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河馬和大白鯊應該做夢都想不到,它倆竟然能放到一起作比較。畢竟河馬最多算是可以生活在淡水中的哺乳動物,而大白鯊則是海洋中的動物,它們一個生活在非洲,一個在茫茫的大海中,這輩子也不可能活著相見。所以,要判斷兩種動物誰更厲害?有些牽強。但是,本著有問必答的原則,我們還是分別來對比一下兩種動物的一些數據,最後分析一下誰更厲害吧。
河馬
河馬是現存陸地上第三大的哺乳動物,僅次於大象和犀牛,而且河馬也是非洲獨有的物種,它主要分布於非洲熱帶水草豐富的地區,屬於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植物為主。
任何的動物生存都離不開水,大多數的動物對水的需求僅限於喝,但是河馬不同,它除了需要喝水外,還需要水來保護它。
水對於河馬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在非洲熱帶地區,天氣炎熱,對於沒有毛髮覆蓋的河馬來說是致命的。為了防止被曬傷,河馬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水中的。只有在傍晚它才會短暫地去到陸地上,這是水對河馬的第一層保護。
第二,減輕壓力。成年河馬擁有平均約4米的身長以及3噸的體重,它身體的重量全部壓在了四條「小短腿上」,因此,在陸地上行走,對河馬的四肢是種考驗。而待在水中,水的浮力能夠減輕河馬龐大的體型給身體帶來的壓力。
因此,水除了喝以外,對河馬還有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意義。
河馬在非洲動物中的地位
在非洲的野生動物中,河馬幾乎沒有天敵。原因除了它龐大的體型外,還要得益於它的血盆大口。河馬長著一張血盆大口,雖然裡面牙齒很少,但是它的犬齒長度可達40公分,而且河馬的上下顎可以張開到120°,這使得河馬有著強大的咬合力和殺傷力。根據科學的測量發現,一頭成年雌性河馬的咬合力就高達816公斤。
除了體型和咬合力外,河馬群居的習性也是其他動物不敢招惹的原因。
綜上,河馬在非洲動物中地位很高,最起碼的是成年後的河馬沒有天敵。而這要得益於河馬的體型、咬合力、習性以及在水中生活。
大白鯊
大白鯊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肉食性魚類。看到這裡,許多小夥伴會問:大白鯊有鯨魚大?當然,比體型,大白鯊比起藍鯨來差遠了,但是鯨魚不是魚,而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
大白鯊是海洋中最頂級的獵食者,它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這要得益於兩點,第一就是它龐大的體型,成年大白鯊有著平均5米的身長以及2噸左右的體重。第二點就是大白鯊同樣長著一張血盆大口,大白鯊的上顎有24顆帶有倒鉤的、長約6公分的尖利的牙齒,以及平均770公斤的強大咬合力。
大白鯊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它的獵物大都以大型的海洋生物為主,比如海獅、海豹以及一些鯨類。
河馬能不能打過大白鯊?
河馬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哺乳動物,而大白鯊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動物,這兩種動物無論哪種去到對方生活的空間內都是不能存活的。如果非要分出個高低來的話,我認為大白鯊更有勝算。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01 習性
大白鯊是兇猛的食肉動物,而河馬則是以素食為主的雜食性動物,僅從食性上看,河馬就弱了一點。而且大白鯊是生活在水中的動物,而河馬雖然也生活在水中,但是比起大白鯊來,靈活性還是差了很多。
靈活性差在水中PK時,就容易遭到攻擊。所以從習性上看,河馬是打不過大白鯊的。
02 戰鬥力
河馬雖然有著強大的咬合力,但是,也僅限於在水平面之上的咬合力,在水下PK,河馬的大嘴幾乎發揮不出應有的實力,而大白鯊則不同,它長且尖利的牙齒每次都能給河馬造成實際性的傷害。
總結
河馬雖然能夠適應水中的生活,但是它畢竟還是陸地生物,而大白鯊在水中能發揮出100%的實力。所以,如果在陸地上,大白鯊不用說就打不過河馬,可是一旦到了水裡,河馬就不是大白鯊的對手了。
你說呢?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