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特色產業 | 產值達8.4億元!永善這項致富產業已獲得產地認證

2021-01-09 澎湃新聞
高原特色產業 | 產值達8.4億元!永善這項致富產業已獲得產地認證

2021-01-08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昭通市永善縣是全國優質青花椒種植生產大縣。近年來,永善縣大力發展花椒產業,鼓起了群眾致富的「錢袋子」。永善青花椒已獲得產地認證和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證,目前,全縣有花椒總面積34萬畝,掛果面積25萬畝,產值已達8.4億元。

規劃引領「大產業」

青花椒碩果纍纍

按照「因地制宜、積極推動、形成規模」的發展思路,永善縣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優化花椒產業發展布局,在海拔600~1600米的地段以主要發展青椒為主,在1600~2200米的地區以發展貢椒為主,做到擴大面積和提質增效並重並舉,2020年新建標準化種植基地3萬畝,種植面積達到34萬畝。以全縣12萬畝低產低效椒林為切入點,全面實施提質增效,打造示範點95個,涉及農戶6378戶(建檔立卡戶2718戶)。

組織引領「大帶動」

通過縣鄉領航、基層組織領路、黨員大戶帶頭的方式,打好產業牌,切實形成有亮點、有看點、有支撐的產業「大帶動」。縣人民政府成立花椒產業辦公室,各鄉鎮成立花椒產業培育領導組和辦公室,負責統籌產業發展和人員培訓工作。明確和壓實各行業部門責任,統籌各方力量同向發力,著力為花椒產業發展提供堅強支撐。蓮峰鎮黨員黃源流轉土地1500畝大力發展貢椒產業,充分發揮了典型示範作用。

品質引領「大平臺」

花椒提質增效培訓會現場

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花椒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搭建花椒產業發展「大平臺」。重點在蓮峰鎮、黃華鎮、溪洛渡鎮建立優質苗木培育基地,以溪洛渡、務基、黃華、蓮峰、大興、碼口、茂林等鄉鎮為重點,打造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3萬畝。永善縣德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籌備在細沙工業園區建立花椒深加工廠和花椒銷售平臺,採取「村委會+公司+農戶」的模式,從事花椒生產、儲運、加工、銷售。通過公司平臺的示範引領,進一步規範全縣花椒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提升深加工水平,推動花椒產業向組織化、標準化、規範化方向發展。

機制引領「大發展」

當地群眾正在採摘花椒

引導企業、合作社加大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投入,提高創新發展能力,通過各類展銷會、博覽會、推介會,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全力提升永善花椒品牌影響力。全縣已組建花椒種植、銷售專業合作社142個,覆蓋花椒產區建檔立卡貧困戶8946戶。加強對外合作,與四川省漢源縣籤訂《花椒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在基地建設、品種改良、栽培管理、市場營銷、企業發展、產品研發等方面深化合作。在黃華鎮、大興鎮、溪洛渡鎮等花椒重點產區建立花椒交易市場,同步配套建設倉儲和物流點。藉助電商平臺和雲南農墾集團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以及市農投公司銷售平臺,推行網絡營銷、雲品體驗店建設,打通永善「金江花椒」流通環節。

要素引領「大豐收」

建立專業合作社與貧困農戶之間利益聯結機制。眾森鑫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先後在茂林鎮文山、冷米兩村流轉土地4600畝,按照每年每畝80~120元標準已向415戶(其中建檔立卡戶283戶)農戶發放土地流轉費85.2萬元,戶均增收1950元。通過吸納周邊剩餘勞動力務工,讓貧困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村民趙慶英說:「通過到貢椒種植基地務工,每季度可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

今日推薦




來源/昭通市扶貧辦/@雲南扶貧熱線微信

原標題:《高原特色產業 | 產值達8.4億元!永善這項致富產業已獲得產地認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擦亮「靖」字招牌 發展特色產業 ——靖遠縣地理標誌產品助力脫貧...
    目前枸杞栽培已遍布全縣14個鄉鎮,種植面積達27.2萬畝、年產乾果5.7萬噸、產值20.5億元;培育了「高原宏」「川情濃」等知名品牌,成立枸杞種植專業合作社80多家,註冊各類枸杞商標36多個,研發了枸杞蜂蜜、枸杞茶等枸杞系列產品,枸杞暢銷全國20多個省,遠銷德國、法國、波蘭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 重慶市中藥材產業綜合產值達480億元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我市中藥材產業穩定發展目前已達270萬畝,綜合產值達480億元。煎、炒、攆、熬、搓……在中醫藥文化節現場,許多慕名而來的市民近觀了中醫如何將原始藥材炮製成平時服用的蜜丸、散劑、膏方等中藥形式,驚嘆中華傳統醫學的神奇。現場還有多名平日一號難求的中醫專家為患者義診,宣傳治未病的中醫理念。
  • 百億級「菜籃子」託起農民致富夢——張掖市甘州區蔬菜產業發展紀實
    、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支柱產業來培育,以打造綠色蔬菜「百億級產業體系」為目標,以規模化、精細化、標準化、品牌化生產為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產值超過20億元,已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
  • 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 種植「高原夏菜」富了榆中6萬多農戶
    近年來已累計引進試驗新品種2600多個,成功培育暢銷蔬菜10多個種類、200多個品種,使全縣蔬菜良種率達99%以上。每年發展訂單種植2.5萬畝,協議銷售額達到4億元以上,銷往全國的60多個城市的80多個農產品批發市場。
  • 2019年貴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639.8億元
    11月9日,貴州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秦水介做客由貴州省人民政府網和當代先鋒網、天眼新聞聯合打造的「在線訪談」時介紹,「十三五」期間,貴州以大數據為引領的區域科技創新戰略成效明顯,《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涉及科技創新主要指標4項,「科技進步貢獻率」「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項已提前完成,「全省人才資源總量」預計可完成。
  • 寧洱縣:特色產業拓寬群眾致富之路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緊緊圍繞貧困群眾持續增收這一主線,積極探索實施多元發展、立體推進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做優做強特色產業,實現了「四個一」產業精準到戶,拓寬農民持續增收致富路徑,提高脫貧發展質量,為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 用「多元化發展」方式確立產業扶貧方向。
  • 如何打造千億元級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州農業農村局局長說...
    如何打造千億元級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州農業農村局局長說.......「十四五」期間,全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堅持「兩型三化」和「兩端兩精」方向,瞄準「世界一流、中國最優」目標,加快打造「綠色食品牌」,每年力爭新增綠色有機認證產品達40個以上。
  • 2019年廣州智能裝備產業產值達1310億元
    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廣州市智能裝備產業實現產值約1310億元,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居廣東省前列。本屆展會由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織,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工業機器人製造和應用產業聯盟等機構聯合承辦。
  • 傳統產業迸發出新的活力,世界屋脊正在舞出特色律動
    「西藏有獨特資源、特色產業,把高原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紮實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它們既成為民生產業、致富產業,也成為增進福祉、長治久安的根基。」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廳長杜傑表示。規劃、資金、項目不斷落地,青稞、藏豬、藏茶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紛紛出臺。2016年以來,西藏累計投入398.9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984個。
  • 小筇竹撐起脫貧大產業
    2019年末大關縣竹林面積達54.58萬畝,竹產業綜合產值3.8億元,3.16萬人依託竹產業實現了穩定脫貧,14.8萬餘人受益,高山峽谷中建起了一座座綠色銀行。該鎮按照「全域種竹、全竹利用、全民致富」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竹產業,廣大群眾見到了實效,得到了實惠。2019年,實現竹筍產量6000餘噸,產值8000餘萬元,人均採筍收入達8000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三大特色產業為普洱打上綠色發展烙印
    近年來,普洱市圍繞基地生態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集群化原則,大力發展以普洱茶、普洱咖啡、生物醫藥為代表的三大特色產業,全市經濟發展打下綠色烙印。同時,該市鎮沅瓢雞、墨江紫米、西盟蜂蜜、澳洲堅果、肉牛、核桃等特色食品產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普洱因茶立市、以茶得名。
  • ...甘肅推動實施「六大特色農業產業」精準脫貧追蹤報導之三
    2019年,全省蔬菜面積910萬畝,蔬菜產量達2750多萬噸,全省蔬菜60%銷往國內80多個城市乃至東南亞市場。其中高原夏菜每畝收益在1至1.5萬元,蔬菜產業成為我省種植業中面積、產量、效益增長最快,對貧困群眾收入貢獻份額最高的產業之一。
  • 【決勝2020】特色農業+電子產業為雙河鎮發展注入新動力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依託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確山縣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在確山縣雙河鎮凌樓村和陳上莊村的溫室大棚裡一顆顆長勢旺盛的西紅柿枝蔓上開滿了花,掛上了果。與全鎮1104戶貧困群眾建立番茄溫棚種植代種代管模式,每戶貧困群眾均獲得一部分的溫棚番茄代種代管資格,通過由合作社實施代種託管,獲得額外的產業發展收益,開闢新的產業扶貧增收致富渠道。此外,雙河鎮還通過番茄日光溫棚產業,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目前已有效帶動5戶貧困群眾自主投資建設西紅柿溫棚,實現每年增收8-10萬元以上。
  • 北京動漫遊戲產業去年總產值達1063億元
    北京動漫遊戲產業去年總產值達1063億元 2021-01-17 04:39:29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卞立群 責任編輯:卞立群
  • 輝煌「十三五」閃亮2020|五年來,煙臺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
    五年來,我市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邁過4000億元大關,穩居全省第二位,年均增速近9%。2019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超過1800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23.6%。海洋經濟,成為煙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 到2025年攀枝花東區釩鈦產業產值佔比達30%以上
    原標題:到2025年攀枝花東區釩鈦產業產值佔比達30%以上   「釩」「鈦」資源,是自然界對攀枝花的饋贈。
  • 甘肅推動實施「六大特色農業產業」精準脫貧追蹤報導之薯產業 小...
    2019年,全省馬鈴薯產業產值達到230億元,甘肅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年生產原原種12億粒,建成了安定區、會寧縣兩個馬鈴薯百萬畝產業大縣,帶動周邊種植30萬畝以上的產業大縣8個……昔日的「土蛋蛋」,變身貨真價實的「致富薯」「小康薯」,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依靠馬鈴薯實現脫貧致富。
  • 眉山丹稜:桔橙產業一顆「子」 激活發展一盤「棋」
    丹稜桔橙種植面積16萬畝,總產值達28億元。在丹稜,不計其數的桔橙樹連片成海,宛如一個碩大的桔橙公園。近年來,丹稜桔橙,以其優質與品牌效應,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還遠銷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以「桔」為媒 創新「橙」就 40餘年謀一果 桔橙強縣「大作為」  4月的丹稜,桔橙香味與花香縈繞,全城瀰漫著濃鬱的橙子味道。
  • 六枝特區2.3億元產業分紅惠及百姓
    六枝特區2.3億元產業分紅惠及百姓 發布時間:2020-10-12 20:33:03      來源:六盤水日報 近年來,六枝特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
  • 我區3個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
    近年來,廣西加快培育綠色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機械裝備製造、汽車等九大產業集群,不斷增強廣西工業發展後勁。重點培育汽車、機械、電子信息、高端金屬新材料、綠色高端石化、高端綠色家居、生物醫藥7條重點支柱產業鏈,以及新能源汽車、5G通信設備及應用、高端裝備製造、前沿新材料4條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推動產業鏈競爭力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