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史記》中,有一處記載前後矛盾,揭開秦始皇長相之謎

2020-12-11 騰訊網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句話是近代文學家魯迅誇讚《史記》的經典話語。《史記》號稱是歷史巨著,在我國歷史研究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眾多史學家們在研究漢代以及漢代以前歷史的重要參考文獻。

可是您知道嗎?在如此一部鴻篇巨著中,也有相互矛盾之處,而當專家對其進行對比時,這才發現一個驚天的秘密!這個秘密究竟是什麼呢?如果你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你揭秘。

司馬遷的《史記》之所以會在史學家的眼中,有如此高的評價,就是因為太史公以一種公正的角度來看待歷史,從而將其完整的敘述出來。

司馬遷一生不畏權貴,即使是被漢武帝處以宮刑,卻仍然在自己的著作中痛陳時代弊病,當然,司馬遷也同樣以敬憐之心,將那些被權貴鄙視的小人物擺上了歷史舞臺,如悲情刺客荊軻,命運悲慘的遊俠郭解等等。

可是有一句話說得好,叫作"歷史總是充滿著主觀性",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惡,作者在寫書的時候,難免會將自己的情緒無意間帶入書中,司馬遷也不例外。那麼司馬遷到底最討厭誰呢?小編不說,大家也都知道,在司馬遷的心中,有兩位帝王最為刻薄寡恩,一個是漢武帝,另一個就是秦始皇。

不過漢武帝正在當政期間,剛給自己來了一次宮刑,若是再胡亂給漢武帝抹黑,估計第二天就得去菜市口砍頭,故此司馬遷只能將這種情緒都發洩在秦始皇的身上。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秦始皇做了很多的描寫,而最能凸顯司馬遷厭惡秦始皇的一句話便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這是司馬遷對秦始皇相貌的描寫,大概意思是秦始皇長著塌鼻子,細長眼,後背佝僂還有雞胸(畸形軟骨疾病),說話的聲音像豺狗一樣嘶啞,而且刻薄寡恩,心腸狠毒。

估計這可能是秦始皇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太史公的筆下一點沒給秦始皇留面子,若是再抹黑一點,恐怕秦始皇就能友情出演《山海經》中的異獸了。

無論是在教科書中還是在如今的網絡上,可能大家都看過秦始皇的畫像,畫像中的帝王威武霸氣,全然沒有司馬遷描寫的這樣猥瑣,那麼秦始皇真的這麼猥瑣難看嗎?我們繼續再看《史記》中的另一段記載。

《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遂拔劍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這段是關於"荊軻刺秦王"的描寫,其精彩的劇情我們暫且不說,單說秦始皇與荊軻搏鬥的場面。要知道,荊軻是一個平民,以前是屠狗殺豬之輩,雖然說不上膀大腰圓,可起碼也是身強體健。荊軻在刺殺秦始皇的時候,秦始皇居然"以手共搏之",並且還在此時能夠"遂拔(劍)以擊荊軻",說明秦始皇在與荊軻搏鬥的時候,居然另一隻手還有能拔出劍的機會,足見秦始皇只用一隻手,就可以讓亡命徒荊軻難以再進行攻擊,其個頭絕對不是一般的高大。

接下來的一幕,更是令人大吃一驚,秦始皇居然"遂拔劍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要知道此時秦始皇是單手揮劍,只一劍就將荊軻的大腿砍斷,瞬間讓荊軻失去的戰鬥力,秦始皇的這種驚人臂力,恐怕現代很多人也沒辦法相比吧?

此外,上古典籍《緯書》中也曾經記載了秦始皇的相貌,其中不僅描述了秦始皇"蜂準"、"長目"、"鷙鳥膺"外,還說他"虎口"與"日角",意思就是闊口高額,這種長相也間接的說明了秦始皇的臉膛開闊,是西北大漢的典型面目特徵。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史記》中的這兩處記載真的是相互矛盾,在兩相比較之下,"荊軻刺秦"應該可信度較高,因而完全可以得出結論,秦始皇應該是一個很健壯的西北漢子,並且帝王範兒十足,看起來讓人不寒而慄。

相關焦點

  • 關於「人魚」,《山海經》和《史記》中都有記載,為何至今沒發現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陵地宮內「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近些年來,儘管考古工作者對秦始皇陵進行了全面勘探,但其地宮內部的情況,仍像一串謎,難以破解。所謂「人魚膏」即是其中之一。在中國古時候,「美人魚」的影子不斷出現於墓葬中,根據近些年的考古新發現來看,墓葬中的美人魚透著怪異,成為千年古墓中的一道奇觀。最開始談及人魚與墓葬的資料,常見於司馬遷的《史記》。
  • 《史記》和《山海經》所記載的顓頊,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為了給後續的文章做鋪墊,我先聊聊《史記》和《山海經》裡所記載的顓頊的異同。《史記》記載了顓頊與黃帝的關係,其脈絡是:黃帝-昌意-顓頊。《史記·五帝本紀》載:「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而《史記·楚本紀》也有類似的記載。《史記·楚本紀》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山海經》也記載了黃帝與顓頊之間的關係,但要比《史記》複雜一些。
  • 為什麼《史記》中的記載前後矛盾?
    從《淮陰侯列傳》的記載來看,呂后殺韓信完全是自作主張,事前,沒有與劉邦商量,事後,也沒有向劉邦匯報。但是,對於同一件事,《史記·蕭相國世家》中卻有不同記載。《蕭相國世家》中說,呂后誘殺韓信後,立即派人將此事報告給了劉邦。也就是說,《淮陰侯列傳》中,劉邦得知韓信死訊,是在平叛回京以後,而在《蕭相國世家》中,劉邦在前線時,就已經知道了韓信的死訊。
  • 《山海經》中有一處記載,一旦被證實,將揭開2000年前的彌天大謊
    《山海經》作為一本上古時期的著作,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一本書。就連大名鼎鼎的司馬遷,也不敢對《山海經》妄加評判,他在《史記》中寫道:「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山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比如,之前有學者在《山海經》中發現了這樣一處記載,它說的是鯀因為治水失利並且偷盜了息壤,被堯所殺。其中提到的鯀,就是「大禹治水」神話中大禹的父親。
  • 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司馬遷記載前後矛盾,真相已被政治謠言遮蔽
    《史記》是第一個提出嬴政是呂不韋之私生子的文獻。事實上司馬遷對當時歷史事件的一些細節並不了解。如司馬遷在寫呂不韋與趙姬之事時,前後就有矛盾。他開始寫呂不韋在邯鄲與能歌善舞面容姣好的諸姬同居,其中一人即為趙姬。
  • 《山海經》中一處記載,揭開了大禹治水的秘密,真相細思極恐!
    山海經是出自先秦的一部怪異志神話故事,《山海經》所記載的臆想時代如若真實存在,也早已逝去數千年,反觀現如今,一昧唱衰或者歌頌科技也許都並非最恰當的論述,因果關係是事物間最穩定的締結。在我國漫長的文明歲月中,有大量的書籍問世,流傳至今,而《山海經》則是其中地位極其重要的一部。
  • 探秘—秦始皇的真實長相
    這位千古一帝為後世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謎,毫不誇張地說有些謎團讓很多研究者窮極一生都無法破解這其中的奧秘,比如說秦始皇的長相之謎,由於沒有秦始皇的真實畫像留世,關於這個問題,兩千多年來史學界一直是眾說紛紜,不過在不少史料當中還是能找到一些記載的。
  • 《山海經》中有一個記載,一旦被證實,會揭開兩千年前的彌天大謊
    宇宙存在了150億年以上,地球自轉了46億年以上,地球上的生物歷史也有33億年,最後我們的人類歷史也不過300多萬年,彈指一揮間罷了,或許人類之前曾有一個文明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那樣。經過懵懵懂懂的若干年後,人類才開始進入黃帝、炎帝和夏商周的時代。
  • 看《山海經》、《史記》、《漢書》怎麼說
    看《山海經》、《史記》、《漢書》怎麼說關於巨人的傳說很多,也有被記錄於《山海經》、《史記》、《漢書》等正史當中。理論上應該相信歷史上是有巨人存在的。由於中國歷代出現多次文化斷層,關於巨人的記載是碎片式的,甚至有的被添加了神秘的描寫,遠離了現有事物的正常標準。
  • 《山海經》真的記載長生不老?秦始皇一直苦苦尋找的不死藥是它?
    關於《山海經》,相信大家已經十分的熟悉了,這是一本記載上古時期神話故事的古籍,書中描寫了許多的時候,故事至今還廣為流傳。為了能讓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秦始皇採納了徐福的建議,派給其童男童女數千人,並準備了大量的船隻、糧食、士兵,命他遍訪仙山,向海外神仙求取不死丹藥。可惜的是,儘管徐福已經誇下海口,可秦始皇終究沒有等到他歸來的那一天,而是在病榻之上含恨而亡。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曾記載了徐福向秦始皇提到的三座仙山,它們分別是蓬萊、方丈以及瀛洲。
  • 秦始皇身世之謎
    秦始皇被譽為「千古一帝」,所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關於他的傳言都會引起人的廣泛關注,除了他在政事上的作為之外,他的身世之謎無疑是最受人津津樂道的,那麼為什麼秦始皇的身世為什麼會有爭議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越來越多的未解之謎在山海經中被解開,記載開始被不斷地證實存在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旅遊、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山海經》中的神話傳說不僅僅是神話傳說,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歷史。雖然由於濃厚的神話色彩,其真實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們畢竟留下了歷史的影子。
  • 專家揭開神秘面紗,山海經的記載驚呆眾人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都知道,地球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而人類也只是渺渺浩瀚中的一粒沙塵。因此,人們開始對世界的探索和未知事物產生了極大興趣!畫上刻著有羽毛的人,有動物,有植物,還有帶弓箭的人。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東西的頭頂上竟然畫著10個太陽,專家很快就聯想到了后羿射日的傳說,這正是《山海經》中的記載,后羿看著人們苦不堪言,便拿著弓箭將9個太陽從天上射下來。
  • 寧夏發現一處遺蹟,揭開山海經獨眼人的真相!竟與古希臘記載相同
    中國歷史上有兩部「天書」,被尊為中華文化的源頭。一本是《易經》,另外一本則是《山海經》。很多人把《山海經》當做「古今語怪之祖,先秦四大奇書之首」。後世也有許多的學者提出,《山海經》的裡面內容非常奇怪,很多人們原以為只是巧合的神話記載,如今有了新的發現,山海經中那些像是虛構的記載,很可能是真實的歷史。
  • 山海經與希臘記載了同一種怪人,如今發現證據,難道異獸真的存在
    《山海經》是中國古籍當中最為神秘的志怪古籍,作者不詳,成書大致時間應該是先秦以前,就連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也就說司馬遷在編寫《史記》之前,《山海經》已經出現了。
  • 欺騙了千年的上古中華始祖之謎,原在《山海經》中早已記載了答案
    在我國歷史中,留下的寶典奇書數不勝數,但是要說最經典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本書,那就是《山海經》。《帝王世紀》有言: 帝嚳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夋。「夋」與「俊」同音且近形。此外,商代始祖契為帝嚳次妃簡狄吞玄鳥卵而生,商人之祖為帝嚳。加上《史記》記載帝嚳娶女取訾氏之女。訾氏之女叫常羲。帝嚳之妻與帝俊妻同名,這也是一個有力的證據。
  • 千古之謎,秦始皇究竟是誰的兒子?看王立群教授如何解答
    秦始皇究竟是誰的兒子?是秦朝王室的血脈,還是呂氏商人的後代呢?關於這個問題。早在漢代,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就有過兩種截然不同的回答,令讀者不解其惑,也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同樣是司馬遷的《史記》,在卷八十五《呂不韋列傳》中卻是另一番回答:「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 秦始皇陵中,有千年不滅的燭火,傳說燃料是人魚膏
    秦始皇作為中華大地千古一帝,身上的謎團不計其數。而要揭開秦始皇的神秘面紗就不得不研究他的陵墓。《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秦始皇陵墓的:「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意思就是,寶貝多,機關多,水銀多,還有一個長時間不滅的燭火,燃料是「人魚膏」。
  • 秦始皇死因之謎揭開?郭沫若宣稱:非正常死亡,他耳中有鐵釘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死於第五次東巡途中,終年49歲。秦始皇究竟怎麼死的?即便是醫療水平低下的秦朝,49歲也是壯年,而且秦始皇還享受著最高的醫療條件。關於秦始皇死因,司馬遷在《史記》中惜字如金,只留下了「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的記載。千古一帝死因不明,自然引起後人無盡地猜測。
  • 《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古人憑空異想出來?
    此後,作為宗親的劉向父子才能得益於此,集秦始皇「焚書」後的殘篇,整理成奇書《山海經》。後世說的秦始皇「焚書坑儒」,分為「焚書」和「坑儒」兩個獨立的事件。其中的「坑儒」事件,源於一個叫盧生的方士,其私議秦始皇而逃匿,始皇大怒坑殺四百六十餘術士。 方士、術士為何人?方術士是指古代專門從事星佔、神仙、房中、巫醫、佔卜等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