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以楊德昌、侯孝賢、李安、蔡明亮等導演為代表的電影人,不斷創作出了一批藝術水平極高的臺灣文藝電影。 而在近年來,臺灣電影卻鮮有佳作問世,但是仍然有人薪火相傳地繼續拍攝著臺灣文藝片,秉承著臺灣文藝片一貫對於現實與人生的鋒利剖析與深度思索,比如這一部入圍了今年坎城電影節的大尺度臺灣電影《灼人秘密》。
01 一條小網紅上位成功的血淚路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在臺北的網絡小主播,多年以來沒有放棄對於表演的夢想,她因為參演了一部大尺度電影而遭遇了一系列風波與傷害。沒想到遍布於東北的網紅主播如今已出現了遠隔千裡的臺北市,而兩地直播間的「撩騷」與「打賞」似乎並沒有任何的不同。
最大的差別來自於直播間外主播的內心。
主人公在過去的數年間雖然是偶爾做過群演,但一直並沒有放棄對於表演的渴望與熱情,所以當一次電影演員招募需要裸戲時,她決定還是要去試一試。她根本沒有料到,噩夢隨即便拉開了帷幕。
拍攝前被製片大佬「潛規則」,拍攝中被苛刻導演「壓迫」到幾乎崩潰,還因為「特殊情況」發生意外險些出了危險,影片完成後又被媒體大肆追問「3p戲份」……
臺灣電影直面現實陰暗面的勇氣讓人肅然起敬,行業黑幕與無良媒體被曝光於光天化日之下,而小演員的「上位」之路被赤裸裸地呈現在了觀眾的眼前。正如「戲中戲」的臺詞所說:「他們壓榨的不僅是我的身體,還有我的靈魂……」
一條小網紅上位大影星的成功之路,充滿血和淚,那柔弱的身體和心靈保守凌辱與壓迫,怎麼讓人不動容?
02 一部披著驚悚片外殼的文藝片
儘管影片的內核秉承著臺灣電影一貫的強烈人文性,但是導演趙德胤在片中加入了大量的驚悚片的橋段與手法,讓片子多了幾分讓人「觸目驚心」的段落。
片子的「底」在臨近最後才揭開,但是前面做了多次「鋪墊」。十分嚇人的「噩夢」與「錯覺」一再出現在了主人公的腦海裡。片子在場景與氛圍的營造, 有種帶有庫布裡克經典之作《閃靈》致敬的味道。
把驚悚片的元素加入到一部偏寫實的文藝片體內,貌似是兩種不搭調的類型疊加,有點難以融合,實際卻藏著作者的匠心所在。
這部電影前面所有的「驚悚戲份」,如同揮之不去的夢魘一樣纏繞著主人公,如影隨影一般滲透到了主人公的生活裡和內心中。使用驚悚片的元素意在表達,那些「噩夢般的經歷」對於主人公造成的是一種無力拜託又深深入骨的中傷……
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內心所經歷的顫抖,恰好能與主人公風聲鶴唳的內心,形成共鳴達成共情。讓觀眾更為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內心所遭受到的刺激與疼痛。這種驚悚片為表、文藝片為裡的手法,對於本片十分貼切且尖銳有力!
03 一條到頭來遍體鱗傷的傷心狗
作者並不甘心只把主人公在理想方面的傷痛展現出來,而是更為立體又全面地把她的原生家庭與邊緣愛情和盤託出。
在事業方面備受煎熬的她,家庭裡也承載了難以承受的重負——母親住院心臟急需做支架手術,父親投資失敗又有抑鬱症,而心愛的狗狗(名字頗具反諷意味兒,狗名叫「奧斯卡」)又慘遭毒手……
主人公的愛情也並非一帆風順,欲說還休的同性之愛是她心中隱蔽又敏感的角落,同時也是她極為稀缺的心靈慰藉,一場同性戀人的親密,或許才是她的唯一幸福時刻。
她的幸福來自於同性,她的痛苦也來自於同性。當她慘遭「同行」的報復以及喚起「傷心往事」時,她那顆不堪重負的心靈又遭受到了一次毀滅性的打擊,那個被塑料膜擋住敏感部位的她跑到大庭廣眾之下時,她的身體與心靈都被暴露得一覽無餘。
「狗」是本片的重要「意像」,一場「兩條狗互相凌辱」的戲份旨在揭示著當代社會「人對人是是狼」的殘酷真相,另外一場「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物」的戲,則直接激發了「製片人」的獸慾,赤裸地揭露出了獸性中的野蠻與醜陋。
主人公就像一條遍體鱗傷的狗,在冰冷的現實中飽受欺凌,讓人心疼發人深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