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讀書故事

2020-12-17 寶安日報數字報

唐小林

關於讀書的故事和格言舉不勝舉,但說到古往今來廣為流傳的許多「勵志」的讀書故事,真正有分析能力的讀者,都會大跌眼鏡,錯愕不已。無數愚蠢的故事,經過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的「發揚光大」,終於定格成為鼓勵孩子們讀書的六神大補丸。比如什麼「頭懸梁,錐刺股」,把讀書弄成一副比死了還要難受的慘象,使成長中的孩子們誤以為,讀書本身就應該像坐監獄,整天都得關在屋子裡,接受管轄,並且還要想盡一切辦法來自殘。在讀書的時候,再怎麼難受,都要咬著牙挺過去,因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獲得世俗的功名,成為人上人,贏得世人的尊敬,從而光前裕後。

《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的古代蒙學教材,其中最為「勵志」的「經典名言」,始終在誤導著天真可憐的孩子們:「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說的是東晉大臣車胤,自幼聰穎好學,卻因家境貧寒,無油點燈,常常夏夜到野外去捕捉螢火蟲,將其裝進口袋裡,把螢火蟲的光當做油燈來照亮讀書的故事。西晉的孫康,同樣是因為家貧,而在冬天憑藉著雪地反射的月光刻苦讀書的故事。車胤囊螢的故事,不僅誘惑過許多窮人家的孩子,並且讓乾隆皇帝也大為感動。有一天夜晚,乾隆皇帝突發奇想,派出許多大臣,紛紛到田野裡去捉螢火蟲,但令乾隆皇帝感到失望的是,這些被捉回來,裝進透明袋子裡的螢火蟲,根本就不足以照亮書本。諸如此類的故事,純屬是古代讀書人忽悠人的瞎扯淡。

古代的讀書人,最喜歡幹的事,就是好為人師,用奇葩的方式來誤導孩子。一講孝德,就杜撰出《二十四孝》這樣荒唐噁心的垃圾故事。如像庾黔婁嚐糞憂心、王祥臥冰求鯉等等。難怪魯迅先生在童年時讀過郭巨埋兒之後,一直有一種內心的恐懼。魯迅先生說:「我最初實在是替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鬆。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父親去做孝子了。」一講刻苦讀書,就杜撰出匡衡鑿壁偷光,自私缺德的愚蠢故事:匡衡家窮,買不起油點燈,最後突發奇想,用小刀將隔壁有錢人家的牆壁鑿穿,憑藉著透過來的光亮刻苦讀書。

想想看吧,一個有錢人,怎麼會把房子和窮人的匡衡家修在一起?也就是說,匡衡鑿壁偷光的前提,根本就不可能存在。這樣的故事,在鼓勵孩子珍惜時間刻苦讀書的同時,也無端地摧毀了孩子們心中本身應有的道德觀念,讓他們從小就學會了損人利己。一個只顧自己讀書,不擇手段地將別人好端端的房子破壞掉的孩子,即便讀書再厲害,長大後也是非常危險和可怕的。而魯迅先生卻是深知這樣的國民性和劣根性的。魯迅在其雜文《華蓋集·青年必讀書》中一針見血地說:「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殭屍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唐和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唐和厭世。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書」,其實是一種特指,指的恰恰就是某些充滿文化糟粕的古代垃圾書。

但這並非就是說,外國的書就統統都十全十美。即便《格林童話》這樣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也不無偏激。一旦寫到後媽,就一律採取妖魔化的手段,將其描寫成自私成性,惡毒無比的人間惡魔。這個繼母,必定有一個醜陋愚笨的女兒,與漂亮貧窮的小女主人公,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在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懷疑、思考、分析和批判。

相關焦點

  • 奇葩女孩的奇葩故事,女孩你應該醒醒了
    奇葩女孩的奇葩故事,女孩你應該醒醒了最近在一檔電視節目中看到了這樣的一件奇葩的事情,讓筆者看了以後感覺到如今年輕人的思想真是很前衛的,就是他們的想法和他們所做出來的事情很難讓人理解,也是很難讓普通人接受的。
  • 27歲奇葩說辯手北京370平豪宅曝光:讀書無用,是種騙局
    前段時間的一檔節目,跟拍了《奇葩說》曾經的辯手姜思達的家。年紀輕輕的他,在北京住著370平的豪宅,可謂是壕到極致了。一層是工作的空間和客廳、廚房,二層則是他和他媽媽的臥室。家裡還有專門的衣帽間,放著他的衣服、包包、帽子,以及各種配飾。
  • 《奇葩說》哈佛博士詹青雲爆火:讀書多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看過《奇葩說》的人一定是對詹青雲這個人非常熟悉的。不折不扣的學霸一枚,博士畢業於最高學府哈佛大學。她在相貌上不是最出眾的,坐在角落裡並不起眼,但是只要她開始說話,給她10秒鐘,所有人的視線就無法從她身上挪開, 她那被知識武裝過的大腦,實在是太性感了!
  • 「讀書徵文」講講我小時候的讀書故事
    每次看到它們方方正正夾在報紙中間,還能聞到油墨的噴香,心裡真是樂開了花,翻一翻,每一頁都是滿滿的故事,滿滿的喜悅,裡面的插圖那麼美,帶著注音的《小葵花》,讀起來全部都吸收到心裡去,真的是太喜悅了,太快樂了。我們從小,就是在畫本故事裡獲得童年的快樂,畫本故事是小時候十分美妙的記憶。
  • 努力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要開闊視野、轉換自己的思維方式,讀書是最廉價的一種方式。讀書讓我們不止埋沒於眼前的苟且,它讓我們看到了詩和遠方。二、讀書能讓我們獲得更大的自由這種自由包括物質自由和精神自由。不讀書,永遠沒有這種機會。讀書還能幫助我們獲得更大的精神自由。只要看了《奇葩說》的人,都會感嘆:這一生要讀多少書,才能成為詹青雲。
  • 盤點現代的奇葩家具,當仙人掌被做成家具之後,設計師的故事火了
    謝謝關注哦導語:各行各業都有很多奇葩的故事,家具行業也不例外,國內外各種腦洞大開的設計師,為世界呈現了一個又一個奇葩的家具,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現代的各種奇葩家具。動物家具第二個奇葩家具盤點:動物家具。
  • 頤和園讀書分享會回味經典故事
    10月31日,「書香飄海澱,閱讀E起來」系列活動第四場「我在頤和園等你」讀書分享會在海澱坦博絲路文明藝術館舉行,讀者們一同回味了兒時課本中描寫頤和園的經典故事,感受了頤和園皇家園林的豐富文化內涵。讀書會上,來自石景山實驗小學分校四年級一班的志願小讀者為大家朗誦了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本中題為《頤和園》的課文:「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進了顧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隨著孩子稚嫩的童音,30餘位讀者回憶起頤和園的一步一景。隨後,一家三代都住頤和園附近的讀者任老先生,分享了60年前孩提時代好玩的去處,感慨頤和園發生的巨大變化。
  • 「特殊的」讀書節,走進惠濟區錦藝實驗小學的讀書故事
    老師們的讀書薦書行動在學生中也掀起了一股熱潮,引得各班學生爭相讀書,爭做「閱讀達人」。他們不但自由閱讀,也會班級共讀,校園、家、書店隨處可見孩子們讀書的身影。老師通過線上閱讀課和孩子們共讀一本書,家長亦參與其中,這種師生、親子共讀共寫的生活,締造了共同的心靈密碼。就像一年級同學問的那樣,「媽媽,你們小時候打蛇救青蛙,這條蛇是毒蛇,還是克裡克塔?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所以你一定要多讀書。」她也一直以身作則,做一位愛讀書的好媽媽,用行動來影響女兒。「臉蛋可以複製粘貼,張口說話才能語驚四座。」你讀過的書,最終都會內化為你的舉手投足間的氣質。日積月累,讀書帶給我們的收穫一定會越來越多,讀書使我們不出門就接觸到外面的精彩世界,開闊我們的視野。三、別抱怨讀書的苦,那是你通往未來的路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張照片,河南一名14歲女孩因疫情期間要上網課,家裡又沒有網絡,只好到村委會蹭網學習。
  • 讀書節目「名人讀名著」上線:聽高曉松讀《白痴》,麥家讀《老人與...
    讀書節目「名人讀名著」上線:聽高曉松讀《白痴》,麥家讀《老人與海》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6月28日晚上,一檔讀書節目「帶本名著創未來——名人讀名著」在線上啟動。麥家選擇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他說:" 因為我想重寫《老人與海》,以那條魚的角度再重述這個故事。"陳魯豫喜歡《小婦人》,這是她從小就反覆閱讀的名著,包括改編的電影和英劇。馬東受到梁左的影響,梁左上大學時最喜歡讀的書就是《馬克 • 吐溫中短篇小說選》,所以這次被高曉松 " 點將 " 後,他從百部名著中挑選了這本書來領讀。
  • 收垃圾爺爺和農民工讀書故事,少年的你有何理由不努力讀書?
    導語:收垃圾爺爺在空教室讀書,農民工在圖書館留言,少年的你有何理由不努力讀書?讀書的樣子真美,這並不是用來讚美某個學生讀書的樣子,而是對一位是收垃圾的爺,還有一位農民工的讚美。近日,這兩位愛讀書的人,都引來了眾多網友的點讚。好多人為他們而感動,更有少年看到後,留言到,沒有理由不努力讀書了。
  • 《奇葩說》第六季結束,你聽到了什麼?
    ----------語言是窗戶(否則,它們是牆)——《非暴力溝通》昨晚才終於看完《奇葩說》第六季,哈佛女學霸詹青雲獲勝,獲得BBKING的稱號。又一季奇葩說落幕,第七季還不一定能夠繼續。有趣在奇葩辯手們風格各異表達方式,有趣在那些看似無聊的奇葩辯題。這不就是一個奇葩的節目嗎。如果我本身不夠奇葩,又怎麼會覺得這個節目有趣呢?他們說了什麼?
  • 那些起名就很奇葩的動漫,原來不止名字奇葩,這些也很奇葩
    在這些所有的顏色裡,有一些動漫閃爍著七彩的光芒,我將其稱之為奇葩,按照字面意思來講,就是說這些動漫很中二,不只是名字,更多的是內容,就像以下的這些動漫。講述的就是一位最強初學者化身「移動要塞」在遊戲中盡情胡鬧的冒險故事。這部動漫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奇葩的番劇,劇情很容易會讓人產生」不是主角太歐,而是策劃太SB「的感覺。整部動漫的節奏非常快,技能條件上也有了刪減,這就造成了一些劇情的前因後果根本就沒交代清楚。當然這動漫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裡面有橘裡橘氣的日常,也有賣萌和犯蠢,在這部劇裡面,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快樂源泉。
  • 世界讀書日:一個源於王子與公主的美麗故事的節日
    一、一個圖書與愛情的故事4月23日是西班牙文學大師塞萬提斯去世的日子,同時也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誕辰日和忌日,還是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裡斯·德呂翁、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大家的生日。網上就有很多人討論說世界讀書日是不是用來紀念塞萬提斯的呢?
  • 讀書的三種境界:看故事,看語言,看人性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人生的三種境界,最近看書,寫讀書感悟,寫書評,看書評,有些許心得。讀書也應該有三種境界,文採不夠,暫且用簡單的語言述說吧。第一境界是看故事,第二境界是看語言,第三境界是看人性。
  • 蝙蝠俠在DC漫畫裡真的有很多奇葩到讓人看不懂的故事!
    但我們不知道的是,蝙蝠俠在DC漫畫裡也有很多奇葩到讓人看不懂的故事!這些故事和別的故事一樣,驅使著蝙蝠俠變成如今這樣一個存在,一起看看!1.1954年:《無辜者的誘惑》多年前,弗雷德裡克·沃瑟姆出版了《無辜者的誘惑(Seduction of the Innocent)》這本書,直接導致了蝙蝠俠在DC漫畫裡一段奇葩史的存在!
  • 劇評:《我的天才女友》讀書改變了命運
    與普遍30集打底的國產劇相比,絕對是短小精悍,但故事情節又相當緊湊,值得一追。故事情節《我的天才女友 My Brilliant Friend》故事的開始是從老年的埃萊娜接到莉拉兒子電話開始的,之後就是埃萊娜對她們兩人人生的回憶:兩個那不勒斯小鎮的小姑娘是如何成為朋友,如何相伴成長,
  • 世界讀書日,談談讀書對人生的意義
    方所重慶店所在地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如期而至。作為喜愛讀書的我,最近的時間也相對自由,買了不少往日沒有時間細讀的書,更是在讀書日優惠購得《莎士比亞全集一套》。讀書到底對人生有什麼意義呢?我想用自己的經歷來談一談感受吧。第一:書的海洋裡充滿樂趣,那些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充滿期盼,後來的結果會是怎麼樣?對讀書的喜愛應該在讀書前就已經形成,這得益於一個常在我家裡來玩的親戚,我的二外公的影響。
  • 詹青雲獲BBKing:讀書和不讀書的女人,真的不一樣
    01第六季《奇葩說》終於到了尾聲,詹青雲獲得了BBKing,雖然對於她最後一戰略有爭議,覺得她贏得不是那麼漂亮,但她拿BBK依然是實至名歸的。從她第五季參加節目以來,各種聲音都有,但每次只要她一出場,最多的聲音是「我要讀書」,每次看到她,都覺得自己很沒文化。
  • 【運河教育】聆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迎賓路小學讀書教育月...
    【運河教育】聆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迎賓路小學讀書教育月抗日小英雄故事會 2020-12-21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