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為何有人會高呼「狼」來了

2020-12-19 直言觀察

瘋狂的社區團購愈演愈烈,目前為止,國內的網際網路頭部公司門有一個算一個幾乎全部開始殺入這塊市場,或者準備入場。就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各路聲音對於這樣的現象更多的是一種批評和擔憂。

有蔬菜批發商表示,自己去拿貨,一斤辣椒就需要三塊錢,但是平臺通過燒錢一塊五就可以賣給用戶。更有市場裡一半以上的雞蛋批發商因為平臺的擠壓已經退出市場。

面對這場翹起來的社區團購大火,網際網路企業需要的是自己的影響力,市場進一步下沉,他們要的是流量,要的是把最基層的用戶全部圈進自己的平臺。搶奪更多的份額,為平臺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保障。從平臺來看,用戶和流量就是他們的命,他們這樣的做的好像沒有什麼錯。但是他們的闖入和做法對於數量巨大的中間環節,比如批發商產生了衝擊。

就拿蔬菜的流通來說,蔬菜的第一個環節是種植,第二個環節是菜販收購,第三個環節是規模化的菜販把蔬菜發給下一級的分銷商,第四個環節是分銷商把蔬菜發給菜市場的菜攤等渠道,第五個環節就是菜攤等渠道和大眾之間的成交。(此流程根據認識的蔬菜店老闆陳述整理,有出入之處還望專業人士諒解)。

接下來我們看,電商的社區團購對於種植這一環節目前沒有影響,如果想要有影響除非平臺可以做定製化服務,既客戶需要什麼,種植戶種什麼。電商平臺號稱去掉中間商,直接面對客戶。從整個流通流程來看,電商想要去掉的中間商就是,第二環節的規模化蔬菜收購商家,第三環節的分銷商和第四環節的菜攤這三個環節。

蔬菜是個很特殊的商品,它本身有季節性,有實效性,如何保持蔬菜的新鮮,這就讓儲存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我的家鄉做高原夏菜,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幾個規模化的冷庫基地。這些冷庫所在的地方都選擇在距離大規模蔬菜種植戶不遠的地方。到了蔬菜收貨的時候,各地的菜商會到地頭選菜搶菜,送到冷庫的菜會經過一次篩選,根據蔬菜的品質,適合發往外地的蔬菜一般都會先進入冷庫「睡覺」。讓你在合適的時候再讓他們出庫去該去的地方。這就是規模化菜商做的。所以對於電商來說,即使想要「消滅這一環節」也需要相對應的專業人員來做這些事。所以,壓迫這一級菜商就範合作才是電商的目的和選擇。最終問題就是雙方的利益問題。

那所有環節中最有可能被「消失」的應該是第三個環節的分銷商,如果平臺們和規模菜商合作,那通過平臺的操作,蔬菜確實可以直接到用戶手中。那為什麼沒有提到處於第四個環節的菜攤等,菜攤受到衝擊是必然的,但是再怎麼衝擊,數量或許會少,但是一定不會消失。就目前來說,很多平臺的社區團購目前都是第二天送。而很多需求不會等,也等不了。如果平臺要做到及時送,那就需要大量的分揀等人員。同樣的,不是所有用戶都可以立即收取。對應的社區超市或者蔬菜店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放置點。

所以電商湧入社區團購後會造成一部分從業者的消失或者轉型,但是影響不至於像目前輿論誇張的那麼大。很多輿論用滴滴來比社區團購,這兩個差別很大,可比性沒有那麼大,關聯性也沒那麼強。即時發展到今天的滴滴,誰敢說滴滴就真的壟斷了出行市場?#社區團購大戰會如何收場#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
    我的第一印象是這種模式解決了幾十年來困擾城市市民和農民的問題:一頭是農民、菜農賣不上價,有些蔬菜甚至爛在地裡;另一頭是城市市民買菜貴,菜籃子成本負擔越來越大。這個怪圈困擾中國很多年。這種模式不就一舉破解了嗎?新科技威力竟然如此之大。 後來才知道這種模式叫做社區團購,而且2016年就出現了。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事實上,不只是賣白菜水果的小攤小販,便利店、超市、菜市場,以及一些日用品廠商,都在抵制社區團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後,打起了價格戰。那麼問題來了,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到底是在抵制什麼?價格戰不是新鮮玩意,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這一次的牴觸情緒如此高漲?
  • 羊毛出在狼身上,狗付帳搞死羊豬買單,社區團購又一場資本的遊戲
    閒的無聊來分析分析#社區團購商業模式#自從社區團購大火以來,看到過無數作者分析評論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那社區團購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今天吃完飯給孩子講了個「狼來了」的故事,聯想到了社區團購,其實社區團購又是一場資本玩的「羊毛出在狼身上」的遊戲。
  • 社區團購火了!有人月入過萬,有人熬不住關掉實體店
    「今日貨物已到,在家的可以來取了哦!」12月18日上午11點多鐘,重慶渝中區渝州新都小區的一個團購群裡,隨著群主的一句話熱鬧起來,「牛肉也來了嗎?」「最近還有XX牌的牛奶團沒得?」小區裡的不少鄰居,已經準備午飯以後到團購點拿菜。△一社區團購的群裡,團長正在推送搶購信息。
  • 社區團購團長:我不當炮灰
    燕子是千萬線下便利店店長轉型團長的一名代表,但更多的團長並不如她這般佛系,有人將其看作一項長遠事業去用心經營,月收入可達到上萬;有人在這股潮水襲來時,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順勢接過後,卻發現並沒有那樣簡單,賺不到多少錢增加了時間成本還增添許多麻煩。1乘著東風,社區團長成「香餑餑」今年疫情,對年初深受疫情困擾的武漢來說,成了教育用戶最好的機會。
  • 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瘋狂的社區團購,會「消滅」菜...
    太瘋狂! 「1分錢一袋食鹽」、「9毛錢一份青菜」、「1分錢一個橙子」… 今年5月開始,從滴滴到美團,再到拼多多,多家全國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宣布進軍社區團購,瞄準社區的流量池。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瘋狂的「團長製造機」
    臺上,主持人正在講解什麼是社區團購,擲地有聲,情緒高昂:「所謂的社區團購,是指在真實社區設立團長,居民們通過在APP或者微信群下單,第二天團長送貨上門,或由消費者到團長處自提。貨物以生鮮為主,價格比市面上便宜不少。」一個半小時授課完畢,30位互不相識的人有了一個共同的稱謂:團長。即便在這一個半小時裡,大部分人都在低頭玩手機,一位農婦甚至自顧自打起電話來。
  • 有人一夜倒閉,有人開店千家!巨頭血拼「社區團購」值得嗎?
    原標題:有人一夜倒閉,有人開店千家!巨頭血拼「社區團購」,值得嗎?疫情的意外,改變了社區團購2020年的開局。幾個網際網路巨頭把「偏愛」都留給了這個行業,大佬各個親自帶隊:11月30日京東高管早會上,劉強東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這一仗。早在4個月前,拼多多正式上線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宣布黃錚親自帶隊。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殺」到長春 瘋狂補貼能否「燒」出未來
    對於社區團購平臺套路打法,受訪者不為看好。「我們貨源不是一手,也沒有補貼,價格戰玩不起,人家賣出價格,我們進貨都進不來。」長春市內一家農貿市場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吉林網,社區團購平臺分流客戶已經是事實,但是影響並沒有傳言中那麼大。現在傳統商家能做的就是新鮮和品質,保住尚未流失的客源。
  • 社區團購「十宗罪」:耗子尾汁向左,乘風破浪向右
    -01-看多向左,看空向右有人看空,兔子尾巴長不了。有人看多,營銷勢力第三極。也有人看熱鬧,薅羊毛的遇見割韭菜的。其中,你懂得的原因,看空批判的聲浪逐漸放大,義憤填膺式憂國憂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將社區團購視為洪水猛獸,必先去之而後快。
  • 社區團購血戰空前
    在他看來,用戶體驗、高品低價以及配送時效是不是穩定、貨是不是齊全,是社區團購在競爭中獲得主動權的關鍵指標,而這對於底層構建、配套服務都有著較高要求,這些對於前期僅僅依靠流量和補貼打市場的巨頭來說都是相對缺失的。而對於巨頭的瘋狂攻城略地,一線的團長感知或許更為明顯。
  • 虎嗅、納食等行業自媒體評社區團購亂象,有人叫好有人喊冤!
    近日, 社區團購深受自媒體熱評,再一次成為行業話題王。前有虎嗅轉發《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原文來自微信公眾號:lvshicai8,作者:楊昇),後有快消品行業自媒體號納食發布《別再降價了,社區團購巨頭們!》,多家媒體就社區團購紛紛發表評論,一時間將社區團購推到風口浪尖,朋友圈被話題攻佔。
  • 一片死寂的社區團購為何一夜爆火?誰在布局?
    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大陸地區有近200家涉及社區團購、社區生鮮相關業務的企業,當下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超千億元級別。  社區團購如火如荼之際,人們不禁產生疑問:為何社區電商就這麼火起來了?它會搶走菜場的飯碗嗎?今後這種新模式還將走向何方?  社區團購為何爆火了?
  • 從社區團購看電商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有人擔心社區團購將成為收割民眾的工具,搶了老百姓的飯碗,的確是有這個可能。但是,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10年前電商剛出現時,就有人這麼說過。然而10年過去了,事實上,從電商到O2O,從線上到線下,從商家到物流,網絡經濟非但沒有砸了很多人都飯碗,反而創造了更多飯碗和商業模式以及新業態。
  • 社區團購瘋狂:你家門口的菜市場,裝得下美團和拼多多嗎?
    社區團購之火未止。昨日,南京要求社區團購平臺不得低價傾銷,算是打響了地方政府對該現象進行宏觀調控的第一槍。但是,社區團團購的火併未被抑制,尤其是以美團、拼多多、京東等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早在5個月前,就利用巨額補貼發動了一場「閃電戰」,大勢已成,這也讓調控的結果變得不太明朗。
  • 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瘋狂的社區團購,背後竟是這樣!
    太瘋狂了!社區團購的商品是否真的「平靚正」?購物體驗又如何?與叮咚、樸樸等網上買菜平臺不同的是,社區團購以「網上下單+次日提貨」為主要模式,社區居民可以通過小程序或APP下單,團購平臺次日將貨品送到團長所在提貨點,顧客可以自行選擇提貨點取貨。但也有的平臺支持配送上門,不過會產生一定的配送費用。
  • 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2020年,網際網路風口屈指可數,社區團購應該算是一個。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曾經一度沉寂的社區團購為何再次受到市場青睞?
  • 放心吧,社區團購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所以,當前這個季節不能完全反應社區團購所面臨的困難,一旦到夏天,社區團購才會真正頭疼。三,惡性競爭下的行業「內卷」社區團購擴張的模式和網約車、外賣、共享單車沒什麼兩樣,都是為了通過瘋狂補貼培養用戶體驗,這也意味著用戶忠誠度和價格高低息息相關。
  • 社區團購瘋狂擴軍,跳出流量生意,網際網路巨頭不惦記幾捆白菜
    社區團購瘋狂擴軍,跳出流量生意,網際網路巨頭不惦記幾捆白菜 2020-12-13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一輪接一輪的融資正是今年社區團購的最真實寫照,作為最熱的行業之一,社區團購已經集結了美團、阿里、拼多多、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資本正向風口瘋狂湧入。根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今年社區團購平臺整體融資規模已經突破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