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並非家務事!南昌開出2021年首張《家庭暴力告誡書》

2021-01-08 都市現場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法律明確界定,家暴不是家務事。但現實中,還是有人用暴力行為處理家庭矛盾。2021年1月5日晚,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董家窯派出所對轄區一男子打罵妻子的暴力行為依法作出處理,開出了南昌市2021年首張《家庭暴力告誡書》。

1月5日晚上8點多,在南昌市東湖區董家窯路某小區,徐先生和陶女士夫妻倆因為管教孩子的問題發生了不小的爭執。當時兩人不滿3歲的兒子從近兩米高的床上摔了下來,又心疼又氣憤的陶女士責怪年長的兩個女兒沒有看管好弟弟。可突然之間,丈夫徐先生居然對著她又是揪頭髮又是拳腳相加,直到陶女士報了警。

告誡書可作為法庭證據 認定家暴事實

針對徐先生的暴力行為,民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暴法》第十六條規定,向徐先生開出《家庭暴力告誡書》。

這是2021年南昌市開出的首張《家庭暴力告誡書》。對已經被告誡過的加害人,二次暴力的將從重處罰,公安機關還將通知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由他們對收到告誡書的加害人、受害人進行查訪,監督加害人不再實施家庭暴力。更重要的是,當人民法院審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時,法院可以根據公安機關出示的告誡書認定家庭暴力事實,從而起到法律震懾作用。

目前,徐先生和陶女士夫妻倆已經冷靜下來,收到《家庭暴力告誡書》的徐先生表示,會想辦法妥善處理家庭矛盾,不再動手,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

相關焦點

  • 俠客島:方某某未孕被虐致死:家暴豈是家務事?
    家庭暴力的方式,除了傳統的身體暴力行為、精神暴力行為、性暴力行為、財產暴力行為外,還有新興的同居環境下的暴力行為、非親屬撫養(寄養)環境下對兒童的暴力行為、目睹家暴過程兒童遭受的暴力行為等。 花樣百出的家庭暴力,遠遠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床頭打架床尾和」那麼簡單。
  • 拉姆案的背後是家暴困境,究竟該如何遏制家庭暴力
    拉姆案的背後是家暴困境,究竟該如何遏制家庭暴力 2020-10-13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
    公安機關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後應當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鑑定傷情,並根據家庭暴力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出具告誡書、治安管理處罰。3.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除了禁止實施家暴外,人身安全保護令還可以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以及其他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措施。
  • 充分發揮告誡制度對家暴行為制約作用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董家訓 孫中元攝  「我在工作中發現,因遭遇家庭暴力而報警或向社區、街道求助的受害者不在少數,但由於種種原因,公安機關出具《制止家庭暴力告誡書》(以下簡稱《告誡書》)的寥寥無幾。」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汪雯帶來一份提案,建議依法規範和簡化《告誡書》的出具程序,充分發揮家庭暴力告誡制度的作用。
  • 家暴不是家務事,是違法行為!陝西今起實施「反家暴法」
    如果長期遭受丈夫毆打,分居後仍被騷擾、恐嚇;如果因年幼「不聽話」,被家人多次用皮帶、衣架打傷,那麼請勇敢地大聲對家暴說「不」!12月1日,《陝西省實施辦法》正式實施,將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11月30日上午,陝西省人大常委會舉行《陝西省實施辦法》新聞發布會,誠如陝西省婦聯副主席楊樂所言:「家暴不是家務事,是違法行為。」「因家暴的隱蔽性和受家醜不可外揚傳統觀念的影響,家暴問題一直是婦女兒童維權的重點和難點。」陝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田文平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正式實施,標誌著反家庭暴力被正式明確為國家責任。
  • 「三八維權周」公安機關會如何處理家暴行為?家暴告誡書有何作用...
    公安機關會如何處理家暴行為?家暴告誡書有何作用?對於因家庭瑣事引發的矛盾致使輕微後果的初次家暴,本著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原則,民警將盡心調解達成共識。也會根據家庭暴力實際情形,對施暴人開具家暴告誡書。對於多次家暴,告誡處置後仍不悔改的,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 關於反對家庭暴力,你應該知道的...
    誤區一「家暴是家務事」 「家醜不可外揚」 事實: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只要使用暴力傷害他人,就是涉嫌違法犯罪,需要公權力幹預和制止。誤區二「為了孩子要忍耐,不能離婚」 事實:1、家庭關係不應成為暴力行為的擋箭牌;2、長期生活在暴力家庭中,會使孩子產生緊張和恐懼感,養成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習慣;3、人們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離異家庭並非等於有問題的家庭,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 【反家暴法宣傳】家庭暴力零容忍,反對家暴有辦法!
    婦聯維權部稱,男性遭遇家庭暴力,同樣可以向婦聯尋求幫助和維權。 誤區二:4128個調查對象中,57.51%認為家庭暴力是家務事。 事實:家庭暴力可能涉及違法犯罪!
  • ...周」課程(一)//家庭暴力發生的原因是什麼?遭遇家暴如何取證…
    如果遇到家庭暴力應當如何保護自己跟著下面的專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蘇丹王小萍 王小萍,現任北京市盈科(南昌)律師事務所律師,高級合伙人,盈科全國女工委副主任,婚姻家事與財富傳承法律事務部主任。律師教你遭遇家暴如何取證對於家庭暴力,我國在民法、行政法、刑法都有有關法律條文進行規制。對於嚴重的家庭暴力,如果日後需要訴諸訴訟手段對施暴人進行懲戒,受害人應當在遭受家暴後注意證據的收集。
  • 女性並並非家暴的唯一受害者 今年浙江6名男性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在長達7年的婚姻中,小江終於忍無可忍逃回老家。誰知妻子追了過來,當妻子拿著一把剪刀向他胸口捅來,小江躲閃不及,胸部和背部被刺傷。 報警後,公安機關向小江妻子出具了《家庭暴力告誡書》。隨後,小江又向玉環市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經審查,法院認為小江符合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定條件。後兩人協議離婚。 家暴不再是「家事」。
  • 「網連中國」消除家庭暴力 各地在行動
    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標誌著家暴行為進入法律監管範疇。各地通過出臺相關保護法、設立家暴庇護所、提供調解及法律援助、核發人身安全保護令等方式加大對受暴者的保護力度。近年來,隨著社會各方持續發力,「家庭暴力絕不是家務事」的觀念已深入人心。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地對家暴行為都有哪些管理辦法?
  • 說案|李清照提離婚要坐兩年牢,拉姆遇害前屢遭毆打,家暴認識誤區真...
    李清照是幸運的,她最終逃離了家暴的魔爪,但更多靠的是她自身的身份地位。對大多數生活在封建社會的女性來說,這是一份「抄不來」的作業。新中國成立後,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女性的地位大大提高。但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於家庭暴力仍然沒有明確立法規制。除非嚴重到已經觸犯刑法,大多數情況下,家庭暴力仍被視作「家務事」,通過調解等方式解決。
  • 遭遇家暴怎麼辦? 康巴什區法院發出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康巴什區法院發出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1-08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做沉默的大多數,向家庭暴力說不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載錄的2017年-2019年家庭暴力刑事案件中,案由為家暴受害人防衛過當的案件比例分別為1.8%、5.8%、6.6%,呈逐年上升趨勢。家庭暴力如果不及時防控,不僅可能演化為刑事案件,甚至會發生家暴受害者「反殺」的悲劇,對社會造成惡劣影響。 11月25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
  • 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你可以這麼做
    今年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對家暴的範疇、預防、處置、人身安全保護令和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規定,這意味著中國的反家暴之路正式法治化。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家庭暴力該怎麼辦?
  • 家暴不只是「家事」,報警之外,還能做些什麼?
    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施行,這之後二十天,監利市發出了當地第一份《家庭暴力告誡書》。求助者是一名2001年出生的男孩,因為被父親打,報了警。 「告誡書對施暴者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它比口頭教育的威懾力大很多。」萬飛做過統計,截至2019年,監利縣開出了六百多份告誡書,復發率百分之一點多,口頭警告的復發率超過了百分之十。但在其他省市,很多當事人對告誡書的意義不重視,職能部門也一知半解。 2020年4月底,一位來自北京的當事人在聽過一次直播分享以後,加了萬飛的微信。
  • 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
    近期,短跑名將張培萌妻子、主持人漠寒稱自己長期遭張培萌家暴引關注。11月8日,漠寒接受媒體採訪稱,張培萌施暴後會非常用力地道歉,自己也會選擇原諒,現在自己已經放下了感情,只想女兒快點回家。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電視劇中,馮遠徵飾演的安嘉和也是家暴,他並非天生就是一個壞人。他對弟弟關心備至。對所愛的人,溫柔體貼。努力上進,年紀輕輕便成為當地有名的外科醫生。他最初家暴,源於前妻的外遇,對於一心憧憬溫暖幸福的家庭生活的他來說,無疑致命一擊。這個打擊不便跟外人說,壓抑的情緒通過暴力宣洩,加上前妻的軟弱,使得他變本加厲。
  • 家暴!零容忍
    家暴不只是家務事,一「拳」下去毀掉的是信任、愛情,同時還有自己的幸福。無數案例表明,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容忍換不來覺醒。 家,不應成為暴力的溫床,更不應成為暴力的庇護所。不當施暴者,也不當助紂為虐的沉默羔羊。
  • 廣東擬將凍餓禁閉等界定為家暴,摒棄「清官難斷家務事」
    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6種行為定為「家暴」,建議增加「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作為家庭暴力行為;為明確區分各種類別的家庭暴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建議對家暴行為區分不同類型作分項表述,並結合實際增加「凍餓」「禁閉」等行為。
  • 【必讀】如何在一場家暴中保護自己
    2021年的第一次發文,對圖餚會來說是意義非凡的,我們不甘心只是發發近期不痛不癢的熱點,或者鋪天蓋地辭舊迎新的天真爛漫。讓我們依舊以幫助女性的主題開啟全新的一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