合國大會通過
    埃及媒體3日報導,聯合國大會當天通過了一項埃及提出的關於被佔領的敘利亞戈蘭的決議草案。埃及每年都會向聯合國大會提交該決議草案,呼籲以色列結束對戈蘭高地的佔領,並撤回到1967年6月4日的邊界。 △埃及常駐紐約聯合國代表穆罕默德·伊德裡斯(圖片來源於網絡) 該決議草案指出,以色列繼續佔領敘利亞戈蘭高地是在該地區實現公正、全面和持久和平的障礙。
  • 聯合國通過正義決定,以色列將痛失1200平方公裡土地?
    據央視網報導,以色列仗著美國的支持,一直在中東地區作威作福,甚至對該地區的一些小國進行壓榨,所以該國也被稱之為「中東小霸王」。就在最近,一個猝不及防的消息傳回了該國境內,聯合國於近日通過了一項正義決定,那就是要求以色列將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侵佔的戈蘭高地吐出來,該國軍隊退居到1967年劃定的邊界處。
  • 正義從不缺席!聯合國傳來好消息,必須歸還侵佔53年土地
    在上世紀60年代,以色列以戈蘭高地阻礙供水為由,挑起了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依靠好盟友的幫助,奪走了戈蘭高地,至今都不肯歸還。在90年代初期,以色列甚至還設立了法律、司法管轄權和行政管理,這些行為都被聯合國宣布無效。
  • 正義這次沒有缺席,聯合國大會一片歡呼,必須歸還侵佔53年土地
    據央視新聞消息,聯合國近期通過了一項草案,該草案要求以色列歸還侵佔了53年的敘利亞戈蘭高地並撤回邊境線。正義這次沒有缺席,這一決定出來後,聯合國大會上一片歡呼。 以色列侵佔戈蘭高地 在上世紀60年代,以方以戈蘭高地以阻礙供水為由對其發動了攻擊,從而引發了第三次中東戰爭,以方也在此次戰爭中全面奪取戈蘭高地。一直到1973年阿拉伯國家再度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試圖搶回戈蘭高地,結果以失敗而告終。儘管國際社會此後多次對以方發出警告要求以方儘快撤軍,但是以方隨著和美方的交好自然是底氣十足。
  • 正義從未缺席!聯合國傳出一片歡呼聲,必須歸還侵佔53年土地
    蓬佩奧訪問中東期間,就曾去過戈蘭高地,算是間接承認了其歸屬以色列,他或許早就猜到,自己的到來會給以色列找麻煩,中東或將再次出現新的變故,但他顧不了那麼多。央視新聞消息,聯合國通過一草案,要求以色列將侵佔了53年的戈蘭高地歸還敘利亞,消息一傳出,就聽到聯合國一片歡呼,正義雖然遲到了,但並未缺席。
  • 第三次中東戰爭戈蘭高地爆發慘烈白刃戰,敘利亞兩天被以色列擊敗
    在敘利亞消極進攻的同時,以色列已經結束了西奈半島和耶路撒冷的戰鬥,到8日,已經有8個旅的兵力趕回了戈蘭高地附近。9日清晨6點,準備妥當的以軍對戈蘭高地發起了總攻。戈蘭高地戈蘭高地是敘利亞西南邊境和以色列接壤的一條狹長山地,海拔600-1000米,面積約1.15萬平方公裡,長60公裡,最寬處20公裡。戈蘭高地鳥瞰東南方向以色列的糧倉——肥沃的加利利平原,因此一直被以色列視為重大威脅。
  • 擋路者殺無赦,以色列阿帕奇武直強突戈蘭高地:血腥轟炸伊朗武裝
    根據敘利亞方面報導稱,以色列「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從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向敘利亞南部的目標,發射了16枚「地獄火」飛彈。敘利亞情報人士稱,這是以色列大軍對伊朗軍隊、伊朗支持的民兵在戈蘭高地駐紮數量增加的報復。
  • 為什麼以色列只搶巴勒斯坦的土地,而不去搶其他國家的?
    之後在1947年,聯合國通過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耶路撒冷由聯合國管理。1948年,以色列國正式成立。 巴勒斯坦及周邊國家的阿拉伯人認為聯合國偏袒於以色列,堅決不同意181號決議。之後,埃及、伊拉克、約旦等阿拉伯國家向以色列宣戰。
  • 2007年以色列空軍突襲敘利亞核工廠
    01以色列與敘利亞是一對死敵。五次中東戰爭,敘利亞參加了四次,屢戰屢敗,不僅沒有聯合其他阿拉伯國家一起滅了以色列,反而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丟失了戰略要地——戈蘭高地。此後,戈蘭高地成了兩國和解的最大障礙。戈蘭高地位於敘利亞西南部,面積1860平方公裡,高地北部的謝赫山,是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三國交界處的制高點,從戈蘭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也可以通過公路直通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 以色列總理被曝推特替換與川普合影,時間點「巧合」
    就在多位博主點出「換封面」一事推文的評論區,不少網友都在回憶川普自上任以來,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恩怨情仇」。在川普任上,美國對以色列關係出現了不少「歷史性進展」。2018年,川普頂著國際社會的反對,宣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而此地一直以來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爭議領土。
  • 聯合國重要決議獲高票通過,美又成孤家寡人
    根據新華社1月1日消息,第75屆聯合國大會在2020年12月31日批准了總額約為32.31億美元的聯合國2021年常規預算。當天這項重要決議在聯合國大會中獲得高票通過,有167票壓倒性贊同此項聯合國年度預算案。
  • 又一名伊朗軍官遭暗殺,出事地點蹊蹺,鐵桿盟友憤怒告狀聯合國
    報導沒有指出行兇者是誰,以及這名伊朗軍官究竟是怎麼死的,是空襲而死,還是遭槍手襲擊,都不得而知。目前,也沒有組織宣布對這起事件負責。不過,遇害地點卻很蹊蹺,這個地方此前多次出現在報導中,以色列經常空襲這個地區。所以小編一看到這個出事地點,腦子就蹦出了以色列這個名字,難道又是以色列幹的,可能性非常大。
  • 「兩阿提案」與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到1961年,第16屆聯大總務委員會通過了討論中國在聯合國席位問題的議題。美國理應識時務不要人為整事阻止中國恢復席位,然而美國不但一意孤行,而且又耍花招,硬要把恢復中國代表權作為「重要問題」,這樣必須由聯大以三分之二多數票贊成才能通過。說白了就是美國在票數少情況下,還能阻止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 以色列遊記(二)
    街道上時不時會有成群穿著傳統穆斯林服飾的婦女從街角轉出,中古世紀的氣息撲面而來,奈何時間所限我們無法在此地停留,只是在車上觀花一番。這個沿海的小城在此次的旅程中只是匆匆而過,可是我知道若是再有機會來到這個國家,阿卡一定是必到的一站。
  • 世界上就沒有以色列特工偷不來的東西:歷數摩薩德那些驚世之舉
    世界上就沒有以色列特工偷不來的東西導讀:在世界三大情報機構中,摩薩德(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是人數最少的。但它的情報工作能量之大、效率之高,絕不亞於世界其他著名情報機構。1967年"六·五戰爭"爆發後,以軍向戈蘭高地發起猛攻。以軍的坦克像長了「Ⅹ"光眼一樣,巧妙地繞過敘軍埋設的雷場,直撲山頂;以軍飛行員準確地將一枚枚炸彈扔在敘軍的炮兵陣地和火力點上。敘軍傷亡慘重,全線崩潰。很快,以軍便攻佔了戈蘭高地,控制了這塊夢寐以求的戰略制高點。
  • 日本提出一決議,聯合國高票通過,139國支持,卻被一票否決
    聯合國高票通過日本一決議據環球網援引日本共同社消息稱,近期,在聯合國大會上,世界各國對日本提交的廢除核武器決議案進行了投票,有多達139個國家同意這一決議。據悉。二戰後,遭受原子彈之痛的日本每年都會向聯合國提交關於廢除核武器的決議案,且連續27年都獲得了多票數通過。而今年和去年不同的是,這次投下贊成票的國家比去年減少了9個。儘管如此,該決議還是憑藉著壓倒性的票數獲得通過。
  • 敘利亞一周遭兩次空襲, 以色列和伊朗持續角力
    這是8月3日在戈蘭高地拍攝的以色列國防軍士兵。這是繼11月18日空襲造成人員傷亡後,以色列一周內對敘利亞發起的第二次空襲。值得注意的是,兩次空襲都與敘以爭議戈蘭高地有關,空襲對象均包括伊朗在敘利亞軍事目標。2020年11月18日空襲發生後的第二天,蓬佩奧訪問以色列,並成為首個訪問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定居點的美國最高外交官。
  • 戰火:一文看懂《淚之谷》,3名以色列社會主義者的贖罪日戰爭
    他通過監聽到的蘇聯顧問帶著家眷撤走、敘利亞邊境農民被遷走等舉動,第一個預測到了戰爭可能馬上要爆發。但是無論是監聽站的指揮官還是更上層的官員都對此不屑一顧,認為這是一個危言聳聽的笑話。 他最終陰差陽錯地將負責監聽站警衛工作的軍官尤艾夫留了下來,迎接他們的將是戈蘭高地戰鬥的第一幕——赫爾蒙山要塞奇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