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人文始祖——伏羲

2020-12-17 中孚鑑

伏羲,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先始,為三皇之一,同時也是和女媧同為福佑社稷的正神,又是我國最早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他又稱為太昊伏羲氏,亦是古書中記載最早的王。

伏羲生於成紀,有神之德,他團結華夏各個部落,定都於陳地。我們之所以稱為龍的傳人,是因為伏羲以蛇的身、鱷魚的頭、鹿的角、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抓、白鯊的尾巴、長鬚鯨的須,組成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遠古時代,人類對自然知道的不多,日月星移、暑往寒來,這些現象對人類來說,都不知是怎麼回事,伏羲觀察打雷打閃、下雨下雪、颳風、雲彩、大霧、飛禽走獸, 根據天地間的變化,終於創造了八卦。這八卦是以簡八個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物,八卦分別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代表的是天澤火雷、風水山地。 圖中所表現的就是伏羲和八卦圖。

伏羲是我國有記載文獻最早的創世神,是記錄在楚帛書中的,楚帛書甲篇釋文中說的是,在天地未形成時,世間還處於一片混沌。到伏羲時期雖已經有了天地,但世間還是一片荒蕪,伏羲夫婦生有四子,此四子就是後來代表四時的正神。 後來四神開闢大地,並制定曆法、管理大地、命名萬物。

伏羲通過蜘蛛結的網,想到了結繩成網,不僅可以抓鳥,也可以捕魚。他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提高的人們的生活。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他始創文字,以文字記事,取代了結繩記事。 同時伏羲還制定了嫁娶制度,倡導男聘女嫁的禮儀,將血緣婚改為族外婚,也結束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為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又以植物、動物、居地、官職為姓,以作區別,也正是此舉,從而有了中華姓氏的起源。

三皇五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歷來三皇五帝就受到後世歷代帝王的尊崇和祭祀。作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則是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和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地步,所以他是深受後世敬重的。 伏羲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後來又經過九次重修,就形成了古建築群。

圖中是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高約70.5米,長大約有230米的我國最大山體頭像雕像。 雕像的眼睛長9米、高2米,鼻子長18米,寬9米。

相關焦點

  • 揭秘:上古三皇之首伏羲大帝是個什麼樣的人
    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和女媧同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生於隴西成紀。受到了中華兒女的稱讚和共同敬仰。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天水位於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素有「羲皇故裡」「龍城天水」之稱,是中華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 從模糊的上古聖王到人文始祖——伏羲的形象演變
    伏羲作為華夏的人文始祖,在中國稱得上家喻戶曉。大多數朋友對伏羲的印象,除了結網畫卦的偉績,往往圍繞甚至依附於他的妻子、妹妹女媧。但伏羲與女媧最初出現之時,並不是同一個神話組合,而是在不同體系中獨立的大神,今天他們為眾人熟知的形象,正是廣大民眾的選擇,是對於人文始祖的一種浪漫的詮釋。
  • 「伏羲臺」 伏羲在這裡創立「八卦」,這裡有「河圖洛書」的故事
    伏羲在這裡創立了太極八卦;這裡流傳著河圖洛書的故事;這裡有隋朝的興洛倉。這裡吸引著歷代的文人墨客、社會賢達、中外名人到此懷古憑弔、賦詩作詞,因而留下了大量的賦作和詩篇,形成了極其豐富的河洛文化。河洛村位於S314路南。這裡的伏羲臺遺址就處在村口東邊山嶺的最高處,有盤山公路通往山頂。
  • 伏羲、女媧、神農之上還有三皇?他們被稱為太古三皇!
    華夏三皇都有誰?很多人都說是「伏羲、女媧、神農」,其實三皇的分法有很多,我們熟知的三皇只是眾多說法中較為普及的一種。《三字經》: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三字經認為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中間沒有女媧。另有觀點認為三皇分為上三皇和下三皇上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下三皇為:(巢皇、燧皇)伏羲、女媧、神農、(黃帝)上三皇(太古三皇)天皇氏
  •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女媧、神農炎帝,華夏三皇究竟有誰?
    華夏三皇都有誰?很多人都說是「伏羲、女媧、神農」,其實三皇的分法有很多,我們熟知的三皇只是眾多說法中較為普及的一種。《三字經》: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三字經認為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中間沒有女媧。《反經·君德》:伏羲、女媧、神農,稱三皇也。
  • 創世神《伏羲》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伏羲有神聖之德,團結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定都在陳地,封禪泰山 。伏羲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鬚鯨的須,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龍的傳人由此而來。
  • 神話中的文明始祖:「三皇五帝」是指哪三皇?哪五帝?
    所謂的三皇原來指的是華夏人民的祖先,最主要的就是漢族人的祖先。他們尊稱為三皇,而這三皇所指的人物,在不同的著作裡邊兒說法都大不相同。在出自先秦時期的史文書籍當中的三皇指的是伏羲、神農、皇帝。而在《呂氏春秋》這本書籍中所記載的三皇便是伏羲、神農和女媧這三個人物。
  • 中國先秦史,「三皇」至尊,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他不是炎帝黃帝
    其實,在炎帝和黃帝之前,中華民族還有一個共同始祖。為什麼說中華民族在炎帝和黃帝之前還有一個共同始祖,這個要從中國的遠古民族說起。中國的遠古民族,除了華夏族之外,還有另外兩個重要的古民族,就是東夷和苗蠻。華夏、東夷和苗蠻,這三大中國古族群的後代,共同構成了現在的中華民族。華夏,最核心的代表當然是炎帝和黃帝了。
  • 人皇伏羲究竟是何人?他與神秘的河圖洛書又有什麼關係?
    不過,另一種說法則稱:伏羲乃是上古三皇之一,與神農炎帝和軒轅黃帝並稱上古三皇,可以說,他們是人類最早的統治者,而伏羲之所以後來這般成就,與他的一生所學有著脫不開關係。二、神話傳說神話中的伏羲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又相傳他是古代華夏部落的傑出首領。
  • 「三皇五帝」之「三皇傳說」
    自古以來各家說法都不統一,下面我們來進行一波詳細解讀:先來說三皇:關於三皇的說法,大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根據各類史料記載有:1.伏犧、女媧、神農 (《春秋元命苞》、《風俗通義·皇霸篇》引《春秋緯運鬥樞》、《帝王世紀》) ; 2.伏犧、神農、祝融 (《白虎通·
  • 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地(甘谷)古代各朝人口狀況
    甘谷古屬雍州,周莊王九年(公元前688)秦武公伐冀戎,設冀縣,開啟中國縣制之肇始,為秦開地千裡,遂霸西戎提供有利條件,美稱華夏第一縣。距今已有2700餘年建縣歷史。甘谷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地,孔子七十二賢人石作蜀故鄉,蜀漢大將軍姜維故裡,天水歷史上第一位進士尹廷,女政治家尹夫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武狀元張玉景,景元皇帝姚弋中,後秦國君姚萇,關內侯楊阜,一代梟雄魏囂等等名人賢士。
  • 上古始祖之女媧氏
    原為中國傳說時代中的上古氏族首領,後成為中國神話中的人類始祖。根據東漢文獻記載,女媧是伏羲的妹妹,人首蛇身(龍身)女媧娘娘主要功績有搏土造人、鍊石補天、殺黑龍濟冀州、斷巨鰲立四極、積蘆灰止淫水、發明笙簧。以及創設婚姻天穹如傘,女媧善於補天,因此女媧亦成為臺灣地區雨傘和繡補業者所祀奉的職業神。
  • 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三皇哪五帝,三皇有6種說法,五帝有5種說法
    羲農就是前面講到的伏羲和神農,而黃帝就是炎黃子孫中的「黃」,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是華夏部落的首領之一,皇帝是少典與附寶的兒子,本姓公孫,後來改為姬姓,號軒轅,也稱為有熊氏,黃帝融合了炎帝部落,打敗了東夷的蚩尤部落,統一了整個華夏,也是炎黃子孫的由來。
  • 三皇五帝之三皇篇,三皇不是三個個體,而是遠古部落首領
    三皇五帝之說流傳已久,版本眾多,這裡只述其一種。 三皇五帝均是原始社會時期的部落、部落聯盟首領,因為他們傑出的才能以及在後世留下的偉大形象,而被後人尊稱為「皇」、「帝」。 「三皇」有「前三皇」、「中三皇」及「後三皇」。
  • 黃帝: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周官》云:「自古雍州積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畤」,帝王祭祀上帝之處。最早的「畤」,是為祭黃帝而建的「吳陽武畤」。黃帝更成為「五畤」所祭祀的「五帝」之一。公元前767年,秦襄公建「西畤」祀白帝(少昊,黃帝之子),秦宣公在渭南建「密畤」祀青帝(伏羲,黃帝之祖父),秦靈公於公元前422 年在「吳陽武畤」廢址建「上疇」祀黃帝、建「下畤」祀炎帝,秦獻公又建「畦畤」以祀白帝。
  • 女媧伏羲是親兄妹為何結為夫妻?原是因為這個理由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時也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創世神。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
  • 上古三大帝王:其中兩位是華夏之祖,一位人身牛首,一位蛇身人首
    這三位帝王都是龍的傳人,一位人身牛首,一位蛇身人首,都是華夏之祖。正因為這三位帝王都是龍的傳人,中國人才被稱為「龍的傳人」。帝堯。五帝之一,相傳為其母慶都「赤龍感之」而生。《宋書·符瑞志上》:「帝堯之母曰慶都,生於鬥維之野,常有黃雲覆護其上。及長,觀於三河,常有龍隨之。一旦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鬢髮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