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2 16:50 |海曙發布
今年以來,國內國際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之變,新冠疫情更是令經濟面臨挑戰。在此背景下,探索一條結構升級、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正在被每一座城市提上議事日程。
放眼全國,究竟哪些城市在這一領域表現突出,寧波的高質量發展又處於什麼水平?7月31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從綜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六個維度,對全國35個大中城市進行測評。
報告顯示,寧波的高質量發展水平在全國排名第十。
1
根據排名,深圳是全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TOP1,以優秀的營商環境、遙遙領先的科技創新投入、高達88%的城鎮化率、領先的單位面積GPD產出率,為其他兄弟城市樹立了榜樣。
除「北上廣深」之外,南京是上榜的「新一線」中排名最靠前的城市,緊隨其後的是杭州、武漢。
當然,在這份報告選取的六個維度中,寧波不乏可圈可點的表現——
在和當地宏觀經濟掛鈎的「綜合績效」指標中,寧波無疑是一位實力強勁的「種子選手」。作為全國GDP萬億俱樂部城市之一,寧波製造業佔據GDP半壁江山、擁有39個製造業單項冠軍,居全國首位。2019年,在「246」產業集群引領下,寧波工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僅次於深圳。寧波在「第二產業增加值」這一指標的得分突出,體現其在工業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上的良好成效。
其中,「協調發展指數」衡量的是各地在城鄉、產業、區域上的相互協調性,得分最高的依次是深圳、上海、北京、杭州。而2019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高達73.6%的寧波也表現不錯,在這一指標中取得了全國前十的排名。
在「開放指數」中,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得分排在全國第一,但港通天下的寧波也可圈可點。去年,寧波的外貿依存度接近80%,表明對開放型經濟的依賴程度較高。今年上半年,在疫情衝擊經濟的背景下,仍有4家世界500強企業選擇寧波,足可看出這座城市對外資的吸引力。
從「綠色發展維度」看,寧波的排名位居全國第七,說明綜合空氣品質、綠色環保等因素看,寧波和全國同類城市比仍有一定的競爭力。今年從5月28日以來,寧波的空氣品質一直為優或良,歷經梅雨季節的「衝刷」,市民們正在享受清新宜人的環境。
2
不過,在「共享發展指數」方面,報告也反映了寧波有待提升的短板。以教育資源為例,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數佔常住人口比重排名第一的城市是蘭州,達到12.8%,而深圳和寧波則是該指標排名最低的城市,分別為0.8%和1.9%。
對此,報告的解讀是:「這與東部地區人口淨流入做大了常住人口分母有關,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均高教資源的不足。這提醒東部城市尤其是近年來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在享受人口紅利的同時,也需為常住人口提供包括教育、醫療在內的公共服務,確保發展成果人人可享。」
此外,在創新發展指數方面,寧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創新發展指數,衡量的是各地在創新產業、技術方面的投入和產出情況。報告顯示,北京、深圳創新指數得分最高,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
其中,深圳是創新產業和科學技術落地的聚集地。在戰略新興產業/GDP、每千人研發人員數量和科技支出佔財政支出比例上位列第一,在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方面也僅次於北京。
而北京則是科學技術的重要輸出地。作為全國科教中心,北京有著11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領域的優勢全國領先。這使得北京在全社會研發支出佔GDP比重上領先,同時產出了大量的發明專利和技術合同交易,三項指標均在樣本城市中居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南京著重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該項指標僅次於深圳,拉動其整體排名上升,與上海躋身第二梯隊。寧波與廣州、西安、杭州、武漢等地則位於第三梯隊,創新指數得分在0.3-0.4之間。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寧波正以「栽樹工程」打造「創新極核」,為構建「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提供「最強大腦」,持續提升整個城市的「創新濃度」。從2018年起,我市接連引進建設了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上海交大寧波人工智慧研究院、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哈工大寧波智能裝備研究院等68家高能級產業技術研究院,以提升寧波產業的科技能力與競爭力。
當前,寧波正在以攻堅克難的決心推動高質量發展,爭當建設「重要窗口」的模範生。報告反映的結果,既是對寧波取得成果的肯定,也是推動這座城市繼續前行的動力。
來源:寧波晚報
編輯:姚蘇桓
更多關注
●寧波啟動防颱風IV級應急響應
15963582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