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下)卜周易管輅知機

2020-12-27 與生活交朋友

上回說到左慈戲曹操,幾百個屍首追打曹操。

曹操見群屍在黑風中站起,驚倒在地。沒多久,風停了,群屍都不見了。左右扶曹操回宮,曹操因受驚臥病不起。

曹操得病,喝藥都沒用。剛好太史丞來許昌見曹操,曹操令許芝卜易。

許芝說:「大王聽說過神卜管輅[ lù ]嗎?」

曹操說:「我聽說過他,不知道他算得準不準。你詳細給我說說。」於是許芝詳細給曹操介紹管輅。

管輅,字公明,平原人。容貌粗醜,喜歡喝酒,非常豪邁。他父親曾經是琅琊即丘長。

管輅自幼便喜歡仰望星空,夜不能寐,父母都阻止不了。他常說家雞野鳥都知道天時,更何況人呢。管輅與鄰居小兒一起玩,總是在地上畫天文,分布日月星辰。等他稍微大一點,便已精通《周易》,善於卜卦、相術等。

琅琊太守單子春聽說管輅之名,召其相見。當時有一百多個客人,都是善於說話的人。

管輅對子春說:「我年紀小,膽氣不夠,請先讓我喝三升美酒,然後再說。」

子春很驚奇,於是給了他三升酒。

管輅喝完酒,問子春說:「今天要與我答話的,是府君坐上客人嗎?」

子春說:「我自己與你旗鼓相當。」於是與管輅討論易理。

管輅亹[ wěi ] 亹而談,言言精奧。子春反覆出難題,管輅對答如流。從早上一直到晚上,酒食不行。子春和眾賓客,無不嘆服。從此天下人都稱他為神童。

當地居民郭恩兄弟三人都得了瘸腳病,請管輅幫忙算命。

管輅說:「卦中說您家的墓中有女鬼,不是您的伯母便是叔母。昔日饑荒之時,有人為了幾升米,將他推入井中,用大石頭壓破了她的頭。孤魂痛哭,向老天控訴,所以你們兄弟得此報應。這消除不了。」郭恩兄弟哭泣認罪。

安平太守王基知道管輅是神卜,請管輅到家中。

信都令的妻子常患頭風病,他兒子又患心病,便請管輅去為他卜卦。

管輅說:「這大堂的西角有兩具死屍,一個持矛,一個持弓箭。頭在壁內,腳在壁外。持矛的預示著刺頭,所以頭痛。持弓箭的預示著刺胸腹,所以心痛。」

信都令便去挖掘,挖了八尺深,果然有兩個棺材,一個棺材中有矛,一個棺材中有角弓和箭,棺木都已經腐爛。

管輅讓信都令將骸骨運到城外十裡埋葬,他妻子和兒子的病就都好了。

這是東晉文學家幹寶的《搜神記》中的一個故事:《管輅筮信都令》。

館陶令諸葛原升為新興太守,管輅前往送行。

客人說管輅善於覆射(將東西用碗蓋住,讓人猜的遊戲),諸葛原不信,偷偷將燕子蛋、蜂窠[ kē ]和蜘蛛分別放在三個盒子中,令管輅卜卦。

管輅卦成後,各寫了四句話在盒子上。

第一個盒子:含氣須變,依乎宇堂;雌雄以形,羽翼舒張:此燕卵也。

第二個盒子:家室倒懸,門戶眾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

第三個盒子:觳[ hú ] 觫[ sù ]長足,吐絲成羅;尋網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眾人看後,無不驚嘆。

村裡有個老婦人的牛丟了,求管輅幫他卜卦尋找。

管輅說:「北溪之濱,有七個人正在宰牛烹食。您趕緊去找,還能看到皮肉。」老婦人果然前去尋找,七人正在茅舍後煮食,皮肉還在一旁。

老婦人向本郡太守劉邠[ bīn ] 告狀,捉拿七人治罪。

劉邠問老婦人說:「你是怎麼知道的?」老婦人說是管輅卜算出來的。

劉邠不信,請管輅到府中,將印囊及山雞毛藏在盒中,讓管輅卜卦。

管輅卜出其一:內方外圓,五色成文;含寶守信,出則有章:此印囊也。

其二:巖巖有鳥,錦體朱衣;羽翼玄黃,鳴不失晨:此山雞毛也。

劉邠大驚,將管輅奉為上賓。

一天,管輅去郊外散步,看見一個少年在田中耕地。

管輅站在路旁,看了他很久,問道:「你叫什麼,多大了?」

少年回答說:「我叫趙顏,今年十九歲了。敢問先生是誰?」

管輅說:「我叫管輅。我見你眉間有死氣,三天內必死。你長得如此帥氣,可惜短命。」

趙顏急忙回家將此事告訴他父親,他父親聽後,追上管輅,哭拜在地說:「請救救我兒子!」

管輅說:「這是天命,怎麼能消除?」

趙顏父親求他說:『我就這麼個兒子,求您救救他。』趙顏也在一旁哭求。

管輅見父子情切,於是對趙顏說:「你準備一瓶淨酒,一塊鹿脯,明天拿到南山之中,大樹之下。盤石上有兩人下棋,一人向南坐著,穿白袍,長得很醜,一人向北坐著,穿紅袍,長得很美。你可以趁他們下得盡興時,將酒和鹿脯給他們。等他們喝飽吃足後,你再向他們哭拜求壽,一定可以延壽的。但你千萬別說這是我教的。」趙顏父親留管輅在家。

第二天,趙顏帶著酒脯杯盤進入南山,大約走了五六裡,果然有兩個人在大松樹下的盤石上下棋,什麼都顧不上。

趙顏跪著進獻酒脯,二人專注下棋,不自覺地將酒喝盡。

趙顏哭拜在地,向他們求壽,二人大驚。穿紅袍的人說:「這一定是管子教他的。咱們既然吃了他的東西,必須得憐憫他。」

穿白袍的人在身邊拿出一本簿籍查看,對趙顏說:「你今年十九歲,要死了。我現在在十字上添一個九字,你壽命可以到九十九。回去見到管輅,讓他別再洩露天機了。不然,必遭天譴。」

穿紅衣服的提筆添字後,一陣香風吹過,二人化作兩隻白鶴,沖天而去。

趙顏回去問管輅,管輅說:「穿紅衣服的是南鬥,穿白衣服的是北鬥。」

趙顏說:「我聽說北鬥九星,怎麼會是一個人?」

管輅說:「散而為九,合而為一。北鬥代表死,南鬥代表生。現在你已經成功添壽,還需要憂慮嗎?」父子拜謝。

從此管輅擔心洩露天機,不再輕易為人卜卦。

許芝介紹完管輅,繼續說:「此人現在在平原,大王想知道兇吉,幹嘛不召他來?」

曹操大喜,立即派人去平原召管輅。管輅到後,曹操令他卜卦。

管輅說:「這是幻術罷了,何必憂心?」曹操心安,病便漸漸好了。

曹操令管輅卜天下事。

管輅卜卦說:「三八縱橫,黃豬遇虎;定軍之南,傷折一股。」

曹操又令他卜算後世命運。

管輅卜卦說:「獅子宮中,以安神位;王道鼎新,子孫極貴。」

曹操問他具體什麼意思,管輅說:「茫茫天數,不可預知。以後自會應驗。」

曹操想封管輅為太史,管輅說:「我命薄相窮,不稱此職,不敢接受。」

曹操問他原因,管輅說:「我額頭沒有主骨,眼睛裡無守精,鼻子上無梁柱,腳下無根,背部無三甲,腹部無三壬。只可泰山治鬼,不能治生人。」

曹操說:「你看我面相如何?」

管輅說:「您已經位極人臣,何必相面?」曹操再三問他,管輅笑而不答。

曹操令管輅將文武官僚都相一遍。

管輅說:「都是治世之臣。」曹操問兇吉,管輅都不肯多說。

曹操令管輅卜算東吳、西蜀。

管輅卜卦說:「東吳要死一個大將,西蜀有兵侵犯邊界。」曹操不信。

忽然合肥來報:「東吳陸口守將魯肅身亡。」曹操大驚,忙派人去漢中打探消息。

沒幾天,漢中飛報:「劉玄德派張飛、馬超屯兵下辨取關。」

曹操大怒,想親自率領大軍再入漢中,令管輅卜卦。

管輅說:「大王不可妄動,明年春天,許都必有火災。」

曹操見管輅的話都已應驗,所以不敢輕易動身,住在鄴城。

曹操派曹洪率五萬兵馬,前去協助夏侯淵、張郃守東川。派夏侯惇領兵三萬,在許都來回巡警,以備不測。又讓長史王必總督御林軍馬。

主簿司馬懿說:「王必粗心大意,喜歡喝酒,不適合當此職。」

曹操說:「王必是孤披荊棘歷艱難時跟隨我的人,忠而且勤,心如鐵石,最適合當此職。」於是讓王必統領御林軍,屯於許都東華門外。

管輅是歷史上著名的術士,據說是卜卦觀相的祖師爺。

關於管輅的卜卦傳說,數不勝數,劉伯溫都望塵莫及。《三國演義》中只是其中的幾個。有的同一個故事,都有很多個版本。

不過曹操時代的管輅,還是個兒童,演義出場過早了。

相關焦點

  • 三國神算子管輅,《演義》裡講到他的事,有多少是真的?
    管輅lù字公明,是個會佔卜算卦的術士,在《三國志方術傳》中有他的記載。管輅這人容貌不佳又矮又醜,說話不著調,又喜歡喝酒,整體個人形象感覺跟濟公差不多,大家喜歡他但不尊敬他。管輅八九歲時就喜歡看星星,研究天文,長大後自學《周易》精通佔卜算卦。
  • 德州漢魏五賢之五 三國著名術士管輅
    時任琅琊太守的單子春,聽說管輅很有才華,便邀請賓客百餘人,想試試管輅的本領。管輅「文採葩流,枝葉橫生」,單子春及眾士聯合起來一起發難,而管輅則「逐人予以答對,言皆有餘」。「於是,(管輅)發聲徐州(刺史部),號為神童」。正始九年(248年),管輅被推舉為秀才。管輅一生曾擔任過文學掾、文學從事、治中別駕、少府丞等職。他的初仕是到清河太守華表處擔任文學掾,也就是負責寫寫算算一類的差事。
  • 【成語故事】清河出了個傳奇人物叫管輅
    精通《周易》善於卜筮、相術,能通鳥語,相傳每次預言都很準確,出神入化。被後世奉為卜卦觀相的祖師,代表作品有《周易通靈訣》二卷、《周易通靈要訣》一卷、《破躁經》一卷、《佔箕》一卷。說起來管輅與清河也頗有淵源。他少時曾隨父親在這裡生活過,並且管輅的仕途也始於這裡。當時的清河郡太守華表,十分欣賞管輅的才學,便邀請他來清河擔任文學掾。
  • 周易佔卜之源流逐個說
    在【周易】中,各種取象中最多的就是龍的形象。另外,郭沫著先生還考證周易中的陰陽爻分別是原始人加以崇拜的女性生殖器和男性生殖器,這雖然是猜測,但卻觸到了原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在周易中的體現之一方面。對圖騰的崇拜活動總懸與巫術緊繁相連或是以巫術作媒介面實現的。
  • 《易童子問》王聖夫:愁中卜命看《周易》,夢裡招魂讀《楚辭》
    愁中卜命看《周易》,夢裡招魂讀《楚辭》感 懷 [唐] 劉長卿秋風落葉正堪悲,黃菊殘花欲待誰。愁中卜命看《周易》,夢裡招魂讀《楚辭》。自恨不如湘浦雁,飛來即是北歸時。注1此詩一作《辰陽即事》,作者為張謂。張謂(生卒年不詳),字正言,河內(今河南沁陽市)人,唐朝詩人,《早梅》的作者。
  • 再讀《三國演義》: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讀《三國演義》,其樂無窮。其實我已經十多年沒讀過了,讀書時候讀的最多。但那時候經歷的少,可能只是對英雄,戰爭的熱血更加感興趣而已。如今重讀,應該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感悟和認知。過去是囫圇吞棗,這次我選擇慢讀,並記錄一下再讀《三國演義》的想法。東漢天下傳至桓靈二帝時,天下已經動亂不堪。桓帝禁錮善類,重用宦官。
  • 再讀《三國演義》:第四回(上)廢漢帝陳留踐位
    上回說到,董卓在設宴款待群臣時提議廢少帝,袁紹公開跟董卓叫板,兩人拔劍針鋒相對。董卓想殺袁紹,被李儒攔住了。袁紹估計也慫了,也沒繼續鬧下去,提著寶劍向百官告辭,棄官奔向冀州去了。董卓對袁隗說:「你侄子太無禮了,我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寬恕他的。廢立之事你怎麼看?」袁隗還能說啥呢,只能贊同董卓啊。在董卓的淫威之下,群臣都只能屈服。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五回(下)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祖茂突然從林後殺出,想砍死華雄,卻被華雄一刀砍於馬下。《三國演義》中,不僅僅活著的是英雄,像祖茂這種打醬油的小角色,也非常對得起英雄這個詞。祖茂對孫堅忠心耿耿,自己引開敵人,讓孫堅逃出生天。有勇有謀,視死如歸,敢單槍匹馬襲擊華雄,雖然技不如人被反殺,但仍然是個令人敬佩的英雄。
  • 「閱讀12」三國演義
    讓孩子自己選擇一本書進行閱讀打卡, 孩子在書架上挑了挑,挑了本《三國演義》。學校裡的閱讀打卡的活動是從12月2日開始的,活動剛開始的那幾天,孩子特別的有熱情,也很有動力,在寫完作業後,可以讀好幾本書。從他閱讀存摺上面的打卡記錄可以看出來,2號當天,自己給登記了6分,三國演義的第6回、《神奇校車之水的故事》還有牛津樹的《poor old mum》,新鮮勁沒有堅持幾天。3號只讀了三國演義的第8回,選了一本牛津樹;4號沒有讀三國演義,選了一本之前看過了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插圖版的,很快就看完了。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下)孫權遺書退老瞞
    上篇說到趙雲截江奪阿鬥,放孫夫人回吳。孫夫人回吳後,告訴孫權張飛、趙雲殺了周善,截江奪了阿鬥。孫權大怒說:「現在我妹妹已經回來了,與他沒啥關係了,殺周善之仇,不能不報!」於是召集文武,商議起兵攻取荊州。
  • 再讀《三國演義》:第十七回(下)曹孟德會合三將
    這一段在《三國演義》中非常有名,曹操借人頭安撫軍心。作為統治者,為了大局,不得不犧牲少數人的利益去維護穩定。只是被犧牲掉的王垕實在是無辜。王垕雖是虛構人物,但歷史上確實是有原型的,曹操也確實幹過這種事。曹操奸雄的稱號真不是白得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是重中之重。東漢末年,屢鬧饑荒,很多勢力都是因為沒有糧草,不戰自潰。袁術、袁紹兄弟能夠強大,就是因為糧草充足。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下)碧眼兒坐領江東
    孫策氣衝衝地回府,又看見于吉站在府門口。孫策於是不入府,到城外下寨,傳喚眾將商議,準備起兵幫袁紹夾攻曹操。眾將都說:「主公身體未愈,不能輕舉妄動。等身體養好,再出兵不遲。」這夜孫策住在寨子內,又見于吉披頭散髮而來。孫策帳中呵斥聲不絕。第二天,吳太夫人傳命要孫策回府。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五十回(下)關雲長義釋曹操
    部下回報說:「前面山路狹窄,早晨又下過雨,溝壑內積水流不出,馬蹄陷在泥土中不能前進。」曹操大怒,呵斥道:「軍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怎麼會有遇到泥濘道路就不走之理?」於是傳下號令,讓老弱受傷的士兵在後面慢慢走,強壯的擔土背柴,搬草運蘆,填塞道路。即時行動,違令者斬。眾人只得下馬,在路旁砍伐竹子樹木,填塞山路。
  • 術士管輅教人向南鬥、北鬥二神求救,平添了九十年壽命
    三國時期,曹魏術士管輅(lù),字公明,平原縣人。管輅尤其善於佔卜,看相,所說的預言往往都能應驗,因此聞名天下。安平太守王基,字伯輿,家中多次發生怪異之事,請管輅佔卜。卦成後,管輅對王基說:「卦象顯示,應該有一名卑賤的女子,生下一名男嬰,男嬰落地後便能行走,走入灶臺中而死。又有一條大蛇盤踞在床上,口中銜筆,全家去查看時,大蛇便離開了。又有一隻烏鴉飛入室中,與燕子相鬥,燕子死,烏鴉離去。有這樣三件怪事。」王基大驚,說:「先生的佔卜之術果然神奇,竟然算的絲毫不差,請問先生吉兇如何?」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下)張翼德義釋嚴顏
    張飛大怒,咬牙切齒,披掛上馬,率數百騎來巴郡城下挑戰。城上眾軍不出城,只是百般痛罵。張飛性急,幾次殺到吊橋,要過護城河,又被亂箭射回。一直到晚上,城中沒有一個人出來,張飛憋了一肚子氣回寨。第二天早上,張飛又率軍去挑戰。嚴顏在城牆敵樓上,一箭射中張飛頭盔。張飛指著嚴顏,恨恨地說:「如果抓住了你這個老匹夫,我一定吃了你的肉!」
  • 再讀《三國演義》:第十二回(下)曹孟德大戰呂布
    現在打徐州,家裡兵留多了,徐州拿不下,兵留少了呂布又會趁虛而入,兗[ yǎn ]州就徹底沒了。如果徐州沒打下,明公能去哪?陶謙雖然死了,徐州已經有劉備防守。徐州百姓,都已臣服劉備,一定會幫劉備死戰。明公放棄兗州而取徐州,是舍大求小,去本求末,以安換危。請您三思!」曹操說:「今年鬧饑荒,士兵坐守在此,坐吃山空,也不是個辦法。」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二十回(下)董國舅內閣受詔
    董承叩首謝恩,獻帝解下袍帶給董承,並偷偷說:「你回去仔細看一下,別辜負了朕的意思。」董承會意,穿袍系帶,辭別獻帝,離開功臣閣。董承是漢靈帝母親董太后侄子,漢獻帝嬪妃董貴人的父親。前期一直護衛獻帝,因功封為車騎將軍。曹操也是他召去勤王的。曹操掌控朝廷,獻帝能信得過的也只有董承了。董承於公於私,都會接受這衣帶詔。獻帝與董承在功臣閣密談,早已有人報告給曹操。
  • 詩人一生坎坷,落寞中「愁中卜命看周易」,寄託了怎樣複雜的心境
    愁中卜命看周易,夢裡招魂讀楚詞。自笑不如湘浦雁,飛來即是北歸時。說秋風掃落葉正是悲秋時節,那落敗的黃菊花還在等待誰。秋雨綿綿寒氣過早地來臨,清晨山林深處很晚才見到陽光。惆悵時看看周易佔卜一卦,為什麼我的命運如此不順,什麼時候才能有出頭之日。夜裡做噩夢是白天讀了悲壯的楚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