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寫出了收蟲人的心聲!蟋蟀情2019收蟲實錄

2021-01-13 騰訊網

今天超級寵物星蟋蟀頻道再次與廣大蟲友分享蟋蟀情邵老師的佳作,歡迎閱讀:史上最經典《蟋蟀情選養鬥憶文章匯總13篇》

農戶客廳,一千多隻蟋蟀分成幾堆雜亂地堆放著,問了一下價格,我便從最便宜的30元一條的那堆開始選蟲。

2019年玩蟲正式拉開序幕!時間是2019年8月24日上午8點整。今年的任務有點重,原因是師弟白牙重青小陸要二戰寧陽世界盃。

照理。我是早已跳出三界改鬥蟲為玩蟲了,怎奈今年夏季應師弟邀請去一農莊消夏,席間,師弟講起再戰寧陽世界盃,希望師兄能助一臂之力,云云。

俗話講:吃了別人的,嘴軟。這次被師弟頂在槓頭上了。只能使勁勒了勒褲腰帶,腰裡揣著幾千元平時省吃儉用的錢,戴上老花鏡,抖抖豁豁再北上寧津。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已是下午3點多了。腰已經僵硬,一使勁酸痛難忍。一抬頭,一陣頭暈目眩,似乎房屋要倒塌一般,趕緊閉目坐定,調整呼吸…… 然而,最要命的是蟲卻不咋地。

我不由得仰天長嘆:不是我不努力或沒有專業知識,只是好蟲越來越少了。蟲雖不咋地,價格卻不低。把錢遞過去的時候,發現我過去一直很堅強的雙手有點哆嗦。

今年在下去之前,為了多看一些蟲,事先和一些過去比較熟的農戶打了招呼,希望去能看到一些蟲,這些農戶都表示了極大的熱情,雖然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去了。

下午,又馬不停蹄地驅車趕到另一位農戶家。這農戶朋友過去一直是小南門旅館的常客,很熟。一見面就很客氣:邵老師,哈,多少年沒見面了,真正的老朋友了,不用客氣,相中就拿走,今年聽說你要來,我捉的蟲一條沒賣,就等著你挑選呢。

我心中不由一熱,使勁不讓眼眶中打滾的眼淚流下來。在淚眼朦朧中,我打開小罐開始挑蟲。本來已老眼昏花,再加上不好意思擦去眼眶中的淚水,所以這蟲看上去就更朦朦朧朧,根本分不清六門蟲色。

唉,這人一老,事兒就多。恍惚間,似乎感到手中罐中的蟲有點異樣,再定睛一瞧,這蟲像一匹馬一樣,六爪高撐,正氣定神閒地看著我呢。

趕緊撩起衣角,顧不得失態,把眼淚及鼻涕全都用力擦乾淨,又使勁把眼睛反覆睜閉了幾下,再次朝罐裡瞧去。這一瞧,心臟竟撲通撲通地加速跳動起來,一陣難受。

全大不大,頭形飽滿起綻,五面出角。頂門色非紅、非黃、非黑、非紫,淡白鬥絲粗、平、寬、長,大耳無環,布局宏偉。一付項,前套頭,後掩翅,長、寬相等,非青、非紫、非黃、非紅。翅為玲瓏翅,流暢、細密,色深色厚,非青翅、黃翅、紫翅、紅翅、黑翅,白肉細緻,白尾有情,白六爪粗壯。

好蟲,心中不由大呼。蟲目測35點。一高興,2000元買了10條蟲,不知怎麼搞的,這回掏錢,手一點也不抖。

晚上照例請師弟在金帝酒店用晚餐,席間還很高興地認識了師弟的好朋友——百牙重青,很正氣的一位小夥子,和師弟一樣,都是報名報品的人物。

次日,初戰鐵莊。這鐵莊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絕大多數都是小蟲、秧子和白蟲。

和擺蟲具攤的老鄉聊了聊,老鄉很憾嘆,是我們本地人自己把市場害了,現在好不容易捉了只大蟲,客人以為是白蟲,不敢出價要,小蟲太小又沒有人要,弄得逮蛐蛐的幹勁不大,過去一到蟲季,在外打工的都趕回來逮蛐蛐,也能掙個八千一萬什麼的,現在都不回來了,只剩下些兒老娘、小孩逮蛐蛐,這能成什麼事呢。

一眼望去,幾百米長的攤位,都是老頭、老太和小孩,眼巴巴地盯著十幾個收蟲人,一旦經過,都要招呼看看,結果很少成交。一個上午,看蟲無數,無一中意,只是遇到老熟客,禮節性地不管蟲好蟲壞,十元一條地收一條或二條,表示一下心意而已。

下午,師弟來看蟲,帶來了據說全德州最有名的現做扒雞,看見有好吃的,早就把一切又給忘了。

我這個人雖窮得叮噹響,又骨瘦如柴,卻好吃,就如洪七公一般,每到一地,首先關注的是有什麼好吃的,我絕對奉信:人生一世,食為先。所以每次到寧津,鐵鍋老鵝(一家店只有這一道菜)、北方水餃(中央大街)、炸金蟬、保店驢肉等,每天輪著享受。

看著師弟油光閃亮的扒雞,口水禁不住又湧了上來,和陳總等人一陣手撕嘴啃,不一會只剩下一堆雞骨頭了。師弟在一旁看我們吃完扒雞,呵呵二聲乾笑後問道,這扒雞味道怎樣?不錯,非常好吃,確實和別的扒雞不同,我一邊吮著手指,一邊回答。

師弟又道:師兄,今年我壓力大啊,華字號各路消息傳來都不妙啊,特別是去年主力產蟲地——上海土蟲情況非常不好,基本沒有一條像樣的蟲,看來今年主要靠師兄了。

奇怪,剛剛舔完手指滿嘴的扒雞香味一下消失的無影無蹤,同時又覺得嗓子裡可能因剛才吃的太快,好像有一塊雞骨頭卡在哪裡。唉,這嘴……

次日,酒店豐盛的早餐不吃了,在保店喝了一碗豆漿,吃了二個燒餅,早早地趕到鐵莊,準備看頭茬蟲。

清晨,農戶已早早出攤了,收蟲人寥寥無幾。抓緊時間看了些,仍沒有什麼漲眼的東西,心裡不由嘀咕起來,這鐵樁是否氣數已盡。

當看到一位頭戴棒球帽約40來歲的女人攤位時,眼睛不由一亮,手上罐裡的蛐蛐黑頭底板,淡白鬥絲,青項,白金翅,配了一付淡光板鉗,靜靜地站在那裡。

我心裡不由的一陣狂喜,終於看到好東西了。我不動聲色地放下罐子,又拿起了旁邊的罐子,大大小小一共有40隻左右。裡面有七~八隻可以看看。

放下罐子,直起腰,問道:小妹,這蟲怎麼賣?

200元一條,多挑便宜。

200元一條?這麼小的蟲,為什麼賣這麼貴,什麼道理,我不由得大聲問道,確實這價格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這些蟲都是我老公昨晚逮的,我老公懂蟲的,有一個蟲剛才在地裡被人600元買走了,我老公說這蟲少於100元不賣的。這女人說道。

聽罷,我不由地又拿起了起先前看好的蛐蛐,仔細地觀察起來。

突然,靈光一顯,這幾條好些的蟲,怎麼都長得那麼相同呢,我從筐裡拿出蟲網,把蟲倒進網裡一看,即刻明白,差點中招了。

放下罐,和那女人說,這蟲太貴了,等會再說吧,起身走人。沒過多少時間,就聽到有人在那裡大聲的討價還價:你價格便宜一點我就多買幾條。

你要買多少條?

最少十幾條。

最便宜八十一條。

不要,最多五十一條。

不行。

不行就算了,我一條也不買了。

你等等,我打個電話問問我老公。

過了一會便聽那個女人說:我老公說了,如果你挑滿十五條就五十元一條算了。

行,你爽氣,我也爽氣,就挑十五條,我今天是第一天來,明天逮到好蛐蛐一定要幫我留著,我會出價的。

好精彩的一出。

我抬頭戴上眼鏡一看,是一個年紀和我相仿的老者,帶著二個30至4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買蟲,聽口音是上海人。我握了握瘦骨嶙峋的拳頭,看了看如同搓衣板般的肋骨,頭一低,繼續看蟲。

「大哥,什麼時候下來的,怎麼前二天沒看見您哪?」聞聲抬頭一看,老熟人,胖大嫂,正笑眯眯地看著我。

「哦,您好,您好,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又是一年了,今年蛐蛐逮的還可以嗎?」我趕緊答道。

「今年蛐蛐因天氣前旱後澇,出的晚,而且小,不好賣,您看著隨便挑二條吧。」胖大嫂很是客氣。

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蟲,有一隻赤膊爛衣,略為大些,牙色不行。胖大嫂見我拿著這個罐子在看就說:「相中就帶走,自己逮的,便宜。」

我把罐子遞給她看道:「這是個爛衣,它的翅膀沒有了。」

胖大嫂認真地看了一下,說道:「這奇怪了,剛才看這翅膀還是在的,怎麼一會兒就不見了呢,我認識這個蛐蛐,因為它個比較大。」

看著胖大嫂認真的勁兒,我忍不住逗她,「這蛐蛐好,和人一樣知冷知熱,早上來市場,天涼,它就把衣服穿上,現在太陽照著熱,它為了涼快把衣服脫了,就赤膊了,涼快。」

話一出,引得旁邊攤位大媽們的一陣哄堂大笑。

轉眼已四天過去了,師弟要的蟲還未出現,內心真的有點著急了。打了幾個電話,得知有一批去慶雲及河北逮蟲的回來了。驅車直奔而去。

情況比預料的要好,隨即把好消息告訴了師弟。晚上師弟又帶了一隻扒雞,這隻扒雞似乎比前次的那隻更好吃。今年為了師弟,在寧津多呆了二天。唉,以後對師弟的舉動真的要防著點了。

回滬,這批蟲養了一周後,我特地挑了三條蟲隨師弟出徵寧陽世界盃,同時也看了看華字號的遠徵將士,天可憐見,一群將被八國聯軍屠殺的不怕死的義和團將士。級別的差異決定了全軍覆滅的結局。聽師弟說,華字號和西安的長安促織隊及北京的一個隊抽在一個小組,並給我看了長安隊的陣勢。

我的感覺鬥蟲光靠人爭氣是沒用的,關鍵是蟲要爭氣,而蟲又僅是個昆蟲,根本搞不清楚,所以還是以蟲會友,以玩為主,輸又如何,贏又如何,大不了給長安隊練練手,因為長安隊的實力及陣勢實在是大。華字號這麼小的投入在寧陽世界盃裡可能是最小的,希望師弟交好朋友,爭取日後帶師兄去西安吃羊肉泡饃。

送《禮記·中庸》中的一句話給師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這次收蟲共花蟲資6000元,收蟲140餘條,自己留了40條,其餘都送了朋友。附照片,野生蟲的保證,草肚皮。

期盼十一集結號吹響。最後還是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愉快,全家幸福。

蟋蟀情

2019/9/20

相關焦點

  • 鬥蟋蟀裁判50天內收入過萬 杭州人擲重金北上收蟲
    事實上,作為全國鬥蟋最風靡的城市之一,杭州的資深蟋蟀玩家不下2000人,眾多的玩家和比賽也催生了一批鬥蟋裁判,在短短50天的鬥蟋期內,資深鬥蟋裁判能有上萬元的收入。  專業鬥蟋玩家杭州不下2000人  組織這場民間鬥蟋大賽的是杭州市蟋蟀協會。這是一家於去年7月份新成立的協會,儘管成立的時間不長,但目前已經擁有近300名會員。
  • 上海蟋蟀玩家豪擲億元北上收蟲 稱能修身養性
    而被稱為「秋蟲」的野生蟋蟀一年中只有秋季兩三個月的生命,為了能夠全年玩蟲,近年來,人工孵化、被稱為「白蟲」的蟋蟀也漸有擁躉,其個頭和戰鬥力更是不遜色於秋蟲。  上海人北上收蟲要花幾億元  在8月到10月的「蟋蟀季」。嶽州路花鳥市場內約有一兩百個蟋蟀攤。
  • 蟋蟀2019年蟲王級「重青禿尾」威震八方至尊王者
    #蟋蟀#大師分析蟋蟀牙真夠透徹2018年 壽星紫大頭#蟋蟀##蟋蟀#一生9路黃板牙#蟋蟀#分享高級蟲#蟋蟀#青島友誼賽精彩瞬間 ,栩栩如生!#蟋蟀#深黃鍘刀牙為什麼早秋收蟲,翅發光的蟋蟀不能收!#蟋蟀# 左搭超大白牙,目前兩路輕取未進口#蟋蟀#上海本地蟲,雙跳足在本蟲中較為少見!
  • 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國慶開賽 「蟲王」角逐即將開始
    秋風起,蟋蟀鳴。眼下已進入傳統民俗活動「鬥蟋蟀」最佳時節。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泗店鎮蟋蟀文化主題博物館看到,館外花團錦簇,紅色祝福條幅迎風飄揚,館內蟋蟀器具排放整齊,功能室分布有序,工作人員身穿白大褂在緊張忙碌著,收蟲、抽籤、標記、餵養,場面氛圍濃厚又秩序井然。
  • 萬元一蟲的蟋蟀江湖!寧津一隻好蟋蟀頂30畝地年收成
    正好800年後,在寧津舉辦了第一屆蟋蟀文化節。  8日5點,蟋蟀文化市場已經聚集了不少人。當地農民把連夜抓來的蟋蟀分裝在白色小罐子裡。如何分辨哪只小罐裡裝的蟋蟀是「好貨」?秘密就藏在小罐的蓋兒上,每名賣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標註著蟋蟀的品相,有的蓋子上寫著「好」、「大」,還有的畫著圓圈、直線等符號。  來自全國各地的買家更是為了挑選一隻好蟋蟀不遺餘力。
  • 蟋蟀 一生9路黃板牙
    #蟋蟀#青島友誼賽精彩瞬間 ,栩栩如生!#蟋蟀#深黃鍘刀牙為什麼早秋收蟲,翅發光的蟋蟀不能收!#蟋蟀# 左搭超大白牙,目前兩路輕取未進口#蟋蟀#上海本地蟲,雙跳足在本蟲中較為少見!蟋蟀之紅砂青,整皮一色、烏金翅紀念2015年的一條黃蟲,希望大家定個名!紅牙黃大頭蟋蟀!肉身細膩、六足如玉好南蟲!數年難得!
  • 小蟋蟀成為撬動農民致富的槓桿
    近年來,由蟋蟀衍生的旅遊商品逐漸增多。2013 年,「寧陽蟋蟀」被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  小蟋蟀 大流量  每年到了夏末秋初時節,凌晨四五點鐘天剛蒙蒙亮,寧陽縣泗店鎮的蟋蟀交易市場就已經是人潮湧動、熱鬧非凡了。「你看這隻蟋蟀品相如何?」「老夥計,今天賣了幾隻蟋蟀呀?」成了街頭巷尾最容易聽到的談話。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收蟲人齊聚泗店鎮成批購買當地農民捕捉的蟋蟀。
  • 蟋蟀如何定色?介紹一部咱蟲友看得懂用得到的蟋蟀譜!
    關注超級寵物星蟋蟀頻道公眾號看更多大場將軍,進入公眾號後,點開底欄「收蟲秘籍」,可以瀏覽更多你想要的蟲壇內幕、將軍照片。且不說正色蛐蛐越來越罕見,就是要收得純野生秋蟲也越來越難,所以大部分蟲友要弄清青、黃、紫、黑、白談何容易。
  • 小蟋蟀撬動一方經濟 山東寧陽縣農民工返鄉抓蟋蟀月賺兩萬多
    今年已經49歲的毛師傅專業捉蟋蟀已經二十年了。對於視線不好的夜晚來說,「聽聲」是捉蟋蟀尤為重要的一項技能。憑藉聲音就能判斷出這塊地裡的蟋蟀多不多已經成為這些「蟋蟀捕手」們最基本的能力。「叫聲就跟人一樣,嗓子比較粗,動靜比較大那樣的,洪亮,離著老遠就能聽見了。」聽到蟋蟀的叫聲,毛師傅很快便消失在玉米地裡。不一會兒,他就捉到了「獵物」。
  • 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圓滿結束
    大眾網·海報新聞寧陽10月8日訊(見習記者 石智飛)10月6日,2019年寧陽蟋蟀世界盃「終極大戰」拉開帷幕,各參賽隊、大賽組委會全體工作人員以及泗店鎮機關幹部、村黨支部書記共計200餘人參加。比賽現場,只見一個透明的鬥柵,中間有擋板將其一分為二,裁判一聲令下,雙方蟋蟀紛紛入場,由各家的專業草師分別用芡草撥弄自家蟋蟀的牙齒和身體,待蟋蟀被激怒後,再將擋板撤掉,接著就看雙方「猛將」咬在一起,殺得難解難分。激烈的比賽受到全國各地鬥蟋愛好者的關注。決賽現場座無虛席,有一對老夫妻專程從煙臺坐了10小時火車來現場觀看比賽。奪冠之路驚險刺激,現場觀眾直呼過癮!
  • 2019「中華寧陽蟋蟀世界盃」開賽 36支隊伍2000多隻蟋蟀角逐「蟲王」
    齊魯網泰安10月1日訊秋風起,蟋蟀鳴。眼下是傳統民俗活動「鬥蟋蟀」的最佳時節。自10月1日至10月6日,由泰安市寧陽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將在寧陽縣泗店鎮舉行,來自全國的36支隊伍的兩千多隻蟋蟀將共同角逐「蟲王」。
  • 哀鳴的蟋蟀
    很多時候,我難以理解,作為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昆蟲蹤跡遍布世界每個角落,絕大多數昆蟲對人類健康和農業生產破壞性極強,蟋蟀也不例外,何其幸被人追捧數千年、並形成獨特的蟲文化?蟋蟀,也叫促織、蛐蛐等,「名頭」雖響,顏值卻很低。
  • 【蟲研捷報】2019年中國蟋蟀新種盤點
    2019年悄然過去,2020年已然到來。在過去的這一年中,由中國學者發表了整整20個蟋蟀的新種或亞種,是中國蟋蟀分類學研究史上成果最為豐碩的一年。這些新種由河北大學劉浩宇、陝西師範大學馬麗濱、華東師範大學何祝清三所高校的師生團隊描述並發表,下面將為大家依次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