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東營市小麥冬前田間管理技術意見

2020-12-17 瀟湘晨報

今年秋種,全市小麥適期播種面積大,播種質量好,苗情總體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分地塊適播期降水偏少,表層土壤墒情較差,加之前茬作物騰茬較晚,所以播種偏晚;二是個別地塊整理質量較差,田間秸稈量大,坷垃較多,鎮壓不實,出苗質量差,缺苗斷壟現象較嚴重;三是個別地塊播量偏大,有旺長趨勢。針對當前小麥苗情,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勻的基礎上,促根增櫱,促弱控旺,培育壯苗,保苗安全越冬。應重點抓好以下關鍵措施:

一、查苗補種,種好晚茬麥

前茬作物騰茬較晚沒有完成播種地塊,要趁墒搶播晚茬小麥;因土壤乾旱無法播種的地塊,要借墒免耕播種,努力擴大小麥種植面積。

小麥出苗後,要及時檢查出苗情況,對缺苗斷壟的地塊及時進行補種工作。補種時間越早越好。為促進小麥早出苗,應先將種子在溫水中浸種5~6個小時,促種子吸足水分,然後開溝播種澆水。要注意補種原品種種子,防止品種混雜。補苗地塊可於小麥三葉期後疏密補缺,進行移栽,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節」為宜。補苗後踏實土壤並澆水,適當補肥,促早發趕齊,確保苗全。

二、分類管理,適時鎮壓

1.對於土壤表墒較差、小麥出苗困難的麥田,要抓緊澆好保苗水,提高小麥出苗率和整齊度。澆水後,要注意適時劃鋤,破除板結。

2.對於整地質量差、地表坷垃多、表層土壤松暄的麥田,可在冬前結合澆水或降雨後進行1~2次鎮壓,以壓碎坷垃,彌實裂縫,踏實土壤,使根系和土壤緊實結合,提墒保墒,促進發育。

3.對於播種偏深的地塊,要及時退土清棵,減薄覆土層,使分櫱節保持在地面以下1~1.5釐米,促使早分櫱,冬前形成壯苗。

4.對於地力較差,底肥施用不足,有缺肥症狀的麥田,應抓住冬前有利時機追肥澆水,並及時中耕鬆土,促根增櫱,一般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0~15公斤。

5.對於冬前旺長麥田,可以視苗情長勢,採用鎮壓2~3次,既可控旺長,又可踏實土壤,防透風、防凍害。

三、適期澆好越冬水

澆越冬水能有效防止小麥凍害死苗,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還可以踏實土壤、粉碎坷垃、消滅越冬害蟲。因此,一般麥田,尤其是懸根苗,以及耕種粗放、坷垃較多及秸稈還田的地塊,要澆好越冬水。澆水的時間要因地制宜。地力差、施肥不足、群體偏小、長勢較差的弱苗麥田,越冬水可於11月下旬早澆,並結合澆水追肥,一般畝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進生長;一般壯苗麥田,當日平均氣溫下降到5℃左右(11月底至12月初)夜凍晝消時澆越冬水為最好,早澆氣溫偏高會促進生長,過晚會使地面結冰凍傷麥苗,要在麥田上大凍之前完成澆越冬水。澆越冬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量不宜過大,但要澆透,以澆水後當天全部滲入土中為宜,切忌大水漫灌。澆水後要注意及時劃鋤,破除土壤板結。

四、適時化學除草,做好病蟲害防控

冬前化學除草效果好於早春,要在小麥3葉後且最低氣溫在5℃以上時實施。防除闊葉雜草,可畝用40%唑草酮水分散粒劑4~6克,或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毫升,或50克/升雙氟磺草胺懸浮劑5~6毫升,對水30千克對莖葉進行噴霧。防除禾本科雜草,可畝用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20~35毫升,或69克/升精噁唑禾草靈水乳劑40~60毫升,或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劑2~4克,對水30千克對莖葉進行噴霧。

冬前苗期應注意查治灰飛蝨、蚜蟲、地下害蟲等,預防小麥叢矮病等。防治蚜蟲,可畝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或10%噻蟲·高氯氟懸浮劑10~15毫升,對水30千克噴霧防治,同時注意防治田邊雜草上蚜蟲;防治地下害蟲,可畝用0.08%噻蟲嗪顆粒劑40~50千克,或3%辛硫磷顆粒劑3~4千克,撒施後劃鋤覆土。注意交替輪換用藥,延緩病蟲抗藥性發展。

【來源:東營市農業農村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河北省小麥冬前田間管理技術意見!
    今年秋種,我省各地繼續大力推廣小麥規範化播種技術,適墒播種、播後鎮壓等關鍵技術措施落實更好,全省小麥適期播種面積大,播種質量好,當前苗情總體較好。針對當前小麥苗情,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勻的基礎上,促根增櫱,促弱控旺,培育壯苗,保苗安全越冬。
  • 小麥抗漬播種與冬前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據氣象預報,近期的晴好天氣將持續至11月17日,小麥播種仍有時間可搶,各地應積極動員,千方百計做好抗漬播種及技術服務工作,力爭在11月15日前完成預定計劃,確保小麥生產面積不減。 一、抗災播種 1.品種選擇。針對播種偏晚現狀,在品種選擇上應選用耐遲播的偏春性品種,如鄂麥006、襄麥55等。
  • 新疆滴灌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1 技術概述 1.1 技術基本情況 2018年起,由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試驗站馬兆亭、雷鈞傑二位同志組成新疆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攻關團隊,對新疆滴灌冬小麥進行超高產技術攻關,通過3年的努力,不斷突破新疆滴灌冬小麥超高產紀錄。
  • 博州超額完成2020年冬小麥播種任務
    他說:"這些年國家對小麥的種植補貼越來越高,縣裡還出臺了減免水費等優惠政策,在種植過程中各級農業技術員到田間地頭講解種植技術和管理要點,讓農戶增強了來年豐產的信心。"  作為冬小麥播種大縣的溫泉縣,始終堅持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優良品種推廣為抓手,依託國家糧食政策補貼、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種糧積極性,為全州糧食生產作出貢獻。
  • 新疆塔城地區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讓小麥連年豐收,趕緊收藏
    新疆塔城地區屬於冬春小麥兼播地區,自開展小麥高產創建活動以來,也進行了先進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配套了良種良法,進一步促進了小麥的連年豐收。下文便根據筆者在新疆塔城地區的工作經驗,對冬小麥的高產栽培技術展開分析。
  • 那麼多冬小麥品種,如何選擇適宜的冬小麥種子?
    為了更及時的閱讀到,我分享給大家的有關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冬小麥種子在我國,有許多的品種,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小麥品種出現,只要是種植冬小麥,準備冬小麥品種,如何選擇?是大家較為關心的問題,我們如何挑選適宜自家地裡種植的種小麥的種子呢?
  • 法國農業部下修2020年冬小麥種植面積預估
    原標題:法國農業部下修2020年冬小麥種植面積預估法國農業部周二下修去年12月對該國2020年冬小麥種植面積的預估,將其從473萬公頃下調至470萬公頃。該機構在一份作物報告中稱,這一數字將較2019年下降5.6%。農業部將2020年冬大麥種植面積預估從去年12月的125萬公頃提高至131萬公頃,將2020年冬高粱種植面積從22.5萬公頃提高至23.9萬公頃。與去年相比,這兩個預估值基本保持穩定。
  • 小麥該如何越冬?2020年冬小麥越冬期管理技術
    對於近日東北、西北地區大範圍「斷崖式」降溫降雨雪現象,為積極應對天氣變化,防止作物出現凍害,必須要做好冬小麥越冬期的管理,幫助小麥科學過冬。那麼今年小麥該如何過冬呢? 針對不同情況麥田,分類管理、確保安全越冬
  • 臨夏市冬小麥種植技術,高效的種植方式,下面這些知識點都要牢記
    臨夏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溫帶與寒帶的中心和樞紐位置.平均海拔1800m,年平均降水量510mm,無霜期156天,年平均氣溫7.7℃,屬中溫帶氣候區。地勢從西向東,平坦緩下,大夏河從西向東穿流而過.澆灌農田肥沃。全市轄城郊.折橋、袍罕、南龍四鎮,36個行政村,農村行政區域面積70.49平方公裡。除城郊、折橋、南龍三鎮不適合冬小麥種植外。
  • 新疆2020年冬小麥播種面積同比增加300萬畝
    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目前,全區已超額完成2020年冬小麥播種指令性計劃任務,較上年增加300萬畝,切實為今年農業生產穩定發展開了一個好頭,為全年糧食增產豐收、保障糧食供給安全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新疆積極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通過不斷提高冬小麥種植補貼標準,充分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牢牢守住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3410萬畝耕地,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範耕地佔補平衡。2020年全區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小麥總產較上年增加33.6萬噸,實現了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
  • 做好越冬前後管理 確保小麥高質高產
    11月24日一大早,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王豔華就來到為民糧棉種植專業合作社2000畝小麥地塊上,對合作社理事長李慶雙進行冬季小麥技術指導。苗期是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只有做好越冬前和越冬後的管理,才能確保小麥的高產和優質,而這時的農藝專家現場指導對種糧農戶來講尤為重要。
  • 東營市水務局關於省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序號一、序號...
    按照《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意見、交辦信訪件銷號工作的意見》(東環督改辦發﹝2019﹞1號)要求,結合《東營市貫徹落實省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東委〔2019〕27號)部門責任分工,市水務局對承擔的整改任務進行梳理,認為序號一、序號二
  • 昌吉州小麥苗情分析及田間管理培訓班在奇臺縣召開
    4月19日,為進一步落實好區、州黨委關於糧食安全及春季生產工作會議部署精神,嚴抓冬小麥春管各項管理措施落實,確保我州小麥奪取豐收,由州黨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郭懷安同志帶隊、州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夏國傑同志主持小麥農技服務專家團隊在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召開冬小麥苗情診斷及田間管理培訓班
  • 加強小麥越冬管理 及早應對災害天氣
    原標題:加強小麥越冬管理 及早應對災害天氣   眼下,小麥逐步進入越冬期。
  • 自治區召開2020年冬小麥播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
    7日,自治區召開2020年冬小麥播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今年全區冬小麥播種工作,全力確保我區糧食安全。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出席會議並講話。
  • 2020年度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公布 東營市18家企業上榜
    日前,山東省工信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0年度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認定我省670家企業為2020年度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39家企業為2020年度通過覆核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有效期3年。
  • 西藏冬小麥栽培技術要點,保障小麥生產的質量和產量
    近些年來講,西藏地區大力發展冬小麥種植工作,為了能夠全面推動冬小麥種植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加深冬小麥栽培技術分析,保障整體的生產管理質量。基於此,本文重點探究西藏冬小麥栽培技術要點,旨在提高冬小麥產量。如果雜草較多需要翻耕,待到小麥出苗之後要確保雜草不會搶佔土壤肥料,施肥深度通常在18-24cm為宜。3. 田間管理3.1越冬管理保障小麥苗健康成長,在出苗之後要第一時間查苗,發現有缺苗斷壟的情況,需要第一時間補種、補苗,確保具備足夠「有效苗」。
  • 正陽縣今冬小麥苗情好於往年
    正陽縣今冬小麥苗情好於往年本報訊(通訊員朱朝彬)日前,據農業農村部門田間調查,今年正陽縣小麥冬前苗情較好,長勢健壯,平均畝群體82.3萬,分櫱2.4個,次生根6個,葉齡5.7葉。今秋正陽縣播種小麥181萬畝,其中優質小麥82萬畝,麥播期間,為高標準、高質量地種足種好小麥,正陽縣加強農資市場管理,確保農資安全入戶;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專用小麥;以基層農技推廣建設補助項目為依託,開展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播種質量;強化麥播期間農情調度,及時發布麥播進度和監測預警信息,積極開展科技服務行動,落實麥播技術,為奪取明年夏糧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 小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加強小麥中後期的田間管理,促進優質增產
    在大田作物生長的中後期,管理重點是大田作物生長。極端天氣嚴重影響田間作業,例如乾旱,洪水,病蟲害和其他災害,這將減少田間作物的產量。考慮到作物生長中後期田間管理的實際情況,為了保證作物的大量生產,需要做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執行國家農業政策,特別是有關作物中後期田間管理的各種措施。
  • 小麥冬前控旺很關鍵,農民做好防凍措施,來年高豐產
    冬小麥的花芽一般需要經過冬季低溫環境的誘導才能夠順利分化,這是小麥選擇秋播、越冬的原因之一。在管理時期,小麥過於旺長會影響後期的產量和質量,我們應該正確做好控旺管理。在此分享一下小麥種植經驗,幫農民朋友少走彎路,多收糧食,增效益。小麥冬前是由什麼原因旺長?姚哥鄉村行為您講解小麥冬前旺長有4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