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搭配師:人才缺口高達百萬的時尚新職業

2021-01-10 中國日報網

為你搭配一身時尚的衣裝,為商品注入流行的元素,為城市添些色彩活力……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身影處處可見。看似平凡無奇的景物只要經由他們雙手,便會像花兒一樣綻放色彩,煥發靈動和生機。用一點點技巧孕育出無限生活情趣——他們的名字叫「色彩搭配師」,也被人們稱為色彩世界裡的「魔法師」。

色彩搭配師,就是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色彩搭配與設計、色彩策劃與營銷、色彩調查與管理、色彩研究與諮詢的人員。這個職業最早興起於歐美、日本等國,上世紀90年代末傳入我國,並主要服務於個人色彩的診斷諮詢。2007年11月,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批准並向社會公布色彩搭配師成為國家新職業。

「色彩搭配是基於人的心理需求而產生的,只要有色彩應用的地方,就會需要這個職業或能力。」擔任色彩搭配師國家職業標準編寫組首席專家的中國流行色協會常務副會長梁勇告訴記者,經過這些年來的起步發展,目前,我國從事色彩搭配專業工作的人員約4萬餘人,與色彩搭配相關的專業設計人員已超過30萬人,專門從事色彩諮詢和顧問的機構和工作室也有800餘家。色彩搭配師的從業領域也日漸廣闊,服飾、化妝用色指導、居家用色設計、外包裝色彩設計、企業色彩策劃等都是色彩搭配師的工作範疇。

而作為國內惟一的色彩專業協會,中國流行色協會從2007年起開展色彩搭配師專業能力考評與培訓工作。截至目前,協會共培養了4000多名具備專業資格的色彩搭配師。「這些遠遠無法滿足當下市場的需求。」中國流行色協會培訓部主任崔蓓蓓切身感受到職業供求的火熱,「物以稀為貴,具備專業水平的色彩搭配師供不應求,目前基本處在培訓一個,就業一個的狀態。許多公司想招聘優秀的色彩搭配師,都打電話來讓我們幫助聯繫。」

據她介紹,色彩搭配師這一職業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發展得相當成熟。日本從1994年出現色彩搭配師認證,至2010年已有100萬人擁有專業資格證書,每年報考色彩搭配師的人數也維持在7萬上下。「據此推算,我國作為製造和消費大國,未來幾年色彩搭配師的職業需求至少在百萬人以上。」

為將色彩搭配設計理念更好的推向社會,中國流行色協會培訓部特於2011年9月23日在北京、上海兩地同時組織色彩搭配這一應用能力的系統學習及專業能力認證,全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色彩搭配人才。詳情請關注中國流行色協會培訓部官網:http://www.colorcoordinator.cn/ 。

相關焦點

  • 色彩搭配師:色彩世界的「魔法師」
    為你搭配一身時尚的衣裝,為商品注入流行的元素,為城市添些色彩活力 …… 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身影處處可見。看似平凡無奇的景物只要經由他們雙手,便會像花兒一樣綻放色彩,煥發靈動和生機。用一點點技巧孕育出無限生活情趣 —— 他們的名字叫 「 色彩搭配師 」 ,也被人們稱為色彩世界裡的 「 魔法師 」 。
  • 人工智慧訓練師、呼吸治療師……16個新職業公布
    近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慧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16個新職業
  • 「全媒體運營師」:黃金新職業
    「全媒體運營師」:黃金新職業 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影視人才交流中心暨北京新廣匯賢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申報,2020年2月25日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16個新職業,「全媒體運營師」錄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大典》 被社會譽為黃金新職業
  • 2020年考薪稅師有什麼用?發展前景如何?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通知,明確為適應時代需要,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下增設"薪稅管理師"新工種。薪稅管理師資格證書有著國家還政策的支持,從業人員會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
  • 2020年中國職業技能型人才缺口大的行業有哪些?
    近日,數據智能科技平臺Mob研究院發布《2020中國職業教育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指出,我國2020年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6000億,目前所處發展階段仍偏早期,未來下沉發展機會較大。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結構轉型,勞動力市場存在供給和需求不匹配,缺少熟練技術人才的結構性問題。
  • 報告顯示新基建人才缺口明顯 傳統行業提前儲備人才
    網際網路人職業成長平臺拉勾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受相關政策影響,企業新基建相關職位發布量直線上升,相關職位簡歷投遞人數也出現增長趨勢,至2020年底新基建相關核心技術人才缺口已達426萬。  這份名為《2020年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白皮書》的報告指出,2020年受「新基建」政策影響,傳統行業呈加速轉型趨勢。
  • 小店數字轉型催生人才缺口新增30%,支付寶服務商:優先面向大學生!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小店數字轉型催生人才缺口新增30%,支付寶服務商:優先面向大學生!
  • 金融科技人才缺口巨大 中騰信為銀行轉型升級賦能
    來源:時刻頭條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到來,金融數位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相關科技人才需求缺口不斷加大。普華永道在報告中指出,國內金融科技人才缺口超150萬。如何加快金融科技人才布局,從而在數位化轉型的趨勢中搶佔先機,已經是很多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中小銀行,迫在眉睫的問題。
  • 人工智慧人才缺口達30萬 年薪百萬難尋資深複合型「高手」
    其中,資深複合型人才年薪可達百萬,全國極其匱乏。各國搶佔融合先機人工智慧具有強大的溢出帶動作用,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應用,已逐漸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識。製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體,迫切需要轉型升級。因此,各國大力推動人工智慧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 信陽市上海服裝搭配師培訓四季美學形象設計學費
    信陽市上海服裝搭配師培訓四季美學形象設計學費四季色彩服裝搭配形象管理培訓班,讓你了解未來服裝行業趨勢信陽市上海服裝搭配師培訓四季美學形象設計學費毫不客氣地說,在未來,不管是服裝品牌公司,網紅電商公司,還是藝人名信陽市上海服裝搭配師培訓四季美學形象設計學費流、時尚博主等等,只要與時尚相關的職業,就不能缺少形象管理美學營銷。
  • CDA:數據分析師人才缺口擴大,持證上崗才專業
    隨著網際網路、物聯網和信息系統的綜合性高速發展,廣泛應用於醫療、金融、電商、交通與零售等各大領域的大數據成為企業裂變新服務、和新發展思維的強力引擎,各大企業開始了數據行業頂尖人才的「搶人大戰」。CDA:數據分析師人才缺口的擴大為想要成為高端型人才的求職者們提供了新的機遇。
  • 本土動漫遊戲駛上快車道 人才缺口待補足
    原標題:本土動漫遊戲駛上快車道 人才缺口待補足 摘要 【本土動漫遊戲駛上快車道 人才缺口待補足】這兩款高人氣的遊戲IP均為「本土」打造,且都在多領域進行衍生開發
  • 本土動漫遊戲駛上快車道,人才缺口待補足
    而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源是國內整個二次元行業的人才缺口。《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薪資和勞動強度不匹配,優質人才和從業人員的不足仍是困擾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難題。隨著作品需求的井噴,我國動漫產業人才缺口或將進一步擴大,成為現階段產業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在業內人士看來,人才問題一部分是由於國內二次元生態的不成熟。
  • 模型制板催生的新職業-建模師
    >·要求低 對使用模型制板的人要求低,低端板師、樣衣工、剛畢業的學生、設計師都可以,只要經過2天的使用培訓就可以·使用面廣 設計師、樣衣工、服裝愛好者都可以制板了,制板將變成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會大眾化隨著模型制板的普及,催生出建模師這個職業
  • 薪稅管理師的職業市場前景怎麼樣?
    隨著新個稅法的實施,人力資源管理、財稅管理等工作產生了顛覆性變革,同時催生了既要懂人力資本運營又得懂財稅政策及操作實務的新職業——「薪稅管理師」。一時間,薪稅管理師職業資格認定培訓熱潮掀起,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據悉,他們有望成為年入百萬元的「薪一代」。
  • 比心陪練推動電競陪練規範化,新興職業彌補大量電競人才缺口
    兩個月前,22歲的「不與」(網名)拿到了中國電子競技陪練師中級證書。比起每月7、8千穩定的收入,他坦言這一紙證明給了他更大的動力,「官方認定提升了我這份職業的存在感和認同度,感覺它越來越像一份我可以堅持下去的工作了!」
  • 上海首屆家政本科專業招生啟動未來五年人才缺口高達20萬
    從今天舉行的2020年上海開放大學家政專業建設研討會上傳來消息,上海開放大學首屆家政學本科招生正式啟動,明年春季首批招生人數在50人左右,課程包括家政學概論、家庭學概論、家政學管理等,將培養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的高層次家政行業專業人才。
  • 時尚類服飾陳列的色彩搭配原則
    色彩是陳列設計中最能營造出形式美感與消費氣氛的表達元素,通過色彩的有機調節,可以規範和協調服飾、燈光、環境等陳列元素之間的並置關係,從而使色彩達到預想的視覺效果,更好地體現出服飾品牌的文化價值與市場價值。
  • 大年初一預售票房破億;中國電競人才缺口達50萬;福斯影業改名
    中國電競人才缺口達50萬 將制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1月17日,「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開發啟動會在京召開。
  • 電競閃金光:月薪過萬缺口百萬,「遊戲人生」召喚職業化升級
    一臺電腦、一個滑鼠、一個耳機,不停操作鍵盤,在上一代人眼中「不學無術」的「遊戲迷」,如今變身「電競職業選手」,年收入動輒上百萬元。不管你是否能夠理解電競,這個產業已經從青年亞文化走入大眾視野。伴隨首批電競註冊運動員證書的頒發,電競選手終於有了和傳統運動員一樣的身份和職業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