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如果俄國打敗了日本,會怎麼樣?

2020-12-14 馬三哥觀天下

1904年至1905年,新崛起的列強日本和老牌歐洲帝國沙俄,為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爆發了「日俄戰爭」。日俄戰爭最終以日本的勝利宣告結束,這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兩個強盜打仗,戰場卻在中國,很多無辜中國人死於戰火。這場戰爭日本死亡88429人(戰死35122),傷103584人,被俘約2000人 ;俄國戰死34000—52623人,傷146032名 被俘79454人。由於俄國戰敗,被迫將北緯五十度以南的庫頁島割讓給日本。

日俄戰爭地圖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另一種可能,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如果俄國打敗了日本,會怎麼樣?

一,在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如果俄國打敗了日本,以俄國數百年來對領土擴張的執著來推測,假如在當時日本幕後老闆英、美因其戰敗而採取置身事外的情況下,俄國恐怕會挾勝利餘威對日本發動全面戰爭,進攻日本列島。俄國即便不進攻日本列島,也會迫使日本割地賠款。至於對俄賠款,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數十年嘔心瀝血積累的財富將一朝而空。至於對俄割地,日本列島中別的不敢說,北海道肯定是保不住了。日本經此打擊,國運也算完了,再無崛起的可能。

日俄戰爭中的俄軍

二,在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如果俄國打敗了日本,那當時作為日俄雙方爭奪的焦點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毫無疑問會在戰後落入俄國人手中。由於缺少了日本(日本當時也是可惡的侵略者)這個在遠東地區唯一可以制衡俄國的對手,英、美、法、德這幾個列強在遠東的軍事存在又過於弱小,同時這幾個列強在遠東阻礙俄國擴張的決心也並不堅定,沒有了後顧之憂的俄國,恐怕會大力推行它的「黃俄羅斯計劃」,這對當時的大清是極其不利的,弄不好軟弱的大清可能會在俄國絕對軍事優勢的壓迫下,將長城以北拱手相送。

日俄戰爭中的日軍

三,在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如果俄國打敗了日本,並在之後在遠東地區攻城掠地、大肆擴張,有吞併大清、日本之志,出現類似「克裡米亞戰爭」前意圖獨吞奧斯曼帝國的情形,西方其它列強出於對俄國不斷擴張進而不斷強大的恐懼心理,以及俄國打破列強間力量平衡的擔憂,可能會組成反俄聯盟,在遠東和歐洲對俄國發動戰爭,迫使其吐出在遠東吞併的領土,削弱其實力。

相關焦點

  • 日俄戰爭——贏的是日本,卻使東北回歸中國
    1904年至1905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因為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戰場卻是在中國發生的。況且,我們學過的魯迅關於「棄醫從文」的緣由也是因為日俄戰爭中國人對同胞被日本處決莫不關心反而引以為樂的愚昧狀態。
  • 清朝末期,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後,為什麼會把東北「還」清政府?
    尤其是日本,俄國人對東北的佔領直接阻斷了日本擴張的步伐,日本與俄國之間的矛盾便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在經過多倫談判無果後,日本於1904年2月8日突然襲擊旅順港的俄國艦隊,日俄戰爭由此爆發。戰爭爆發後4天,也就是1904年2月12日,清政府宣布在戰爭中處於「中立」,雖然清政府當時表面上中立,實際上支持的是日本。
  •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是我國的萬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導讀1904年至1905年,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日俄兩個強盜在我國東北進行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兩國為了爭奪東北地區的控制權,大打出手。雙方投入的兵力都超過了四十萬,無論陸戰還是海戰,其規模都超過了甲午戰爭。
  • 上色老照片:直擊日俄戰爭景象,日本獲勝後高興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控制權在我國東北大打出手,並逐漸升級成了一場爭霸賽。這場戰爭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1894—1895 年的中日戰爭,日本打敗了腐朽的清王朝,清政府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割地、賠款等苛刻條件,中日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 假如日俄戰爭中俄國獲勝,會對中國乃至東亞局勢產生哪些影響?
    就整個日俄戰爭而言,這場戰爭雖然是在中國東北打的,但這場戰爭幸虧是日本贏了(這裡不是為日本辯解),從而使沙皇俄國針對中國的「黃俄羅斯計劃」破產,中國保住了幾乎一大半以上的領土。1904年2月8日夜,日軍在東鄉平八郎的指揮下,不宣而戰,日俄戰爭就此爆發。戰爭的結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輕敵的俄國戰敗,日本獲勝。隨著日俄戰爭俄羅斯的失敗,其在東北的利益也逐漸喪失,正在實行的「黃俄羅斯計劃」也宣布破產。
  • 日俄戰爭:一場英美和俄國的角逐,日本當了槍,清政府撿了漏
    文/寂寞的紅酒日俄戰爭是1904年在中國東北地區爆發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主角毫無疑問的是日本和沙俄。不過實際上,這場戰爭真正的推手並不是日本,而是幕後的英國和美國。就這樣,1853年,英國糾集法國、撒丁等國家支持土耳其,聯合向俄國發動了克裡米亞戰爭,並在戰爭中把俄國打得元氣大傷。克裡米亞戰爭後,俄國人再也無力和英國人爭霸,被迫退回本土養傷。不過,雖然俄國人被擊敗,但俄國人並不甘心,俄國人一直在積蓄力量,準備著向英國發動反擊,衝出英國人的「包圍」。
  •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國力遠勝於日本為何依舊戰敗?
    GDP總量大,並不一定代表國家戰爭能力強。在2000年「第三世界」國家的GDP總量就已超過「第一世界」(美國、西歐、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發達國家);但如今第一世界依舊在世界上處於強勢地位。2018年印度、英國、法國總GDP與印度處於同一量級,但英國與法國的戰爭能力依然遠強於印度。歷史上GDP總量大的國家被GDP總量小的國家戰勝的例子不勝枚舉。近代影響東亞格局的日俄戰爭就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 1905年對馬海戰,新崛起的日本如何全殲了一個歐洲強國的海軍
    ,成功偷襲了旅順港的俄國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俄國艦隊被殲滅了,頂多損失海外權益,而日本艦隊若被殲滅了,將喪失保衛本土的力量,所以東鄉在海戰開始時會發出「皇國存亡在此一戰」的這種口號。 還在日俄戰爭初期,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決定派遣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開往遠東增援。1904年10月15日啟航,這是一次遙遠而又艱難的航程。
  • 歐洲畫報看日俄戰爭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國兩個帝國主義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進行了一場耗時一年多的侵略戰爭。日俄戰爭是東北亞乃至世界近代史上非常關鍵的歷史事件,也是其後日、俄、韓、中各自歷史發展或明或暗的轉折點。
  • 看明石元二郎、東鄉平八郎等人 就明白日俄戰爭為什麼日本獲勝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中國的一句俗語,一般是應用在表演上,其實這個道理在戰爭上也是通用的,每一場勝利的背後,都是戰前長時間的研究、策劃,是無數人的辛苦努力,1904年的日俄戰爭正是印證了這句話。而沙俄政府以功臣自居,不斷向清政府要好處,侵佔中國東北,至於和日本的利益衝突,沙俄都是以戰爭威脅。但在沙俄高層眼中日本是蕞爾小邦,不堪一擊,不敢主動進攻自己,因此戰爭的口號喊得響亮,實際上根本沒做好戰爭準備。在日俄戰爭爆發前,大多數國家都是不看好日本的,因為日俄兩國在國力上確實差距太大。
  • 日俄戰爭,「黃俄羅斯計劃」遭遇當頭一棒,日本究竟在為誰而戰?
    一戰前的1904-1905年,在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一帶海域爆發了一場戰爭。在這場被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的日俄戰爭中,新崛起的日本帝國完勝老朽的俄羅斯帝國,曾經的「蕞爾小邦」至此躋身世界列強。日俄戰爭期間,清廷宣布的「局外中立」被後世痛罵到今天,然而客觀地說,面對這兩個強盜,當時清廷也無力阻止戰火燒到自家。
  • 113年一個日本人的「神」漫畫,完美諷刺了俄國的對外擴張野心
    下面這幅「地圖」叫《歐亞外交圖》,是1904年一個叫小原喜三郎的日本人畫的,那時候正是日俄戰爭時期。小原喜三郎將沙俄帝國比作章魚,世界上所有角落都有他的觸角,表達了俄國對外擴張的野心。地圖呈現了歐亞的形勢,法國、英國、奧匈帝國都將炮口對準了俄國,傳達出一致對付俄國的態度。如果你放大圖還可以看到,德國正出手幫助芬蘭擺脫章魚的糾纏。被章魚觸腳所纏住的波蘭及芬蘭旁邊分別都被畫上了骷髏頭,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等地旁邊也都有骷髏頭出現。土耳其更可憐,不僅腰和左腳為章魚腳所捆,右手還被希臘螃蟹鉗住。在亞洲的部分,章魚的腳伸過滿洲,直指旅順。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之後俄國勢力進入朝鮮,日本和俄國在朝鮮的爭奪日趨激烈,最終引發了1904年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英語:Russo-Japanese War;日語:日露戦爭;俄語: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是1904年-1905年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而進行的戰爭
  • 日俄戰爭日本為何能取得勝利,有很多國家在幫日本,想不勝利都難
    1904年,日本和沙俄之間爆發了戰爭。這場戰爭對整個世界局勢有重大影響,這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和歐洲國家在海上爆發戰爭。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日本竟然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這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在海上打敗歐洲國家,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重大事件。
  • 日俄戰爭中的慘勝與北海道開拓,《黃金神威》背後的歷史
    日本和俄國在 20 世紀初為了各自在遠東的利益在 1904 年到 1905 年爆發了日俄戰爭,日俄戰爭的戰場是分成陸戰與海戰兩個部分,毫無疑問的是日本在海戰部分取得了重大勝利,黃海海戰、對馬海峽海戰重創俄羅斯海軍力量,太平洋艦隊與第二太平洋艦隊(從波羅的海艦隊抽調)損失殆盡,在海戰中的勝利是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最大成果,除了戰術戰略效果外,也讓西方列強意識到日本是遠東地區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 日俄戰爭在我國領土上進行,日本勝利後,清朝為何卻很高興
    1904年,日本襲擊俄羅斯駐紮在中國旅順口的艦隊,日俄戰爭爆發。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就是日本和俄國兩國爭奪在東北亞地區的霸權。兩國為了這場戰爭都投入了很多,不過這兩國打仗,受傷的卻是清朝。因為這場戰爭陸地戰場是在我國東北進行的,海上戰爭也都是在我國領海。我國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 太平洋戰爭全程實錄——旅順口日俄戰爭
    1905年5月27日行至對馬海峽時,已是疲憊不堪,被東鄉平八郎率領的一一代勞的日本聯合艦隊劇減。沙俄做夢也想不到會輸的這麼慘,而小小的日本一舉打敗龐大的俄國,國力已基本耗盡,往下實際上是打不動了,所以一個盛大的閱兵式宣告戰爭結束,但熱戰爭同時也是英國與美國的勝利,這兩個老辣的大國不費一槍一彈,盡假日本人之手變遏制了沙俄在中國東北的擴張
  • 歷史傷亡最懸殊的大海戰:1905年5月27日對馬海峽殲滅俄國軍艦32艘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1905年5月27日:日俄戰爭,日本在對馬海峽殲滅俄國軍艦32艘。
  • 如果日俄戰爭俄國勝利,結果會怎樣?恐怕東北地區都要講俄語了
    日俄戰爭是日本和俄羅斯兩個資本主義國家為爭奪殖民地勢力而爆發了一場戰爭,無論誰贏誰輸,損害的都是中國的利益。只不過兩害權衡取其利,日本能贏得戰日俄戰爭的勝利其實是對中國的損害並沒有那麼大,如果是俄羅斯贏得日俄戰爭勝利的話,那麼對中國的損害其實要更加大。
  • 日俄戰爭中的最大功臣,是一名日軍天才特工,一人可抵10個師團
    眾所周知,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改革後,軍事實力逐漸強大,但同時期也有一個國家和日本有著非常重要的矛盾,那就是俄國,1904年2月8號,日俄戰爭爆發,雙方的爭奪的主要地點是旅順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