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的電影猶如一團平靜的火焰,觀眾很少能感覺到極端的憤怒、宣洩、嘶吼,他總是在平靜訴說著一個又一個人所背負的命運。
《海街日記》延續了他以往的創作風格,平靜地訴說著同父異母的四姐妹和平相處的故事。
在日本的林海古都,由於父親出軌,母親傷心離家,留下三個姐妹和外婆在老宅相依為命。外婆去世後,大姐香田幸,竭盡全力照顧著兩個妹妹佳乃、千佳健康成長。這一天,父親去世的消息傳到姐妹耳中,他們結伴而行參加了父親的葬禮,並結識了從未謀面的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並邀請其來鎌倉同住。沒多久,鈴去了鎌倉與三個姐姐一起生活。
在鎌倉,三個姐姐從沒有因為她媽媽破壞他們的家庭而對她有怨恨,反而是像親姐姐一樣的非常照顧她,在這裡,鈴子體會到了久違的親情,四姐妹變得越來越親密,距離拉得越來越近。
導演就是這樣平淡又溫情的述說著背後的故事,一日三餐,四季不同的景色,春日櫻花爛漫、夏日梅子處熟、深秋滿地黃葉、冬日白雪皚皚。這麼絕佳的景色,讓觀看這影片的人暫時忘掉這電影背後淡淡的憂傷,心靈得到些許治癒。
《海街日記》作為一部小清新電影,許多人往往會沉迷於電影出現的美食美景,例如該影片的取景地--古都鎌倉,現在已經成為了日本有名的旅遊勝地,但是往往背後的故事容易被忽略。
與過去的和解
影片中出現了三場葬禮,各自有著不同的含義。
1、與父親和解
電影一開頭就是三姐妹去參加父親的葬禮,在這場葬禮她們認識了從未謀面的妹妹鈴子,並邀請她來鎌倉同住。隨著與鈴子妹妹的日漸熟悉,她們也慢慢喜歡上了這個懂事、體貼的妹妹。她們也逐漸放下對父親的怨恨,感謝他留下了這個懂事的妹妹。
2、與母親和解
三姐妹的母親自從父親跟情人走後,母親也走了,她們從小跟外婆長大。這一天是外婆的七周年祭,她們見到了好久沒見的母親。從小三姐妹就對母親有很多的不解,特別是大姐,對母親特別怨恨。這場葬禮,給了幸和母親重逢的機會,也給了幸寬恕母親的契機,逐漸打開了各自的心結。
3、看到生命的美好
第三場葬禮是飯店老闆娘的葬禮,三姐妹以前經常去這家飯店,和老闆娘非常熟悉,老闆娘也經常做好吃的給她們,對她們非常的好,所以她的去世,三姐妹非常傷心。老闆娘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雖然知道馬上就要死了,但依然想著去開滿櫻花的小道上拍一張照片。臨死前仍能感到美麗的東西,對這個世界充滿著愛,她身邊的人為她感到高興。
三場葬禮,環繞著整部影片,卻有著各自的含義,給這部小清新電影投入淡淡的哀傷,但是這一場場葬禮,卻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得到解脫,心靈得到治癒。
原生家庭給她們的深刻影響
我們誰都無法否認,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影片中的幸,從小見證了父母的爭吵和離別,她受到的傷害比二妹和三妹多很多,二妹和三妹自由灑脫,對父母沒有過多的怨恨,但是幸和父母一直有著解不開的心結。
過早地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她沒有依靠,所以她一直渴望在別的男人身上得到愛。她不小心愛上了有婦之夫,同醫院的兒科醫生。她重蹈了父親的命運,愛上了不該愛的人。所以說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之深,不管我們怎麼掙扎,總是擺脫不了它帶給我們的影響。
雖然原生家庭我們無法選擇,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命運。
最後幸沒有答應那個男生去美國,放棄了這段不該有的感情,沒走上像父親一樣的道路。
這或許是一種解脫,對過去的解脫。也或許是導演想傳遞給我們:原生家庭無法選擇,但是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導演是枝裕和曾說過:「我認為好的電影,就是會讓人看完之後,長久不能忘懷,會真切地對你的人生造成一點點改變的電影。」
《海街日記》就是這樣,不經意之間溼潤我們的眼眶。影片雖然是關於生活的日常,但在這平淡的生活中,我們看到和體會到他們關於人生經歷的思考和感悟。
這是一部好電影,第一遍可能看不懂,多看幾遍,感悟更深。
這是一部值得二刷的電影,還沒有看過的趕緊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