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有多慘烈?屍體堆滿山頭,真實情況遠比你想像的慘

2020-12-15 騰訊網

1897年12月15號,俄國人的三艘戰艦駛向旅順港,當時在港口把守的清軍,對突如其來俄軍勢力毫無反抗之力。

殖民時期的俄羅斯帝國,自彼得一世以來,先後打敗瑞典、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成為盛極一時的世界強國。

隨著國家版圖不斷擴張,其勢力已經延伸到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到了1890年代,俄國的國土已經伸入中亞。

當時俄國政府為鞏固在遠東地區的控制權,一直在尋找一個太平洋不凍港供其艦隊駐紮。而旅順港,恰好滿足了俄國海軍對不凍港的需求。

俄國擴張,引發日本擔憂

不過,俄軍輕而易舉佔領旅順港後,並沒有停止在中國擴張的步伐。此前俄國一直垂涎東北豐富的礦產和農業資源,為了彌補國內農業發展的不足,繼旅順之後,俄國又佔據了東北這塊土地。不僅如此,俄國還開始了朝鮮半島的擴張計劃。

俄國勢力在東亞的快速擴張,讓日本政府感到非常不安。威脅近在眼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主動與俄國交涉,並提出用俄國控制東北來換取日本控制朝鮮半島的條件。

俄國此時軍事實力強於日本,沒有理由按照日本的要求辦事,因此對於日本的提議,俄國視若無睹。

談判失敗後,日本並不打算善罷甘休,此前在遼東半島問題上,俄國曾侵佔過日本的利益。這一次,如果不阻擋俄國,日本隨時可能變成俄國的殖民地。

1902年,日本和當時世界資本主義老大聯合,籤訂了結盟條約,為的就是共同抗擊俄國,保護日本在東亞的利益。

日本有了英國撐腰後,底氣變得很足。日軍制定好對俄作戰計劃,並做了充足的戰鬥準備後,沒多久,就主動開啟了日俄戰爭的序幕。

1904年2月6日,聯合艦隊從日本出發,兩天後達到旅順港,在未宣戰的情況下,日軍偷襲旅順的俄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就此爆發。

旅順攻堅戰,日俄勢均力敵

戰爭開始之初,日軍就將重兵派駐到了遼東半島,此時的俄軍處於邊戰邊退的情況。而當日軍從大連進駐旅順的途中,經過南山要塞時,第一次親歷了現代化戰爭的恐怖場景。

面對重型機槍和遠程大炮的掃射,毫無準備的日軍遭遇了巨大傷亡,短短兩天時間內,日軍戰亡近4000人,而在整個甲午戰爭中,日軍僅損失5000將士。

旅順攻堅戰剛剛開始,就給了日軍當頭一棒。為了打贏後面的戰爭,日軍開始重新整編隊伍,並派出了甲午戰爭中被封為戰神的乃木西邊作戰指揮。

乃木西典帶著13萬士兵攻打旅順要塞,由於俄國援軍被日本陸軍阻擋在遼寧外圍,駐守旅順的俄國艦隊出港後失去炮臺掩護,遭到日本艦隊強力攻擊,俄軍損失慘重,最後只能退回旅順港。

不久後,日軍又發動了一次旅順總攻,雖然日軍氣勢如虹,向旅順要塞發動集群猛攻,但俄軍早在此布置了重型機槍和遠程炮火,還不時釋放榴散彈。

在重重炮火中前進的日軍,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很快日軍就損失了15000士兵,在此戰中日軍沒有獲得任何成果。

日軍在攻克旅順的戰鬥中連連慘敗,讓日本政府非常著急,眼看俄波羅的海艦隊日益逼近,日軍滿洲司令部下達最後通牒,要求日軍勢必攻下旅順。

在這一次旅順總攻中,日軍做好了充足的火力準備,戰鬥開始之時,便讓俄軍遭受了重創,俄軍損失近8000人。不過,日軍也損失了近9000人,並且沒有實現攻克旅順的目標。

此時的日本軍部已經失望至極,在作戰會議上,軍隊本拒絕改變主攻方向,然而,現實的打擊讓他們不得不低頭。

日軍隨後組織了3000名敢死隊在夜間發動自殺衝鋒,在缺乏掩護的情況下,很快死亡過半,這個計劃只能提前結束,

有了前車之鑑,日軍不再覬覦攻擊旅順,而是轉為主攻203高地。如果能夠攻下203高地,日軍便可在此布置彈炮,精準打擊俄國艦隊。

俄軍自然也明白203高地的重要性,不僅此地加強了兵力,還進行了炮火支援。由於受到俄軍火力壓制,日軍多次進攻203高地未果,經過近半個月的奮戰,日軍終於突破俄軍的防線,搶佔了203高地。

登上高地之後,日軍立刻修築陣地,並架設炮火,用以打擊俄國艦隊。日軍完全佔領高地後,炮火全面覆蓋了俄艦隊,導致俄軍全軍覆沒。在這場戰鬥中,日軍和俄軍都損失了17000士兵,而到此時,日俄間的較量才剛剛過半。

日軍勝利,雙方損失慘重

隨後日本對旅順發起最後進攻,俄軍的殘餘部隊不敵日軍,最終選擇投降。在旅順戰場上,日軍投入了13萬兵力,近6萬人損傷,屍體堆滿山頭,慘烈程度遠比數字反應的嚴重。

雖然最終日軍取得了戰鬥勝利,可是付出的代價太大了。而歷史上,日軍對於俄軍的恐懼,也是由此次戰役開始。

大家只知道日軍在抗日戰爭中的變態殘酷行徑,以為他們天不怕地不怕,實際上,他們除了對美軍恐懼外,最怕的就是俄軍。

在曾經和俄軍的較量中,讓日軍充分認識到了這個勁敵的存在。直到現在,只要提到俄軍,日軍都會心生膽寒,可見日俄戰爭給日軍造成的心理陰影確實不一般。

而俄軍的韌性,也是讓日軍恐懼的原因。旅順失守後,俄軍又集結了30多萬兵力準備南下,此時日本戰爭資源已經枯竭。

在軍隊開銷無法堅守的情況下,日軍索性集結25萬兵力主動出擊,由此開啟了豐天會戰,在這一戰中,日軍又損失了近7萬人

當時日軍不惜一切代價追求戰爭勝利,結果就是兩方打得難捨難分,沒多久日俄又開啟了對馬海戰。

在此戰中,俄軍損毀了6艘戰艦,日軍僅損失三艘魚雷艇,此戰日軍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

戰鬥到此時,日本財政已經無力負擔戰爭。

後來在美國的斡旋下,日俄開始了談判,最後經過商議決定,俄國承認朝鮮為勢力範圍,庫頁島南部也割讓給日本。

從結果來看,經過此戰,日本達成了原先的戰爭目標,制止了俄國的擴張,也獲得了朝鮮的管轄權。

不過,這場日俄戰爭,雙方都付出了極大代價,判定誰輸誰贏已經不太重要。因為戰爭給國家,給人民帶來的創傷都是難以彌補的,只有以史為鑑,戰後國家間能珍愛和平,才是戰爭的終極意義。

文/史海觀復

相關焦點

  • 歐洲畫報看日俄戰爭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國兩個帝國主義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進行了一場耗時一年多的侵略戰爭。日俄戰爭是東北亞乃至世界近代史上非常關鍵的歷史事件,也是其後日、俄、韓、中各自歷史發展或明或暗的轉折點。
  • 阿亞戰場真實情況曝光,屍體堆滿街道是「小問題」
    甚至在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之前都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直到親眼看見在拉欽走廊堆積如山的屍體,才明白阿亞雙方之間的戰爭如此殘忍。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戰爭中,主要戰場是舒沙城、拉欽走廊一帶的地區。第一:舒沙城是納卡地區的主要城市,所以成為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爭奪的主要戰場。
  • 這是日軍最慘的一仗!實行肉彈戰術,一周就死了三萬人,屍體都拖不回去
    今天來跟大家講一場,發生在我國極其慘烈,卻是別的國家在我國打的一場戰爭——日俄戰爭。 1904年12月5日,日軍攻下了203高地,203高地是日俄戰爭中旅順爭奪戰的西線制高點,是日俄雙方爭奪的重要陣地。今天大家如果去旅順旅遊,可以到那看一下,已經變成了一個旅遊區。
  • 電影《八佰》熱映的背後:真實的戰爭遠比電影描繪得更殘酷慘烈
    但是,作為後來者,我們有必要去了解更多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01 「八百壯士」的英雄事跡,只是淞滬會戰的小縮影站在當時全國戰局的宏觀角度,「八百壯士」苦守四行倉庫的英雄事跡,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它只是1937年淞滬會戰的其中一個小縮影而已。
  • 為什麼日本贏得了日俄戰爭?
    介紹自古以來,有無數的戰爭,每一個強大的國家都會通過戰爭擴大領土,戰爭會給人民帶來痛苦,然而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日俄戰爭就是其中之一,更特別的是,日俄戰爭爭取的不是對方的領土,而是另一個國家的土地中國。
  • 二戰最為悲壯的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簡直無法想像!
    二戰之中,最為激烈的戰爭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衛國戰爭,而衛國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就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自此之後,猖狂一時的納粹德國便開始走向了末路。而代表正義一方的蘇聯軍民在此戰中卻也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
  •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是我國的萬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導讀1904年至1905年,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日俄兩個強盜在我國東北進行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兩國為了爭奪東北地區的控制權,大打出手。雙方投入的兵力都超過了四十萬,無論陸戰還是海戰,其規模都超過了甲午戰爭。
  • 納卡戰爭殘酷一面:亞阿士兵屍體橫七豎八,大批野豬趕來啃食
    近日,亞阿交戰死傷慘烈,食肉動物在山區啃食士兵屍體。9月27日,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歸屬問題打響戰鬥,俄羅斯曾2次叫停,可惜都沒能阻止戰火的發生。納卡地區衝突再起,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戰鬥也越來越激烈,雙方都損失士兵近千人,戰鬥的慘烈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 清朝末期,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後,為什麼會把東北「還」清政府?
    而日本為何會在日俄戰爭後把部分東北"還」給清朝,我們就要從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說起了。日本發動日俄戰爭的目的其實日本發動日俄戰爭的目的還是為了自己的擴張。熟悉近代史的應該都知道,日本的戰略步驟從來都是先朝鮮,再東北,然後是全中國。在1904年也就是日俄戰爭爆發前夕,東北是個什麼情況呢?
  • 日本崛起之戰:多數據解讀日俄戰爭,日軍綜合實力已超越遠東沙俄
    發生在二十世紀初東北的日俄戰爭,最終以日本將強大的沙俄拉下馬,成為遠東霸主而結束。在這場新興東亞霸主的較量中,後來居上的日本獲得了勝利,這是讓很多人都無法想像的,畢竟這個在5年前一起進入的北京的東亞島國,甚至還是沙俄的小弟。
  • 日俄戰爭——贏的是日本,卻使東北回歸中國
    1904年至1905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因為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戰場卻是在中國發生的。況且,我們學過的魯迅關於「棄醫從文」的緣由也是因為日俄戰爭中國人對同胞被日本處決莫不關心反而引以為樂的愚昧狀態。
  • 諾曼第登陸到底有多慘,盟國300萬大軍最後活下來的有多少
    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麼真實的諾曼第登陸是怎樣的呢?在那場戰役當中,有將近300萬盟軍度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作戰,那時候參戰的德軍僅有不到40萬人。為實施這一大規模的戰役,盟軍共集結了多達288萬人的部隊。陸軍共36個師,約153萬人。
  • 史上最昂貴、最慘烈、最真實的十小時——戰爭劇《太平洋戰爭》
    今天為大家帶來史上最昂貴、最慘烈、最真實的十小時——戰爭劇《太平洋戰爭》,共十集。
  • 「含劇透」《八佰》影評:戰爭,遠比你我想像中的殘酷
    越來越多的人跳出了英租界的庇護,想要加入到四行倉庫的戰鬥中。熒幕前的我們憤懣的心情也得到了緩解。有這樣一群神仙坐鎮,抗日戰爭憑什麼打那麼久呢?而《八佰》則給了我們答案:真正的戰爭遠比許多影視作品中呈現的要殘酷得多,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影視作品中那般英勇無畏。電影的開頭講述的是歐豪飾演的端午與弟弟、叔叔三人加入湖北保安團,前往上海支援。本以為是去打掃戰場,還能順便看一眼繁華大都市。
  • 太平洋戰爭全程實錄——旅順口日俄戰爭
    作為亞洲的暴發戶,日本有以強凌弱的資本。在當時的東京叮叮噹噹行駛的電車,表明日本對西方的學習和效仿是徹底的。帝國主義列強多在西方,與中國有共同怒江的只有沙皇俄國。日本投入兵力上百萬人,在戰爭初期就奪取了主動權。沙俄遠東總督阿列克賽耶夫急電沙皇火速增援。這時日俄雙方地理上的差距顯示出來了,俄軍主力遠在萬裡之遙的歐洲。
  • 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的惡名,其實是為大本營背鍋
    在日俄戰爭中,旅順之戰可謂慘烈,光日軍損失就有6萬多人。而在旅順之戰中,又以203高地之戰最為激烈。此戰日軍在缺少炮火掩護的情況下實行大規模的強攻,損失慘重。負責指揮此戰的日本指揮官乃木希典也因使用肉彈戰術,無腦豬突而惡名遠揚。然而平心而論,這個責任由乃木希典一人來背實在非常過分。
  • 珍貴老照片:日俄戰爭中的日本女護士,溫婉嫵媚
    當時,護士學習期3年,畢業後履行20年的應召義務,在此期間,國家有事時須響應紅十字會召集;而且,一些分娩不久、處於哺乳期間的護士,依然在安置好嬰兒後應召出徵。甲午戰爭中,日本紅十字會護士初次被陸海軍醫院召集,媒體為此大肆宣傳報導,讚譽為「日本婦女從軍」之壯舉,激勵日本國民開始認知和接受從軍護士。
  •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陣地山頭被削低2米,地面陣地丟失殆盡
    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讓中國人挺直了腰杆,志願軍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然而,有不少的專業人士,將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上甘嶺戰役勝利,視為幫助志願軍,乃至新中國,灌注了一個非凡「國魂」的開端。 在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讓世界各國為之矚目。在這場戰役中,隨處可見的是,以身報國的戰鬥英雄。
  • 全球十大戰爭大片,戰爭電影排行榜,戰爭遠比想像中更慘烈
    最終,歷時27個月、耗資20多億美元的維和行動以失敗告終,100多名維和士兵和近萬名索馬利亞人喪生。4、《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 (2016)豆瓣:8.7影片以1945年的衝繩戰役為背景,改編自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
  • 日俄戰爭中,馬克沁機槍為何能大發神威
    馬克沁機槍的神威來源於兩方面:一是馬克沁機槍的特點,二是日軍在日俄戰爭時的戰法。二、日軍在日俄戰爭時笨拙的戰術讓他吃盡苦頭我承認二戰時日軍許多戰打得不錯,很有水平,尤其是他們的海軍,儘管失敗了,但一些經典戰役還是有研究價值和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