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一如前線,來自全國的英勇醫護奮不顧身,將這座城市的未來託舉。
赤膽如朝陽,人盡一份力,就會離希望更近一寸。
遮面慎行,每張臉上的LOGO也不盡相同,作為今春的圖景,3M肯定是一個象徵。
不開玩笑,整不了3M,我們智慧的引擎就會被開啟——
哼!別逼我,腦洞一開,連我自己都怕。
我們是自己的搬運工
與子執手,食也甘,且用兩半。
剛剛實現魚和熊掌兼得的某大哥
全球對口罩前所未有的需求,3M執行長Mike Roman表示他們的中國工廠一直開足馬力,而且亞洲、歐洲、美國的工廠都已經在盡力增加產能。3M已經調配了現有的所有庫存資源投入市場,並捐贈價值超過700萬元的疫情防控物資給武漢,不過「各種原因影響,生產線的產能仍在爬坡」。
事實上3M可不止是個口罩公司。
1967年,他們的首款防塵口罩是工業生產用的勞保產品。3M基於無紡布和靜電纖維濾棉的專有技術,所推出的防塵口罩護持著採礦、冶煉和爐窯等惡劣環境下的產業工人。1970年代,3M公司研發了全球首款經美國政府機構NIOSH(國家職業安全健康研究所)認證的顆粒物防護口罩,供廣大的一線勞動者使用。
直到1984年,3M才進入中國,開始為中國工廠提供安全防護口罩,主要是礦山、鋼廠和造船廠等重工業現場,只有工人師傅的作業現場才會見到。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消費者對3M這個牌子的認識,更多的來自膠水。
2003年非典,我們的醫護人員戴上了3M口罩,這個品牌才被世人熟知,自此進入中國的零售市場。
戴著3M口罩進農村的旱廁,燻人的味道肯定沒有了,但眼淚會嗆下來……
2017年,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顯示:口罩的銷量以3M品牌45.8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霍尼韋爾以18.13%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也就是說排名第二的霍尼韋爾的市佔率還不及3M一半。
兩場疫情,一個品牌的傳奇。3M公司(3M Company),100多年以來開發了近七萬種產品,從家庭用品到醫療產品,3M的產品和技術早已深深地融入人們的生活。
1902年,來自明尼蘇達州北部TwoHarbors的五位商人Henry Bryan、Hermon Cable、Dr.J .Danley Budd、John Dwan和William McGonagle決定投資合作開一個公司,他們給公司起名為「明尼蘇達礦業和製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這就是「3M」。
原本想造砂輪的計劃落空後,公司的實驗室卻推出了第一個獨家產品——Three-M-ite研磨砂布,並因此翻身,給股東發出成立以來的第一次股利。科技就是生產力啊。3M對產品研發的歷史就此展開,裡程碑式產品開始連續出現。
1920年,Francis Okie發明了乾濕兩用砂紙Wetordry,可以讓工人們在使用時擺脫灰塵的困擾。這成為3M公司歷史第一個拳頭產品,Okie也成為3M公司的重要發明者。
1925年,3M公司的Richard Drew給一家汽車車身製造廠送去了新型砂紙樣品做測試。他聽到工人們對噴漆時用於遮擋的膠帶極不滿意。膠帶在被撕下時,不是帶走了漆料,就是把膠留在車身上。Drew是個有心人,他發明了「Scotch」(思高)隔離膠帶,這是3M公司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產品。後來Drew又依此發明了家喻戶曉的世界性產品──「玻璃紙+粘膠」,今天誰也離不開的透明膠帶。
3M的產品序列裡,高速公路標識的反光膜、錄音磁帶和錄像帶,小到帶自粘膠的報事貼,都是我們最熟悉的事物。
1948年,3M公司推出了著名的「15%規則」(15percent,也稱「釀私酒」政策)——研發人員每星期可以拿出一整天用於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隨便折騰。
當時的企業管理文化中,更主流的是員工被當做一部機器裡能移動的零件,老闆們最不想讓他們做的事情就是思考。但是3M的領導人覺得行業研究人員是不同的類型,希望創造一個不斷從內部激發自我突破和依靠員工個人首創精神推動組織進化的創新機器。
今天看「15%規則」改變了3M,給企業帶來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營業收入,3M作為「創新公司」的品牌世人皆知——「站著把錢就掙了」。
Post-it報事貼、思高潔(Scotchgard)面料防水劑和微孔醫用膠帶等最著名的產品,都誕生於自於「15%規則」。IT如谷歌,他們的工程師乾脆可以用20%的工作時間用來做自己的項目。3M向一個充滿疑慮的世界展示了知識經濟中最重要也是最違反直覺的原則之一:公司可以通過放棄控制來提升業績。
2013年,3M在全球銷售額突破300億美元。2014年,3M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獲得了該公司第10萬個專利。2015財年,3M公司全球銷售額為302.74億美元,實現利潤48.33億美元,全球員工總數接近9萬人。
不同於蘋果、微軟、谷歌等科技企業的明星產品,3M靠一件件小玩意兒,成就了它的全球大生意。3M不僅是全球商業界當之無愧的創新代名詞,更是眾多企業紛紛效仿的典範。
如果把零碎當數量看,也代表不了這個巨頭的全貌。飛機領域的3M,依然獨樹一幟。
良好的空中飛行體驗,需要從地板開始。在易損壞的飛機入口、廚房、洗手間和貨艙中,滴漏、溢出和洩漏問題是常見的,當液體滲入無防護措施的地板並引起腐蝕時,除了安裝地板和更換橫梁所需的停機時間之外,每架飛機的維修成本就高達10萬美元。3M的飛機防腐蝕解決方案經過多層防護方法,提供輕型防護,旨在提高應用效率和檢測便捷性,延長使用壽命,從而讓飛機變得更加安全。
還有3M 的飛機機身專用貼膜。具有鑄造級貼膜收縮率極低,具有優良的抗化學腐蝕性,耐久性最長可達9年,能貼覆平面、曲面、柳釘面,配合3M 1900油墨及1920DR光油就可以達成絲網印刷,是全球唯一獲得波音和空中巴士認證的機身專用貼膜。彩繪飛機,一般都是貼了些貼畫。
不過最近我們注意到:3M的2019年財報:其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達到321.36億美元,同比下滑1.92%;歸母淨利潤45.7億美元,同比下滑14.56%。財報公布後,3M股價累計下跌10%,市值也跌破了千億美金。業績不及預期,3M計劃全球裁員1500人。
啥情況啊,一方面供不應求,一方面緊縮銀根?
不就是個口罩麼,早就奧特了……
3M的口罩有三大類十餘種常見類型。應用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狀況下,也要區分使用。
醫用口罩不光能夠過濾掉空氣中的顆粒物,更可以阻斷飛沫、血液、體液等分泌物,是醫護人員的「保護神」。顆粒防護口罩也被稱為普通N90、N95口罩,這類口罩是為粉塵較大或有害顆粒物環境下工作的勞動者們設計的,並沒有對醫用環境做出要求,因此應該叫工業口罩的稱號。防護口罩通過沉降、攔截、慣性碰撞和靜電等作用,將環境中的直徑在0.3μm的顆粒物有效過濾(N90、N95指的是其認證防護等級)。
無論是醫用口罩還是防護口罩,能戴上口罩就比不戴強。
1860 / 1870+/ 9132 這些型號是用於醫療作業,防溼塵等;8210 / 8511 用於建築工程,防灰塵等(8210CN也可以用作防流感、防傳染病等);9210+ 這個型號是用於工業工程,防砂塵及腐料等。
醫用口罩是醫護人員專用的在醫療操作中佩戴的防護口罩,防護性能最好,普通人出行佩戴有些大材小用。防護口罩系列中,推薦不帶呼氣閥的款式,9001、9501、8210等都可以。、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時,我們主要是要規避病毒載體飛沫的影響,飛沫直徑約1~4μm,因此即便是普通防護口罩,N90級別以上的也完全滿足日常應用。
戴3M那個!就是你!!不買趕緊回家!!!
(圖文自網絡編輯,侵刪)
中國民航
微信號 : CAAC-MAG
新浪微博:@中國民航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