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包治百病」,對於很多女性朋友來說,包包是個特別的存在。
像是什麼手機、鑰匙、紙巾、錢包、化妝品、雨傘、小零食等等,用一個大包,就能把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統統收納整齊。
可也恰恰是這個小習慣,會讓不少女性的健康處於高風險之中。畢竟這包裡的每一件小物都不是無菌的,甚至可能沾滿了細菌病毒等。
今天,小編要著重聊聊人人包中必備,但幾乎無人重視的紙巾!
這種常用紙巾,特招細菌黴菌、傷私處
生活中有這樣一些現象:
不少人喜歡在包裡或口袋中裝一些手帕紙,以備不時之需;
有些女性甚至會提前在不同的背包中都備好紙巾,以防換包後忘記帶紙巾;
還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會把家裡的捲紙撕一些,團一團或疊一疊,然後直接裝在衣服口袋......
總之,大家幾乎都有備好紙巾的習慣,但同時在使用紙巾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例如,手帕紙開封後不一定能在短期內迅速用完,很多紙巾袋的封口已經不再黏合,整個包裝袋大喇喇得開著,有些紙巾甚至一放就是很久。
這種開封後久置的紙巾,直接就暴露在了細菌環境中,被汙染也很正常。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組就曾做過一期節目,專門討論了久置紙巾的汙染問題。節目上曾播出過這樣一個實驗↓↓↓
節目組提供了一份新買的紙巾,在實驗室現場開封取樣。
北京地壇醫院皮膚與性病科主任醫師劉彥春則提供了一份舊紙巾樣本。這份舊紙巾樣本在志願者身上攜帶了48小時。
實驗人員將兩份樣本放置在恆溫培養箱內,經過48小時的細菌培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張爭在節目上公布了實驗結果。
結果發現,在舊紙巾樣本上能看到黴菌,其生長的範圍非常大,且發了綠毛;而新開的紙巾上,細菌數相對沒那麼厲害。
實驗人員還對細菌的種類做了檢測,結果他們在舊紙巾上發現了桿菌。
專家還認為,使用不乾淨的紙巾還是感染HPV的一個重要感染源。
何出此言呢?
常用這種紙巾,患癌風險蹭蹭漲
首先,一般來說,紙巾表面相對比較粗糙,其本身就很容易滋生細菌。
其次,紙巾的生產通常都是全程在高溫下進行。如果包裝受損或儲存不當,都會讓紙張受潮受汙染,從而更易滋生細菌、招惹病毒。
試想一下,把開封了的紙巾和手機、鑰匙、零錢等公認的「細菌窩」放一起,這可得多髒啊!你品品,你仔細品品?
如果不慎買到劣質紙巾,其很有可能會自帶化學殘留物、真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使用後對人體的危害不言而喻。
就在去年,央視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就曾報導過一則『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對150批次的紙巾紙和衛生紙產品進行抽查』的消息。
抽查結果發現,36批次不合格,其中21批次是紙巾紙。而在15批次不合格衛生紙中,有9批次細菌菌落總數超標,超國家標準的13倍。
再加上女性私處的生理結構比較特殊,外陰與尿道口、肛門毗鄰,這使得女性更容易在使用紙巾時被細菌病菌所傷,從而患上陰道炎、盆腔炎,甚至是宮頸癌等疾病。
因此,建議大家在使用紙巾時:
①每拆開一包儘快用完,以縮短其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降低其受汙染的程度;
②謹記便前洗手、便後由前往後擦,以免從手或腸道傳染細菌;
③家裡用大卷捲紙時,建議用塑膠密封盒乾燥儲存;
④公廁潮溼且細菌多,其提供的紙巾質量通常也比較差,因此儘量不用公廁裡的廁紙。
北京地壇醫院皮膚與性病科劉主任在節目上也提醒大家:「與其用這樣的紙巾(開封後久置的紙巾),你還不如不用呢!就天天洗內褲,也比用這種紙巾擦拭乾淨多了。」
看到劉主任這句話,小編突然想到了一個常被大家提及的問題↓↓↓
小便後擦與不擦,哪個更好?
小便後用紙巾擦,固然能讓私處瞬間變乾爽,但細菌也可能隨之而來。
原因很簡單,要麼是紙巾自己被細菌病菌等汙染了,要麼是擦拭的方法不對。
不管是哪個,只要當細菌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或碰到身體抵抗力下降時,它們就可能興風作浪,引發外陰陰道炎等婦科疾病或泌尿系感染。
其實,女性陰道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潔功能,而男性可以在尿後抖一抖,再加上大家每天都會洗澡、換內褲,那麼小便後遺留的少許尿漬,坦白講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多大的影響。
綜合以上因素來看,小便後最好不要用紙巾擦,這樣更健康、更乾淨。
不過,要讓大家立馬摒棄小便後用紙擦的習慣,也不現實。
尤其是一開始,大家可能會有點「不爽」的感覺,但過了心理磨合期,就會慢慢習慣和接受了。
當然,偶爾用紙擦擦影響也不大,但注意不要使勁擦拭,輕按幾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