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秀剛,2018年5月至今,我先後被選派到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都坪鎮新寨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 在過去的兩年當中,我累計下戶640餘次,與村民交流2000餘次,行程22000公裡,步行2200公裡,帶領全部駐村幹部及時和群眾溝通交流,了解群眾的想法並及時解決群眾的困難,按時完成上級要求的各項扶貧材料保質保量收集、整理、更新等工作。
易地扶貧搬遷是關係到貧困戶是否有安全住房保障的重點工作。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幾點:舊房拆除工作的落實,及時勸導不願意、拖沓、存在住房糾紛等異地搬遷戶的舊房拆除,舊房拆除後復墾復綠面積統計,易地搬遷戶務工勞動力統計。 易地搬遷過程中,徐年銀搬遷戶不願意放棄居住多年的老房子,經過我和村幹部多次勸說,最終願意拆除老房子,但徐年銀勞動能力有限,經過和村幹商討,邀請工人將房子拆除。 拆除舊房子後復墾復綠是一個難題,我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共同勞動,帶著鋤頭、鏟子、鐵鍁等工具開墾徐年銀家的舊房子地面,經過一天的勞動,完成了舊房子的復墾復綠工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帶領全部駐村幹部迅速趕赴新寨村參加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戰,在新寨村的張家溝、楓香坪、龍卯山三處設立關卡,逐一排查來往車輛和行人;對外來務工返鄉人員做登記,了解身體健康情況,並宣傳疫情的嚴重性,勸說村民儘量不要外出和走鄉串寨,入戶了解外地返鄉,尤其是被隔離在家的湖北務工返鄉人員的健康情況,並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不信謠不傳謠。 今年母親病危,我卻沒想到未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匆匆結束母親葬禮,放下心中的悲傷,我又返回第一線主持工作。隨後,我還被診斷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醫生建議我休息,但是為了堅守基層工作,我拒絕了醫生的建議,經過簡單的治療後繼續返回崗位主持工作,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 戰「疫」也鬥貧,舍小家為大家,這些正是千千萬萬的黨員幹部的生動寫照,也匯聚起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王璐瑤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