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難道真是天意?司馬遷竟記載了秦始皇死亡前的三大詭異事件!

2021-01-08 趣觀歷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兩周前子淵曾為大家介紹過清朝末年發生的怪事,發現許多朋友對這一類型非常喜歡。因此今天就給大家介紹秦始皇晚年發生的三件怪事,它們都清清楚楚地記載於《史記》之中。

1、詭異的天象——「熒惑守心」

在古代,由於科學水平有限,加上「君權天授」的思想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因此無論帝王還是百姓都相信天象代表著天意。從秦漢時代的太史令到後來的司天監、欽天監,歷代帝王都設立了專門觀察研究天象的職務和機構,其中「五星連珠」和「熒惑守心」兩種天象最受他們的關注。

「五星連珠」,顧名思義就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排成一列直線,在古代這是帝王受命於天的吉兆。按照史書記載,漢高祖劉邦登基後曾出現過五星連珠,現代的計算機推演印證了這一說法,確實在劉邦繼位的第二年出現過。按照現代天文學的有關推算,呂后稱制、武則天稱帝之時也出現過「五星連珠」的天象,為什麼卻看不到相關歷史記載呢?道理很簡單,史學家們不願承認女主也是順應天命的。

如果說前者是帝王們最渴望的天象,那「熒惑守心」便是他們避之不及的兇兆。這個詞乍一看很難理解,其實就是指熒惑(即火星)運行到心宿(即天蠍座)附近並停留一段時間。有趣的是,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火星都被視作戰爭和死亡的象徵。因此一旦火星靠近代表著皇帝、太子和皇室成員的心宿,就意味著皇帝將要失位或駕崩。中國古代一共發生了38次「熒惑守心」,史書一共記載了23次。

根據《史記》的記載,始皇三十六年出現了「熒惑守心」的詭異天象,不知從天文官員處得知這一消息的秦始皇該作何感想,或許他並不相信,然而很快又發生了第二件事。

2、秦朝第一預言——「隕石事件」

在「熒惑守心」出現不久後,一顆流星划過天際墜落到了東郡(今河北、山東的部分區域)。按理說一塊隕石掉到地上並不可怕,只要沒造成人員傷亡就是小事。可是這顆隕石有些不一樣,只見其上刻有7個醒目的字:

始皇帝死而地分

這顆詭異的隕石既預示著秦始皇的殞命,也提前宣告了大秦帝國的終結。雖然當時沒有網絡,但這件詭異的事還是迅速在民間傳開並引發了軒然大波。地方官員趕緊層層上報,震驚不已的秦始皇一方面自我安慰是別有用心者的惡作劇,一方面又立即派遣御史趕赴事發現場逐戶排查,可惜一無所獲。憤怒的嬴政下令處死了隕石墜落地點附近的所有人家,隕石也被徹底焚毀,可是秦始皇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揮之不去的陰影。

3、早年舊物重現世間——「沉璧事件」

精神強大的秦始皇或許並沒有被前面兩樁怪事嚇到,結果秋天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更為詭異的事。一位秦朝使者在返回鹹陽的途中路過華陰,大晚上突然被一個手執玉璧的黑影攔住。只聽那神秘人低聲說了句:「請替我將這玉璧帶給浩池君,今年祖龍死。」便轉身離去,只剩下一臉茫然的使者站在原地。

使者思來想去也不知道那個「浩池君」是何方神聖,但他下意識感覺有些不妙。回到鹹陽後,他將這件發生於返程之中的怪事告訴了秦始皇。嬴政一聽,就明白這句話中的「祖龍」是指自己,而且那個說話的「人」應該是只能預言一年之事的山鬼。為了穩定人心,秦始皇一邊宣稱「祖龍」是人的祖先,一邊讓御府查驗這塊玉璧,結果發現它是8年前秦始皇祭祀水神時投入江心的那塊。

秦始皇這下是真的怕了,接二連三的怪事擊垮了他的心理防線。於是他為這些事特意舉行了佔卜,結論是要通過出巡和遷徙人口才能化解。抓住救命稻草的秦始皇下令將三萬戶人家遷到了榆中地區,而且史無前例地贈與他們爵位。放下心來的秦始皇開始了尋找長生靈藥的第五次巡遊,結果卻死在了半路上,實在是頗具戲劇性。

在現代人看來,「熒惑守心」和隕石墜落不過是正常的天文現象,隕石上的字也應該是人為雕刻上去的。至於那塊失而復得的沉璧,不過是有心人的仿造而已。然而在那個時代,這三件撲朔迷離之所以產生並廣為流傳,卻或多或少地反映出秦始皇的統治正在逐漸失去民心。


相關焦點

  • 天有異象要滅秦始皇,天降隕石隨後而來,秦始皇死的蹊蹺是否天意
    預兆這種東西從古到今都一直盛傳,就像人們都說壞事做多了就會遭天譴一樣,秦始皇的功績也算是為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又不算明君也不算昏君在這兩者之間吧,他在統治前朝的時候還是一位明君,懂得是非善惡勤於執政的好皇帝,但是他的死亡讓很多人疑惑不解,這也是個世界不解之謎,有人說他的死亡太過於蹊蹺
  • 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司馬遷記載前後矛盾,真相已被政治謠言遮蔽
    事實上司馬遷對當時歷史事件的一些細節並不了解。如司馬遷在寫呂不韋與趙姬之事時,前後就有矛盾。他開始寫呂不韋在邯鄲與能歌善舞面容姣好的諸姬同居,其中一人即為趙姬。在隨後又說子楚夫人趙姬是「趙豪家女」,也就是趙國豪門的女子。那麼趙姬的出身到底是貴是賤?是一位歌舞伎人?還是一位千金小姐?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事,趙姬所生之子父親為誰,又怎麼能輕易下結論呢。
  • 《大秦賦》秦始皇、呂不韋真是父子?司馬遷用2個字暗示「真相」
    只看「姬自匿自身「這5個字,仿佛司馬遷在《史記》中認定秦始皇嬴政的生母趙姬是在懷孕期間被呂不韋送給秦異人,也就是間接佐證秦始皇嬴政不是秦國王族子嗣,是呂不韋的私生兒子。
  • 三次離奇事件,天意+人為,把五十歲的秦始皇推向了沙丘
    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開始了有生之年的最後一次巡遊。這次巡遊與過去5次全然不同,目的首先就很兒戲,因為一次佔卜,始皇本人也不再雄心勃勃,只求趨吉避兇。讓秦始皇決心出遊的佔卜,其實是過去一年發生的三大怪事引出來的。
  • 秦始皇何其冤屈?司馬遷以負責任的態度,做出了不負責任的事
    秦始皇的身世可謂千古之謎,幾千年來各種猜測都有,而這一切,都源自司馬遷的文章《史記·呂不韋列傳》。正是這篇文章裡不明不白、自相矛盾的描述,才導致秦始皇蒙受了二千年的不白之冤。
  • 秦始皇臨終前,接連3起詭異事件,細思極恐!2000多年仍無法解釋
    但是,秦始皇臨終前,接連發生三起詭異事件,2000多年仍無人能解釋一、天降不詳:「熒惑守心」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皇帝經常召欽天監前來商議國事,欽天監夜觀天象,往往能發現一些奇怪的天象,而這些無法解釋的現象,往往能直接與王朝興衰掛鈎
  • 流傳兩千多年的謎題,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嗎?
    關於秦始皇生父之謎,根源在於司馬遷的記載衝突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在正史中的地位極高,但也正因如此,由於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和《呂不韋列傳》中不同的記載,導致秦始皇的身世變得撲朔迷離。
  • 秦始皇死因之謎,郭沫若:他的耳朵裡有一根三寸鐵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他的第五次東巡途中離奇死亡。關於這位「千古一帝」的死因,一直以來眾說紛紜。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甚至大膽猜測,秦始皇的耳朵中,很可能被人釘進了一顆鐵釘,而這也是秦始皇的真正死因……此話一出,石破天驚!這種說法究竟有幾分可信?
  •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殺死了,司馬遷為什麼可以詳細描述陵內結構?
    就像秦始皇陵墓的修建過程也是一樣,本來就是一個十分正常的歷史記載,卻引來了無數野心家和愚蠢家的猜測,認為記錄歷史的司馬遷不是秦始皇時代的人,更不是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所以司馬遷記錄的秦始皇陵構造結構都是虛假的,所以這類人都是一種十分沒有思維和辯證能力的愚者。天下愚者當其道就會崩壞,天下戲子當其道整個文明和社會就會退步。
  •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三件怪事,是真的嗎?
    在秦始皇生命的最後一年,接連發生3件怪異事件,處處預示著「王命將崩,王朝將覆」,這對秦始皇來說,無疑是致命打擊。秦始皇胸懷天下統一六國,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在蕩平海內後,秦始皇廢黜分封制,開創郡縣制,實現「三統一」,奠定了中國封建王朝延續千年的政治格局,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實至名歸。
  • 秦始皇身上有4個詭異之處,特別是他不立皇后這事,背後另有隱情
    還有,秦始皇當年收天下兵器於洛陽,打造了十二青銅人像,據說有近十米高。而我們漢文化,喜歡的卻是小石像,很明顯,兩者有區別。基於以上分析,朱大可教授認為,秦人,可能與古埃蘭人有著密切的聯繫!第二個詭異之處,則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秦始皇的父親是誰?民間傳言,當年異人在趙國當人質時,呂不韋曾將自己的一名懷孕的歌姬送給他。此女子生下的孩子,便是後來的秦始皇。
  • 名作《報任安書》與史記作者司馬遷死亡之謎
    正史中關於司馬遷的卒年沒有明確記載,甚至關於司馬遷是否善終都是一個謎團。在《史記集解》中引述了東漢學者衛宏的《漢舊儀注》的說法:司馬遷給漢景帝做本紀的時候,就說了很多老皇帝的短處還有漢武帝的過錯,這讓漢武帝很不爽。這是司馬遷人生悲劇的起始根源。
  • 秦始皇身世之謎,他的親爹究竟是誰?司馬遷:你們說了算!
    之所以如此,主要源於太史公司馬遷在他的史學巨著《史記》中的兩則記載。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 《山海經》《史記》中,有一處記載前後矛盾,揭開秦始皇長相之謎
    可是有一句話說得好,叫作"歷史總是充滿著主觀性",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惡,作者在寫書的時候,難免會將自己的情緒無意間帶入書中,司馬遷也不例外。那麼司馬遷到底最討厭誰呢?小編不說,大家也都知道,在司馬遷的心中,有兩位帝王最為刻薄寡恩,一個是漢武帝,另一個就是秦始皇。
  • 最新文物表明司馬遷的記載或有隱情
    因為這篇列傳裡記載了一個從古至今讓人苦思不得其解卻又為民間所津津樂道的人:嫪毐。嫪毐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了,他身上很可能暗藏了非常多歷史信息,極有可能是司馬遷刻意留下來的讀解《史記》的線索。看下司馬遷的原文吧,《史記·呂不韋列傳》: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
  •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公元前213年,秦統一第八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在一次朝廷會議上 提出恢愎周朝的封建制:「沒有輔弼,發生變亂時誰來救朝廷呢?」秦丞相李斯反對,他以為時代變化,制度應該隨之變化,不應該以古非今。
  • 秦始皇是誰的兒子?呂不韋還是子楚?司馬遷都沒弄清楚
    然而,秦始皇的身世卻充滿了爭議,就連司馬遷都沒有弄清楚,在《史記》中的記載自相矛盾,一會兒說秦始皇是秦莊襄王嬴子楚的兒子,一會兒又讓人覺得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為什麼會有這樣兩種說法呢?這要從他的父親嬴子楚說起。
  • 秦始皇生父到底是誰?本來不是事,卻被司馬遷和後人有意複雜化了
    秦始皇生父到底是誰?本來不是事,卻被司馬遷和後人有意複雜化了為何秦始皇的生父不可能是呂不韋?秦法:他不敢十年磨一劍,《大秦帝國之天下》一開播便備受關注。影片開始時,嬴政已經是個孩童,但嬴政怎麼來的、到底是誰的孩子,這樁千古謎案在劇中並沒有交代,似乎默認了嬴政便是嬴異人的孩子。
  • 秦始皇十二金人還能找到麼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專門提到過此事。 《史記.秦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此外, 漢初《淮南子》、漢末《三輔黃圖》、北宋史學家宋敏求《長安志》等史料中都有詳細記錄。
  • 秦始皇死因之謎揭開?郭沫若宣稱:非正常死亡,他耳中有鐵釘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死於第五次東巡途中,終年49歲。秦始皇究竟怎麼死的?即便是醫療水平低下的秦朝,49歲也是壯年,而且秦始皇還享受著最高的醫療條件。關於秦始皇死因,司馬遷在《史記》中惜字如金,只留下了「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的記載。千古一帝死因不明,自然引起後人無盡地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