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是怪獸!」你的態度裡藏著孩子的性格!

2020-12-22 木棉媽媽小學教育

文丨木棉媽媽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到底怎樣才是一個好媽媽?如果滿分是100分,我能得到多少分?

這或許也是很多媽媽的疑問,從初為人母的喜悅到為孩子各種擔憂,老母親們總是有操不完的心。

「媽媽你是大怪獸!」我的女兒這樣跟我說。

閨蜜一臉無奈,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老是控制不住吼孩子,可是吼完就後悔了。

我們都想做個好媽媽,可是有時候總是「事與願違」,總是控制不住自己,那些總是忍不住發脾氣的媽媽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你永遠不知道媽媽的情緒有多重要,著名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的做了一個名為「冷漠臉」(still face)的實驗。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媽媽坐在孩子身邊面無表情,一開始孩子試圖跟媽媽溝通,發現媽媽面無表情後試著逗笑媽媽,媽媽依然面無表情,孩子嘗試幾次未果之後情緒明顯變得焦慮,繼而開始大哭,母親依然保持面無表情。

實驗結果令人吃驚,在母親「面無表情」的這段時間裡測試了孩子的心跳和壓力激素,結果發現孩子心跳加快、壓力激素增加,隨著實驗繼續,孩子身體的變化直接影響孩子的腦細胞。

可見媽媽的情緒對孩子影響有多重要了,媽媽的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性格和未來,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升級做媽媽以後就要懂得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

你是什麼情緒,孩子就是什麼命!

前幾天跟同學聊天,同學說女兒年紀小小的特別嚴肅,一點都不愛笑,像個「小老太太」。

聽同學這樣說我就笑了,同學很納悶:你笑什麼?

我說:或許你應該照照鏡子!

同學就是一個特別嚴肅的人,不愛笑,喜歡抱怨,生寶寶以後我們總是能聽到她的各種抱怨:唉,生了孩子以後我很久沒給自己買新衣服了!

我婆婆明明退休了也不給我帶娃,不然我就可以去上班了!

老公這個月獎金很少,日子怎麼過呀!

同學就很少笑,如今看來她女兒就是她的小翻版呀!

來說說我的另一個同學吧,她畢業後就工作了半年,然後就結婚懷孕了,大寶剛上幼兒園又懷了二寶,她這幾年都是在帶娃,我以為她一定是灰頭土臉的,有一次我跟她視頻聊天,發現她狀態很好,打扮地也很時尚,完全看不出是兩個孩子媽媽。

她也經常帶著兩個寶寶拍點小視頻,那天又發朋友圈說大寶已經知道主動做家務了。

我問她:兩個寶寶這麼辛苦,你是怎麼把日子過得這麼美好的?

同學說:那有什麼奇怪呀?我愛孩子們呀,為他們忙忙碌碌的我很開心呀,我愛他們,他們也愛我!

這兩個同學讓我感觸頗深,我們常說,生活是一面鏡子,孩子何嘗不是我們的鏡子呢!我們怎樣面對孩子,在孩子身上都能看到影子。

那麼寶媽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1、愛是本質

就像同學跟我說的:因為我愛我的孩子們啊!

剛做媽媽的時候,我們常常想著:怎樣讓寶寶長得壯壯的?

後來又想著:如何讓寶寶愛上讀繪本?

再後來又開始擔心孩子的成績。

但是我們似乎都忘記了最初的心,我們應該好好愛孩子,而這個愛應該是無條件的。就是因為我們後期加入了太多作為媽媽對孩子要求,所以才導致我們經常控制不住情緒,總是認為孩子不是我們要求的那樣。

慢慢的我們就在愛孩子這條路上走偏了,我的愛總是帶有條件:你要是不聽話,媽媽就走了!

你如果考不好,就停了你的零花錢!

慢慢的孩子也會認為:媽媽只是愛她想像中孩子。

當我們拋開一切只是用心愛孩子的時候就會發現內心平和很多,所以,想要控制情緒就要記住自己的初心:好好愛孩子,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平安健康。

2、默數123

當你生氣的時候,默數123總是有效的,為什麼這樣說呢?當生氣的時候,要爆發的那一刻逼自己停下來,然後默數123,你會發現呼吸變得深沉,所以其實奧妙是呼吸,當你數數的時候也在深呼吸,所以生氣的時候數數總是很奏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默數呀,一旦你出聲讀出來,孩子可能以為你要數數打他了!

數數其實只是個形式,出了數數你也可以默念自己的一套話語,比如:孩子是我生的,老公是我選的,這樣一來心情會不會好很多?但是別發展到自己打自己的地步。

吼孩子之前默數123,總是有些效果的。

3、學會接受

很多寶媽生氣的根源就是不接受孩子的本來的樣子,比如孩子考試考砸了,一衝動把孩子打一頓。

但是我們返回來仔細來看這件事,孩子本質也不願意考砸了,結果也已經考砸了,打一頓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考試的結果也不會因此而改變,用這樣的思路來想問題,是不是就容易接受了。

事情就是如此,我們生氣常常是因為我們無力改變現狀,不僅對孩子,對我們自己也是如此。

海之所以可以容納百川是因為海有足夠的胸懷,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孩子出現問題總有背後的原因,比如缺少陪伴,比如對孩子太過嚴厲,發脾氣、吼孩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學著透過現象看本質,去發現問題所在,並且解決問題。

偶爾吼了孩子,應該怎麼辦呀?

都說吼孩子不好,我吼了孩子該怎麼辦呀?

這是很多寶媽都在考慮的問題,有個寶媽也在後臺這樣留言。棉媽說: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呀!

偶爾為之不必太過焦慮與擔心,更何況總讓孩子見到媽媽憤怒的樣子呀!

吼了孩子意識到自己錯誤,誠懇地給孩子道個歉,沒錯是的,必要時候要給孩子道個歉,畢竟是你做錯了,情緒失控了,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都不是完美媽媽,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有機會陪伴孩子一起長大,我們還有機會去努力做一個好媽媽!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媽媽,孩子的呼喊你感應到了嗎?媽媽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性格
    很多時候,因為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或者是一些困難,哪怕是孩子跌倒了要爬起來的時候,孩子總是下意識的會呼喊媽媽。其實這是一種孩子向父母求救的一種信號,但是父母第一反應的態度決定孩子以後的性格,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親子關係,也會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
  • 怪獸媽媽
    近來和少爺鬥智鬥勇,發現情緒管理對於大人和孩子都非常的重要。作為母親,要和孩子一起成長。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得先成為那樣的人。      少爺因為疫情原因,在爺爺奶奶家呆了三個多月。因為爺爺奶奶無原則溺愛,回家之後脾氣非常大,動不動就跟我說你給我走開!
  • 孩子不害怕,不恐懼,媽媽帶你打怪獸!
    也許只是在大人眼裡無關要緊的小事,對孩子來說卻是恐懼的怪獸,因此,要適時表現出共情,耐心和小朋友溝通。就像孩子害怕吹風機,我採用溫和多次的方式對小魚說:「恩,這個吹風機聲音太大了,所以嚇到小魚了是嗎,其實你看,媽媽一按這裡,前面的這個口就出風了,暖暖的,可以幫媽媽把頭髮吹乾,發出的聲音是裡面的機器在工作呀,來,媽媽握著小手摸摸」。隨著我每次示範給小魚兒看,並讓他試探性的按開關,接觸越來越多,他就慢慢發現其實一點也不危險,也不害怕了。
  • 「孩子,媽媽打完怪獸了!」
    「媽媽打完怪獸了」「已經和孩子分別兩個月了!」3月20日下午,黑龍江支援孝感醫療隊漢川分隊隊員彭晗提起兩歲的兒子,眼裡噙滿淚水。尤其是一位阿姨哭著對我說,『感謝你的父母,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聽得我當時就哭了。」彭晗說,每次進入病房前都會在隔離服前襟寫上「東北大漂亮 ,彭晗」幾個大字。「這是我的名片,能更好地激勵自己努力工作。」彭晗所在的病區實行三班倒,一人負責護理16名危重症及輕症患者。每班下來,刷手服都被汗水溼透了,臉上也都是被裝備勒出的道道印子。
  • 當孩子對電子產品上癮時請翻開這本書《小心,你的書裡有怪獸》
    孩子打開這本書後就愛不釋手,相比於我以前給她買的睡前故事和繪本,這本書更具親子互動性、寓教於樂性和激發想像力。動作和方向的解鎖增強了親子互動性《小心,你的書裡有怪獸》由一隻粉色犄角和藍色皮膚的小怪獸貫穿全書,小怪獸可愛的形象和鮮豔的色彩具有視覺衝擊力,一下子就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 孩子說害怕怪獸,媽媽別急著說怪獸都是假的,正確應對需要三步走
    晚上,在小區裡散步,聽到一個小女孩跟媽媽的對話:「媽媽,那裡好像有怪物,我害怕。」小女孩指著路邊的綠植說。「別瞎說,哪裡有怪物!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怪物。怪物都是假的。」媽媽給孩子解釋。由於這一階段的孩子想像力正在野蠻地生長,許多白天聽過的故事、動畫片裡看到的恐怖情節,在孩子的主動「腦補」下,都會變成各種各樣的怪物,出沒在孩子的世界裡。我們告訴孩子:「這有什麼可怕的?」「別怕!都是假的!」
  • 《瑪莎和熊》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父母應對「麻煩」的態度很重要
    她積極、樂觀、開朗的性格和熊熊的影響是分不開的。生活、玩耍的過程中,無論瑪莎惹出什麼「麻煩」,熊熊都第一時間第一速度去幫助解決。沒有抱怨、沒有嫌棄、沒有呵斥。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瑪莎一樣每天都高高興興地,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可是又有多少父母能像熊熊一樣用樂觀的心態面對孩子搞出的各種「麻煩」呢?
  • 「媽媽」與「媽」,僅僅一字之差,卻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
    作為媽媽,好多女性都覺得自己和孩子的關係是亙古不變的,因為這份血緣關係,不管自己怎麼折騰,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都是孩子的媽媽。可事實上呢?無論是母子之情還是母女之情都會隨著你不妥教育方式而變質。當你發現有一天,孩子不再喊你媽媽,而是改成了媽,雖然只有一字的差別,你會頓覺五味雜陳嗎?
  • 娃的玩具被搶了,兩位寶媽的不同態度,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孩子們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家長們經常遇到自己的娃的玩具被搶,這也是常有的事兒,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第一時間會去求助媽媽,這個時候媽媽的態度很是說明問題。
  • 「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 一個「怪獸家長」的回歸之路
    前幾天看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的教育特稿《教育的另一種可能》,裡面有一篇文章叫做《怪獸家長變形記》,講了一個有孩子之後就變成了「怪獸家長」的香港媽媽屈穎妍。 屈穎妍瞪大了眼睛,問:「你說什麼?難道你願意用父母雙亡來換一個不上學的機會?」 這件事情讓她記憶尤深,看著女兒同學們的家長一個個都不自覺地變成了「怪獸家長」,她才從別人身上照到了自己的影子。
  • 「媽媽,我要和你一起去打'怪獸'!」
    「媽媽,我要和你一起去打'怪獸'!」媽媽,我要和你一起去打怪獸在參加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督導和醫務專委會支援黃岡工作組的工作中,西南大學社會工作系陳緯老師聽到了很多醫護人員與孩子分離,孩子萬般思念父母的故事。有感而發,她專為醫護工作者和他們的家庭寫了一個故事《媽媽,我要和你一起去打怪獸》,並由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2017級學生鄒樂月、張笑天為故事配圖,做成繪本。
  • 孩子玩具被搶,你會怎麼做?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性格
    以前在遊樂場玩,女兒正在玩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搶了。我總是安慰女兒「沒事我們要分享、要謙讓」,或者就是拿其他玩具,分散女兒的注意力,安撫他。 但有次,我看到一位媽媽,對搶她孩子玩具的小朋友說:「小朋友,妹妹先玩的,你不可以搶哦,你把玩具給阿姨,還給妹妹。」
  • 郭濤寫育兒書惹爭議:你的育兒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其實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站,父母絕不僅僅會帶給孩子行為習慣上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孩子價值觀和性格的養成。記得電視劇《安家》中,很多人在最初都不喜歡房似錦的性格,認為她太過自私。但是當你看到她媽媽的那一刻,就會理解她為什麼自私,因為母親的觀點就像是烙鐵一樣,強行烙在了她的身上。
  • 打怪獸的媽媽回來了
    在備勤隔離期間,一有空擋,高潔就拿出手機和孩子視頻,幫她訂正作業,叮囑她及時上網課。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小朵每天都在心裡數著,爸爸還有多少天回家,媽媽還有多少天回家……備勤隔離了多少天,小朵比高潔記得還清楚。原計劃隔離結束後,她將入監連續執勤14天後就能回家。但隨著疫情防控工作升級,2月20日,「一戰到底」的號聲吹響,作為分監區長,高潔是分監區的「定海神針」。
  • 女兒說:媽媽,我害怕!廁所裡面有怪獸!
    偶爾還能夠幫我擇菜剝蒜,晾曬洗衣機裡的衣服,可以說是媽媽貼心的小棉襖。01 可怕的怪獸最近這段時間,媛寶小小翼翼地跟我說:媽媽,我上廁所時,感覺裡面有怪獸。我說,為什麼會有怪獸呢?廁所有很明亮的燈光,你又是在哪裡看到的呢?她說,不知道!反正進去就感覺有怪獸。聽到孩子這麼說,我將廁所環顧一圈,指著廁所便池下水管道口,問:你是不是覺得怪獸藏在這裡?孩子不安地看了一眼說,是的,就是在這裡。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怎麼教都是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孩子五歲左右就已經樹立了完整的人格基礎,也就是這個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出來了。孩子的性格有先天因素,有點孩子天生就好靜,有點孩子卻非常外向活潑。但是後天的環境,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
  • 你情緒失控的樣子,都進入了孩子的靈魂,成了孩子性格缺陷的推手
    育兒界有這樣一句魔咒:「當你認為孩子不行的時候,孩子就真的不行了。」父母的面子固然重要,但不要讓孩子毀在父母的面子裡。 在電視節目裡, 王詩齡不僅呆萌可愛, 而且懂事、 機靈、 聰明。 同時, 她還有著令人羨慕的好個性, 特別是她自來熟的性格, 能很快跟陌生人打成一片。不少家長尤其是家有千金的家長特別希望自己的 孩子也能像王詩齡那樣伶牙俐齒, 有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
  • 媽媽,怪獸要吃我!面對孩子心中的小惡魔,媽媽們要怎麼做?
    許多寶媽都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孩子膽小,怕黑,對未知事物充滿了恐懼。媽媽們都是怎樣面對的呢?我想,不外乎以下這幾種應對方法:1. 不要怕,世界上沒有怪獸,不會有怪獸吃掉你2.你是男子漢了,男子漢是不會害怕的3. 你都這麼大了,還這麼膽小,以後怎麼辦?諸如此類。其實,這也是桐媽(小編)所經歷過的。從開始的好言相勸,到最後的氣急敗壞,但是後來我慢慢發現,越是這樣說,孩子恐懼的心裡越嚴重,有時候怕媽媽斥責,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真實的恐懼還依然在他幼小的心裡生根發芽。
  • 孩子開口向你要錢,家長的態度比錢更有價值,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開口向你要錢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呢?要知道家長的態度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首先你要問清楚孩子要錢的目的。倘若是單純的亂花錢,家長應該好好教育孩子;但如果索要金錢是因為有合理的用途,家長應該支持。
  • 你的房間裡,藏著你一生的風水
    你不以為然的小小房間裡,其實藏著你一生的風水。01 你房間的樣子,就是你生活的狀態很長一段時間,我因為迷茫和焦灼,什麼都想試一試。02 打掃房間,也是打掃心靈電視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裡女主角麻衣生活在一個雜亂不堪的家裡,外婆喜歡囤積物件,媽媽也沒有收拾的習慣,麻衣的房間也亂糟糟的,堆滿了各種東西。17歲時,麻衣喜歡上一個男生,她把與初戀有關的物件一一收藏在房間裡,作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