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富交界的地名傳說

2021-01-09 人天文化擺談

王人天

從業土依至後所、老牛場這一段,解放前都歸宣威管轄,屬三不管地段,解放時期部分歸了富源,到1964年的時候,又從海岱區劃出業土依、白龍洞、繞子坪歸富源後所區,從此業土依便成了宣富交界,但常起爭執,上世紀末又曾進行勘界,終將宣富交界定在了白泥井處,過白泥井是富源,過來就是宣威羊場鎮。

正因為這樣的歷史原因,交界一帶的地名傳說在富源的傳流反而沒有宣威流傳廣,而且傳說連在一起,都因一個神話,很有意思,這裡就來說說這些地名來源。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小海子是一個片區名,包括現在業土依前面至楊家墳那一帶都是湖泊,也就相當於一個小海,故稱小海子,當然現在只稱白龍洞上面的那一片地方。

有一天,小海子來了一條小白龍,她是東海龍王的女兒,由於不滿舅舅南海龍王的兒子小黑龍的糾纏,逃婚來到小海子。不久又與湖邊的一個彝族小夥相戀,但沒想到好景不長,兩年後的一天小黑龍出來瞎逛,發現了逃婚的小白龍,又開始糾纏,致使兩條龍開始大戰。白龍女打不過小黑龍,彝族小夥要上前幫忙,白龍女不讓,說:「你一個凡人,打不過他,去替我搬救兵吧。」寫了血書交與小夥,小夥騎著龍馬去了東海。這邊白龍女苦苦支撐,蝦兵蟹將與她一起鏖戰,無奈都不是小黑龍的對手,蝦兵被打得抱頭逃竄,最後逃到白泥井上邊的半山腰,在一塊巖石後面躲了起來,至此這個大青石上便流出了清清的泉水,人們說這是蝦子龍出的水,該地被命名蝦子龍。有時水會從地下往下流,至白泥井的白泥處出出來,人們建過水井,白泥井便也就有了來歷。蟹將當然也不是小黑龍的對手,被他一腳踢飛到宣威這邊,砸了一個很大的坑,就是現在的大塘子。

蝦兵蟹將都被打跑了,獨剩白龍女苦苦支撐,這時候,居住於業土依對面的雄獅看不慣了,便跑來幫忙,它和小黑龍撕咬著,無奈小黑龍的功夫高,打鬥不過,被小黑龍殺了一劍,至今仍然流著血,就是嘯天獅山下挖沙的地方,許多的沙紅彤彤的,很像血,而雄獅英雄被殺一劍後,仰天長嘯,便定形成了仰天長嘯的嘯天獅山。

雄獅死後,居住在宣威這邊的野貓和小狐狸又前僕後繼地前來助戰,它們要幫助白龍女戰勝小黑龍。由於兩個的身材都比較矮小,無法與小黑龍正面交鋒,只好一個去咬小黑龍的耳朵,一個去咬小黑龍的尾巴,被咬疼痛,小黑龍將尾巴一甩,野貓便被拋出四五裡路,落在宣威這邊,變成了一座大山,叫野貓大山,而小狐狸卻硬生生地被小黑龍咬死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不懼強勢的英雄,將它居住過有洞府的那座山叫小狐狸洞。由於野貓和狐狸的幫助,白龍女才得以伸出一隻手,響亮地給了小黑龍一嘴巴,把小黑龍的帽子打飛了,落在偏坡背後,變成一座大山,叫氈帽山。

眼看白龍女鬥不過小黑龍,它正吐著兇惡的毒水要淹死小白龍,此時,搬救兵的彝族小夥回來了。他騎著龍馬一路風馳電掣,由於心裡掛牽著白龍女,便趕得很緊,在將要到達小海子的時候,仙馬降得太快,一腳踏在了山上,踏出個大洞,就是朝天洞。

彝族小夥帶來了東海龍王給他的寶貝射妖弓、射妖箭、舀水仙瓢和捆仙索。他拿著這些寶貝站在高山上,看著不可一世的小黑龍,張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小黑龍的眼睛,眼睛裡便汩汩地流出了紅血,後來便演變成了紅黃色的水流,出水的地方就叫了紅洞。血流了很多,小黑龍在彝族小夥的攻擊下慢慢死去,後來變成了一座大青山,處於楊家墳方向。

毒水淹沒到了白龍女的脖子,彝族小夥為了搭救自己心愛的人,又拔出一箭,射向湖中,硬生生射穿了湖底,從山的另一邊穿透,就是現在嘉竹的那個出水洞。水慢慢退去,可是水中含有小黑龍吐出的毒液,白龍女的小腿開始慢慢腐爛。彝族小夥急了,趕緊拿出舀水仙瓢拼命舀湖中的水,舀啊舀,可是還沒等他舀幹,白龍女由於毒液的侵蝕,毒發身亡,化成湖旁洞中的一塊大石,至今去到白龍洞,仍可見洞中那個酷似龍頭的灰白石頭。人們為了記住這位白龍女,便把這個地方叫了白龍洞。彝族小夥見心愛的人死了,哭得死去活來,後來化成了一座小山,現在叫業土依小營,他的舀水仙瓢化成業土依前面的一擺彎地,捆仙索丟在湖邊,化成一圈圈青石旋繞成的青石山,射妖弓則變成了公路。

現在嘯天獅、白龍洞、小海子、紅洞等都歸富源管轄,唯剩白泥井、蝦子龍、大塘子、野貓大山、氈帽山、朝天洞、小狐狸洞歸宣威屬地。雖然地域有了分界,但傳說卻連在一起,似乎在告訴後人,歷史上這些地方曾歸宣威管轄。

相關焦點

  • 濮陽與上古帝王有關的地名和傳說
    文字產生之前,有一個漫長的神話傳說時期。神話傳說神秘奇幻,朦朧的記憶結合後人的想像,由簡單到複雜,由質樸到浪漫,逐步變成歷史故事。這些傳說故事,有的已載入史籍,言之鑿鑿,有的仍口頭流傳,天馬行空,看似荒誕不稽,其實都是上古歷史的另一種形式的呈現,是後人走近歷史、認識古代社會的重要媒介。
  • 餘杭,句容,無錫,江浙地名中有多少是來自「古越語」的?
    除此之外,南方地區的一些地名,也存在的古代越人部族語言的痕跡。 首先在江南一帶,江南江浙一帶的越人屬於「于越人」,春秋時期的吳越兩國便是由此部族建立的,何休《公羊傳》註疏記載,越國當地人自稱于越,但中原華夏諸國稱其為越,在文獻中,吳國國名為句吳、吳。在金文中,寫為「工敔」、「攻吾」、「句敔」等。
  • 藏族部落與西藏地名——地名是刻寫在西藏大地的族徽
    原創牛汝辰 從藏族的古代傳說和文獻資料,特別是本世紀初在敦煌出土的古藏文文獻看,藏族的氏族部落組織起源很早。藏族在原始社會時期同其他民族一樣經歷了漫長的氏族部落階段,氏族起源的神話傳說、氏族部落崇拜的神祇和宗教、部落形態下的文化生活,以及部落間的交往和戰爭,構成了藏族遠古史的主要內容。
  • 一節語文課——那些難讀易錯的中國地名
    作地名及姓氏時讀作「bì」。泌陽,駐馬店下轄縣,因地處泌水(現為泌陽河)之陽而得名。 [09] 宿州市碭山縣 碭山,宿州下轄縣,與豫魯蘇三省交界,被譽為「中國梨都」,所產碭山酥梨聞名全國。
  • 地名背後的故事:「大柵欄」因何得名?
    原標題:地名背後的故事:豆腐是誰發明的?「大柵欄」因何得名? 北京烤鴨、揚州炒飯……這些美食中為何會有地名?北京王府井、河北井陘……哪一個因為水井得名?近日,《中國地名大會》一書因講述頗顯冷門的地名文化「出圈」。 「張國臂掖,故曰張掖」「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廣開西域。
  • 從地名看百越分布
    從地名上看,今蘇北、魯南一帶古代百越地名分布很密集,如姑幕、朱虛、無婁、無鹽、姑蔑、無棣、夫於、夫重、諸馮、句澤、句陽、須句、須朐……其數量並不比百越腹地(今蘇南、浙北)少。再聯繫到史料中有句踐徙都琅琊(今魯南)的說法,由此可斷定魯南、蘇北曾是百越活動極盛之地,只是後來楚滅越後,越國瓦解,其民或同化於中原人或遷徙他處,這一帶才沒了百越蹤影,但地名流傳了下來。
  • 趣味的地名:省市縣都帶有相同字,你知道有哪些?
    今天要盤點一種有點趣味的地名現象,那就是省市縣三級的地名都帶有相同的字,如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你知道還有哪些例子嗎?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南召縣位於南陽市北部,和平頂山、洛陽交界,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荊襄」之稱。南召縣是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名縣、中國最佳休閒度假旅遊名縣、中國最美縣域。
  • 花石烏石錦石白石金石,湘潭這些地名,是何來歷?
    (圖源UNSPLASH)《湘潭地名志》裡,為寫花石歷史悠久,引用了《嘉慶一統志》中的描述:漢置湘南縣,故城今湘潭縣西六十裡,俗名花石城。然則,史料雖有,引用卻誤。縣西六十裡的,是漣水邊的石潭鎮,秦置湘南縣,漢朝沿襲,縣治正是在石潭。所以,花石城當指石潭,而非現在涓水邊的花石。烏石。
  • 湖北仙桃的地名來歷,並非此地盛產桃子,和李自成有關
    湖北省有一個叫仙桃市的地方,乍一聽名字,人們很快便聯想到又大又圓的桃子,想起了西遊記裡齊天大聖孫悟空當年大鬧蟠桃園吃蟠桃的場景,作為地名,仙桃是比較特殊的,至少,聽過這個地名的外地人很難忘記這個地名。仙桃,難道這裡是盛產香甜可口的大桃子的地方,所以這裡才叫仙桃嗎?
  • 廣東恩平市幅員面積最大的鎮,超200平方公裡,地處三市交界
    在廣東江門恩平市(縣級市)的10個鎮中,幅員面積最大的就是大田鎮了,就連地名中都帶「大」字,該鎮面積202平方公裡,將近是聖堂鎮的四倍。大田鎮歷史悠久,在明代時期,於錦江南岸的大田洞建立圩場,故稱大田圩。
  • 「一二三四五六七」,用數字趣談無錫老地名
    無錫,作為地名,這一詞最早可能來源於春申君黃歇「立無錫塘,治無錫湖」。漢高祖五年,即公園202年建縣,因無錫湖而名無錫縣。今天,我們用以數字為線索,去找尋無錫的那些有趣的地名。很不幸的是一裡街菜市場已經關閉,只留下了一個古老的地名給後人。二:二泉、二泉路相比一裡街來說,二泉可謂是大名鼎鼎。所謂「天下第二泉」,就是這裡,後來瞎子阿炳創作出了世界聞名的《二泉映月》,讓更多的人知道了「二泉」這個地名的存在。
  • 王艾林:漫話府谷地名
    《漫話府谷地名》【本文來自《府州文苑》第一期,由府谷縣黃土文化研究會授權發布】王艾林/文府谷地名多源自拓荒者和早期居民姓氏、地質地貌、山川形勢、植物、軍事等,所以地名中含有地質變遷、建置沿革、如果地名用字出現錯誤,以訛傳訛,我們將會丟掉大量珍貴的信息資源,愧對歷史,愧對子孫。本文擬對府谷地名中明顯的用字錯誤予以指正,對於一些一時難以確定而有待進一步考證的地名用字將另篇討論。海子廟,古稱海子廟溝,現誤寫為「海則廟」。相傳海子廟溝有一海子,海子就是小湖泊或深水潭。海子裡水怪作祟,侵害黎民。
  • 朱元璋給九江「馬迴嶺」賜地名的故事由來
    關於九江「馬迴嶺」地名的來由,也是有著幾個有趣傳說的地方,而且每個故事傳說都是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著莫大關的關係。朱元璋聽完老道的話後,看著滿地跪下的馬兒,心中覺得也是有異樣,於是傳令大軍停止了前進,後撤到一處山邊安營紮寨,事後才得知道陳友諒在蘆花蕩裡埋伏了重兵等自己入甕,慶幸自己躲過一劫,於是脫口就將這些馬兒突然臥地不走的地方叫為「馬迴嶺」,以示紀念,這就是現在「馬迴嶺」這個地名的由來。
  • 琅琊是臨沂 蘭陵是棗莊 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更有不少人列出家鄉名字的古代稱謂,感嘆「古代的地名確實好聽」。古代地名有哪些含義?那麼,古代的地名都有啥講究?梳理發現,中國古代地名多因山水之宜,輔以方位而命名,於是有了汝南、濟陰、洛陽等地名。又或者,是以當地的山川地貌特點來命名。
  • 一秒就懂日本京都地址──不可不知的地名傳說
    麩屋町通—富小路通—柳馬場通—堺町通)高間の東車屋町(高倉通—間之町通—東洞院通—車屋町通)烏両替室衣(烏丸通—両替町通—室町通—衣棚通)新町釜座西小川(新町通—釜座通—西洞院通—小川通)油醒ヶ井で堀川の水(油小路通—醒ヶ井通—堀川通)葭屋豬大宮へ(葭屋町通—豬熊通—黑門通—大宮通)松日暮に知恵光院(松屋町通—日暮通—知恵光院通)浄福千本さては西陣(浄福寺通—千本通—西陣)▋京都有趣的地名
  • 琅琊是臨沂,蘭陵是棗莊……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更有不少人列出家鄉名字的古代稱謂,感嘆「古代的地名確實好聽」。古代地名有哪些含義?那麼,古代的地名都有啥講究?梳理發現,中國古代地名多因山水之宜,輔以方位而命名,於是有了汝南、濟陰、洛陽等地名。又或者,是以當地的山川地貌特點來命名。
  • 世界第四大草原,是中國唯一中俄蒙三國交界地,還有個悽美的傳說
    呼倫貝爾北部靠近中國最北的村鎮漠河,西與俄羅斯、蒙古接壤,是中國唯一的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這裡具有原始且古老的自然風貌,以及中俄、中蒙邊境的異域風情。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上第四大草原,也是唯一一塊沒有被汙染,保存完整的天然草場。關於呼倫貝爾,還有一個悽美的傳說。
  • 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更有不少人列出家鄉名字的古代稱謂,感嘆「古代的地名確實好聽」。古代地名有哪些含義?那麼,古代的地名都有啥講究?梳理發現,中國古代地名多因山水之宜,輔以方位而命名,於是有了汝南、濟陰、洛陽等地名。又或者,是以當地的山川地貌特點來命名。
  • 三孝軍地溝和紅河岸地名的傳說「方建增」
    在村南邊,洹河南岸有一地名曰:軍地溝。洹河在村西一華裡處向西南方向灣去,我們叫一拐灣,距離軍地溝西南方向有一千多米的地方曰:紅河岸。為什麼這麼叫呢?且聽我道來:話說宋朝時期,北國遼軍經常侵犯我中原,大約公元1004年蕭英宗太后命蕭天佐為大元帥,領兵侵犯我中原,宋王命楊六郎為元帥率軍抵抗。
  • 王炎:地名背後有文章——「以色列地名希伯來化」運動
    在內蓋夫地域範圍內,《聖經》只提供了大約40 個地名,委員會苦心孤詣搜羅非猶太史料做旁證,堅信現在的地名背後隱含著古希伯來原名;結果東拼西湊,勉強增加了些希伯來經捲地名;更令人頭疼的是,古代文獻裡記載了很多地名,但無法確定其方位,只好摘錄下來,命名一些無關緊要的幹河;這樣算下來,內蓋夫沙漠一共才恢復了70 個古希伯來經捲地名,其中還包括了河流、水井、猶太定居點和廢棄的阿拉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