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菜如何上色?這個問題也很廣泛,不同類型的滷水或者滷製的不同的原材料,滷菜上色也就不同。
好的一款滷菜首先要外表吸引人,才能引起購買的欲望。所以滷菜如何上色是我們學習滷菜其中的一個重點。這也是衡量一款滷菜好壞的標準之一。
滷水按顏色大體分為紅滷、黃滷、白滷等,我平時製作滷菜主要以紅滷為主,那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紅滷滷菜的上色的方法以及技巧。
紅滷滷菜上色按操作方法大體可以分為兩種,即油炸上色後再滷和直接滷製上色。
一、油炸上色後再滷
這種方法常見於帶皮的原料,比如燒雞、扒雞、雞爪、豬蹄等滷菜,這裡比較出名的有德州扒雞、王洛豬蹄、虎皮鳳爪等。
優點:油炸不僅可以上色,還有保持造型、去腥等作用。油炸後的食材經過處理後表皮蓬鬆,成品個頭顯大,賣相漂亮。最大的優點是滷湯顏色好調,只要食材炸上色後,滷水稍微有些顏色即可,不需要再刻意去調。並且成品以後顏色不受氧化而變的那麼快。
缺點:應該沒什麼缺點,就是前期操作稍微麻煩一點,特別是大批量加工時。
以滷燒雞為例,說一下上色和技巧
原材料和調料:
小公雞、蜂蜜、色拉油等。
開始製作:
第一步:小公雞十隻宰殺洗淨,摳去內臟和氣管,按德州扒雞特有的造型「口銜羽翎,鴨浮水面」進行盤別,然後用乾淨毛巾擦乾表面水分。
第二步:蜂蜜和水1:8比例。盆中加入 50克蜂蜜,用400克熱水化開攪勻,等稍微涼一些,用手沾著蜂蜜水在雞皮表面抹勻一層,然後晾乾。
第三步:鍋裡倒入色拉油,開大火燒至七成熱,逐一下入抹好蜂蜜水的雞,炸至表皮呈金紅色時撈出控油。
正式滷製時,滷湯中除了香辛料的顏色,也可使用少許的糖色入底色。隨著後期的大量滷製,成為老湯後,可減少糖色的使用量。
上色技巧
1.要等雞皮表面擦乾後再抹蜂蜜水,不然蜂蜜水不牢固,炸出的雞皮容易花。
2.抹完蜂蜜水後要晾乾再炸,這樣容易固色。晾的時候雞和雞之間儘量不要疊加在一起,致使炸出的顏色不均勻。
3.油溫一定要燒至七成熱,才能下入雞,這樣比較容易上色。
4.炸制上色不僅看油溫,也要看色拉油的顏色,如果是多次重複使用的油,也可以將蜂蜜水比例擴大為1:10。
5.如果商用,可以用不鏽鋼桶做炸鍋,容易批量製作。
6.除了蜂蜜也可以使用麥芽糖,比例一樣。
二、直接滷製上色
這種上色方法最常用,幾乎所有滷菜都可以使用。比如滷雞、豬頭肉、牛肉等。
優點:操作簡單,不繁瑣,並且顏色可控。
缺點:直接滷製上色,容易隨著時間的延長氧化嚴重。
紅滷中用於上色的材料大體可分為:天然植物性上色調料、二次加工的可食用性上色調料和人工合成的化學性上色調料三類。
天然植物性上色調料包括:梔子、紅曲米、薑黃等。
二次加工的可食用性上色調料包括:醬類、醬油類、糖色等。
人工合成的化學性上色調料包括:固色劑、橙紅、橙紅色素等。
以滷豬頭肉為例,說一下上色的方法和技巧
原材料和調料:
豬頭、紅曲米、梔子、冰糖等。
開始烹調:
第一步:調製糖色.一百克黃梔子清洗一下,加清水一千克,放入鍋中煮五分鐘左右。撈出梔子,水留用。
取一乾淨鍋,潤好鍋,再下入色拉油少許,入冰糖一千克,慢慢炒至融化起黃沫黃沫湧起倒入梔子水,開鍋再煮三分鐘左右即可使用。
第二步:豬頭預處理.買來新鮮豬頭劈開成兩片,泡入水中三小時左右去血水。剔除淋巴,用火槍將豬頭燎出糊斑。最後用鋼絲球擦乾淨。
鍋入清水放入豬頭,取適量紅曲米裝入料包一起焯水,打去浮沫,等豬頭上一層粉紅底色時撈出,再次清洗。
第三步:正式製作時.每十斤滷水放入糖色四兩,豬頭滷一小時左右,撈出去骨,肉再放入滷湯中浸泡半小時至四十分鐘入味即可。
上色技巧:
1.滷水中的糖色不要炒的太老,我認為等糖液起黃沫並回落時正好,不會太苦太甜。
2.紅曲米的顏色不自然,最好不要單獨使用。
3.黃梔子的顏色呈金黃色,可以搭配糖色,使滷水呈金紅色。
4.黃梔子和紅曲米最好不用直接放入滷水中,容易引起滷水酸敗,並且長時間滷煮味道不好。
5.熬過一次的黃梔子和紅曲米可二次再使用。
6.豬頭用糖色上色時,一定要開大火,使之滷上色並穩定後,再改小火滷。
7.豬頭肉的滷水中不僅加入糖色調色,還要放少許冰糖,冰糖在滷水中也有上色作用,兼顧去腥、解膩、提鮮等作用。
寫在最後
根據不同食材選擇不同上色方法,滷菜上色還是比較簡單的。人工合成的化學性上色材料不僅對人體無益,並且如果濫用,顏色還不自然,在這裡我不建議使用。只要多加練習,純天然的上色材料足以調出漂亮的顏色。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滷菜如何上色的經驗,希望能給大家參考作用。因時間有限,寫的略微倉促,大家以後在滷水方面有任何不明白的都可以隨時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為大家解答。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不對之處也希望滷水大咖批評指正。
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讚,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並順便關注一下木子小廚,我會繼續為您分享烹調中的經驗和技術乾貨。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