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商標 欲將加速搶佔社區團購市場?

2021-01-20 站長之家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拼多多最新資訊

 > 

正文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商標 欲將加速搶佔社區團購市場?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3日 消息:近來,社區團購市場火熱,巨頭紛紛入場廝殺,拼多多就是其中一員。

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日,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個商標,包括「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包含社會服務、辦公用品、運輸貯藏、教育娛樂等,目前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

今年8月底,拼多多就曾上線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並在武漢和南昌首批試點。多多買菜採用的是預定+自提模式,用戶在小程序下單後可到多多買菜的線下站點取貨。

此次註冊申請」多多拼菜「或意味著拼多多可能不久後會在社區團購領域有新的動作。

今年以來,入局社區團購的巨頭不少。6月份,滴滴打造的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先後入駐四川的成都、綿陽、內江和重慶市等多地。

7月,美團宣布將成立優選事業部,由美團高級副總裁、S-team成員陳亮負責。

9月,阿里宣布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進軍社區團購賽道,並由盒馬總裁侯毅直接負責。

11月,劉強東親自帶隊京東社區團購,整合了其社區團購業務友家鋪子、蛐蛐購和京東區區購等。

當然,除了網際網路巨頭外,不少傳統企業也在布局社區團購業務。接下來一段時間,社區團購將進入「混水」狀態,水清之後,能活下來的才是最後的贏家,而這期間對於羊毛黨來說,絕對是最歡樂的時光。

相關焦點

  • 拼多多申請 「多多買菜」相關商標 「菜小買」:旗下電商平臺將重金...
    IT之家8月25日消息 企查查 APP 顯示,8 月 5 日,拼多多經營主體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一件商標申請信息,名稱為 「菜小買」,國際分類為第 16 類辦公用品,目前狀態為 「註冊申請中」。
  • 多多買菜瘋狂擴張,「電商奇蹟」拼多多能否再創奇蹟?
    最近,社區團購火了!騰訊、阿里巴巴、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入戰局。入局較早的拼多多已經申請了相關商標。天眼查顯示,近日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
  •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等商標】天眼查App顯示,近日,上海尋夢...
    2020-12-03 10:19:03來源:FX168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等商標】天眼查App顯示,近日,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
  • 社區團購的巨頭擂臺賽:又見高補貼,拼多多燃起「菜籃子」戰火
    「你在我這買菜,網上下單後拼多多平臺會將菜送到我的店裡,你再來店裡取。」商家告訴記者,儘管目前還未見許多訂單,但高補貼、強拉新、快入駐等一系列打法,正在將多多買菜火速推向臺前。事實上,社區團購早已是入局者眾,興盛優選、十薈團、同程生活等早在2018年左右興起並割據低線市場,其背後也不乏阿里、騰訊的身影。
  • 社區團購大戰,美團、拼多多重金殺入拔頭彩 阿里出局
    生鮮水果是剛需,消費頻次高,市場足夠大,社區人口密集,離用戶近,因此社區生鮮團購對巨頭們充滿了誘惑。為了爭奪社區居民生鮮果蔬這一「口糧」,美團、拼多多、京東重金投入,希望依託平臺流量和資本優勢,快速佔領市場份額。
  • 官方玩梗最致命 拼多多申請「拼夕夕」商標-商標,拼多多 ——快...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拼多多關聯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拼夕夕」商標申請信息,國際分類為25類「服裝鞋帽」,商標狀態為「註冊申請中」。拼夕夕,原來是拼多多「黑稱」,最初拼多多不少商品審批不嚴,導致出現了不少山寨貨、殘次品,網友以此來調侃。
  • 最強團購選手拼多多入場,拋棄傳統模式,「多多買菜」想幹什麼?
    在買菜的戰場上,拼多多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疫情期間,拼多多就推出了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協助各地商家收集社區居民相關生活物資需求,完成在線下單。在一番「嘗鮮」過後,上周在武漢、南昌等地正式推出了「多多買菜」,劍指美團、興盛優選腹地。
  • 騰訊系圍剿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借勢社區團購
    一個簡單的邏輯是,社區團購一旦建立起龐大密集的分銷網絡,蔬菜、瓜果這些有時效性的產品都能走通,那賣像京東核心的3C、數碼家電這些標準化產品,也是輕而易舉的。此次社區團購,京東來說,勢在必行,京東沒能阻止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侵蝕京東核心市場,這一次必須遏制美團切入線上電商。
  • 拼多多5周年演講:多多買菜加碼社區團購,生鮮團購為長期業務
    下面來看看,對於社區團購生鮮拼團,拼多多又是如何理解的?黃崢:「買菜是個好業務,是個苦業務,是個長期業務,也是我們拼多多人的試金石。」在周年慶的演講中,黃崢對於社區團購買菜業務賦予了很高的期待,表示隨著拼多多中的農產品上行量的最增大,對上遊和流通領域的影響也增大,再加上疫情中消費者有線上買菜的需求,因此拼多多決定入局社區團購。
  • 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接近公司人士:謠傳
    今日(12月12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也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
  • 社區團購復活賽:美團、拼多多、滴滴、餓了麼激戰110天
    拼多多帶10億補貼進場,美團優選推出「千城計劃」、滴滴「橙心優選」日訂單量達數十萬、阿里零售通成立新社區團購部門......行業的馬太效應已經顯現。多名社區團購資深從業人士坦言,「明年會是巨頭之間的激戰期」。經歷資本熱捧、洗牌、沉寂,如今,社區團購的「第二春」被美團、拼多多、滴滴、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再度「喚醒」。
  • 糟糕的多多買菜體驗,拼多多請給一個解釋
    12月12號朋友在知名平臺拼多多自建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購買了一桶福臨門葵花籽油,結果就開始了糟心歷程,如下:交鋒一首次溝通:多多買菜確屬商品配送錯誤,朋友等三天在收貨點沒有拿到油,並且在連續催促下多多買菜客服不予積極回復。
  • 社區團購瘋狂:你家門口的菜市場,裝得下美團和拼多多嗎?
    一、美團與拼多多瘋狂燒錢,網際網路巨頭無奈應戰民以食為天,在外賣和零售市場被開發到了一定程度後,社區團購成了網際網路公司眼裡的香餑餑。根據《2020社區團購白皮書》披露,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90億元,根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2019年的恩格爾係數為28.2%,也就是說家庭開支中大約有28.2%為食物開支,對於網際網路新貴來說,中國老百姓的菜籃子就是一個新風口,假以時日這又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 阿里、拼多多、美團退出社區團購業務?謠言!
    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12月11日,京東集團表示,將向社區團購平臺興盛投資7億美元。目前生鮮業務的玩家主要分自營型以及平臺型兩種,其中自營模式又分為前置倉(比如每日優鮮、美團買菜、叮咚買菜)和倉店一體(盒馬、永輝),而拼多多屬於平臺型。
  • 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的社區團購
    繼電商直播後,「社區團購」可能是最近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大熱詞。時下,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業務。可以說,新冠肺炎疫情是社區團購興起的助推劑,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在線上消費的習慣,進一步推動了社區團購產業發展。
  • 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大公司跑步進場,社區團購為何真香?
    本文將討論以下幾個問題:這個競爭激烈、巨頭環伺的社區團購市場,究竟有何吸引力?更重要的問題是,網際網路大公司們真的能把它變成一個賺錢的生意嗎? 大公司們押注社區團購,但模式其實各異 2020年的下半年,大公司們集體湧入了社區團購市場中。這看上去意味著,社區團購可能擁有足夠的市場增長潛力。
  • 拼多多關聯公司申請拼夕夕商標 名字來自網友調侃
    原標題:拼多多關聯公司申請拼夕夕商標 名字來自網友調侃    8月17日消息:天眼查顯示,近日,
  • 2021 拼多多加速蠶食阿里
    這一次,黃崢選中的是社區團購,決定要「做大量的重投入,深度的創新,願意扎紮實實地改造我們的傳統農業,改變流通」。這條賽道早已巨頭雲集,多多買菜不能像拼多多起初做電商那樣「彎道超車」,需要正面與興盛優選(騰訊、京東)、京喜(京東)、十薈團(阿里)、美團優選(美團)、橙心優選(滴滴出行)展開廝殺。
  • 拼多多關聯公司申請「拼夕夕」商標,國際分類為服裝鞋帽
    新京報訊(記者 秦勝南)1月7日,據天眼查顯示,拼多多關聯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近日新增「拼夕夕」商標申請信息,國際分類為25類「服裝鞋帽」,商標狀態為「註冊申請中」。新京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8月4日,拼多多就曾註冊多個「拼夕夕」商標,國際分類涉及廚房潔具、方便食品、辦公用品、金屬材料等,商標狀態多顯示為「等待實質審查」階段。此外,除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實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拼夕夕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也於近期申請「拼夕夕」的相關商標,目前多數商標狀態也顯示為「等待實質審查」。
  • 「多多買菜」vs「美團優選」:拼多多美團必有一戰
    行業的資本化在加速。  對拼多多來說,這場戰役至關重要,同時這是它在線下的首度出擊,或將面臨來自供應鏈、倉儲、物流等方面相較美團等更大的考驗。  拼多多財務副總裁馬靖在電話會議中表示,由於觀察到業內其他企業在電子產品方面展開了非常激進的補貼策略,且拼多多發現日用品是非常好的增強用戶粘性的品類,繼而改變策略,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市場營銷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