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很多衣服,但是都穿不出去。
一周七天,五天在單位上班,剩下兩天可能加班,不加班就在家裡打掃衛生、休息一下,穿的也都是簡單的家居服。
工作以來才開始注意職場穿搭,看著身邊的姐姐們幾乎沒有穿圓領短袖的,大多是Polo領、襯衫,而且顏色都是淺色或者黑灰,短T也是純色的素淨,沒啥印花、鏤空等裝飾。
我看我這一柜子五顏六色的印花圓領短T,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我現在買衣服,絕對不會買圓領的了,不管多好看、多划算,都不會買,加在購物車裡的不是襯衫也至少是V領。
還有下裝,也是兩三條長褲來回倒著穿,原來滿滿當當的短褲,全部成了周末居家服,
有些羨慕那種想穿什麼就穿什麼的工作。
衣著是情緒和性格的表達,當把你的情緒和性格固定在一種模式裡時,你就像那花盆中的植物一樣,只能按照柵欄的紋理攀援而上。
我能理解服裝得體的含義,在固定的場合穿固定的衣服,是最基本的社交禮儀。可還是有些不爽。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那些衣服,我現在根本想不起來了,也絕對不會再穿,即使能穿下高中時代的某些服裝,我也不會再去穿了,畢竟此時的我已經有了新的審美觀和風格。
所以當過一段時間之後,我應該也會逐漸成為柜子裡都是POLO領襯衫並且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女性吧?
長大就是這樣逐漸遺忘掉舊時的自己呀。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