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初興起的盲盒,起源可追溯至上世紀日本的福袋和扭蛋。
20世紀初,日本百貨公司年末為了處理尾貨商品,對外銷售福袋,福袋中的商品總售價往往高於福袋售價,但是在打開福袋前,沒人知道裡面有什麼。
20世紀80年代,日本漫畫《筋肉人》被製作成動畫,日本萬代株式會社將動畫中的角色製作成橡皮模型置於扭蛋內推出,一經發售便掀起一股「扭蛋熱」。結合動漫IP的扭蛋成為扭蛋營銷的新模式。
由此可見,所謂盲盒,就是盒子裡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但在拆開之前永遠不知道裡面是哪一款,只有在購買並打開後才會知道自己抽中了什麼。
對於消費者而言,「拆盲盒」是個刺激的過程。拆開的短短一分鐘,能夠帶來期待、驚喜以及拿不到隱藏款的失落等種種充滿不確定性的「精神酬賞」,而為了集齊不同的玩偶或者得到隱藏款,很多玩家會不斷「剁手」。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
2019年被視為盲盒經濟元年,據2019年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有近20萬消費者一年花費2萬元集盲盒,在盲盒玩家中,「95後」佔了大多數。有短視頻平臺對「95後」用戶畫像,關鍵詞排序第一位的就是盲盒。
據統計,有著「盲盒神話」之稱的泡泡瑪特,2019年創造了16.8億元的營收,淨利潤增長352.3%。其2020年招股書顯示,產品復購率達58%,針對某一款特定玩具,有將近70%的玩家會購買盲盒3次或以上。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為77.2港元,較其招股定價(38.5港元)高開超100%,上市首日市值近千億。
在閒魚等二手平臺上,各種稀缺隱藏款盲盒被真金白銀地「炒」出了天價。2019年,閒魚盲盒漲價榜首位的泡泡瑪特潘神聖誕隱藏款,從59元一路上漲到了2350元,狂漲39倍。據閒魚公布的數據顯示,平臺有超44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2020年11月閒置盲盒交易額超過1.2億元,部分閒魚頭部潮玩玩家年入超200萬元。
除了天貓旗艦店、閒魚、移動APP等線上渠道,線下渠道更是鋪天蓋地。現在的盲盒商家,基本都建立了全面的銷售網絡以求觸達更多消費者。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已覆蓋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的136間零售店以及62個城市的1001間創新機器人商店(自動售賣機)。盲盒,已隨處可見。
泡泡瑪特機器人店
2020年由於疫情因素,上班族及學生群體居家時間更多,盲盒經濟進一步火熱。2020年兒童節期間,拼多多數據統計顯示,十大熱銷商品榜上,盲盒飆升至第二;「雙11」期間,盲盒線上銷售同比增長70%以上。
在中國政法大學陳忠雲教授看來,盲盒是新的文化圈層之一,隨著圈層消費日漸崛起,盲盒文化已獲得越來越多人的文化認同,這是促進盲盒經濟大熱的重要原因之一。
Mob研究院《2020盲盒經濟洞察報告》預測,2021年國內盲盒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關口,2024年將達到300億元。
比驚喜更重要的是「盒子裡的內容」
盲盒經濟雖然瘋狂,但消費者看重的遠非玩具實體,而是其背後賦予的IP內核與無限價值。因此,將消費者喜愛的IP形象或IP故事與盲盒結合,有助於在產品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情感連接,進而實現產品背後的文化和價值的廣泛傳播。
泡泡瑪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便得益於「盲盒+IP」的發展思路。Molly和Pucky是泡泡瑪特的重磅IP,二者在2019年貢獻了泡泡瑪特總收益的45.8%。
泡泡瑪特與哈利波特合作款
可見,在與IP的頻繁互動中,消費者與IP形象之間建立起強大的文化認同和情感聯結,才是潮玩類IP長盛不衰的密碼。
廈門艾大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華南區域經理王亮表示,目前在盲盒玩法及營銷方式相對雷同的情況下,IP開發與運營是企業最應該思考的問題。消費者認可你的IP設計,才願意為這個系列的盲盒買單。
仔細分析盲盒與IP之間的關係,並非盲盒帶動了IP,而是IP的存在,拉動了盲盒的銷量。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深諳其義,曾多次表示,「盲盒只是潮玩銷售錦上添花的一種方式」「驚喜感從來不是盲盒最重要的價值,核心仍是盒子裡的內容」。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看,IP必須擁有跨界延伸的基因和軟實力,在調性上契合目標人群,並結合自身文化和消費場景不斷融合創新,持續輸出優質內容,形成自我競爭力,才能在百花齊放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1+1>2的營銷效果。
文創盲盒承擔文化傳播與傳承功能
盲盒的走紅,除了潮玩,在文創產品和其他一些知名品牌上體現得也尤為突出,主要由於其自帶IP效應。
特別是文創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故宮,在過去一年內先後推出了貓祥瑞和宮廷人物兩款盲盒,在「雙11」大戰中成功取代了C位的口紅,成為故宮淘寶力推產品,受到了一眾粉絲熱捧。其實,早在2018年6月,故宮宮廷文化就曾攜手泡泡瑪特推出Molly宮廷瑞獸系列,上線十多天,多家店鋪售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故宮宮廷人物盲盒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這是故宮對時下流行趨勢的一種積極應變措施。故宮藉助盲盒等新興事物將產品打入市場,以此完成文化傳播,這是很明智的選擇。
對於文旅產業而言,文創盲盒還承擔著文化傳播與傳承的功能。
盤和林認為,文旅產業要把盲盒銷售作為一種文化傳播途徑,而不僅是增加收入的手段。因此,盲盒產品在保證品質的同時,設計上也要充分考慮與文旅產業特色相匹配。
2020年12月,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相繼發布考古盲盒和青銅小分隊盲盒,積極探索「文創+盲盒」模式的可能性。據統計,考古盲盒5天線上銷售超50萬元,青銅小分隊盲盒首日即突破預定銷售額的200%。
以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為例,分為傳說級、傳承級、史詩級,為了模擬考古的未知性,消費者可能會挖出十二生肖獸首印章、大將軍虎符、武則天金簡、杜嶺方鼎等迷你版「文物」,但也有可能只收穫一抔充滿千年古都氣息的土壤。該考古盲盒需結合配備的迷你洛陽鏟正確挖掘,再細細掃去浮塵,神秘的「寶物」才會慢慢呈現。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認為,作為豫博第一款脫銷的網紅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的大火彰顯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當下喜聞樂見的盲盒形式和沉浸式的玩法,把看起來呆板的「考古發掘」從被動學習變為有趣的主動探索,讓更多的年輕人通過另一個角度來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隨著「盲盒+」漸成氣候,以盲盒經濟為延展的商業模式逐漸滲透進各行各業中,讓人感到「萬物皆可盲盒」。僅2020年以來,包括故宮、上海迪士尼、麥當勞、星巴克等在內的眾多商家都爭相推出了系列盲盒產品。
中國政法大學陳忠雲教授表示,盲盒不單是一個簡單的商品,既是設計師和粉絲溝通的橋梁,又是品牌方傳播自身價值理念的載體,通過它傳播自身價值理念無疑更能抓住消費者的心。
盲盒式營銷帶來欲罷不能的上癮體驗
盲盒不僅可以裝下文化產業,還能裝下旅遊產業。
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旅遊市場的嚴峻程度不言而喻。為了快速恢復市場,各大航司、OTA不僅煞費苦心推出明星產品「隨心飛」,還將盲盒概念玩成了創意營銷的一大亮點。
6月18日,東方航空的廣告語「只要3322元,周末隨心飛」在社交圈刷屏。隨後,各大航司也在7、8兩月集中推出了各類「隨心飛」產品,「南航快樂飛」「海南航空嗨購自貿港」「春秋航空想飛就飛」等產品陸續上線。
7月16日,中聯航聯合京東旅行推出「盲盒飛行家」活動,上線僅2天訂單量破萬,截至9月15日,累計銷售2.7萬套。
七夕期間,同程旅行聯合多家航空公司和機場推出「盲盒旅行家七夕再出發」活動,用戶在同程旅行微信小程序上搶購99元的限量盲盒,盲盒中包含1套情侶雙人免費往返機票及2-3晚高星酒店免費入住。該活動在微博七夕盲盒話題閱讀量為2219萬+,互動參與人數約40萬,機場直播在線觀看人數42.6萬,多處機場互動和主題航班宣傳,活動整體曝光量超4000萬。
實際上,各航司依靠「隨心飛」產品回籠的資金在巨額虧損的對比下只能算杯水車薪,但「隨心飛」產品的熱銷,卻大大刺激了整個旅遊消費市場。其帶來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價值,還帶動了旅遊、酒店、餐飲、購物、娛樂、交通等一系列相關產業鏈,這才是「隨心飛」這一創新產品的最大意義。
此外,盲盒創意營銷方面同樣可圈可點。2月初,途家發起「盲盒民宿」新春活動。用戶只要預訂活動頁面民宿並發現隱藏在內的盲盒,即有機會獲得神秘大禮。
7月27日,飛豬「杭州旅遊超級品牌日」活動按照「一天四時」理念,將杭州文旅特色以「清晨——經典杭州」「午後——風雅杭州」「傍晚——嫵媚杭州」「夜間——活力杭州」為主題進行「杭州城市盲盒」打造。整款盲盒包含聯名限量手辦、茶葉、張小泉剪刀等杭州特色產品及酒店房券、下午茶券、SPA券等,充滿了杭州特色,拓展了盲盒新玩法。
其實,「盲盒+旅遊」更多的是借用盲盒概念而延伸出來的營銷活動,這一跨界合作無論人氣熱度還是經濟效益都非常可觀。
那麼,何為盲盒式營銷呢?
盲盒式營銷,本質上就是通過充滿遊戲感的營銷機制,讓對於未知、不確定性具有探索欲望的消費者產生欲罷不能的「上癮」體驗。藉助盲盒式營銷,能夠拉長品牌與年輕人的互動戰線,維繫消費紐帶,更大程度提高品牌在更多主流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影響力。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研究基地主任卜希霆認為,從早期的動漫、影視周邊,到如今的「潮流玩具」逐漸拓展至「文創+盲盒」「旅遊+盲盒」,文旅企業不斷「破圈」。一方面,豐富了傳統文博文創衍生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模式,另一方面,著眼於體驗與玩法,將盲盒的「博彩」與「IP」衍生特性和文旅、文博、文創所追求的文化創意、創新特性緊密結合,顛覆傳統旅遊體驗與營銷的單一模式,用互動娛樂的小確幸、小驚喜,以創新方式賦能新時代旅遊,迎合併適應下一代「遊生代」消費者的旅遊習慣。
但同時,卜希霆又表示,「盲盒+旅遊」作為一種新玩法,熱度勢必會隨著消費者審美疲勞而日益減弱,不能盲目跟風,寄望於「盲盒經濟」改變旅遊發展格局。想要「盲盒+旅遊」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亦必須圍繞旅遊本身做好品質提煉,向縱深挖掘旅遊的內驅動能。
綜上,將盲盒經濟運用到文旅,是一種新商業模式的探索及跨度較大的幾個領域的融合,還需要更多的實踐,但跨界創新的嘗試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