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爆發的納卡衝突中,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對於死亡數據默契的選擇了「隱瞞」,在這場騙局中,全世界都被蒙在鼓裡。甚至在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之前都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直到親眼看見在拉欽走廊堆積如山的屍體,才明白阿亞雙方之間的戰爭如此殘忍。
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戰爭中,主要戰場是舒沙城、拉欽走廊一帶的地區。第一:舒沙城是納卡地區的主要城市,所以成為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爭奪的主要戰場。第二:拉欽走廊是亞美尼亞軍隊的後勤通道,在雙方開戰的第一時間亞塞拜然就派出重兵對拉欽走廊進行封鎖。而為了保證前線的軍需,亞美尼亞後勤部隊不得不冒著炮火前進,所以在拉欽走廊的交戰激烈程度一點不輸於舒沙城。
俄羅斯維和部隊在路過拉欽走廊時,只能推開屍體前進,可見到時交戰的激烈程度。同時在看到滿地屍體之後,俄羅斯方面正式回應了亞美尼亞的質問。為什麼不在第一時間介入,這樣能夠減少傷亡。俄方:原本亞美尼亞有體面結束戰爭的機會,但帕西尼揚當時拒絕了俄軍幹涉。等到戰局一發不可收拾,亞美尼亞一方只剩2萬士兵時,帕西尼揚才「艱難」同意俄羅斯介入。這樣的結果怪不到俄羅斯頭上,帕西尼揚錯誤的選擇相信美國,結果導致屍體堆滿街道,而這還是「小問題」。
當局勢開始失控,大量士兵平民戰死之後,帕西尼揚再次選擇隱瞞戰報,對外做出一副傷亡不大的姿態。騙過前線士兵的同時也讓俄羅斯對戰局出現錯誤的判斷,直到俄軍推開屍體的那一刻,俄羅斯才明白原來不是帕西尼揚不想戰鬥下去,而是已經沒有能力堅持戰鬥。在阿亞戰場真相曝光的那一刻,無數民眾怒了,他們衝進總理府大打出手,打傷議員掠走財富,但是這對於死者又有什麼意義?小鐵只看到一件事,落後就要挨打,相信美國和相信俄羅斯的結果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只有自己手裡握著「槍」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編輯:小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