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觀看熱播綜藝《中餐廳》,店長黃曉明帶領一眾明星嘉賓忙碌到半夜,只為武漢抗疫防洪工作者能吃到熱飯的情景,讓我感動不已。
但好的綜藝不只是帶給人感動,還要有"梗",能給人帶來笑聲。
最新一期,除了主場活動,飛行嘉賓楊超越和劉宇寧的即興說唱PK,就讓人捧腹不已,為忙碌工作增加了樂趣,就連一旁認真切菜的黃曉明、趙麗穎也禁不住開始圍觀。
這本來是杜海濤和楊超越的一場自娛自樂,但因為專業歌手劉宇寧的加入,變成了楊超越和劉宇寧的即興rap對決,有了意料之外的精彩。
而近些年,說唱以其易懂有趣的特性,也越來越被觀眾青睞,即興的說唱battle,更是對決雙方的積累和應變能力的考驗。
那怎麼才能創作出好的詞句,成為即興說唱battle中的"王者"呢?
觀看楊超越和劉宇寧兩位明星的表演,我發現這與小學語文老師常培養學生的3項能力有關。
下面就以這場對決為例,一起來看看吧!
1 押韻是關鍵
說唱本名是rap,在"360百科"中這樣寫道:
rap是一個黑人俚語中的詞語,相當於"談話"(talking),中文意思為說唱,是指有節奏地說話的特殊唱歌形式。
從中可以看出,其關鍵就在"有節奏"3個字上,主要技巧之一就是要押韻。
而從語文角度來說,增強節奏感,最好的方式也是押韻。
況且,不管是從小到大背的古詩,還是小學低年級課本中那些朗朗上口的課文,押韻都是其最根本的要求。
每句話結尾的韻腳一致或接近,有利於孩子背誦,還不容易遺忘。
所以,一段行雲流水的說唱,一定要在押韻上下功夫。
再來看劉宇寧和楊超越對決,第一句:"宇寧宇寧,真的很高。"
結尾韻母是"ao",楊超越立即接上的那句,"我想跟他一起玩躲貓貓",就精準地用了這個韻。
同一韻腳,兩人你來我往,幾個回合,毫無滯感,水平可見一斑。
這就像造句,要求是結尾字必須是同一韻母,因此,即使是小學生,只要有一定的詞彙量,同樣可以進行簡單對決,只是水平高下之分罷了。
但並不是什麼韻都可以用在說唱裡的,最常用的如:
"i",代表詞:秘密、意義、自己、字體、自理。
大家耳熟能詳的《生僻字》裡那段說唱主要用的就是此韻:
煢煢孑立、沆瀣一氣;踽踽獨行,醍醐灌頂;綿綿瓜瓞,奉為圭臬……陟罰臧否,針砭時弊;鱗次櫛比,一張一翕。
當中雖有換韻,但也是與之接近的韻腳"ing""ie"等。
常用的韻腳還有"an""o"等等。
對於rap來說,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在較長的段落裡,用一些相似的韻腳換韻,效果會更好。
2 恰當運用比喻
劉宇寧和楊超越這段說唱battle,最精彩和搞笑的部分當屬最後的兩句:
"你別以為腿長,其實感覺就像踩了一個高蹺。""你說我像高蹺,但你穿的像一個西紅柿炒山藥。"
"踩高蹺"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劉宇寧個子高,腿長的特點","西紅柿炒山藥"也能看出楊超越皮膚的白嫩,和鮮活靚麗。
這兩個比喻一出,連正在忙碌備菜的趙麗穎也被吸引,嘴角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足見其效果。
不止是在說唱battle中,小學語文老師,經常強調孩子們在說話或者寫作文時要學會寫比喻句,恰當運用比喻。
3 善於觀察,從細節入手
說唱,特別是即興說唱battle,要想取勝,重點在恰如其分,要找到好的切入點。
杜海濤就做得很好,他拋磚引玉,從劉宇寧最突出的外貌特徵——個子高入手,給兩人開了個好頭。
這種從對方的穿著、長相、口音、動作、眼神等入手,是即興battle經常使用的開場形式,簡單易學習,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深諳此道的劉宇寧,自然不甘示弱,立即對上"可是你倆的頭髮亂糟糟"。
接下來楊超越和劉宇寧,皆能聯繫當時所做的工作"切肉"和心情"煩躁"等,讓對決充滿火藥味的同時,也越來越精彩。
而兩人雖然針鋒相對,甚至有些話還直指對方的缺點,但卻並不顯得尷尬,都點到為止,讓人覺得有趣有料。
用眾多的"梗"給觀眾帶來輕鬆和愉悅,不能不說兩個人都有極高的說話技巧,和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
而這也正是小學語文老師著重培養給孩子的一項必備技能:善於觀察,從小入手,注重細節。
如小學低年級考試中的看圖寫話,常見的寫作練習,寫熟悉的人、事、物等,都是為了培養這項能力。
總而言之,不管是說唱battle,還是寫作文和平常的對話,都需要好的語文素養,注重知識的積累。
熟能生巧,巧也能生智。
只要願意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即使是看電視,也能發現學習的契機,培養孩子的能力。
最後,希望家長能善於運用智慧,引導孩子學習。
也希望孩子們在看電視時,除了看熱鬧,也要從聯繫自身所學,和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成為尖子生。
文/龍飛老師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更多學習方法課:家長都知道語文很重要,但語文如何複習和提分呢?試試這個方法考上一本、211、985大學的難度有多大?比大部分人想像的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