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昭通市永善縣是全國優質青花椒種植生產大縣。近年來,永善縣大力發展花椒產業,鼓起了群眾致富的「錢袋子」。永善青花椒已獲得產地認證和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證,目前,全縣有花椒總面積34萬畝,掛果面積25萬畝,產值已達8.4億元。
規劃引領「大產業」
青花椒碩果纍纍
按照「因地制宜、積極推動、形成規模」的發展思路,永善縣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優化花椒產業發展布局,在海拔600~1600米的地段以主要發展青椒為主,在1600~2200米的地區以發展貢椒為主,做到擴大面積和提質增效並重並舉,2020年新建標準化種植基地3萬畝,種植面積達到34萬畝。以全縣12萬畝低產低效椒林為切入點,全面實施提質增效,打造示範點95個,涉及農戶6378戶(建檔立卡戶2718戶)。
組織引領「大帶動」
通過縣鄉領航、基層組織領路、黨員大戶帶頭的方式,打好產業牌,切實形成有亮點、有看點、有支撐的產業「大帶動」。縣人民政府成立花椒產業辦公室,各鄉鎮成立花椒產業培育領導組和辦公室,負責統籌產業發展和人員培訓工作。明確和壓實各行業部門責任,統籌各方力量同向發力,著力為花椒產業發展提供堅強支撐。蓮峰鎮黨員黃源流轉土地1500畝大力發展貢椒產業,充分發揮了典型示範作用。
品質引領「大平臺」
花椒提質增效培訓會現場
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花椒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搭建花椒產業發展「大平臺」。重點在蓮峰鎮、黃華鎮、溪洛渡鎮建立優質苗木培育基地,以溪洛渡、務基、黃華、蓮峰、大興、碼口、茂林等鄉鎮為重點,打造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3萬畝。永善縣德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籌備在細沙工業園區建立花椒深加工廠和花椒銷售平臺,採取「村委會+公司+農戶」的模式,從事花椒生產、儲運、加工、銷售。通過公司平臺的示範引領,進一步規範全縣花椒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提升深加工水平,推動花椒產業向組織化、標準化、規範化方向發展。
機制引領「大發展」
當地群眾正在採摘花椒
引導企業、合作社加大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投入,提高創新發展能力,通過各類展銷會、博覽會、推介會,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全力提升永善花椒品牌影響力。全縣已組建花椒種植、銷售專業合作社142個,覆蓋花椒產區建檔立卡貧困戶8946戶。加強對外合作,與四川省漢源縣籤訂《花椒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在基地建設、品種改良、栽培管理、市場營銷、企業發展、產品研發等方面深化合作。在黃華鎮、大興鎮、溪洛渡鎮等花椒重點產區建立花椒交易市場,同步配套建設倉儲和物流點。藉助電商平臺和雲南農墾集團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以及市農投公司銷售平臺,推行網絡營銷、雲品體驗店建設,打通永善「金江花椒」流通環節。
要素引領「大豐收」
建立專業合作社與貧困農戶之間利益聯結機制。眾森鑫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先後在茂林鎮文山、冷米兩村流轉土地4600畝,按照每年每畝80~120元標準已向415戶(其中建檔立卡戶283戶)農戶發放土地流轉費85.2萬元,戶均增收1950元。通過吸納周邊剩餘勞動力務工,讓貧困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村民趙慶英說:「通過到貢椒種植基地務工,每季度可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
今日推薦
來源/昭通市扶貧辦/@雲南扶貧熱線微信
原標題:《高原特色產業 | 產值達8.4億元!永善這項致富產業已獲得產地認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