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畫報看日俄戰爭

2020-12-05 中國畫報出版社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國兩個帝國主義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進行了一場耗時一年多的侵略戰爭。

日俄戰爭是東北亞乃至世界近代史上非常關鍵的歷史事件,也是其後日、俄、韓、中各自歷史發展或明或暗的轉折點。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最終引發俄國國內的資產階級革命,而獲勝的日本也一步步走向軍國主義。

日俄戰爭爆發後,基於保護自身利益的考慮,西方各國政府雖然宣布中立,但是對戰事發展高度關注,並留下了大量的官方檔案、記述。此外,各國報紙上有關日俄戰爭的新聞報導也成為了珍貴的史料。

這些訊息當時多是通過各國的外交人員,中國政府中的歐洲僱員,一些身份特殊的特約通訊員,甚至駐紮在煙臺等港口的歐洲艦隊人員而獲得,大多是有關日俄戰爭中國戰地情況的一手訊息。

這些新聞當時源源不斷傳回西方世界,構建起了西方社會對於發生在遠東的戰爭的基本印象。

出現在歐洲媒體上的日俄戰爭新聞,往往細緻入微,可以獲得很多關於戰場細節的信息。不僅如此,從歐洲媒體上的相關新聞中,還能感受到西方主流世界對日俄兩國交爭的認識和判斷。同時也有助於我們從更廣闊的世界視角和近代化角度來思考日俄戰爭和當時世界的關係。

俄國駐遠東總督、海軍上將阿列克謝耶夫

轟炸旅順港的日本艦隊總指揮東鄉平八郎

東鄉大將的夫人及子女

在陸軍部辦公室裡的庫羅帕特金將軍

日本步兵經過一整天的漫長行軍後,在東京芝公園修整

日軍重炮穿過東京街頭前往前線

東京志波公園中日軍馱畜隊的臨時馬廄

在松山市看護受傷俄國士兵的日軍紅十字會護士長西野桑

清朝囚犯被帶去處決。在一隊清朝官員中有一名日本軍官,他的職責是確定這兩名戴著鐐銬、被劊子手用繩牽著的犯人被砍頭。犯人的罪名是破壞電報電線

俄國海軍司令阿列克謝耶夫探訪傷員後離開奉天皇后醫院

黑木為楨將軍部隊向遼陽行軍途中的娛樂活動。一名二等兵正在舞臺上滑稽地模仿藝伎,引發了觀眾的陣陣笑聲

日軍士兵備受珍視:分發新制服。圖片展示了日軍良好的軍事管理水平。在艱苦的戰場上,他們不允許士兵穿著破衣爛衫。新軍裝不斷被送往前線。士兵們將損壞的舊軍裝交給軍需官,換成新軍裝

大戰前夜的俄軍軍官

一個聲名狼藉的「紅鬍子」首領和逮捕他的人

日軍黑木將軍部隊日常快照:戰後的戰地醫院

日軍黑木將軍部隊日常快照:鋪設戰地電話

日本的弗羅倫斯·南丁格爾們:紅十字護士們奔赴戰場

水邊嬉戲:遼陽城牆外,幾名清朝人朝河中的俄軍屍體扔石子

在牛莊待命的日軍預備隊。日軍佔領牛莊後,將其變成日軍預備隊的登陸點

戰爭的災難:首山戰場

遼陽戰役戰場快照:日軍炮兵用在南山截獲的俄國重炮轟炸遼陽火車站

黑木為楨大將在東京家裡拍的全家福

日軍進入遼陽城之前城內的一條街道。城內的清朝士兵集合起來迎接勝利的一方。所有的房屋都掛上了日本國旗

準備火化的日軍士兵的屍體

一個患者在日軍戰地醫院:一個清朝人被炮彈的彈片所傷,被朋友送到了日軍的戰地醫院

沙河之戰:外國軍事專員觀察俄軍撤退

戰爭中的輕鬆一刻:在旅順港前與乃木希典大將共進午餐

為攻佔旅順,日軍重炮抵達大連

本文內容摘選自《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歐洲畫報看日俄戰爭》,趙省偉 編 ,中國畫報出版社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贏得了日俄戰爭?
    介紹自古以來,有無數的戰爭,每一個強大的國家都會通過戰爭擴大領土,戰爭會給人民帶來痛苦,然而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日俄戰爭就是其中之一,更特別的是,日俄戰爭爭取的不是對方的領土,而是另一個國家的土地中國。
  •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是我國的萬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導讀1904年至1905年,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日俄兩個強盜在我國東北進行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兩國為了爭奪東北地區的控制權,大打出手。雙方投入的兵力都超過了四十萬,無論陸戰還是海戰,其規模都超過了甲午戰爭。
  • 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如果俄國打敗了日本,會怎麼樣?
    1904年至1905年,新崛起的列強日本和老牌歐洲帝國沙俄,為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爆發了「日俄戰爭」。日俄戰爭最終以日本的勝利宣告結束,這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兩個強盜打仗,戰場卻在中國,很多無辜中國人死於戰火。
  • 日俄戰爭——贏的是日本,卻使東北回歸中國
    1904年至1905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因為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戰場卻是在中國發生的。況且,我們學過的魯迅關於「棄醫從文」的緣由也是因為日俄戰爭中國人對同胞被日本處決莫不關心反而引以為樂的愚昧狀態。
  • 日俄戰爭:一場英美和俄國的角逐,日本當了槍,清政府撿了漏
    文/寂寞的紅酒日俄戰爭是1904年在中國東北地區爆發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主角毫無疑問的是日本和沙俄。不過實際上,這場戰爭真正的推手並不是日本,而是幕後的英國和美國。可以說,英美才是日俄戰爭的真正策劃者,而日本不過是兩國的一桿槍。英國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霸主,向來和野心勃勃的俄國人不對付。沙俄是英國在全球範圍內最具侵略性和威脅的對手之一,因為俄國的體量太大了,而且侵略成性。為了圍堵俄國,英國人可謂費盡了心思。
  • 太平洋戰爭全程實錄——旅順口日俄戰爭
    日本投入兵力上百萬人,在戰爭初期就奪取了主動權。沙俄遠東總督阿列克賽耶夫急電沙皇火速增援。這時日俄雙方地理上的差距顯示出來了,俄軍主力遠在萬裡之遙的歐洲。在歐洲列強相互的廝殺中,日本看準了英法是一個贏家,為了在奪取中國膠東半島的問題上讓英法緘默不語,日本趁機向英國貸款數億日元,支撐英國與德國作戰,不僅還了日俄戰爭中欠下的人情債,而且在一戰中在協約國陣營中頗得人心。
  • 看明石元二郎、東鄉平八郎等人 就明白日俄戰爭為什麼日本獲勝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中國的一句俗語,一般是應用在表演上,其實這個道理在戰爭上也是通用的,每一場勝利的背後,都是戰前長時間的研究、策劃,是無數人的辛苦努力,1904年的日俄戰爭正是印證了這句話。而沙俄政府以功臣自居,不斷向清政府要好處,侵佔中國東北,至於和日本的利益衝突,沙俄都是以戰爭威脅。但在沙俄高層眼中日本是蕞爾小邦,不堪一擊,不敢主動進攻自己,因此戰爭的口號喊得響亮,實際上根本沒做好戰爭準備。在日俄戰爭爆發前,大多數國家都是不看好日本的,因為日俄兩國在國力上確實差距太大。
  • 日俄戰爭,「黃俄羅斯計劃」遭遇當頭一棒,日本究竟在為誰而戰?
    一戰前的1904-1905年,在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一帶海域爆發了一場戰爭。在這場被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的日俄戰爭中,新崛起的日本帝國完勝老朽的俄羅斯帝國,曾經的「蕞爾小邦」至此躋身世界列強。日俄戰爭期間,清廷宣布的「局外中立」被後世痛罵到今天,然而客觀地說,面對這兩個強盜,當時清廷也無力阻止戰火燒到自家。
  • 20世紀初的爭霸:日俄戰爭是怎麼回事
    02 向東看在1897年12月15號,俄國人的三艘戰艦突然出現在旅順港,港口的清軍一臉懵。3年前的甲午戰爭讓他們記憶猶新,巨大的差距讓清軍完全不敢做什麼反抗。就這樣,俄國人輕而易舉地佔領了旅順港,也得到了自彼得一世以來,對深水不凍港的野心。
  • 假如日俄戰爭中俄國獲勝,會對中國乃至東亞局勢產生哪些影響?
    就整個日俄戰爭而言,這場戰爭雖然是在中國東北打的,但這場戰爭幸虧是日本贏了(這裡不是為日本辯解),從而使沙皇俄國針對中國的「黃俄羅斯計劃」破產,中國保住了幾乎一大半以上的領土。隨著日俄戰爭俄羅斯的失敗,其在東北的利益也逐漸喪失,正在實行的「黃俄羅斯計劃」也宣布破產。所以,假如日俄戰爭中俄國獲勝的話,黃俄羅斯計劃就會順利地實施,俄羅斯將以中東鐵路為跳板,進而逐漸佔領從海參崴到新疆K2這條直線以北的所有中國的土地,到那時候,將對中國的領土主權產生巨大破壞,中國將失去幾乎一半以上的領土。
  • 日俄戰爭日本為何能取得勝利,有很多國家在幫日本,想不勝利都難
    1904年,日本和沙俄之間爆發了戰爭。這場戰爭對整個世界局勢有重大影響,這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和歐洲國家在海上爆發戰爭。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日本竟然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這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在海上打敗歐洲國家,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重大事件。
  • 清朝末期,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後,為什麼會把東北「還」清政府?
    而日本為何會在日俄戰爭後把部分東北"還」給清朝,我們就要從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說起了。日本發動日俄戰爭的目的其實日本發動日俄戰爭的目的還是為了自己的擴張。熟悉近代史的應該都知道,日本的戰略步驟從來都是先朝鮮,再東北,然後是全中國。在1904年也就是日俄戰爭爆發前夕,東北是個什麼情況呢?
  • 日俄戰爭中的最大功臣,是一名日軍天才特工,一人可抵10個師團
    眾所周知,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改革後,軍事實力逐漸強大,但同時期也有一個國家和日本有著非常重要的矛盾,那就是俄國,1904年2月8號,日俄戰爭爆發,雙方的爭奪的主要地點是旅順港口
  • 日俄戰爭中的慘勝與北海道開拓,《黃金神威》背後的歷史
    日本和俄國在 20 世紀初為了各自在遠東的利益在 1904 年到 1905 年爆發了日俄戰爭,日俄戰爭的戰場是分成陸戰與海戰兩個部分,毫無疑問的是日本在海戰部分取得了重大勝利,黃海海戰、對馬海峽海戰重創俄羅斯海軍力量,太平洋艦隊與第二太平洋艦隊(從波羅的海艦隊抽調)損失殆盡,在海戰中的勝利是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最大成果,除了戰術戰略效果外,也讓西方列強意識到日本是遠東地區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 日俄戰爭中,明明是日本取得勝利,為何俄羅斯拒絕賠款還放狠話?
    引言自古以來的戰爭數不勝數,許多實力強盛的國家都會通過戰爭來為了擴張自己國家的領土,戰爭會給人民帶來苦難,然而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日俄戰爭就是其中一個,比較特別的就是日俄戰爭爭取的並不是對方的領土,而是另一個國家中國的土地。
  • 珍貴老照片:日俄戰爭中的日本女護士,溫婉嫵媚
    進入日俄戰爭時代,《日本紅十字會條例》明確了從軍護士的職責:(1)戰時幫助陸海軍衛生勤務;(2)陸海軍衛生勤務中有監督日本紅十字會的義務;(3)救護員嚴格遵守和服從陸海軍紀律和命令;(4)護士長為下士官待遇,護士為士兵待遇。從此日本婦女開始逐漸走向前線,成為支持戰爭的重要力量。
  • 日俄戰爭在我國領土上進行,日本勝利後,清朝為何卻很高興
    1904年,日本襲擊俄羅斯駐紮在中國旅順口的艦隊,日俄戰爭爆發。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就是日本和俄國兩國爭奪在東北亞地區的霸權。兩國為了這場戰爭都投入了很多,不過這兩國打仗,受傷的卻是清朝。因為這場戰爭陸地戰場是在我國東北進行的,海上戰爭也都是在我國領海。我國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 日本崛起之戰:多數據解讀日俄戰爭,日軍綜合實力已超越遠東沙俄
    海軍碾壓對於日俄戰爭而言,控制了黃海基本上就能佔據戰爭的主導權,因而雙方都十分重視制海權的爭奪。後世的很多人將日本海軍的勝利歸咎於他們在對馬海戰中對俄軍艦隊的偷襲,但強大的艦隊實力才是他們獲勝的基礎。而日本海軍的遠洋運輸能力也在戰役中得到體現,得益於甲午戰爭的戰爭賠款,日本海軍在甲午到日俄戰爭十年時間內,從400艘增加到1400艘,增長了3.5倍,這也為日軍的的兩棲作戰提供充足的運輸供血能力。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之後俄國勢力進入朝鮮,日本和俄國在朝鮮的爭奪日趨激烈,最終引發了1904年日俄戰爭。 此後美國出面調停,8月10日,日俄雙方在美國樸茨茅斯正式舉行和談,於9月5日籤訂 《樸茨茅斯和約》。日俄戰爭後,日本跨入世界列強的行列。
  • 日俄戰爭老照片:日本雖然打贏了俄國,最苦的卻是中國東北人民
    日俄戰爭老照片:日本雖然打贏了俄國,最苦的卻是中國東北人民 本組照片為日俄戰爭的部分老照片,眾所周知,日俄戰爭是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展開的一次戰爭,圖為日軍佔領遼陽後的場景,可以看到街道兩旁都掛滿了日本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