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蕩市資金「看長做短」,消費板塊仍是加倉「心頭好」

2020-12-17 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從盤面上來看,周三市場整體賺錢效應不強,個股總體跌多漲少,場內資金處於觀望態勢,賺錢效應稍有回落。

從包括北上資金、ETF等各路資金的動向來看,由於短期不確定性仍存,「看長做短」成為資金主流操作,而從配置路徑上看,消費板塊無疑仍是當下資金「集火」的主要方向。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經理劉安坤認為,「後市大概率存在兩條投資主線,一是政策對衝的主線,新老基建板塊或將受益,並在二級市場有所表現;二是,上市公司一季報業績預告窗口期來臨,生活必需品和醫藥行業一季報相對較好,同時這些行業也將受益於地方政府出臺的消費刺激政策」。因此,劉安坤建議,後市仍可把握基建和生活必需品的投資機會。

資金「高拋低吸」

周三A股市場呈現窄幅震蕩的格局,滬深兩市各股指紛紛小幅低開,不過開盤後各股指均呈現震蕩攀升的格局走勢,午後順勢一度翻紅。隨後承壓稍微下行,臨近尾盤再一次小幅拉升跌幅收窄。盤面上,RCS概念持續走強,軍工、旅遊板塊同樣漲幅領先。

在A股小幅收跌背景下,一方面,數據顯示,4月8日,部分寬基ETF和行業主題ETF出現了一定的淨贖回,南方中證500ETF淨贖回約4.3億元,華夏上證50ETF淨贖回約2.3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淨贖回約8000萬元;華夏5GETF淨贖回約3.9億元,國泰半導體50ETF淨贖回近1億元。

另一方面,周二淨流入超145億元的北上資金,周三再度「變臉」。值得一提的是,3月受全球市場巨幅波動影響,北上資金淨流出678億元,創陸股通開通以來淨流出紀錄。

不過,就歷史數據而言,自互聯互通開通以來,北上資金單日流入超百億元共出現10次。而在後5個交易日內,漲跌各出現5次:下跌時平均跌幅為-0.69%,上漲平均漲幅為4.32%左右。因而,從這一角度分析,後市即使市場短期出現回調,下跌空間也很有限。

事實上,由於疫情在海外的發展趨勢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其真正結束的時間也無法預期,因此在投資市場上謹慎心理是佔了上風,避險情緒主導下,北上資金的波動是必然的。

不過,從ETF資金流向中不難發現,近一月資金淨流入呈現明顯的「高拋低吸」特點。在滬指快速下跌區間,淨流入資金洶湧,尤其是滬指跌至2700點下方,ETF單日淨買入資金屢次超過百億級體量;而當股指反彈至2800點附近,資金則變為淨流出。

業內人士表示,股票ETF具備市場越跌淨流入資金越多的特徵,2018年就是如此。國內ETF的投資者七成以上是機構,在市場低估時買入,高估時平倉。以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為例,該類機構多以一年作為考核周期,投資中追求絕對收益。

此外,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股票ETF基金資金測算模型》計算,近一月,股票ETF淨流入資金557.12億元,這一數據已接近機構資金抄底的2018年四季度566.26億元的淨流入量。Wind數據也顯示,截至4月3日,254隻股票ETF總份額為4475.82億份,比3月5日此前高點時增加了433.02億份,增幅達到10.71%。

由此不難發現,考慮到目前大盤當前仍處低位,包括北上資金、ETF資金在內,不少資金依舊看好後市A股表現的可能。

消費類個股備受矚目

中郵基金基金經理楊歡表示,在風險偏好大幅波動的過程中,更應該重視業績能夠兌現的阿爾法投資機會,重視中長期景氣度仍比較強的子行業。中期來看,由於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執行力較強,雖然一季度受到疫情衝擊明顯,但後續復工轉暖的確定性較全球其他國家更強,未來具備一定相對優勢;同時中國經濟仍處於結構調整期,產業結構升級趨勢不變。「故從策略來說,雖然短期內海外流動性壓力和風險偏好的大幅波動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但也為優質標的提供了較好的配置時機。」楊歡指出。

就盤面來看,分析人士表示,目前A股仍處於築底過程中,技術面已逐步好轉。周二A股放量上漲,創業板指數創出3月19日以來新高。放量上漲預示著信心回升。當外圍紛紛自底部反彈20%以上而進入技術性牛市之際,率先走出疫情陰霾的A股更值得期待。但海外疫情仍是行情的不確定因素,隔夜美股衝高回落,波動5%,後市也依舊需提防行情走弱的可能。周三農業股分化,大消費和軍工概念接力反彈。

而近兩個交易日,伴隨著盤面波動,北上資金相應動作也值得玩味,從中也不難嗅到後市風格表現可能的演繹方向。

本周以來兩市前十大活躍個股來看,數據顯示,4月7日北上資金淨買入居前的個股分別為五糧液、三一重工、貴州茅臺、邁瑞醫療、立訊精密、格力電器、海天味業、東方雨虹、伊利股份、招商銀行;4月8日北上資金淨買入居前的個股分別為五糧液、貴州茅臺、東方雨虹、三一重工、中信證券、邁瑞醫療、中興通訊。由此可見,消費類個股佔據本周以來北上資金淨買入個股的「半壁江山」。

近兩個交易日北上資金前十大活躍個股

北上資金一向被視為國際資本配置A股的風向標,他們既善於抄底也擅長挖掘價值成長股。因其買入和賣出操作精準,被A股投資者稱為聰明資金。雖然這類資金規模不大,但因其在A股市場表現活躍、且信息公開及時,成為了各類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對象。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當前市場已經完成探底的過程,進入到築底反彈的階段,一些抄底資金已經開始入場,前期受到壓制的消費股預計將很快走出強勢行情,特別以白酒為代表的龍頭股目前已經開始大幅回升,接近前期高點,食品飲料板塊更是表現突出,客觀的反映出具備業績支撐的消費股是最值得投資者重點考慮的品種。」

整體而言,國壽安保基金表示,整體上,不排除未來海外疫情事件還會再次衝擊市場,對情緒形成打擊,進而壓制A股市場的反彈力度。考慮到本輪對衝政策落地前後的市場反彈窗口開啟,目前可能進入階段性加速期,是獲取反彈收益較好階段。但持續性仍待觀察,不可過度戀戰。方向上,仍然聚焦內需板塊,主要在新老基建領域、可選消費,短期機會也會出現在一季報相對較好的一些子行業。主要推薦的方向包括醫藥生物、汽車整車、家電、建材、鋼鐵、計算機、軍工、5G產業鏈、造紙、超市。

相關焦點

  • 軍工、順周期板塊獲北向資金重點加倉
    【軍工、順周期板塊獲北向資金重點加倉】在北向資金持股總量減少的情況下,分行業看,本周北向資金持股量環比增加的有11個行業,其中,鋼鐵行業持股量增加最多,緊隨其後的是銀行、有色金屬行業。
  • 北上資金持續高位接盤!淨買茅臺29億還逆市加倉這個板塊
    隨著年底銀行結算等需求增加,市場資金層面相對偏緊,A股本周連續調整,上證指數跌近百點,之前創歷史新高的滬深300深度回調3.48%。但北上資金本周卻逆市淨買入69.59億元,可謂是在區間高位接盤,這已經是連續第6周淨買入。
  • 北向資金看長做短跡象顯現 A股成交額連續四日突破1.5萬億
    來源:中國證券報北向資金看長做短跡象顯現!A股成交額連續四日突破1.5萬億徐金忠7月9日,滬深兩市交投活躍。與此同時,北向資金流入回暖,當日淨流入79.51億元。但是,今日指數波動加大,北向資金布局近期也呈現發散態勢。有基金機構認為,北向資金看長做短的跡象顯現,行情處於較為複雜的階段。銀行板塊下跌7月9日,滬深兩市拉升走強。
  • 北向資金70億流入A股 連續七周加倉24股
    軍工、順周期板塊獲北向資金重點加倉在北向資金持股總量減少的情況下,分行業看,本周北向資金持股量環比增加的有11個行業,其中,鋼鐵行業持股量增加最多,最新持有42.42億股,較上周增加1.57億股;緊隨其後的是銀行、有色金屬行業,持股量較上周增加1.39億股、8859.87萬股。
  • 槓桿資金加倉至年內新高,食品飲料、券商「頭部公司」均獲增配
    槓桿資金加倉至年內新高非銀金融、有色等周期股獲大買作為槓桿資金的「正規軍」,兩市融資餘額表現了資金加槓桿買入股票的力度,是衡量市場風險偏好的重要「風向標」。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月3日,兩市融資餘額報收1.47萬億元,而「該成績」也創出了今年以來的最高位水平。
  • A股資金面日報:比亞迪、京東方A獲主力大幅加倉 北向資金淨流入78...
    東方財富網匯總A股市場主力資金動向,揭秘北向資金流向,盤點龍虎榜單、遊資情報等重要數據,讓您提前洞察A股先機。  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漲,其中滬指收盤上漲0.76%;深成指上漲2.03%;創業板指走勢較強,漲幅達到3.66%。兩市合計成交8644億元,行業板塊多數收漲,航天航空、煤炭採選、玻璃陶瓷板塊領漲。
  • 北上資金今年賺嗨了!高比例持倉股名單曝光 瘋狂加倉5G龍頭超100倍
    北上資金淨買入已達到1.14萬億  互聯互通開通以來,北上資金累計淨買入1.14萬億,其中今年以來淨買入1484.6億元,7月份以來僅2個交易日淨買入額就超過了300億元。從上半年情況來看,受疫情的影響,A股市場在面臨下跌的同時,部分行業板塊也迎來了一定的投資機會。
  • 兩市融資餘額節後大回流 資金主攻消費電子新能源
    國慶假期之後,A股市場漲勢如虹,高風險偏好的槓桿資金順勢加倉。 交易所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報13994.84億元,較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增加107.37億元,創8月18日以來的最大單日增量。從資金流向看,當天漲幅靠前的強勢板塊獲融資客重點關注。
  • 北向資金最新浮盈高達10168億元!重點加倉股名單來了!
    順周期板塊繼續獲北向資金青睞本周北向資金持股量環比增加的有19個行業,其中,採掘行業持股量增加最多,最新持有19.3億股,較上周增加1.98億股;71股獲北向資金重點加倉本周獲北向資金加倉股共872隻,以增持股佔流通股比例來看,加倉幅度超0.5%的有71隻。
  • 半導體板塊逆勢走強 聰明資金扎堆買入這些股 如何...
    在國產替代浪潮的催化和資金追捧下,存儲器概念股持續活躍,9股在近一個月創下歷史高點,佔總數的近七成,分別是兆易創新、紫光股份、通富微電、興森科技等。春節以來,大部分存儲器概念股獲得融資客加倉,其中深康佳A獲融資淨買入12.7億元居首。華天科技、兆易創新、興森科技、深科技、長電科技等獲融資客加倉2億元以上。投資者可借道相關半導體指數基金布局。
  • 北上資金重點加倉股名單來了!「吊牌大王」 股價跌跌不休,聰明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1月8日A股連續上漲後略做調整之際,北上資金瘋狂搶籌,單日淨流入高達206.15億元,互聯互通以來僅次於2019年11月26日的淨流入額,歷史上第2次淨流入超200億。農林牧漁行業獲北上資金重點加倉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本周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行業21個。
  • 龍虎榜:趙老哥繼續大幅加倉 作手新一緊跟溧陽路吃香喝辣
    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七個交易日突破1.5萬億元;北向資金淨流出超150億元。行業方面:船舶製造、園林工程、煤炭採選、航天航空、金屬製品等行業板塊漲幅靠前;貴金屬、國際貿易、民航機場、醫療行業、商業百貨等行業板塊跌幅靠前。
  • 機構論市:北上資金積極加倉 2021年A股藏寶圖曝光
    具體方向上,關注三條主線:一、順經濟周期相關板塊,如金融周期可選消費;二、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的科技創新方向。科技領域受到全球需求和供應鏈的影響,隨著明年上半年全球經濟逐步恢復,需求和供給也有望回到擴張。關注重點也將會逐漸回到科技領域。三、由於出口、通脹和出行在2021年有望超預期,也可以選擇細分領域進行布局。
  • 槓桿資金大手筆加倉13股
    板塊分布上,大手筆淨買入個股中,主板有9隻,中小板有1隻,創業板有3隻。融資客大手筆淨買入個股中,從最新融資餘額佔流通市值比例看,算術平均值為3.67%,融資餘額佔比最高的是盛屯礦業,該股最新融資餘額16.95億元,佔流通市值的比例為9.29%,融資餘額佔比較高的還有沃森生物、中航西飛、赤峰黃金,佔比分別為8.19%、5.75%、5.46%。
  • 創新高股揭秘:北向資金加倉19股,機構搶籌3隻
    數據寶統計顯示,不含近一年上市的次新股,共有44股本周股價創出歷史新高,按所屬板塊看,主板有17隻,中小板有9隻,創業板有16隻,科創板有2隻。從行業屬性來看,電子、食品飲料、機械設備行業創新高的個股較為集中,分別有10隻、9隻、7隻個股出現名單中。
  • 北上資金掃貨周:農林牧漁重點加倉 32股成交活躍
    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191.27億元,連續第10周淨流入,其中滬股通累計淨流入105.37億元,深股通累計淨流入85.91億元。滬市成為北上資金的重倉市場,相較前一周淨流入增長近3倍。1月8日A股連續上漲後略做調整之際,北上資金瘋狂搶籌,單日淨流入高達206.15億元,互聯互通以來僅次於2019年11月26日的淨流入額,歷史上第二次淨流入超200億。
  • 「野蠻人」加倉這些績優股(周末重要財經消息,利多利空共存!)
    5)普利製藥:前海人壽今年一季度買入了一部分,4月16日再次加倉,目前為普利製藥的第八大股東。除了前海人壽加倉外,泰康人壽也在加倉,北上資金4月份新進為前十大股東。這些基金都是高位加倉,可能是因為普利製藥有新藥上市。
  • 消費「馬車」火力全開!出遊、票房創紀錄 9萬億板塊獲強烈看好
    原標題:消費「馬車」火力全開!出遊、票房創紀錄 9萬億板塊獲強烈看好 機構預測業績穩定高增長股有這些(附股) 摘要 【消費「馬車」火力全開!
  • 資金上演兇悍對決 業內建議優先配置安全邊際較高的板塊
    對決,難有王者基金抱團股的震蕩引來的不僅僅是口舌之爭,還有巨量資金的激烈對決。以新能源板塊為例,上周該板塊一度重挫時,公開披露的龍虎榜交易席位中,巨量賣出的是機構,巨量買入的也是機構,北向資金也深度參與其中。單個席位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猛烈對撞,激蕩起個股蔚為壯觀的波瀾。
  • 這些績優股大幅回調,槓桿資金逆市加倉,9股機構...
    這些績優股,股價大幅回調,但獲槓桿資金連續加倉,機構最高看漲空間超40%。今日滬指放量大漲2.34%,滬深兩市100多隻股票漲停,3400多隻股票上漲,市場交易氛圍高漲。然而區域能源龍頭新天然氣今日卻走出一字跌停,這已是新天然氣連續第三個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