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年銷售額超過4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有機構預測到2023年行業規模或超6000億元人民幣,中國美妝消費者規模到2025年則有望達到4億人次。
作為網際網路電商平臺,拼多多當然要從中「砍一刀」。
今年雙12期間,拼多多全球購加碼補貼上線美妝大牌萬人團及「美妝年度盛典」專區,平臺進口美妝產品銷量同比去年增長310%。
據拼多多「全球購」負責人表示,拼多多保稅倉直發模式受到用戶廣泛認可,其保真、高效物流特點帶動了平臺進口美妝產品銷量提升超過3倍。
實際上,拼多多一直以來主攻三四線等低線下沉市場,提及拼多多,一些人可能會有「價低物廉」和「假貨」的印象。
拼多多搶佔下沉市場後,瞄準了高端市場,想要進軍高端市場,就必須擺脫上述的負面標籤,補足自身短板,扭轉大眾形成的既定思維。
為此,拼多多「全球購」聯合「百億補貼」率先在行業內發起「保稅倉直播」,今年4月在義烏綜保區開啟保稅倉首場直播,此後以每周一到兩次的頻率落地全國各大綜保區開設直播間。
保稅倉發貨因「境內關外」的特點,在物流體驗、正品保障、關稅優惠上相比海外直郵更有優勢,可以看出,拼多多延續以往「低價」的策略,主打100%「正品」,以此打消消費者的下單疑慮。
截至9月21日,「保稅倉直播」系列已經與全國十多個關區合作,吸引近億網友觀看了解保稅倉發貨模式,今年黑五期間,「保稅倉直播」進行了升級,通過全球直採、保稅倉直發、百億補貼將「全網最低價」升級至「全球最低價」。
疫情影響,人們的消費能力受到波及,在大背景下,人們更容易被拼多多「低價」和「正品」的連環策略所吸引,而這也是拼多多希望看到的。
除了海外進口美妝,拼多多也加入了國貨美妝的賽道。
上個月,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未來兩年,拼多多將紮根中國化妝品產業帶,計劃培育50個億級化妝品新品牌,其中包括10個10億級化妝品新一線品牌。
目前,拼多多已聯合珀萊雅、歐詩漫、上美和百雀羚等本土化妝品集團,打造出「芮加」「百花萃」「花而生」「束而」「蓓麗」等美妝護膚新品牌。
近年來,人們更傾向於選擇海外美妝品牌,國貨美妝只能用「好用低價」吸引消費者,新興美妝品牌更是由於知名度不高,不受消費者信任而陷入困境。
拼多多為這些品牌打開了大門,利用平臺幾億用戶購買、瀏覽等數據發現需求,將用戶需求告知新的化妝品品牌,讓品牌除了低價競爭外也能通過消費洞察開發更有針對性的產品線。
在新品牌計劃中,和拼多多一起參與定製研發的企業達到了1500家,一共推出了4000多款定製化產品,達到了4.6億筆定製化產品訂單。
美妝領域裡,老牌玩家有唯品會、聚美優品、天貓等,在他們面前,拼多多絕對算得上新手。
今年10月,美團美妝業務已經正式開啟全面招商活動,有更多的新手玩家加入了戰局。
此外,京東美妝發力即時配送服務,前段時間達達集團與京東美妝、韓國品牌悅詩風吟達成戰略合作,達達快送將助力悅詩風吟即時零售,為消費者提供悅詩風吟商品「1小時達」服務。
拼多多美妝能否「拼」得過其他美妝電商?或許,拼多多需要再努力拼一把。
來源:電商報 金江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