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雞周期」潮落:去年1個月賺五六百萬 今年虧本賣沒人要!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最近兩年,不僅有「最強豬周期」,還有「最強雞周期」。然而,養豬龍頭牧原股份市值突破3000億元,養雞龍頭市值卻少了一個「0」:後者剛站上風口就重重摔落,雞價從歷史最高到歷史低谷不過匆匆幾個月。股價走勢也反映了資本市場對養雞業狀況的判斷。

有業內人士說,去年2~3個月時間就可以買一輛奧迪A6L,今年1個月則可虧掉兩輛奧迪A6L。有人開玩笑,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臟病的人不適合養雞:價格漲了容易爆血管,價格低了心臟受不了

這些生動的故事都說明了養雞行業當前的風險。不過商品產業自有經濟規律,養雞行業的價格波動也同養殖效率、供需關係等有關。關心雞價走勢的,除了養殖戶,還有資本市場。從6月月報數據來看,相關上市公司已走出了最差時刻,銷售收入開始環比增長。

去年火爆:17年未遇,一年賺了三年的錢

馮太太租了房東的房,拿來養豬餵雞。家畜味道太重,馮太太經常被鄰居投訴。馮太太本性潑辣,於是天天和鄰裡街坊互噴,鬧得雞飛狗跳。「哪個不想找點『外水』,這是經濟!」馮太太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這段故事來自巴金的小說《豬與雞》,它一是說明豬肉和雞肉消費的不可替代性,二是說明家畜養殖很賺錢。

最近兩年,史上最強「豬周期」風口正盛,價格巔峰期,養一頭豬最多可以賺3000元。

與「豬周期」相伴,同樣也有一輪史上最強「雞周期」。多位養殖戶不約而同地說:「這輩子還沒有見過這樣的行情,百年難遇!」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2019年10月30日,肉雞價格達到歷史最高的13.5元/公斤,是2016年周期低谷4.2元/公斤的三倍多……

這還只是白羽肉雞的價格,黃羽肉雞的價格更高。根據黃羽雞龍頭公司立華股份披露的月報數據,去年11月,公司商品肉雞銷售均價達17.32元/公斤。

成都巨星禽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養殖公司,有多個基地,種雞存欄量超過30萬套,其中一家大型種雞場位於成都崇州。

7月下旬,成都巨星禽業有限公司種雞場任場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起去年雞市的火爆行情。

去年最兇(指火爆)的時候差不多賺了五六百萬(一個月),平時就是百把萬。任場長嘴角微微一笑,喜悅溢於言表。去年價格最火爆時,客戶爭相搶雞,還要自發拍賣競價,「這個客戶出12.5元(一隻),那另一個客戶就會多出一點」。

任場長說,一隻商品雞的成本是5~6元/斤,價格巔峰期甚至可賣到10多塊錢/斤,商品雞每斤的利潤都是4~5塊錢,「我養雞17年從未遇到過這種行情」。

養豬暴利會激發上遊仔豬、能繁母豬價格上漲,養雞同理,上遊雞苗價格聯動飆升。

四川四海三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廣元石井鋪鎮有種雞養殖基地,常年存欄種雞10萬套。

四川四海三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小雞。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去年一年相當於賺了三年的錢。」公司總經理、成都市家禽產業協會會長劉書玲表示,去年養雞產業高峰期,雞苗賣過12元/只,雞苗成本3.5元/只左右,「簡直是暴利!」

養雞人對最賺錢的時光總是念念不忘,茶餘飯後,他們還在講述去年誰賺了多少,誰又在這波行情中飛黃騰達。

「養2萬隻雞賺七八十萬!」一位雞苗孵化場員工「啪」的一聲狠狠拍了桌子,直直地比起兩根手指,「2~3個月時間就可買一輛奧迪A6L!我還知道去年有雞場掙了(收入)1000萬!」他繪聲繪色地講述行業細節,有些誇張,但足見這場財富盛宴給人的巨大衝擊力。

今年反轉:雞苗虧本沒人要,2月跌至歷史低點

轉眼間,去年兩三個月賺一輛奧迪A6L的好日子不再,今年一個月能虧掉兩輛奧迪A6L。

周期更迭,高點變低谷,最強「雞周期」剛剛站上風口便又重重摔落。這一摔,便摔了個雞飛蛋打,入不敷出。

「現在雞苗2~3塊/只,前段時間就賣1塊多,虧本賣沒人要!」7月下旬,劉書玲每天的工作時間被電話佔滿,一個電話還沒有打完,另一個又來,還不算微信語音。這些電話和語音的主題基本就一個:怎麼把雞苗賣出去。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2019年11月7日,山東菏澤的817雞苗價格達到3.9元/羽的歷史新高。但今年2月13日,這一價格已跌至歷史低點0.15元/羽。就算是坐「過山車」,途中總會有一段反彈。但雞價從歷史高點跌至歷史低點僅用時不到3個月,呈90度直線下跌。

「雞苗成本一塊五(一隻)左右,售價現在只有2塊。」任場長說,有些品種的雞苗保持微弱盈利,有一些雞苗只能虧損賣。

按照去年高點12元/只,現在的雞苗售價僅是當時的1/6。因為養殖成本差異,行業分歧在於目前價格是否已全行業虧損。

有養殖戶判斷目前是全行業深度虧損,但也有養殖戶認為僅是局部虧損。

對於虧損一方,雞周期的價格波動程度足以讓他們連本帶利地把之前掙的錢吐出去:一個月虧掉兩輛奧迪A6L,1000萬元全部虧掉並不誇張。

養雞的周期性價格波動會受供需關係影響。供給方面,養殖戶在去年價格高點爭先恐後進入市場是重要原因之一。

「你去年來,這條公路兩邊,你可以看到遍地都在養『跑山雞』。」四川四海三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一名員工講起去年村裡「全民養雞」的盛況,旮旮角角(指到處)都能看見農民餵養的散養雞。任場長則說,大大小小的養殖場都在養雞,連賣飼料的也在養。

四川三聯家禽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鄒平表示,去年雞價起來後,很多人覺得這個行業來錢快,很多投資方短平快地上產能。

去年,劉書玲的脫溫雞賣得最好,需求非常旺盛,「雞苗長到40天就能適應外面氣溫,老百姓買了就很好養。」把雞苗育肥成商品雞,養雞人可在價格高點迅速兌現利潤。據中國畜牧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商品代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出欄量分別為44億隻、49億隻,同比分別增加約5億隻、10億隻,增幅分別達到12.8%、25%。2018年的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出欄量比2017年有明顯增長。

但在需求方面,今年新冠疫情影響了食堂、團餐、聚會等雞肉消費的主要場景。「雞和豬不一樣,它主要(的)消費量不是日常消費,而是聚會、酒席這些。」劉書玲說。

立華股份有關人士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對社會消費產生了一定的抑制,加上去年養雞行業的產能增量帶來供應增加,所以肉雞行情相對低迷。

另一方面,還因黃羽雞消費習慣未能從活禽交易轉變到屠宰交易。海通證券研報中提到一個數據,我國約有80%的黃羽雞通過活雞形式進行交易。

「今年的活禽交易市場在縮小,但選雞都愛選活雞,雞冠亮不亮、雞有沒有活力都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劉書玲說,現在人們還沒有適應雞產業的標準化屠宰,這同樣影響消費量。

反轉探因:養雞周期短,行業集中度高

豬雞有國民飲食消費習慣的不可替代性,但二者又具有相互替代的消費彈性。當最強「豬周期」帶來豬肉價格猛漲,替代效應會拉動雞肉價格上漲。關鍵問題卻在於,無論是生豬價格的調整幅度還是回升高度,都不是雞價所能比擬。

就拿今年的豬價來說,5月生豬均價觸及27.46元/公斤的年內新低。隨後,豬價迅速觸底反彈,向前高逼近。但雞價在短暫反彈後又向下滑去,一個像主升浪,一個卻像主跌浪,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原因何在?一是生產周期使然。商品雞生長周期短,繁殖效率決定生產效率,生產效率又決定新增產能的效率。

「我們一棟雞舍有1.2萬隻種雞,要產10萬隻產蛋,而產蛋周期在36周。」任場長說,養雞擴張產能的效率特別高,出欄效率比養豬高許多

黃羽雞中速雞一般60~100天出欄,慢速雞出欄一般需要100天以上。「我們商品雞一般85天出欄,一隻雞基本上在5、6斤重。」劉書玲說。

而從仔豬到育肥豬出欄需要6~7個月,繁殖周期比養殖雞拉長了幾倍,這還不算母豬妊娠期、哺乳期。

去年行情火爆,養豬的養雞、做飼料的也養雞,養雞的更要養雞,各市場主體的激進擴張無意中合力將造肉效率拉到峰值。新增產能導致商品雞出欄量在某個時間點出現爆發式增長,供需失衡導致價格大幅下跌。特別在雞肉的高價行情中,養殖戶能承受外購雞苗的高養殖成本。

養雞的門檻低,給了散養戶和跨界者機會。但在新增產能的供給結構中,散養戶供給量的貢獻比例卻並不高。一位長期關注家禽行業的分析師表示,雖然農村散養戶的數量很大,但是他們貢獻的養殖總量卻很少。

實際上,養雞行業的產業集中度高於養豬,早早實現了專業化養殖。

生態環境部曾披露了2011年~2015年規模化肉雞養殖場數量,總養殖戶五年增長率為7.95%,其中,年產5萬~10萬隻(不含)規模養殖場五年增長率為1.34%;年出欄10萬隻~50萬隻(不含)規模養殖場五年增長率為19.45%;年出欄50萬隻~100萬隻(不含)規模養殖場五年增長率為32.81%;年出欄上百萬隻以上的規模養殖場五年增長率高達155.34%。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數據,2019年,中國排名前10的黃羽肉雞企業年出欄量佔國內黃羽商品代肉雞出欄量的40.31%,其中溫氏股份和立華股份共計佔據約26%的市場份額。相較黃羽雞,白羽雞的市場集中度更高,而後者出欄效率更高、生長周期更短。

「最強豬周期」中,大型專業化養殖規模的豬企市佔率在大肆提升,從散養向工業化規模養殖轉變,養豬正在送別散養的自然經濟時代。而養雞企業早已完成了這一工業化進程。

四川四海三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鄧飛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到了公司新建的雞舍。這是一段彎彎繞繞的鄉村小路,狹窄路段只容得下一輛車經過。新建的雞舍就在小路盡頭,位置十分偏僻,距離位於石井鋪鎮的公司所在地兩三公裡。鄧飛說,一家新建的雞舍可裝1.2萬隻雞,現在就等雞苗運來,馬上填滿。

四川四海三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新建的雞舍。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但大規模擴張產能也會帶來弊端,比如設備、風險、人才不匹配的壓力。最近,鄧飛的壓力非常大,他要為新建雞舍招管理人員、技術員。

上述受訪對象表示,養雞行業並非暴利行業,價格波動需要規模養殖降成本,比如飼料成本、疫苗成本等,「現在成本肯定比散養戶低,但基本上也是極限成本,再降就是『角角分分』」。

養雞行業產業鏈的複雜程度超過養豬,價格波動風險之下,養殖戶延長生產鏈條試圖分攤風險——立華股份採取與農戶合作,提供雞苗再收育肥雞。養雞行業,甚少出現牧原股份那樣的自繁自養模式,局部分工是常見模式。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向農戶固定支付商品雞育肥費用,公司雖然只賺雞苗的錢,但可對衝掉價格波動風險。

在孵化場建成之前,劉書玲就把雞苗孵化交給綿竹的一家代孵場。7月22日,劉書玲在廣元下班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綿竹,他要清點出殼後雞苗的重量(不同重量,價格不同)。他自嘲養殖行業是「996」的工作,不到50歲就禿頂,白了中年頭。

綿竹一家代孵場孵化出的小雞。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價格回暖:上市公司積極擴產

養殖戶最關注的還是未來價格,好在近期雞價有所回升

「消費回升,其實今年價格也可以回到6元/斤。」任場長說,前段時間的低價不可持續,現在價格已開始回升。

但多位受訪人士表示,今年雞價不太可能回到去年「最強雞周期」時的水平。

「不可能再回到去年的那種情況。」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消費品研究總監、農業行業首席分析師趙金厚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主要看雞肉消費的需求。

儘管雞價難回巔峰成為業內共識,但分歧在於雞周期的價格波動是否能被熨平?

任場長認為,去年高價買雞苗賭一波的人已經歷了市場的風險教育,這部分相當於被擠出的產能,「投進去一批雞苗要虧好多年的錢,辛辛苦苦養幾年賺了錢,可能一波就虧光」。

但劉書玲仍然擔心價格回暖後,大企業又會爭先恐後地湧入,進而帶來大量新增產能。

劉書玲的擔心並不多餘。無論是白羽肉雞、雞苗還是黃羽肉雞,養雞業的頭部企業都在積極擴張產能。

立華股份有關人士表示,公司穩步擴大黃羽雞的生產和供應區域,為更多的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黃羽雞產品。民和股份有關人士表示,雞苗和商品雞都在按正常計劃擴產。

最近一段時間,益生股份與仙壇股份籤訂《合資協議書》,擬成立山東益仙種禽有限公司,主營父母代種雞養殖、飼料加工、雛雞孵化及銷售等。該項目擬投資總額2億元。

立華股份在今年6月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未來黃羽雞板塊將繼續保持每年5%~10%的增長目標,同時加大一體化養雞公司配套屠宰產能的建設進度。

民和股份在今年7月披露了定增募資預案,擬募資6.5億元用於年存欄8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養殖園區項目、年孵化1億隻商品代肉雛雞孵化廠建設項目等。

大企業擴產磨刀霍霍,任場長和劉書玲也不想坐以待斃,前者說當周就在開會商量未來的銷售戰略,後者表示準備向陝西等北方市場進軍。

要熨平行業周期,任場長和劉書玲都希望行業不要有機會主義式博快錢手法。劉書玲說:「非常希望行業不要盲目快上,不要和過去一樣。」任場長感嘆,他不希望雞價有如此大的價格波動,暴利和巨虧均對企業不利,「我們還是希望保持合理利潤」。

無論身處何種周期,活得久的還是那些邊際成本更低、資金周轉更快、規模專業化水平更高的企業。雞產業快速更迭的周期循環也會引發供給結構變化——被市場「教育」的散養戶主動退出,大企業的規模經濟保持生產優勢——行業可能出現「去散養化」趨勢。正如上述一位行業分析師所說,即便散養戶的數量多,但養殖量佔比卻很少。

實際上,養雞企業要熨平行業周期還可以延長涉足的產業環節。比如聖農發展就在半年報中表示,食品深加工業務不斷擴大,熟食化率持續提升,將有效熨平行業周期波動。

後市展望:養雞股走震蕩行情還是困境反轉?

資本市場,養雞概念股2019年也曾作為「黑馬」,出現一波大的行情。

去年1月~3月,不到一個月時間,益生股份從不到5元/股(前復權,下同)上漲至最高的18.12元/股;聖農發展從11.55元/股上漲至最高的33.23元/股;民和股份從10.52元/股上漲至最高的42.4元/股……養雞概念股基本走出了一波3倍、4倍行情。

但今年,即便市場處於牛市氛圍,養雞概念股的表現卻不咋樣。民和股份今年2月創出了20.79元/股的階段新低,目前股價為23.24元/股;益生股份創造了11.59元/股的階段新低,目前股價仍是15.86元/股;聖農發展目前股價為27.42元/股。

再比市值,同樣是養殖,養雞概念股的市值比養豬的基本上少了一個「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養雞概念股的股價和雞價聯動更強,箇中邏輯不難理解:雞價上漲會助推上市公司業績提升,反之亦然。但因為所處養殖產業鏈的不同,雞價上漲對上市公司的利潤影響大不相同:主要養雞苗的益生股份,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3503.70%。而以肉雞養殖為主的聖農發展,當季淨利潤增速則為414.14%。而像養殖黃羽雞的立華股份,當季淨利潤同比下跌72.67%。

業內人士表示,白羽肉雞和黃羽雞養殖的利潤點完全不同,前者贏利點在雞苗,後者贏利點在育肥。然而往細了說,當中的毛利率差異可謂「天上地下」。2019年,益生股份雞苗毛利率高達68.34%;民和股份雞苗毛利率更是高達74.15%。聖農發展和立華股份,同期毛利率維持在30%左右。

上市公司估值是對未來現金流貼現的預估,業績彈性越大,資本市場的預期越高,對應估值就會越高。所以在去年最強雞周期的氛圍中,白羽肉雞雞苗類上市公司的股價漲幅超過產業鏈上其他的企業。

但反之,價格下跌又會帶來預期惡化,對股價形成「戴維斯雙殺」。這可以對比歷史上雞周期波動在上市公司毛利率上的反映。因為半年報尚未出爐,記者選取2015年的低迷周期對比。

2015年,民和股份的雞苗毛利率為-17.90%,虧損倒貼;益生股份養雞的毛利率更是為-50.85%,養雞營收4.8億元,成本高達7.3億元。而聖農發展當年的毛利率為-0.52%。

逆周期中,雞苗產業鏈個股下跌幅度又遠遠大於肉雞養殖股。所以在2019年三季度,養雞股走到了股價頂峰,然後開啟了一波陰跌下殺。而在2015年業績最壞時,養雞股股價反而走出底部,頗有點「利空出儘是利好」的意思。

實際上,今年一季報顯示,養雞股業績普遍低迷。半年報(或業績預告)顯示,低迷有加劇之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多家上市公司人士發現,隨著雞價企穩,養雞上市公司部分已走出了「最壞時候」

民和股份有關人士表示,現在基本上還是盈利。益生股份有關人士則強調還存在季節性因素,「每年6月的季節趕上特別熱的天氣,是雞消費淡季」。

從6月月報銷售數據看,養雞股回升勢頭強勁。益生股份6月雞苗銷售收入環比增長16.97%;民和股份環比增長31.86%……

目前的一季報和半年報業績(或業績預告),養雞產業交出了最近兩年的最差業績,多家上市公司淨利潤大幅下滑。但另一方面,股價下探走勢又反映出業績利空,當雞價回升後,這也埋下預期反轉的伏筆。

養雞公司股價是維持震蕩行情還是王者歸來,要看市場「用腳投票」的結果。

記者手記丨周期波動反映農業現代分工趨勢

不管是養雞還是養豬,規模化專業養殖已然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相較個體散養戶,規模養殖的幾何級擴張速度保證了市民餐桌上的肉製品供給,儘管這種擴張會讓企業承受價格波動的代價。規模養殖降低成本,這是抵禦商業周期循環波動的秘訣。

記者走訪的養雞企業在遠離中心城市邊緣地區,小路彎彎繞繞,隱約還能瞥見上世紀50、60年代修建的水渠。地理位置的級差分布使企業可以獲得低於城市的要素成本,比如土地租金、人力僱傭。

這背後反映出城鎮化進程對產業分工的影響——城市資本、企業家同農村便宜要素資源之間的耦合串聯——提升養殖內部結構的生產效率和交易效率。這兩種效率超過傳統農戶養殖自餵自養的效用,農戶被捲入到專業分工市場——土地流轉收租,企業打工掙錢。農民留在故土,鄉村因為經濟分工而再次振興。這為國內大循環市場提供了一個經驗參照,讓區域經濟體發揮各自的稟賦優勢融入整體分工市場。斯密說,分工水平決定了市場大小。各自的比較優勢發揮得越充分,專業化分工程度越高,經濟水平就越高。

大型養殖企業畢竟相對稀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構成一種地域競爭,這需要傾聽企業呼聲,了解它們的難處。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有養殖場就希望融資問題得以更好解決,資本不足會制約雞舍投產規模。還有企業擔心出現《大江大河》小雷村忠富魚塘被填一幕,不穩定土地租賃合約讓資本設備打水漂。說到底,市場活躍的關鍵還是融資政策、市場規則、合約保護等制度根基。

相關焦點

  • 她重生八零年,空間裡靈芝蘑菇遍地長,虧本賣也能賺大錢!年代文
    她重生八零年,空間裡靈芝蘑菇遍地長,虧本賣也能賺大錢!年代文歡迎書蟲們來到百家號小說真香!我就算是無聊死,打吃雞,打王者,也不來看你這看小說!……哎呀媽,真香!是不是又書荒了!那你就來對地方了!哈哈,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小說推薦!其中第二本:她重生八零年,空間裡靈芝蘑菇遍地長,虧本賣也能賺大錢!年代文!
  • 去年上百噸賣不動,今年又是幾十噸堆成山沒人收,問題出在哪裡?
    作者30多年前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每次到了收穫的季節,農民們都很高興。但是這幾年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就是有的農民收穫後很開心,有的農民收穫後很不開心。對於這一點,相信很多從事種植的農民都應該知道,收穫的東西是不能再賣了。當然不是滯銷,而是難賣,即使賣了也面臨虧損的局面。尤其是一些高產低價的蔬菜,如白菜、胡蘿蔔、洋蔥、土豆,近年來出現得更頻繁。
  • 「最強雞周期」即將終結?
    1 雞肉市場整體下行 作為豬肉的主要替代品,2018—2019年,雞肉以及養雞行業風光無限,從上市公司到小養殖戶不斷擴大產能,賺到盆滿缽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禽肉產量同比增加了6.8%,肉雞產能一直維持高位。
  • 小豬要搶,養頭大豬賺3000元 史上最強豬周期何時到頭?業內:兩年內...
    自生豬價格在今年2月下旬達到38.13元/公斤高點後,價格明顯回落。5月22日,生豬平均價格跌至27.61元/公斤,較高點下跌接近30%。不過近期豬肉價格又有所回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發現,今年價格巔峰期,養一頭豬最多可以賺3000元。「一豬難求」,養豬也成了賣方市場,先打全款,養殖企業再過磅賣豬成為行業常態。
  • 最強豬周期調查:一頭豬狂賺三千,農校生月薪2萬仍瘋搶,暴利還有兩...
    自生豬價格在今年2月下旬達到38.13元/公斤高點後,價格明顯回落。5月22日,生豬平均價格跌至27.61元/公斤,較高點下跌接近30%。不過近期豬肉價格又有所回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發現,今年價格巔峰期,養一頭豬最多可以賺3000元。「一豬難求」,養豬也成了賣方市場,先打全款,養殖企業再過磅賣豬成為行業常態。
  • 臺主月賺1萬變500爆逃命潮?
    但從今年初開始,這股熱潮開始明顯衰退,有臺主從全盛期月賺約1萬元,到近月只賺500元,因利潤大幅縮水,許多人心生退場之意。根據臺灣財政部數據,全臺有登記的夾娃娃機店,截至去年11月為止,高達7206家,但據同業公會推估,全臺娃娃機店數實際已超過1萬,比臺灣兩大便利商店總門市數還多。
  • 一人挑起產銷鏈 「傻」小丁賣雞隻賺小錢 你對顧客好,顧客也會對你好
    「10個賣雞的,9個精明1個傻,我家小丁就是那個傻子。」68歲的常和平在瀋陽路菜場賣了一輩子雞,今年退休後,他把攤位轉給徒弟小丁做。如今,小丁不僅經營著菜場的攤位,也打理著300餘人的顧客微信群。武漢「解封」後,他與顧客已習慣在微信上完成交易,一人擔起當買手、運輸、送貨、做客服的職責,把老家深山裡的土雞一車車運往武漢。
  • 二手房中介拼命賣新房?男子「僵持」3個月沒買成二手房
    但是李先生卻認為新房有點看不見摸不著,對產品質量不放心,不如買個已經看得見的且配套相對成熟的,在這樣的僵持之下,看房 3 個月還是無果。這種情況至少在去年就已經出現。去年記者以買房者身份到中介門店諮詢二手房時,店員不先推薦二手房,而是問不考慮某某新樓盤嗎 ? 當記者問到為何二手中介賣新房時,店員則回答說是業務多元化發展。
  • 知株俠丨株洲人民喜提「吃雞」自由!未來肉價走勢是……
    近日,市民李女士發現,單位食堂裡最近和雞相關的菜品明顯多了起來:蒜苗雞丁、酸辣雞雜、雞腿……出現頻率也比之前有明顯增多。不僅如此,諸多快餐行業還掀起雞肉的「降價潮」,各種雞肉相關產品經常打折促銷。劉姝琪 攝在去年8月起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肉雞產品價格較低並且生長周期較短,成為「二師兄」豬肉的補充,「現在豬肉還是比較貴,基本價格還是穩定在25-30元/斤之間,沒有什麼特別的變化。牛羊肉的價格也沒怎麼變動,基本保持在穩定的高位運行。而雞肉製品價格下降趨勢明顯,它的銷售情況相比起去年同期而言有小幅增長,購買的人比較多。」
  • 盲盒的金錢遊戲:生產周期3-6個月,成本超百萬卻銷售無門?
    甚至在2016年以前,泡泡瑪特一直都是虧本經營。其招股書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其分別虧損277.29萬元、1598.04萬元、2483.53萬元。 而現如今,贏家不僅是泡泡瑪特。就連一家原來經營文旅、雕塑的工廠供應商,也因為及時轉型生產盲盒產品,從原來的業績平平,到現在賺得盆滿缽滿。
  • 去年的爆款盲盒,今年有點「盲」
    星星是重慶人,經營淘寶店鋪已經7年,三年前開始專注做潮玩生意,同時銷售盲盒。從兼職做到全職,她的「貓窩玩具」在圈內已經小有名氣。回憶起這大半年來的生活,她感慨就像「坐過山車」。 之所以說「最初感覺影響不太大」,那是因為今年頭兩個月,星星的線上店每天都還能銷售近百個盲盒。「雖然不及去年,不過當時差距並不是特別大。」
  • 漫威:電影票房三倍才算賺到錢,漫威電影一直沒虧本,都是自己的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漫威漫畫公司其實都是不怎麼賺錢的,漫畫銷量不好,和別的人合作拍攝漫威超級英雄的電影也沒有撈回多少資金。長時間都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這樣子的漫威看起來搖搖欲墜隨時會倒下,為了能夠讓漫威公司繼續活下去,當時那個時代的漫威高層決定,將旗下的超級英雄電影版權給賣了換錢。
  • 盲盒的金錢遊戲:設計製作周期3-6個月,成本超百萬,產品卻銷售無門?
    據其提交的招股書顯示,2017-2019三個年度,泡泡瑪特淨利潤實現爆發式增長,分別為156.9 萬元、9952.1 萬元和 4.51億元。其毛利率更是逐年提升,從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成為名副其實的暴利行業。
  • 新郎因前女友缺席婚禮,新娘:「沒虧本,就當賺了一套房子裝修」
    好在女大十八變,當年不入宋軼法眼的王媛已經出落的亭亭玉立,這場相親兩個人很快就「看對了眼」。02 心血來潮的求婚王媛一直搞不懂像宋軼這麼優秀的青年為什麼會落到相親的地步,宋軼開玩笑說:「因為你啊,命中注定我們要在一起!
  • 今年肯定虧本、現金流負三個億,大三甲院長道出公立醫院困境
    「這次疫情,要是沒有點積蓄,那工資獎金也發不出來了,今年虧本是肯定的」。「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今年以來我們醫院有接近三個億的負數。」10月27日,在國家衛健委體改司調研江蘇綜合醫改工作的座談會上,南京鼓樓醫院黨委書記穆耕林和院長韓光曙,一前一後兩句話,道出了公立醫院在疫情年的艱難。
  • 買到就是賺到?深圳房價會「永不落」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打新」是今年深圳樓市最熱門的事情,即參與搖號,搶購新房。打新的背後,是去年11月豪宅稅取消,深圳樓市迎來一波明顯的上漲,尤其是寶中、光明等區域,多個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讓人們覺得,賺快錢的機會來了。
  • 「吃雞」裡什麼武器火力最強?它1個彈夾打爆20個3級頭,卻沒人用
    Hello大家好,這裡是小番茄遊戲,每天給大家帶來最新的吃雞資訊與最新的吃雞套路,在手遊和平精英以及「藍洞」的絕地求生之中,武器數量已經越來越多了,而在這些武器之中,由於子彈的不同,傷害也各不相同,其中威力最大的無疑就是12口徑了,可是「噴子」並非擁有最強的持續火力,下面要說的就是
  • 農村主播:去年還被村裡人當成是騙子,今年搶著要我幫帶貨
    比如說一罐豆腐乳賺1塊錢,一罐小菜賺9毛錢,按照罐數來提成;幫本村人賣筍乾,當地市場賣29塊錢,我就30塊錢收上來,我直播的時候賣40塊,除去運費,我自己也能賺點,這就是我們的收入。 所以我們的收入不會特別高,一年能收入20萬,我就很高興了。所以我很感謝這個時代,感謝快手這樣的平臺,感謝扶持我們這種農村主播。
  • 分享一個擺地攤賣紙巾項目:成本2000月賺3萬!
    今天我給創業號的朋友分享一個擺地攤賣批發價紙巾 (成本5 6元的紙巾)賺錢項目。 我畢業後靠一輛箱式小貨車一年賣遍大半個中國,賺了十萬塊錢的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