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的老闆不賣雞,卻做魚塘生意,原來他在賺人們看不見的錢

2020-12-22 品牌打造秘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前人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慘痛的教訓。在現今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衝破思維的束縛,超越自我。只有擁有創新精神,才能成就輝煌的人生。

分享今天的案例之前先給大家看一則幽默笑話:有一個小女孩去農田裡買西瓜,但是她身上只有一塊錢,吝嗇的瓜農就調侃她,說一塊錢買不到什麼大西瓜,只能買一個沒有成熟的小西瓜,小女孩高興地就把錢遞了上去說:「等它長成熟以後我再來取」。

看完這則小笑話,各位朋友在這其中得到了什麼啟發嗎?雖說這是一則幽默笑話,卻告訴我們做生意一定要學會逆向思維。

馬上開始我們今天的案例分享,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個老闆開魚塘不收錢的案例,希望大家看完之後有所啟發。

【1】案例背景

李老闆有一個養殖場,在做養雞生意,而且他養的雞就是散養土雞,不是市面上那些飼料雞,他發現人們現在的消費觀念在轉變,都在追求更有品質的生活了,喜歡土雞土鴨,這樣的土貨。

於是他就準備抓住這個商機,大賺一場,光是承包這片養殖場,就花了不小的成本,還有人工費,由於是散養土雞,滿山跑的土雞也很費精力。儘管管理養殖場很累,但是李老闆都挺過來了,終於把這一大批土雞養大。雞苗長大了,眼看馬上就可以回本,這個時候李老闆的銷路被堵了,他基本跑了全城的飯店、酒店等等,做這些餐飲的商家都拒絕了他。

因為土雞沒有銷路,導致李老闆一連幾天都垂頭喪氣的。有一天偶然的機會,他在網上看到了我們的文章,主動聯繫了我們,參加老師的培訓之後,他馬上就轉換了營銷思路,讓他賺得更多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究竟怎麼做的。

【2】具體方案

釣魚獎勵土雞

李老闆回來就在養殖場旁邊開了一個魚塘,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會問我,本來土雞就賣不出去了,又開一個魚塘,這樣成本多久才能收得回來哦?

其實李老闆的營銷思路不是各位想的這個魚塘就是靠賣魚賺錢,他其實是這樣做的:

由於在當地釣魚的價位是100元一位,所以李老闆也按照這個價位收取的,但是他打出的廣告是這樣的:本魚塘新開業,在開業活動期間釣魚100元/位,如果釣不上來魚,即贈送價值138元的土雞一隻,養殖場現場挑選活雞。

當這個活動一經發出,李老闆的魚塘一下子火爆了。有很多來釣魚的客戶,魚並沒有釣到,但是他們還是很開心,因為他們雖然沒有釣到魚,但是獲得了李老闆的免費土雞。所以即使他們儘管釣不到魚,還是有很多客戶願意來李老闆的魚塘釣魚。

就這樣李老闆的魚塘持續火爆,他養殖場的土雞每天都能穩定送出,人們都知道了在某某地方,有一家特別的魚塘,釣不起來魚可以獲得土雞,李老闆的魚塘和養殖場都火了。

【3】方案分析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李老闆的營銷思路並不是賣產品本身的價值,而是通過魚塘,間接賣出養殖場的土雞。

相關焦點

  • 小夥玩「空手套白狼」,不養雞卻靠「賣雞」致富,套路玩的團團轉
    並且人們還非常願意出高價購買這些農產品,一隻土雞就要賣300元錢,要是放在以前,這種情況想都不敢想。這一股風,就颳起了售賣農副產品這個風頭,市場中出現了大量的土雞、土鴨,並且價格還便宜,很多人根本就無法辨別真假,所以有不少的消費者都受了騙還不自知。
  • 年賣1300萬,退伍老兵養雞驚動央視,「賠錢雞」如何變致富寶?
    我很喜歡看別人創業的故事,最近閒暇的時候在《致富經》上看到,一位退伍老兵手握二百萬不顧家人反對回家鄉創業,為何他的創業會遭到家人反對呢?原來他養殖的是狼山雞。狼山雞是南通的特產,肉質非常鮮美。但是很少有人願意大規模養殖它。
  • 最強「雞周期」潮落:去年1個月賺五六百萬 今年虧本賣沒人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去年一年相當於賺了三年的錢。」公司總經理、成都市家禽產業協會會長劉書玲表示,去年養雞產業高峰期,雞苗賣過12元/只,雞苗成本3.5元/只左右,「簡直是暴利!」養雞人對最賺錢的時光總是念念不忘,茶餘飯後,他們還在講述去年誰賺了多少,誰又在這波行情中飛黃騰達。「養2萬隻雞賺七八十萬!」
  • 河南一女子買幾百隻雞「投資」:蛋生雞雞生蛋,一年能賺十幾萬!
    有多位市民爆料,稱幾個月前在一家蘆丁雞科技有限公司,花3萬、5萬購買了幾百隻雞仔做投資。本想著靠養殖發家致富,可沒想到卻賠得一塌糊塗,根本原因在於公司與一開始保證的不一樣,沒有專業人員上門提供技術支持,在回收時價錢也縮水。有的還是把家裡賣莊稼的錢拿來搞養殖,現在賠的家裡一分錢都沒有了。為此他們曾多次找到公司理賠,但對方表示,是因為他們養的雞和生的蛋都不符合標準,跟公司沒有責任。
  • 成都老闆靠一道「辣子雞」,鎖定顧客進店,生意好到連同行都羨慕
    我相信沒有一位老闆敢說,自己店裡的生意就是可以久盛不衰。不管是什麼行業,不管是多聰明的老闆,只要是做生意,就會有賺有賠。有生意好的時候,自然也有生意不好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吸引更多的顧客,讓他們長期到店消費。
  • 別人不看好的賠錢生意,我做火起來了
    嫂子在養雞場裡忙衛生,暫時沒時間回來張羅,我就請他帶我參觀他龐大的養殖場。我看到了什麼呢?相比記憶裡的廠棚,眼前的規模至少砍了一半。設備新舊混合,他絮絮叨叨:「唉,老哥生意難做啊。你看這臺機子,網上買的,比熟人介紹的還便宜一千多。網購是好。」
  • 一人挑起產銷鏈 「傻」小丁賣雞隻賺小錢 你對顧客好,顧客也會對你好
    「10個賣雞的,9個精明1個傻,我家小丁就是那個傻子。」68歲的常和平在瀋陽路菜場賣了一輩子雞,今年退休後,他把攤位轉給徒弟小丁做。如今,小丁不僅經營著菜場的攤位,也打理著300餘人的顧客微信群。武漢「解封」後,他與顧客已習慣在微信上完成交易,一人擔起當買手、運輸、送貨、做客服的職責,把老家深山裡的土雞一車車運往武漢。
  • 他曾是身價千萬公司老闆,生意失敗老婆跑了,帶著9歲女兒賣涼粉
    從統計數據看,創業成功的概率只有5%左右,而能夠獲得像黃錚、張一鳴這樣巨大成功的人更是鳳毛麟角,這樣的人連百萬分之一的機率都不到。其實很多創業者都是失敗的,只不過失敗者不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而已。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說的,就是一個創業的失敗者的故事。
  • 不想上班了,投資五萬元,在農村鄉鎮做什麼小生意比較賺錢?
    而在今年的春天,由於疫情等特殊原因,朋友的流動補胎生意一個月就可以賺10萬左右,讓很多人羨慕不已。而至於流動投資的投資,朋友花費的並不是很多,租賃門頭費用一年不到一萬,小車、充氣泵、換輪胎的設備等,也不超過5萬元,而這一行現金的交易非常多,並不壓一些本錢,所以朋友在這幾年以也是賺取了百萬以上。
  • 26歲小夥做農村生意,靠賣「鐵盆」賺得盆滿缽滿,同齡人羨慕不來
    (1)現在的各位老闆做生意做活動還是想方設法去套路客戶。各位,越想套路客戶越賺不到錢。我發現大家做生意都陷入了一種誤區裡面,以為老闆和客戶兩者之間是一種競爭對抗的關係。因為做生意是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作為籌碼去交換客戶錢包裡的錢,如果讓客戶覺得佔便宜,自然會拿出更多的錢來交換,所以你賺的也就更多。給客戶的好處越多,你賺的自然也就越多。這才是生意的真諦!
  • 蘭州拉麵紅極一時,如今「生意慘澹」卻不倒閉?老闆:關門難
    除了燒烤攤、火鍋店,我們在全國各地基本上都會看到沙縣小吃、蘭州拉麵、黃燜雞這三家店。我想大家在高中、大學的時候,經常會去光顧這幾家店,確實這三家快餐連鎖品牌的實力都很強,能做到全國都有店面是比較少見的。對於大多數北方人來說,這三種美食因為地域不同,人們喜歡的也不一樣,比如南方人喜歡黃燜雞、沙縣小吃,而北方人更喜歡吃蘭州拉麵。
  • 為什麼做生意的老闆不買10萬的車,要選擇100萬的豪車?_易車網
    日常生活中,除了富二代以外,開著路虎、寶馬、奔馳ML等車的多數是做生意的老闆,為什麼這些老闆不買十幾萬的轎車,非要選擇百萬級別的豪車?大家一起來看看!畢竟,做生意的老闆都需要提前支出,相當於保證金,與自己用的錢不在一個等級上。
  • 2020老闆很忙:賣口罩、做直播、擺地攤、寫文章
    01包產線賣口罩卻沒賺到錢疫情期間口罩這個生意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哪怕是各地封鎖嚴查,依然阻擋不了一些老闆的發財夢。我身邊就有一位老闆原本是做流量生意,疫情期間也許是比較靈光,也許是剛好手上有資源。這種貨一開始就得靠搶,後面生意熟了,頭天晚上整理下朋友圈的訂單,然後直接和販子下單,就能確保第二天有貨。提完貨,就趕往僅有的順豐發貨點,進行發貨。當時一個普通的N95或帶呼吸閥的口罩都被炒到了18-22塊錢不等,他平均每天都能出個一兩萬單。後來國內的生意淡了,產量足了,工廠拿貨也不像以前那麼偷偷摸摸了,他就要開始倒騰海外代發的生意。
  • 告訴你一個秘密,只要從人們生活中的這兩點入手,就能長期賺到錢
    告訴你一個秘密,只要從人們生活中的這兩點入手就能長期賺到錢賺錢是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想著的事情,而能夠賺到錢是大家都在期盼的事情,可是要怎樣才能賺到錢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傳統生意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 駐馬店周阿祥:從賣雞蛋到打造養雞設備製造王國
    ,如今已是我國養雞設備行業最大生產、銷售商。「事業做那麼大,是因為他能闖敢幹。」10日上午,大河報記者來到河南金鳳牧業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鳳牧業」),講起董事長周阿祥的創業經歷,公司的老員工們如數家珍。 周阿祥是西平縣二郎鄉人,從學校走入社會後在外打過工、賣過雞蛋;後來,他在家裡養蛋雞。「養雞,需要雞籠;當時,生產雞籠的企業太少了,買雞籠需要大老遠跑到天津。」
  • 你眼中不起眼的小生意,炒貨店也能賺到錢
    一來二去也和老闆熟絡了起來。老闆陳哥夫妻倆,店子不大,二十平方左右。他是山東人,從部隊轉業回來,現在開了這家店,他負責進貨、炒貨,妻子主要負責售賣。有時下午去,小小的店裡竟然擠滿了人。疫情過去後,再來到這邊,有很多餐飲店、滷菜店關了門,倒是陳哥夫妻倆的炒貨店還在開著。如果說陳哥的店只是有個交集,真正了解了一下這個行業,是一個找我做廣告招牌的客戶。
  • 2020年的農村生活中,養雞好不好養,養雞賺錢嗎?答案來了,看看
    今天來跟朋友們聊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在農村生活中, 雞好養嗎?賺錢嗎? 我特別喜歡養雞,曾經就想著和朋友合作,搞個養雞場。可是由於家人的反對,我不得不暫時放棄了。
  • 梅州一魚塘發生地陷,一夜之間塘水和魚全不見,損失慘重!
    快過年了,很多種植和養殖戶的農民,都指著一年到頭的來賺一筆,可是天不如人願!對於養魚的養殖戶來說,魚塘裡的魚就是他們全部的收入來源,精心養殖為的就是魚長大以後能賣個好價錢。養魚的養殖戶最怕魚塘裡的錢出現什麼意外,比如缺氧、水源被汙染等情況。而這位養殖戶卻不是,而是遇上了說不清道不明的自然災害。據網友爆料,在廣東梅州蕉嶺縣長潭桃溪源的一口魚塘發生了地陷現象。地陷導致魚塘內的水瞬間被抽乾,魚塘裡面的魚也隨著水流陷入了大坑裡面,一夜之間魚塘裡的水和魚兒全部不見了?
  • 明年不想再外出給人打工,可以做這3個小生意,自己翻身當老闆
    平時也沒有底氣跟老闆叫板,為了生存,只能憋屈地在別人手下打工。不過,如果自己能做點小生意賺錢的話,會更自由一些,而且做小生意其實做好了,賺得也並不少。如果明年不想再外出給人打工了的話,可以自己做這3個小生意,自己翻身當老闆,能賺錢又自由。
  • 每個做生意的,打工的,都是房東眼裡的「打工仔」
    做來做去都是為房東打工,一個人流量普普通通的店,一個月的租金居然幾千上萬。 試問,忽略水電人工,要賣多少杯奶茶才可以按時交上租金啊? 交上租金之後,又剩下多少錢呢? 一個月辛辛苦苦,全月午休,風險自己承擔,到頭來又賺到多少呢? 像極了以前的地主與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