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瘋狂:你家門口的菜市場,裝得下美團和拼多多嗎?

2020-12-17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投稿,作者王新喜。

社區團購之火未止。

昨日,南京要求社區團購平臺不得低價傾銷,算是打響了地方政府對該現象進行宏觀調控的第一槍。

但是,社區團團購的火併未被抑制,尤其是以美團、拼多多、京東等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早在5個月前,就利用巨額補貼發動了一場「閃電戰」,大勢已成,這也讓調控的結果變得不太明朗。

一、美團與拼多多瘋狂燒錢,網際網路巨頭無奈應戰

民以食為天,在外賣和零售市場被開發到了一定程度後,社區團購成了網際網路公司眼裡的香餑餑。

根據《2020社區團購白皮書》披露,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90億元,根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2019年的恩格爾係數為28.2%,也就是說家庭開支中大約有28.2%為食物開支,對於網際網路新貴來說,中國老百姓的菜籃子就是一個新風口,假以時日這又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於是,7月7日,美團對外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20日,拼多多孵化的「多多買菜」在武漢率先開團;12月11日,京東宣布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就連常年在出行上混跡的滴滴,也早在五個月前上線了「橙心優選」……

社區團購,儼然成了它們的必爭之地。

11月30日,王興在美團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後的分析師會上說:「毋庸置疑,基於整個戰略任務,美團優選絕對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這將是我們業務的核心點」。

據科技媒體Tech星球報導,美團早在10月就將社區團購定為了一級戰略項目,直接負責人為美團高級副總裁陳亮,他是美團最高決策團隊「S-Team」的成員。

拼多多掌門人黃崢在年會講話中說,「買菜是個好業務,是個苦業務,是個長期業務,也是我們拼多多人的試金石,它與拼多多在農業上的布局高度吻合,願意做「大量的重投入、深度的創新」。

同時,「多多買菜」也是拼多多2020年唯一的超一級項目,負責人就是拼多多的創始成員、拼多多商城運營負責人阿布領銜,直接向黃崢匯報。

11月10日,上線不過5個月的「橙心優選」,就單方面宣布日訂單突破700萬單,成為行業第一。滴滴CEO程維也說過:「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至於京東,看似布局緩慢,但11月30日,劉強東在京東高管會上說,要親自下場帶隊,「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這一仗」,並於12月1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可見,也在暗戳戳的排兵布陣。

戰略高度夠了,具體如何參與競爭呢?

它們選擇的方式簡單粗暴——燒錢。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美團2020年三季度「新業務及其他板塊虧損為82.3億元,美團優選是重點;多多買菜投入了10億元補貼;京東向興盛優選投資7億美元;橙心優選則是「不設上限」。

有人說,這些網際網路公司至於為了一個買菜業務,發動如此規模浩大的燒錢大戰嗎?

其實道理很簡單,除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流量入口。

美團、拼多多、京東都是平臺,有著大把的錢可以虧,買菜虧來的錢,可以在廣告、金融、甚至是出圈流量上補償回來,它們的最終目的是借用社區團購的團長網絡建構起新的銷售通路,最終把線上電商銷售額切過來。

簡單地說,美團優選可以虧錢,借著社區團購勢能,切入線上電商;拼多多也可以通過社區團購,從五環外進入五環內——美團、拼多多、京東,三家電商平臺即要想著合力圍困阿里,把淘寶天貓的線上份額搶過來。

所以,我們看到除了微信九宮格的導流之外,美團和拼多多也在自己的APP首頁首屏上,大規模的對旗下社區團購產品進行扶持。

在這一場看不見的硝煙中,微信九宮格中的眾多新興網際網路巨頭不僅挑起了燒錢大戰,而且作為主角的它們,也已經獲得了先發優勢,至於傳統的阿里、網易、百度、蘇寧等等網際網路大廠,無論是排兵布陣還是實際成績,都已經慢了一步,最多只能算是被迫迎戰。

二、長期必然「三輸」,「買菜」龍頭不該盯著白菜

有付出就有收穫。

從目前來看,網際網路大廠入局社區團購已經跑出了「二超多強」的格局,所謂的「二超」就是美團和拼多多。

根據覆蓋範圍統計,美團和拼多多攻城略地的範圍最大,雙雙突破200城。其中,美團優選進入27個省份、293個地級行政區,多多買菜進入28個省,覆蓋城市數量為218個。

光大證券的數據也表明,10月份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的日活已經達到100萬-200萬級別。10月以來,各個平臺的活躍程度迎來一輪上揚,其中多多買菜的增長態勢最為兇猛。

百度搜索指數也顯示,最近兩個月內三大產品的搜索數一直大幅度上揚,可以說是翻了幾番,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社區團購,已經漸漸成為了國民話題。

與此同時,一幕幕補貼、地推、重金挖人、搶奪團長等大戲,也在各地輪番上演。

隨便打開一個社區團購APP或小程序,就能看到各種「白菜價」一樣的商品,一塊錢能買4枚玉米黃雞蛋、1毛錢能秒殺10份甜橙、1毛錢秒殺20份酸奶、1分錢買6包紙,美團APP裡的優選頻道一分錢能領6包紙巾……

反正就是一個宗旨:我便宜,我不僅比小攤小販便宜,還比競爭對手便宜。

乍一看,虧錢的只是拼多多和美團,供應商和消費者都是在薅羊毛呀?這種好事豈不是多多益善?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根據深圳的零售垂直媒體「開曼4000」消息,美團優選8月31日殺入廣東,10月14日在廣東的月銷已破億,用時44天;多多買菜8月20日在武漢開團(武漢、南昌是其第一批試點城市),10月23日在湖北月銷破億,用時64天。

而非網際網路巨頭搞社區團購,用了多久呢?

2018年,興盛優選的年銷售額為8億,2019年突破百億,用時一年;2019年1月,十薈團月銷達1.5億,用時7個月;2018年11月,食享會全國月銷售額破億,用時11個月。

也就是說,美團和拼多多只是做了一個月,就抵得上非網際網路企業一年的時間。

美團驍勇兇悍的地推鐵軍大家是見過的,在業內幾乎無敵手,拼多多開創的「百億補貼」模式更是讓沒錢的競爭對手望而卻步。

目前,拼多多和美團在線下已經布局了5個月,規模效應和補貼之下,已經算得上是根深蒂固,就連興盛優選這種湖南本土靠小超市一步步崛起的社區團購,都不得不投靠京東。其餘的社區團購創業公司,將更加毫無招架之力。

如今看來,雙寡頭格局已成定局。其餘如網易、蘇寧、百度等等網際網路公司,在社區團購上都已經再無機會。

資本市場也做出了反應。從宣布進軍社團團購以來,美團和拼多多的股價一路飆升,漲幅普遍在50%以上,而同期的BAT卻起起伏伏,基本橫盤。

那麼,這對於社會是否有益呢?

短期來看,瘋狂燒錢補貼之下,供應商和消費者都能得利,農民可以把蔬菜水果的價錢賣得很高,消費者可以便宜買菜吃水果,三方合力讓小攤小販靠邊站,杜絕中間商賺差價。

這看似是一種社會進步,是犧牲少部分人推動整個社會資源配置向前。

但長期來看,當初千團大戰、外賣大戰、共享出行不也是這樣麼?那些一起薅羊毛的商家和司機,如今誰不是被一輪又一輪被高額抽成,被狠狠地剪羊毛?那些消費者,誰又真正享受到了優惠?

殷鑑在前,這個模式在美團外賣、滴滴、拼多多的崛起之時早已經被驗證。社區團購一旦被拼多多和美團壟斷,不僅中小商販會被擠壓出局,消費者也將被其綁架,「傾銷」過後,大家恐怕再難買到便宜菜。

更深一點來看,這一場大戰看似短期「雙贏一輸」,但實際上是「兩輸一贏」。

目前,已經有部分供應商在反抗。

12日,華海順達、衛龍等多家供應商發布通知,禁止給「嚴重低價」的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稱燒錢補貼嚴重擾亂了經銷商的價格秩序,形成了惡意競爭,收到了很多投訴。

人民日報也也點評社區團購:別總惦記幾捆白菜和幾斤水果,科技創新的未來更讓人心潮澎湃。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在《價值》一書中寫道:「補貼產生不了偉大的企業……從基因角度看,它是否還能擁有足夠的動力去不斷創新?」

所有人都在期盼著,美團和拼多多這種網際網路巨頭,不要再守著一套老舊的戰術,攜資本對創業者和小攤小販實行降維打擊,應該讓社區團購回歸理性,讓各方公平參與競爭,將錢燒在小公司做不了的科創領域,那才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騰訊系圍剿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借勢社區團購
    京東與美團、拼多多,三家雖然同是騰訊系電商,雖然目標都是對阿里的戰略合圍,但三家公司依舊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競爭和傾軋。京東需要堤防拼多多和美團,尤其是美團。與劉強東的親自指揮不逞多讓的還有美團、拼多多對社區團購的重視。
  • 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的社區團購
    繼電商直播後,「社區團購」可能是最近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大熱詞。時下,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業務。可以說,新冠肺炎疫情是社區團購興起的助推劑,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在線上消費的習慣,進一步推動了社區團購產業發展。
  • 社區團購復活賽:美團、拼多多、滴滴、餓了麼激戰110天
    目前,「多多買菜」已完成10座城的上線,開拓城市數量位居美團、滴滴、餓了麼之首。拼多多、美團、滴滴、餓了麼網際網路四大巨頭競相入場社區團購,這番熱鬧景象和2018年頗有些相似。兩年前,社區團購成了創投圈炙手可熱的風口。據Tech星球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下半年,社區團購賽道拿到的融資就高達40億。
  • 阿里、拼多多、美團退出社區團購業務?謠言!
    今年6月份,滴滴旗下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12月11日,京東集團表示,將向社區團購平臺興盛投資7億美元。
  • 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有供應商禁止供貨!人民日報評論釋放...
    一時間,美團、拼多多、滴滴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補貼、促銷滿天飛。由於補貼力度巨大,社區團購平臺上的生鮮價格往往遠低於同類產品在農貿市場的價格。有網民觀察發現,某社區團購平臺出現1千克土豆0.98元的售價,而線下土豆的價格大約在2.5元/斤,價格相差近五倍。為何社區團購先盯上了賣菜?
  • 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大公司跑步進場,社區團購為何真香?
    根據湖南步步高社區團購業務小步優鮮、1小時到家業務負責人何苗的預計,社區團購市場將在2021年燒掉300億。他此前是社區團購最早的參與者之一,擔任你我您的全國銷售和運營副總裁。 在目前的社區團購市場中,主要分為下列5類玩家: 網際網路大公司:流量充沛,能快速扶持新業務 包括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蘇寧、美團在內的電商平臺,還有滴滴出行等。這些網際網路大公司們最大的特點是,公司有足夠扶持新業務的巨大流量。
  • 社區團購大戰,美團、拼多多重金殺入拔頭彩 阿里出局
    出 品 | 異觀財經作 者 | 鬼神前鬼當下,社區團購大戰在美團、拼多多、京東、阿里等流量巨頭之間打的如火如荼,就連做特賣的唯品會也來「湊熱鬧」,社區團購如同「熱浪」席捲著科技圈。生鮮水果是剛需,消費頻次高,市場足夠大,社區人口密集,離用戶近,因此社區生鮮團購對巨頭們充滿了誘惑。為了爭奪社區居民生鮮果蔬這一「口糧」,美團、拼多多、京東重金投入,希望依託平臺流量和資本優勢,快速佔領市場份額。
  • 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接近公司人士:謠傳
    今日(12月12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也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
  • 捲土重來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嗎?
    原標題:捲土重來,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嗎?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
  • 線上預約、線下自提 社區團購把菜市場「搬」到家門口
    「商品種類很齊全,不管是海鮮還是水果,社區團購都能買到,就像是把菜市場搬到了家門口。」近年來,採取「預購+自提」模式的社區團購成為一種新業態。尤其是今年以來,美團、滴滴、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平臺紛紛加大對該領域的投資。7月,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 並推出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計劃在年底前實現全國覆蓋;8月,拼多多旗下的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在武漢和南昌試點。
  •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商標 欲將加速搶佔社區團購市場?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拼多多最新資訊 > 正文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商標 欲將加速搶佔社區團購市場?
  • 社區團購跑成馬拉松:拼的是盈利能力
    而據一位熟悉拼多多的商家日前透露,跟他對接的資深小二被調往了「買菜」業務,他曾在12月中旬專程去上海與接替業務的新人進行對接。這說明,拼多多內部仍在調配精兵強將,擴充「多多買菜」業務的團隊。根據晚點LatePost報導,滴滴、美團、拼多多三家巨頭下的社區團購平臺12月件單量峰值均已突破1000萬,其中滴滴旗下橙心優選12月日均件單量突破了1000萬。
  • 社區團購的巨頭擂臺賽:又見高補貼,拼多多燃起「菜籃子」戰火
    「你在我這買菜,網上下單後拼多多平臺會將菜送到我的店裡,你再來店裡取。」商家告訴記者,儘管目前還未見許多訂單,但高補貼、強拉新、快入駐等一系列打法,正在將多多買菜火速推向臺前。事實上,社區團購早已是入局者眾,興盛優選、十薈團、同程生活等早在2018年左右興起並割據低線市場,其背後也不乏阿里、騰訊的身影。
  • 反對美團布局社區團購的目的是什麼?難道真的關心小販的生意嗎
    發現社區團購的創業風口,美團和阿里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總是獨具慧眼社區團購可以說是搭上了2020年網際網路的末班車,我想很多人都沒有猜到社區買菜會是下一個網際網路創業的風口,美團、阿里和拼多多等國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總是這麼的獨具慧眼。
  •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
    「主要看時段,白天年輕人要上班,沒空逛菜市場,傍晚下班後來這裡買菜的年輕人不少。」張萌告訴記者。「社區團購是人家幫你挑菜,肯定沒自己親手挑的好。」記者採訪間隙,一名穿著黃色美團外賣工作服的配送員過來挑菜。記者起初以為他是為客戶送菜,交談後才知道,他竟然是這家攤位的老主顧,每周要來買兩三次。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除了套路和貪婪,能給線下市場留下什麼?
    繼「直播帶貨」之後,「社區團購」又成了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香餑餑。時下,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將目光放在了「賣菜」上,並將其提升至戰略高度。在這個賽道上,拉新優惠、團購優惠大戰已經打響;地推、團長活躍的社區,市場已經瘋狂,像極了當年的共享單車大戰。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殺」到長春 瘋狂補貼能否「燒」出未來
    就連《人民日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此前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凡事皆有因。其中的背景是,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如同一股洪流,以阿里、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商紛紛入場社區團購。
  • 阿里、美團要退出社區團購?這波錢燒完了,下一步該怎麼辦?
    最近我們的同事群裡被某團優選刷屏了之前賣十幾塊,幾十塊的水果、蔬菜、肉食,現在居然幾塊錢就可以搞定,大家每天聚在一起討論,今天又新上了什麼商品,哪個最值得買,打開美團的頻率大大增加。尤其在最近兩天,大家在社區團購上買東西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 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一輪接一輪的融資正是今年社區團購的最真實寫照,作為最熱的行業之一,社區團購已經集結了美團、阿里、拼多多、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資本正向風口瘋狂湧入。根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今年社區團購平臺整體融資規模已經突破百億。
  • 補貼大戰下,社區團購沒有羊毛、只有雞毛
    美團對外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拼多多孵化的「多多買菜」在武漢率先開團;甚至就連本無相關的出行老大滴滴,也上線了「橙心優選」進行「跨界打劫」……12月16日的最新消息顯示,據晚點 LatePost消息披露,滴滴、美團、拼多多三家巨頭下的社區團購平臺,今年12月件單量峰值均已突破1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