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狹間之戰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崛起與死亡之謎

2021-01-10 騰訊網

室町幕府末期,各地大名逐漸不受幕府控制,紛紛出現「下克上」的局面,日本進入混亂的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今川義元本來都被認為是能結束日本戰國混亂局面而一統天下的人物,但他們都沒有成功,只有一個人快要成功了,那就是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的崛起

織田信長原本是不被看好的,但桶狹間之戰使得他崛起了,因為他擊敗了今川義元。

今川義元原本是被看好的,他「東海道第一弓」,而且完成了封國內部的穩定,並急劇對外擴張。不過他跟織田信長對決時輸了。

公元1560年,日本永祿三年,也就是中國的明朝嘉靖皇帝時候。這一年五月的某一天。

今川義元在駿河召開誓師儀式,集結了2萬5千兵力,然後兵分兩路沿東海道向織田信長進發。

戰鬥剛開始的時候,今川義元一路勢如破竹,他的先鋒軍松平元康(即德川家康)攻下織田家的丸根砦、鷲津砦,並成功進入大高城。

打了幾個勝仗後,今川義元大軍在一個叫桶狹間的地方休息。當地老百姓送來的美酒佳餚,今川義元十分高興,和將士們瓜分了美酒,犒勞將士,畢竟都是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不過就在今川義元和將士們沉浸在紙醉金迷的時候,織田信長帶著大軍突然殺過來。

織田信長迅速集聚了四千兵力,殺到了桶狹間。剛好老天爺幫忙,下了一場大暴雨。

織田信長趁著夜黑和暴雨讓今川義元措手不及,如入無人之境。在一番戰鬥中,今川義元的首級被織田軍收下了。

織田信長利用奇襲取得了桶狹間一戰的勝利,今川家的精英損失殆盡,今川家的勢力被武田家和德川家康瓜分了。

與此同時,織田信長聲名鵲起,知名度迅速得到提高,他在中日本和近畿地方迅速擴張勢力,最終成為日本戰國時代最強的霸主。

擊敗了今川義元後,公元1568年,織田信長起兵上洛,在京都組建新的幕府政權,立足利義昭雖然成為了新任幕府將軍,但卻並無實權,本質上是織田信長所立的傀儡政權。

織田信長成了幕府的實際統治者,又開始南徵北戰消滅各地大名完成統一大業。

隨後他帶領大軍擊敗了武田家族,與此同時,戰國時代另一個英雄人物上杉謙信也去世了。兩個大對手去世後,織田信長成了唯一能夠結束日本戰國時代的人物。

眼看就要統一日本終結戰國亂世時。一場意外發生了,織田信長最忠心的部下明智光秀叛變了。

本能寺之變

公元1582年,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謀殺了織田信長。

雖說戰國時期,叛變的事情比比皆是,但這一次的謀反相比其他的更為蹊蹺。

因為本能寺之變完全沒有一點徵兆,而且明智光秀被稱之為最不可能背叛織田信長的人。一個最不可能背叛的人卻背叛了,不得不讓人匪夷所思。

明智光秀,即明智十兵衛光秀,是日本戰國名將,織田信長帳下重要將領之一。曾任近畿管領、日向守、丹波守護等。

作為織田信長身邊的直臣,為織田信長立下了很多的戰功。按理說,他對信長的忠誠度是最高的,信長也把很多事情交付於他,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宴會,也託付與他來主持。而且在明面上,兩人還會互相開玩笑。

然而,就是這樣,最後竟然發生了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的背叛行為讓當時的大名,乃至天皇都驚訝不已。

人們不知道他到底為什麼做出這樣的事,真的要背叛也輪不到光秀,這件事也成了明智光秀的一生謎團。

關於本願寺之變的原因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是明智光秀因嫉妒猴子秀吉而背叛,也有說是光秀因為受到信長的責備而心生怨恨,還有人說明智光秀作為皇族的人為了天皇而誅殺織田信長。

總之,原因很多,撲朔迷離,至今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不管怎麼說,一代梟雄織田信長就這樣淹沒了在了本願寺。而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接過了他的夢想,完成了他的未竟之業,日本終於得到了統一。

相關焦點

  • 織田信長的崛起—桶狹間合戰!
    歷史上有很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比如我們熟悉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但本次要講的卻是來自日本的一場經典戰役—桶狹間合戰!這場戰役沒有過多的精密謀劃以及爾虞我詐,而是返璞歸真,使用最簡單粗暴的致勝方法—搞偷襲。因此,本次戰役的核心就是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確保在萬軍叢中取到敵將首級。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於天正十六年六月二日,公元1582年6月21日,發生在今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本能寺的一場叛亂。織田信長的家臣,戰國時期名將明智光秀在京都附近引兵叛變,討伐了正位於本能寺之內的織田信長,並逼迫其長子織田信忠自殺。本能寺之變時發生火災,信長命喪火海屍骨難尋。
  • 爆冷的桶狹間之戰,織田信長是正面強攻,還是迂迴奇襲?
    摘要:爆冷的桶狹間之戰,織田信長是正面強攻,還是迂迴奇襲?讓織田信長聲名鵲起的桶狹間之戰,如其他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一般,充滿著疑問,以至於現在日本的豐明市和名古屋市,分別在五月和六月舉辦桶狹間祭典,雖然這是為了經濟利益,但仍說明爆冷的桶狹間之戰疑問頗多。
  • 214 桶狹間之戰,織田信長一戰成名
    永祿三年(公元1560年),今川義元率領二萬五千人抵達尾張國桶狹間(今愛知縣豐明市),是一個小小的山谷。 今川義元以為擊敗織田氏不過像探囊取物般容易,沒想到織田信長趁著暴風雨,天色昏黑之中,靜悄悄率三千人,直撲今川義元的大營。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二、桶狹間奇襲作為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另外兩個為嚴島合戰和河越合戰),這三場戰爭決定了三個家族,甚至是日本戰國的走勢,而桶狹間合戰是其中影響最大的。桶狹間合戰雙方的形勢對比。今川氏坐擁三河、遠江、駿河三國,軍隊25000人;織田家剛完成統一,可動員的士兵僅有3000人,實力懸殊。戰爭結果是織田氏獲勝並擊斃今川義元。
  • 那些動漫常用的梗,日本歷史事件及人物,本能寺之變和織田信長
    同其他謀權篡位的人一樣,織田信長所在的國家也在幹同樣的事情;織田一族取代了它原本的上級斯波氏,在其父親去世後,一群人又想擁護他的弟弟,其弟瘋狂謀反,最終被信長所殺;信長父親的上司織田信友也想殺信長,最後信長也 把他給殺了,並藉此統一了尾張國。統一之後,信長打了一場歷史上著名的戰役——桶狹間合戰。
  • 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摘要: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遭叛將明智光秀突襲,身邊沒有足夠護衛的情況下,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人生五十年的戰國時代,身為風雲兒的織田信長,一生可謂波瀾壯闊,那麼身亡於本能寺的信長,他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 日本戰國史:桶狹間之戰,改變日本的命運之戰(上)
    日本戰國史:桶狹間之戰,改變日本的命運之戰(上)眾所周知,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天皇是沒有什麼權力的,權力都被當時的徵夷大將軍所掌握,而自從應仁之變後,連大將軍也失去了權力,手下人一看,上面不住我們了,乾脆大家族都造反吧,於是日本正式進入了長達140餘的亂世(公元1467~1603
  • 《織田肉桂信長》裡寵物的「前世」之織田信長
    「織田肉桂信長」裡面講的是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後穿越到了現代變成了肉桂開始了新生活。信長用絕對實力將反對派制服後在1557年處決了弟弟信行,解決了織田家的家族騷亂。隨後,在1560年,信長在桶狹間用奇襲戰術將號稱「東海道第一大將」的今川義元討殺,因而名震全國。之後,他又控制了美濃的齋藤龍興鞏固了地盤,開始向真正的霸權之路邁進。信長所倡導的是「天下布武」,也就是說要用武力統治日本。在此期間,他也遇見了自己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明智光秀。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桶狹間奇襲」的謊言
    桶狹間合戰被稱為是改變日本戰國時代格局的合戰,這一場戰鬥直接改變了未來日本的走向,在明治時代又廣為傳播,對近代日軍的奇襲戰法都頗有影響,那麼這一場戰鬥的真相究竟為何,當時處於極度劣勢的織田信長又為何敢於出戰呢?桶狹間合戰,究竟是否是奇襲戰呢?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之間上演權力的遊戲
    接下來,我們一起聊一聊本能寺之變爆發的背景、經過、結果、原因和影響。一、本能寺之變的背景織田信長(1534年6月——1582年6月),「日本戰國三傑」之一,號稱「魔王」,在日本戰國後期才逐漸崛起。同時,隨著織田信長對於朝廷原有舊勢力的清除,作為最被自己所信任的軍事將領,明智光秀在政治上也開始崛起,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實權人物。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對主僕之間必能齊心協力,完成日本的統一併建立不世功勳之時,卻因為「本能寺之變」的突然爆發,徹底改寫了日本的歷史,讓人驚愕不已。
  • 織田信長在一夜之間改變日本戰國格局:奇襲桶狹間
    在日本戰國時代,就有一場顛覆各勢力認知,顛覆日本戰國格局的戰爭,被稱為「桶狹間之戰」。此戰是織田信長以極少的兵力奇襲今川義元,並將其誅殺,一夜之間破了對方幾萬大軍,讓日本戰國格局突變。尚未安內的織田家。戰前織田信長正幹掉自己的弟弟織田信行等人,尾張還未真正從混亂走向統一,又受到今川家的動搖策略影響。因此,在「桶狹間之戰」前,織田信長內部矛盾還未完全化解,有隨時崩潰可能。
  • 日本戰國時代,桶狹間前後,關於織田信長的兩個小花絮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桶狹間前後,關於織田信長的兩個小花絮日本戰國時代,桶狹間之戰改變了兩個日本家族的命運。織田家戰勝今川家後,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最終差點君臨日本。而失敗的今川家,則在之後的數月裡,逐步消亡,連家業都未能得到延續。
  • 埋藏了無數信息的本能寺之變:決定織田信長勝負的一戰
    這就是「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率領13,000人,突襲了正在京都本能寺投宿的織田信長。意識到無法與明智光秀對抗的織田信長,在寺院中放火自盡。在本能寺之變中,本能寺也燒於灰燼。明智光秀想要尋找織田信長的遺體,在庭院中卻並沒有見到織田信長的遺體。之后豐臣秀吉在京都山崎擊敗明智光秀,讓他去搜索織田信長的屍體,也同樣一無所獲。
  • 被遊戲誤導的桶狹間合戰,織田信長的初始目標不是今川義元
    日本桶狹間之戰,是一場充滿了意外的戰鬥。這場戰鬥也讓織田信長正式進入了爭霸日本的序列中。不過這都是我們通過光榮遊戲知道的,那麼歷史上的桶狹間之戰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否真的是今川義元想要上洛而發動的一次戰鬥呢?
  • 你知道本能寺之變中,織田信長臨死前最後的遺言是什麼嗎?
    套入本能寺之變,信長想表達的究竟又是什麼呢?根據以上的語意解釋及當時的情景判斷,不少史家及小說家都認為信長是看到被群集到本能寺的明智軍包圍,而且是被自己信任的能將——明智光秀所謀算,生存已沒有希望,故「是非に及ばず」應是偏向消極的意思,即「無奈至極」之類的表現。最後信長在身邊僅有的侍從、士兵力戰而亡後也葬身火海,用上這個消極的意思也十分合適。
  • 日本戰國史:桶狹間之戰,改變日本的命運之戰(下)
    日本戰國史:桶狹間之戰,改變日本的命運之戰(下)而在另一邊,噩耗連連的織田軍在11時到12時左右,「大傻瓜」織田信長決定由善照寺寨出擊。兵分兩路,本隊由信長率領往南前往中島寨,之後沿由東海道往今川軍進攻。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本能寺之變對於日本的影響極為深遠,即將成為天下人的織田信長提前退場,讓日本的走向轉了一個方向。信長眼睛一閉,什麼事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但他的兒子和兄弟們仍然需要在亂世中生存,那麼信長的兒子和兄弟們又有什麼遭遇呢?
  • 《仁王2》」桶狹間之戰「介紹 東海道霸主今川義元!
    今天,光榮特庫摩官方公布了《仁王2》「桶狹間之戰」以及今川義元的介紹。「桶狹間之戰」被稱為是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作為此次戰役失敗一方的今川義元是當時東海道地區的霸主,不過此役之後沒落,而勝利一方的織田信長開始迅速崛起。
  • 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
    摘要: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人生走到盡頭,無論是織田家還是其他勢力,都頗有鬆了口氣的感覺。作為即將終結戰國亂世的日本霸主,信長捉摸不透的個性讓人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