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崖上的波妞》12月31日內地上映,相信對於大部分80後、90後對於這部吉卜力工作室2008年上映的電影並不陌生,而00後也早已在短視頻平臺上為了那句經典的「波妞喜歡宗介」感動到不能自己。
官方微博
定檔照片
本片內地最早的翻譯《懸崖上的金魚姬》或者《懸崖上的人魚公主》。
而此次內地的上映,也終於給本片正式官方定名《崖上的波妞》。
故事講述了海神的女兒波妞從深海出逃玩耍,卻被困在玻璃瓶裡衝到岸上,碰巧被住在岸邊懸崖的宗介救出,兩人因此相識。
但是波妞的父親也就是魔法師藤本,認為人類世界骯髒醜陋,強行把波妞帶回海裡。
藤本
面對父親的阻撓、席捲小鎮的海嘯,以及永遠失去魔法的威脅,波妞仍然大膽而堅決地決定——要變成人類跟宗介在一起。而承諾要永遠保護波妞的宗介,也即將面臨新的挑戰...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美好的,故事一如既往地繼承了宮崎駿清新浪漫的風格,蔚藍的大海與天空都時刻給人回歸大自然的感覺。電影的每一幀的截圖,也都是可以當做壁紙。
故事也一如即往的在故事中告訴人們要保護環境
波妞被困在人類隨手丟棄的瓶子中
故事始終展現了任性溫暖的一面,樂觀、善良、團結、努力、友愛。
波妞說:喜歡宗介
而豆瓣32萬人8.5的高分,足以說明這絕對是一個優秀的好電影。
其實,《崖上的波妞》並不是宮崎駿首部引進國內上映的電影,繼2018年《龍貓》、2019年《千與千尋》之後,這已經是第三部大銀幕上映的宮崎駿電影
《龍貓》
《千與千尋》
這是不是傳說中每年一部「吉卜力」的節奏呢?希望各大院線和影業保持好這個節奏,畢竟大家還想看《風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幽靈公主》、《哈爾的移動城堡》、《起風了》等經典的宮崎駿動畫。
宮崎駿動畫人物合集
其實,早年間宮崎駿也曾發出過感嘆:我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並表示以後再也不想來中國,這位動畫大師17歲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看了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
也就是這部彩色動畫長片,把他感動的痛哭流涕了一整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宮崎駿突然有了人生的方向,他認定從事動畫行業,就是他這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
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
估計誰能沒能想到,作為世界級的大師,啟蒙他的是中國動畫。
而後從事動畫行業的宮崎駿便一直有一股執念,他想去中國拜訪一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老師們,因為這是他小時候心心念念的地方。
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作品《風之谷》成功上映後,宮崎駿和《風之谷》的製片高畑勳有計劃想拍一部中日合作的動畫片,打算取景地選在中國。
可萬萬沒想到沒想到,正是這次旅行,改變了宮崎駿對中國動畫的看法,成了一次徹頭徹尾的失望之旅。
在上美,宮崎駿一行人懷著滿腔熱情,希望在藝術創作和製作技術方面進行深入交流。他們已經在悄悄收集反戰主題的素材,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在中國取景拍攝。
宮崎駿
可上美的領導對這些似乎並不關心,倒是對日本的計件薪酬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原畫一張多少錢啦,動畫一秒鐘多少錢啦都問了個一清二楚。
而這正是宮崎駿深惡痛絕的。比起利益,宮崎駿更在乎的是藝術和文化。眾所周知,宮崎駿是個有匠人精神的導演,從業以來,他一直極少使用CG技術,堅持手繪動畫,不論花多大的功夫也要把作品做到極致。
宮崎駿
舉個例子,《懸崖上的金魚姬》裡有一個水母浮出水面的短短12秒的鏡頭,你能猜到用了多少幅畫稿麼?
一群水母浮出水面,答案是:1613幅!
短短幾秒鐘動畫就需要手繪一年左右,而正是這種匠人精神,才使得宮崎駿動畫成為一代大師。
此次中國之行之後,宮崎駿表示對中國很失望,也表示再也不會來中國。
沒想到時隔多年,宮崎駿電影選擇再次在中國以每年一部的速度上映,為了表示對《崖上的波妞》在中國上映的重視, 宮崎駿給中國觀眾寄來手寫信
宮崎駿手寫信
「波妞能帶(來)快樂,就太好啦」,這句話中文日文寫法完全不同,可見是宮崎駿導演為中國觀眾練習中文字,用心準備的。
此外,在信上宮崎駿還繪製了一隻向前奔跑的「紅豬」自畫像,寓意他本人將「讓所有人快樂」,作為自己存在的意義。
此次定檔日在2020跨年日,也別具意義,新的一年將我們最美好的回憶陪伴著我們度過。
許多網友表示,這麼多年宮崎駿一直在陪伴著我們成長,本次的重映也給我們一個補票的機會。
所以,希望宮崎駿先生身體健康,欠你的電影票,我們慢慢的,一張一張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