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見證|胡錦濤:為中馬友誼架起連心橋

2020-12-16 澎湃新聞

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發展史

水利灌溉 河防疏泛

被視為興國安邦的重要保障

也正因為如此

才湧現出一批又一批

感人至深的治水故事

才留下了一個又一個

不懈奮進的偉岸身影

在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

迎來50歲生日之際

微言將帶您翻開歷史的篇章

探訪那些有親歷者、見證者

感受他們與葛洲壩的不解情緣

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

馬江權的記憶

共同感受見證中馬友誼的連心橋

馬裡巴馬科第三大橋開工的歷史時刻

【講述人簡介】

馬江權(1966-),江蘇揚中人。現任葛洲壩二公司科技信息部(質量環保部)主任。2008年11月至2012年9月,任二公司副總工程師、馬裡巴馬科第三大橋施工技術組組長。

在葛洲壩國際業務發展歷史上,2009年2月13日是一個萬眾聚焦的「高光時刻」。這一天,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胡錦濤與時任馬裡總統杜爾共同為中國援建、葛洲壩集團承建的馬裡巴馬科第三大橋開工奠基。

▲胡錦濤與時任馬裡總統杜爾為大橋奠基

我作為項目施工技術組組長,有幸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

馬利共和國,西非最大的內陸國家,旅遊資源豐富,但交通十分不便,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2006年,時任馬裡總統杜爾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向胡錦濤主席提出了興建馬裡巴馬科第三大橋的意向。這座大橋位於馬裡首都巴馬科市東部城區,長2200米、寬24米,由雙向四條機動車道、兩條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構成,兩端各設一個互通立交,建成後即成為巴馬科市最長的橋梁,也是當時中國在西非實施的最大援助項目,葛洲壩集團承擔了馬裡巴馬科第三大橋的施工任務。

▲巴馬科第三大橋

我是2008年11月接到通知,安排去馬裡負責這個援外項目的。當時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組織好兩國元首出席的項目奠基儀式。2008年12月18日,我們與馬裡裝備運輸部籤訂了合同後,中國駐馬裡大使表示,由我們施工技術組先擬定開工儀式方案。

12月22日,我將開工儀式初步方案報到葛洲壩國際公司。第二天凌晨兩點,我正熟睡,接到國際公司的反饋通知,對方案進行進一步完善和優化。

2009年1月7日,中馬高訪先遣組抵達項目現場。這意味著開工儀式進入到計時。在解決了選址、布置等一系列問題後,最令我頭疼的就是安排葛洲壩集團主要領導與胡錦濤主席會面的事了。按照慣例,奠基時只有兩國領導人能夠在場。

▲時任馬裡總統杜爾與葛洲壩施工技術組合影

1月9日,我在向大使館匯報開工儀式方案時,提出了我們的訴求:奠基培土時,中方由葛洲壩集團領導將奠基培土的鐵鍬遞給胡錦濤主席,馬方由公路局局長遞給馬裡總統。經過反覆溝通後並上報有關方面,最終採納這個方案。

當地時間2月12日晚上,也就是開工儀式的前一天,胡錦濤主席在下榻的賓館親切接見了包括葛洲壩職工代表在內的中資機構代表,並與大家合影留念。

2月13日上午9點45分,胡錦濤主席的車隊從8公裡外的賓館前往巴馬科第三大橋項目開工儀式現場,我們施工技術組約40人列隊迎接,現場馬裡群眾和葛洲壩建設者揮舞著中馬兩國國旗,熱情歡迎胡錦濤主席的到來。

▲巴馬科第三大橋

時任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股份公司董事長楊繼學,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邱小平和胡錦濤主席、杜爾總統一起入坐主席臺。馬裡主持人宣布儀式開始,奏唱中國國歌和馬裡國歌后,馬裡總統致辭說:「作為巴馬科市最長的橋梁,巴馬科第三大橋建成後不僅將極大便利兩岸居民出行,也將促進巴馬科市政建設和經濟發展。」

隨後,胡錦濤主席發表重要講話。他說:「中國企業將組織最優秀的施工隊伍,同馬方人員一道,精心施工,爭創一流,把巴馬科第三大橋建成巴馬科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架起兩國人民友誼的新橋梁。」此時,周圍的市民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來表達對胡主席的感謝。

隨後,杜爾總統大步走到話筒前,激動地說:「雖然很少有在大橋奠基時就為大橋命名的先例,但今天是個例外。我要提前為這座大橋命名,那就是友誼之橋,中馬友誼之橋!」

在熱烈的歡呼聲中,胡錦濤主席和杜爾總統一起為項目奠基石培土,楊繼學為胡錦濤主席遞上了培土鐵鍬,這一歷史時刻被定格在葛洲壩國際業務發展的畫卷上。

▲楊繼學與時任馬裡裝備運輸部部長會談

次日上午,葛洲壩集團召開了巴馬科第三大橋建設動員會。楊繼學要求大家高標準、嚴要求,把大橋建設成為外觀最美、質量最好、工藝水平最高的精品工程。

下午,楊繼學和邱小平驅車前往尼日河畔的馬裡總統府,拜訪了馬裡總統杜爾。楊繼學向杜爾總統介紹了葛洲壩集團的基本情況和承擔的國際工程情況,表示中國葛洲壩集團一定不辜負胡錦濤主席和杜爾總統的囑託,一定要以這座中馬友誼之橋為起點,紮根西非,立足馬裡,為馬裡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胡錦濤主席的叮囑、杜爾總統的支持、馬裡人民的期待,我們都深深地記在了心裡,付諸在行動!

2009年5月,巴馬科第三大橋正式開工。葛洲壩人克服了馬裡內陸運輸條件較差、雨季施工難度大和疾病多發等困難,最終提前8個月圓滿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並順利辦理了對外移交,贏得了馬裡總統、主管部門、社會媒體和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

▲巴馬科第三大橋

我至今仍記得在這座大橋通車之時,成千上萬的馬裡巴馬科市民載歌載舞,豎起讚許的大拇指,呼喊著「NO.1,China!NO.1,CGGC!」表達對中國人民深深的謝意。

原標題:《五十年•見證|胡錦濤:為中馬友誼架起連心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陽新南湖橋社區:小小聯繫卡 架起了黨群疫情防控連心橋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築牢疫情防護網,落實黨員包保包戶制度,連日來,城東新區南湖橋社區派遣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入戶發放常態化疫情防控聯繫卡、架起了黨群疫情防控連心橋。通過這一張張聯繫卡,架起了一座黨群疫情防控連心橋,暢通了黨群、幹群溝通聯繫共防疫情的渠道,確保「平時」有聯繫、「戰時」應急調度有序。(來源:雲上陽新 通訊員 羅梅蘭)
  • 服務全天候架起連心橋——記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新海橋社區黨委...
    原標題:服務全天候架起連心橋 「服務全天候、架起連心橋」是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小橋街道新海橋社區黨委書記田小紅對自己工作的總結,她把這10個字和社區14位工作人員的聯繫方式一起印到卡片上,隨時隨地發放給群眾。「老百姓的小事,就是社區的大事,我們要第一時間把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落實到群眾中,搭建起連心橋,傳達社情民意,把居民群眾的事辦實辦好。」
  • 架起連心橋——濟南電視問政直播五周年分享會暨「小薇熱線」融媒...
    12月21日,由中共濟南市紀委監委、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主辦,濟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 「架起連心橋——濟南電視問政直播五周年分享會暨『小薇熱線』融媒平臺啟動儀式」在濟南廣播電視臺1000平米演播大廳舉行。該欄目自2007年開播以來,始終秉持為民初心,歷經多次改版升級,在加強輿論監督、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黨風政風行風持續好轉、提升城市綜合治理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2015年直播以來,推動解決各類疑難問題2萬餘件,成效更加顯著、成果更為豐碩,在社會上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傳播力和美譽度。
  • 安徽:為青年架起一座理論連心橋
    首期節目錄製時,胡曉嵐注意到,當她講述烏蘭牧騎是怎麼服務農牧民時,以及其他選手講述浦東三十年變化等主題時,臺下年輕人們聽得非常認真。節目是一座橋梁,將理論宣講和年輕人的心連到一起。」她表示。通過第二期《小康我來說》錄製和體驗,合肥經開區蓮花社區管委會黨群工作部副部長姜經梅改變了對理論宣講「刻板生硬」的固有印象。「節目用直觀的vlog講述感人的故事,用最樸實的言語講最入心的理論。」
  • 《學習達人大會》:為青年架起理論連心橋
    5期節目分別為《小康我的夢》《小康我來說》《攻堅奔小康》《小康新氣象》《幸福小康後》,從「什麼是全面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的宏偉藍圖和奮鬥目標」,主題層層遞進,每期都由小故事、小切口切入。前期,節目圍繞脫貧攻堅、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等內容開展5場直播答題,700多萬名網友參與。
  • 長青街道:「祥和婁底」微信群架起社區居民連心橋
    經過社區工作人員和110民警耐心細緻的開導,陳某某終於同意回家,由110民警為流浪者陳某某購買回家的車票並把他送上了回家的客車。 如今,「祥和婁底」微信群通過社區微群管理員給居民群眾及時傳送黨的惠民政策的同時,還讓居民群眾通過微信群幫助鄰裡解決急難之事,為居民群眾架起「一人有難、八方支援」的友誼連心橋,增進了鄰裡的感情,贏得了居民的好評和支持。
  • 臺灣主播遊坊巷 好物架起連心橋
    福州新聞網8月2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穿漢服、體驗大陸便利生活、分享兩岸文化、交流生活方式、和大陸青年一起完成挑戰任務……昨天是七夕節,省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唯美客文創聚落攜手偶派直播聯合推出了「相約七夕 緣聚福州」主題直播活動,邀請在福州創業工作多年的臺灣主播們夜遊三坊七巷,分享在大陸的生活和創業故事,推廣介紹臺灣文創產品,架起兩岸青年交流的
  • 光控特斯聯援助卡達航空抗疫,「空中橋梁」見證中卡友誼
    「黃金蜜月期」的又一見證。如今,中國也願意「投桃報李」,其中以中國企業為代表的馳援行動成為全球抗疫中非常重要的力量。此次卡達航空再次成為中卡兩國之間抗疫物資的航空承運人,攜盟友特斯聯共同加入全球抗疫的行列,是中卡友誼「空中橋梁」的體現。卡達航空與特斯聯的盟友力量,也展現著科技在全球抗疫中的關鍵作用。
  • 架起「友誼橋梁」——專訪盧森堡駐上海總領事VincentHieff
    「在過去的6年裡,盧森堡貨航數以千計的貨運航班往返河南和盧森堡之間,架起了這條『空中絲綢之路』。」  當說起抗擊疫情期間河南省緊急籌集防疫物資馳援盧森堡時,VincentHieff說:「我一直記得當時物資上有幾句紅色的中文,我專程找懂中文的朋友幫忙翻譯出來,努力去理解其中的含義。」而他提到的標語,正是「友誼無國界、天涯若比鄰」。
  • 《胡錦濤文選》民族文版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胡錦濤文選》第一至三卷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鮮文、彝文、壯文等七種少數民族文版,已完成全部翻譯工作,近日在全國出版發行。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的《胡錦濤文選》第一至三卷,2016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紮實開展「嚴細深實快」】滄縣政務服務熱線:架起政府和群眾之間...
    【紮實開展「嚴細深實快」】滄縣政務服務熱線:架起政府和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2021-01-07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政協報:有事好商量 架起連心橋
    編者按:2020年11月11日,《人民政協報》刊發了陽穀縣政協《有事好商量,架起連心橋》的宣傳稿件,引起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張慶黎同志的高度關注,並作出了「山東陽穀縣政協的做法值得學習借鑑」的重要批示。為貫徹落實全國政協領導同志的批示要求,根據市政協領導同志的安排,現將稿件予以轉發,請學習借鑑。
  • 大荔東城:小網格搭建黨群連心橋
    黨建「留心護根」工程在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大荔縣東城街道辦全面推行了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從過去的被動管理轉化為主動服務,創新工作舉措,推動工作力量下沉網格,打造出了一支專心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網格隊伍,為群眾上門服務 ,搭建起了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我們一起去看看。
  • 通訊:用汗水與智慧建起印度洋美麗「彩虹」——中馬友誼大橋建設者...
    新華社馬累8月31日電 通訊:用汗水與智慧建起印度洋美麗「彩虹」——中馬友誼大橋建設者攻堅克難記  新華社記者朱瑞卿 杜才良  風景旖旎的馬爾地夫以藍天碧海、白沙椰影聞名世界。隨著中國援助的中馬友誼大橋30日正式開通,這座大橋成為馬爾地夫向世界展示的一張嶄新名片。
  • 「大熊貓是俄中兩國人民友誼的見證」
    阿庫洛娃介紹說,莫斯科動物園先後派出多組工作人員,到四川學習飼養及醫療技術,為大熊貓在莫斯科生活做好充足準備。莫斯科動物園還按照中方專家建議,精心改造了熊貓館。場館設有多個分區,包含兩個室外運動場、兩個室內運動場及專門的食物調製間、竹子保鮮室、監控室等。莫斯科動物園還將定期從四川空運竹子、竹筍,大熊貓寶寶們可從中國竹子和俄羅斯竹子中選擇最合胃口的食物。
  • 一門受理,協同辦理,「e救助」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一門受理,協同辦理,「e救助」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發布時間:2020-06-29 17:52:45
  • 溫州青年架起援韓抗疫「友誼橋」:這是一場愛的接力賽
    泰順宣傳部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溫州青年架起援韓抗疫「友誼橋」:這是一場愛的接力賽中新網溫州3月18日電(記者 潘沁文 見習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吳夢夢)一路馳騁超7小時,近日,一輛載著價值44.3萬元醫用防疫物資的貨車到達上海華貿空運倉庫。
  • 讓居民醫保惠及香港同胞 即墨區潮海人社中心架起「連心橋」
    了解到他們的訴求後,即墨區潮海人社中心積極聯繫即墨區醫保局落實相關政策文件,第一時間將辦理所需要的包括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監護人身份證、學籍證明等材料一一向其父母做了詳細的介紹,耐心地予以解答相關問題,並為其及時辦理了居民醫保業務,獲得了小王父母的連連好評。
  • 中國新任駐馬大使會見馬中友協會長:冀共促中馬友誼薪火相傳
    中國新任駐馬大使會見馬中友協會長:冀共促中馬友誼薪火相傳中新網吉隆坡12月23日電 (記者 陳悅)新任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歐陽玉靖22日下午以視頻方式會見馬中友好協會會長、馬投資發展局局長馬吉德。馬中友協永久名譽會長陳凱希、副會長陳炎順、祖基菲利等出席了會見活動。歐陽大使期待馬吉德會長及馬中友協能繼續支持和協助促進中馬民間尤其是兩國青年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中馬友誼薪火相傳。歐陽大使表示,馬吉德會長是我來馬後正式會見的第一位友人。我對馬來西亞並不陌生,此番來馬再續前緣,出任中國駐馬大使,我深感榮幸。
  • 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 喜馬拉雅雪鷹傳遞跨喜馬拉雅友誼
    相知無遠近,萬裡同為鄰。中國和尼泊爾山水相連、唇齒相依。從世鄰友好到共建「一帶一路」,從友好合作夥伴到戰略合作夥伴,兩國始終交得其道,千裡同好。面對疫情,兩國依然風雨同舟,守望相助,詮釋了中尼友誼「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深厚基礎和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