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裡問道 | 打造特色小鎮 建設美麗鄉村

2020-12-07 澎湃新聞

在大局大勢中科學謀劃好「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開創雲南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需要我們更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站高看遠、想深謀實。

走出高原,向東看去:提速數字經濟,激活消費新市場,用大數據助力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改革創新,之江潮湧。

沿著雲南省黨政代表團

學習考察的足跡

讓我們繼續

在浙江的學習之旅

烏鎮

在槳聲漁歌的千年迴響中

聽萬物互聯的未來之聲

這是一座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鎮史的歷史文化名鎮,是「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現在,這裡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永久會址,被譽為鑲嵌於數字世界的「樣板間」,感知網際網路脈動的「活標本」。

在烏鎮,「雲享烏鎮」可實時查看重要應急設施和重要場所點位,通過嵌入地圖和接入人員分布實時熱力圖,及時應對重大應急突發情況。「雲享烏鎮」讓整個烏鎮變得智能、便捷、有序。

雲享烏鎮運營中心,提供城市治數位化方案

在烏鎮,作為國內首個投入運行的雲上農業試驗載體,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讓種田靠數據而不再靠經驗。試驗場同全國13個省市的孵化項目互聯互通,有望成為服務全國的數字農業超級接口,用「數位技術」助力鄉村振興。

工作人員正在雲上農業試驗場進行農作物落葉清理

烏鎮不大,但網上烏鎮的每一個細節,非常值得體驗和探索,從這個角度講,烏鎮又大得像網際網路本身。江南水鄉不斷有浪花激起,每一朵都傳來未來的聲音。追憶流年、感知當下、洞見未來,盡在烏鎮。

看多一點

從旅遊小鎮、文化小鎮再到會展小鎮,烏鎮是全國特色小鎮的佼佼者。烏鎮緣何不一樣?因為它不僅 「外表」美,「裡子」更美,古樸的外表下有一顆「年輕的心」,用超前的建設理念,帶來了便捷的生活和遊玩體驗;「雲端小鎮」讓烏鎮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變得更加智慧。

浙江是全國最早規劃建設特色小鎮的省份之一,截至2019年,全省有22個省級特色小鎮、110個省級創建小鎮、62個省級培育小鎮。

特色小鎮創建之初,浙江便提出「創建制」的思路,重實效、輕牌子,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寬進嚴出、動態評價;還有「期權激勵制」,不搞「給牌子、分銀子、戴帽子」,考核合格後兌現政策。

雲享烏鎮運營中心,從「雲上」到「雲享

2018年,浙江又出臺全國首個針對特色小鎮創建規劃的專項指導文件《浙江省特色小鎮創建規劃指南(試行)》,將特色小鎮分為以提供技術與金融服務產品為主、以提供實物產品為主、以提供體驗產品為主的三大類,對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特色旅遊產品等分別加以引導,率先形成了「規劃有指南、創建有導則、考核有辦法、驗收有標準」的特色小鎮工作體系。

在雲棚試驗場,機器人正在進行運輸測試

夢想小鎮、雲棲小鎮、絲綢小鎮、青瓷小鎮、諸暨襪藝小鎮、海寧皮革時尚小鎮……一個個特色小鎮構築的創業創新「生態群落」,不僅使浙江內在發展動力得到釋放,還通過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使特色小鎮成為協調城鄉發展、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載體,對外在高端資源方面形成了強大吸附力。

未來科技城

我負責陽光雨露

你負責茁壯成長

2011年,未來科技城掛牌,建設管理區128.3平方公裡,是浙江省高端人才集聚區、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科學發展新城區,被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列為全國四大未來科技城之一。當時,未來科技城僅有人口6.7萬人,截至2019年底,這裡已是人口突破40萬的小城,聚集在未來科技城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有430名。

夢想小鎮

在未來科技城,夢想是用來實現的。未來科技城管委會自持的「夢想小鎮」,一如它的名字,無數年輕人的夢想從這裡起航。為了讓年輕創業者輕鬆上陣,夢想小鎮打造了創業政策、資本市場、創業文化的閉環,為創業者節約房租成本、補貼物業能耗,營造最優創業體系。

遙望直播電商產業產業園

目前,夢想小鎮集聚創業項目2447個、創業人才20700名,形成了一支以「阿里系、高校系、海歸系、浙商系」為代表的創業「新四軍」隊伍;218個項目獲得百萬元以上融資,已經披露的融資總額達127.75億元。

看多一點

未來科技城留給人的深刻印象,既有「未來已來」的驚豔,也有「畝產效益」的高光。

浙江「七山一水兩分田」,長期以來一直在試圖用最小的空間資源達到生產力的最優化布局。園區、特色小鎮等聚焦於支撐浙江長遠發展的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端裝備製造7大萬億元產業以及歷史經典產業,主攻最有基礎、最有優勢的特色產業,專注於培養「單打冠軍」,通過產業結構的高端化推動浙江製造供給能力的提升。

作為一種產業集聚發展的新方式,這些「點狀經濟」正成長為浙江地方科技創新與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通過強化社區功能打造社會生態,集聚創業者、風投資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等耦合,大批以製造業、智慧城市為應用場景的物聯網平臺與生態企業聚集,形成「小鎮+公共產品+創新成果平臺」的新模式,打造出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的創新高地。

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是浙江發展中的一個鮮明特色。2013年,浙江在嘉興海寧開展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隨後改進推廣,並在2018年出臺指導意見,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決定在用地5畝以上工業企業已經實施「畝產效益」綜合評價的基礎上,到2020年全省所有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不含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和房地產開發)以及產業集聚區、經濟開發區、高新園區、小微企業園區、特色小鎮(不含歷史經典產業特色小鎮)全面實施「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同時,嘗試通過資源要素區域差別化配置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比如構建年度用地、用能、排放等資源要素分配與市、縣(市、區)「畝產效益」績效掛鈎的激勵約束機制。

雲棲小鎮

在這裡

杭州把中國帶上「雲」時代

雲棲小鎮是浙江省特色小鎮發源地、杭州城市大腦策源地,是杭州市推動數字經濟與新製造業融合發展的先行之地,也是全國最早布局雲產業的地方:北鬥時空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等空天信息巨擘,中國船舶海洋裝備產業園、養生堂生命健康產業園等百億級製造業產業集群在這裡起航,西湖大學的科研成果轉化科技園在這裡落成。

在雲棲小鎮誕生的「城市大腦」,是建設「數字杭州」的一項重要舉措,以城市治理體系的創新,形成了城市數位化推動科技創新的新機制,為全國城市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杭州方案」。

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

「城市大腦」通過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手段引入現代化城市治理,讓整座城市變得更聰明、更體貼、更高效。如今,「城市大腦」不斷升級迭代,每個季度都會推出新的公共服務產品,在城市運行的生命體徵感知、公共資源配置、宏觀決策指揮、事件預測預警、「城市病」治理等方面發揮出巨大作用。

看多一點

從誕生之初,杭州「城市大腦」便帶有鮮明的「需求導向」的烙印。無論是賦能社區街道的區域治理,還是推進政府部門內生的數位化治理改革,最重要的其實是政府理念由管理思維到服務意識的轉變。堅持以城市痛點問題為導向,是「城市大腦」為杭州市的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帶來重大提升的關鍵。

城市大腦探悟館展廳

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提出「數字浙江」建設,為今天浙江省的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治理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浙江大力推動政府數位化轉型,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構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杭州「城市大腦」「最多跑一次」、掌上辦事之省……數字經濟已成為浙江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2019年,浙江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萬億元,對GDP增長貢獻率達19.6%,成為全國首批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疫情期間,浙江充分利用數字經濟先發優勢,推行「一圖一碼一指數」,為精密治控和復工復產貢獻了浙江智慧。

浙江的創新實踐證明,數字治理是實現治理現代化、行政現代化、生活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的科學工具,也是必由之路。推進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最終實現城市數位化,用AI和大數據打造未來城市,賦能美好生活——這是不斷演進的「雨林」生態體系,也是浙江發展數字經濟帶給我們的現實啟示。

來源:「雲南發布」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浙」裡問道 | 打造特色小鎮 建設美麗鄉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從化:建設特色小鎮成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據悉,從化作為廣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主陣地,正在朝著建成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目標而努力。特色小鎮建設作為從化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面對特色小鎮建設這條發展新路徑,從2015年底提出特色小鎮發展戰略至今,從化在全區謀劃布局20個特色小鎮,在特色發展之路上穩步前進,有效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 雙江鄉:著力打造美麗屋場,建設秀美鄉村
    「現在政策好,政府大力支持搞美麗鄉村建設,我們老百姓也積極響應,大家齊心協力把家門口打造得像個花園,去菜園子都不用踩泥巴路了!」12月2日,雙江鄉方石村木衝屋場的村民興高採烈地告訴婁星區美麗鄉村示範創建考核組。
  • 神木市欄杆堡鎮:強化生態健康、鄉村旅遊 全面打造「美麗小鎮」
    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建設美麗小鎮提供了基礎。 (二)文化底蘊悠久深厚。近年來,欄杆堡鎮努力發掘文化旅遊資源,積極打造文化大鎮。欄杆堡鎮有大量保留在群眾家中九十年代欄杆堡出土的漢代文物,據史料記載,漢代光武帝劉秀曾居住於欄杆堡,漢代文化底蘊充足。
  • 追溯鄉土記憶 打造特色村莊 六石美麗鄉村建設內外兼修
    各創建村不斷挖掘村(小區)域文化特色,按照尊重自然美、大創文態美的思路,融入各類彰顯村情的特色文化,追溯鄉土記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風光、風情、風韻、風採、風俗」的特色村莊。花上頭自然村:歷史與風景相映「坐臥芙蓉花上頭,清香長繞飲中浮。」
  • 未來已來 戴村的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要上線了
    以打造省級「郊野運動小鎮」為契機,戴村鎮推動經濟產業業態創新突破。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聯賽、山地馬拉松賽、全國航海模型公開賽等大型賽事的舉辦,讓這個小鎮每逢節假日遊人如織。目前,大佛山滑翔傘項目、雲山峽谷漂流、三清園戶外拓展項目正在加緊落地,未來這裡必將成為杭州戶外運動休閒的又一基地。
  • 以稻米小鎮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灤南縣柏各莊鎮以特色稻米小鎮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平臺,以「柏各莊大米」地標認證及國家地標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為基礎,以建設高標準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為載體,以農業合作社建設為依託,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走出一條集約化、產業化發展道路,推進農村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 突出地域特色 打造「五美」鄉村 新幹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
    今年以來,新幹縣突出地域特色,全面彰顯產業興旺之美、自然生態之美、文明淳樸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諧有序之美,分類推進鄉村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努力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分類推進鄉村發展。
  • 新疆鞏留:全力打造特色旅遊小鎮
    今年,鞏留縣按照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總體布局,多方爭取資金,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旅遊業發展步伐,打造旅遊小鎮,豐富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進一步提升旅遊接待能力。2019年,庫德寧鎮莫合社區針對區域內的旅遊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在保留居民住宅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對牆外立面加固、修復、塗色等,並對村裡的多條街道進行硬化、綠化、設置標識牌等,將小村打造成一個集旅遊、娛樂、消費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小鎮。
  • 建設美麗鄉村 打造鄉村牧歌——湖北棗陽鄉村見聞
    近年來,棗陽市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服務進行提檔升級,把農村的風景、分散的資源串成線、集成團、連成片,打造宜居、宜行、宜遊、宜業的美麗鄉村,一幅幅充滿田園風情又不失現代氣息的鄉村圖景在鄂西北大地上鋪展開來。鄉村之美,貴在環境。棗陽市在打造美麗鄉村的過程中,沒有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修復房屋立面,保持了農家房屋原有的韻味。
  • 魯山縣茶庵村:打造特色鄉村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據了解,茶庵村地處魯山縣熊背鄉西南20公裡,全村175戶、753人,面積大約13.08平方公裡,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2018年以來,村「兩委」班子依託當地優越自然資源,打造「蜜蜂小鎮」特色名片,發展袋料食用菌新型產業,謀劃旅遊觀光、民宿農家樂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 班家耕讀小鎮,濮陽打造的一個美麗鄉村景區,雖然小眾但是很精美
    不過呢,在河南這塊中原大地上,也有一個小鎮,號稱「中原小烏鎮」,這就是位於濮陽市的班家耕讀小鎮。小鎮大門在建設美麗鄉村的熱潮下,濮陽以中原傳統民居為基礎,打造了這個美麗的小鎮,漫步其中,犁耙,紡車,石碾,水車,車軲轆等等農耕用品都成為了遊客打卡拍照的熱門點。
  • 祥生小鎮牽手「屁桃君」家族 釋放特色小鎮「萌」屬性
    祥生小鎮集團營運管理中心總經理胥克分享了此次與「醜比頭」的跨界合作,「我們一直在尋求各行業優質的合作夥伴,打造特色小鎮。醜比頭是一個以自然文化為創作背景的IP形象,醜比頭的精靈們一直生活在農場的大自然裡,他們擁有積極溫馨的自然文化,倡導善良友愛的內在品格,主張大自然的多樣性和純粹美好的生活方式,這與祥生小鎮集團「發現、保留、再創、共生」,倡導人與自然祥和共生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 日照高新區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幸福家園
    從內到外換了新裝的河山鎮,聘請了環衛公司,村裡配齊了保潔隊伍,鎮裡定期舉行人居環境整治「大比武」,全民參與保護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漸漸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隨便走進哪個村莊,白牆黛瓦、悠長小巷,街頭小景、口袋公園,美麗鄉村美麗如是。以生態運筆,日照高新區在全區布局規化。
  • 郝效冬調研響泉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平川文旅公眾號 ID: gh_fe0ba9ff83af7月15日,平川區委副書記、區長郝效冬深入寶積鎮響泉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區委副書記李應偉,副區長楊明一同調研。郝效冬指出,要深挖響泉本地文化特色,結合「泉」「館」「民俗」等特色資源稟賦,進一步完善規劃設計,走出一條適合響泉自身發展的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子,助推響泉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要進一步實施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面綠化、亮化、淨化村莊道路,精心設計打造道路兩側景觀帶,提升牆面治理水平;要突出資源特色,有效推動村史館建設和布展工作進程;要加快推進山體綠化和沙河治理,提升美麗鄉村整體水平
  • 武義溫泉小鎮:包容並蓄多元發展 打造特色小鎮樣板
    乘勢而上的溫泉小鎮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參與者,作為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自2015年啟動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創建工作以來,該小鎮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有效投資29.13億元,累計吸引企業入駐67家,其中旅遊企業61家,初步實現以溫泉為特色,文化、健康、運動、養生等產業與旅遊融合發展的目標。
  • 60天,8000萬 浙中小鎮改造何以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個由浙江省武林集團承建的美麗城鎮建設項目,儼然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項目最大的問題就工期緊張,項目原定於12月下旬進行小城鎮考核,留給武林建設團隊的時間還相對寬裕。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小城鎮考核提前至11月中旬,這意味著工期大幅度壓縮,施工計劃必須重排。」項目經理範磊介紹道。
  • 副區長方軍調研新街美麗鄉村建設
    6月23日上午,副區長方軍到新街元沙村、芝蘭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區府辦、區美麗辦、區農村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參加調研。街道黨工委書記湯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衛振平陪同調研。
  • 建設南粵精美鄉村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12月19日晚,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西江公園舉行。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南平村等10個村落獲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佛山市三水區「百裡芳華之西江十裡畫廊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等20條鄉村旅遊線路被評為「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 大田鎮樂妹村:花小錢創特色 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近年來,大田鎮樂妹村把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的有效抓手,緊緊圍繞「抓機制、樹樣板」,全面落實「六治」專項活動,因地制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美化綠化村莊,堅持以「花小錢創特色」,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 平陽縣打造15個樣板田塊 示範帶動「美麗田園」建設
    其中核心區上林垟村佔地面積2500畝,先後入選「浙江省美麗鄉村精品村」「浙江省垃圾分類試點村」「溫州市最具農業特色村」「溫州市最美70村」。示範區分優質水稻種植區、優質蔬菜種植區、特色水果種植區,番茄種植已初具規模;溫州新豐種子有限公司成為全市最大的常規早稻繁育基地,並初步形成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區雛形。該田園將以蕃茄種植基地和水稻育種基地為示範引領,以美麗田園創建為契機,結合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全力打造鄉村農業旅遊觀光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