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喜歡看動作類型的科幻片,有大場面跟高級電腦動畫類型的電影,那這部《AI終結戰》可能不太適合你。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如果沒有專心去研究電影背後想要表達的意義,可能真的會對這部電影有不好意思評價。但如果你是喜歡有劇情轉折,會去注意到故事背後深度意義的人,那這部電影可能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通常我們聽到未來科技或是科幻片一定會想到很多的打鬥場景或是很多演員出現。但這部電影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場面並不是很大,主要的場景都是在一個被設立為保護人類下一代的基地中。主角也不是什麼國際知名影星。最奇特的是整部電影只用了3名演員。幫母親配音的羅斯·伯妮、飾演女兒的克拉拉·盧嘉、飾演女人的希拉蕊·斯萬克,這也是編劇最厲害的地方,只用了3個人就可以把一個複雜的故事呈現出來。
這個故事發生在未來,當人類全部滅亡時,某處高科技基地開始培育人類的下一代。導演格蘭特·斯布託爾在接受採訪時有表示:他最想要探討的議題不是高科技vs人類,也不是什麼自由vs掌控,反而是一個身為母親真正的故事。每個人都有母親,但母親在一個人的人生裡有多重要?一個人為什麼會知道對與錯?會知道什麼是好是壞?
這部電影最精彩的點在於人工智慧「母親」讓觀眾產生很複雜的感覺,明明知道它是機器,但它的母性有時候看起來挺溫暖,似乎真心為孩子好,但有時又像控制狂、邏輯也令人發毛。羅斯·伯妮的配音非常到位,冷靜的聲音帶著溫和,但又有一點疏離。這對母女之間的感情偶爾甚至有很「人類」、很甜蜜的時候。例如女兒小時候貼在機器人母親身上的一堆貼紙,就除掉了機器冰冷的感覺,產生仿佛是人類母親的錯覺。
人工智慧的最終難題都不會是技術,而是道德與選擇,母親幫女兒上的課程裡面,包括一些功利主義與扭曲的思想也契合這個主題。到最後,問題已經不是誰是壞人,而是怎麼定義壞人。就算只是簡單的母女關係,也是一樣,母親身份的職責需要包含到什麼範圍、怎樣才是一個好母親,都牽涉到各種道德觀與選擇。
《AI終結戰》的這位人工智慧母親,原本是被創造的,但漸漸的,它似乎成為了創造者,這頗有《普羅米修斯》與《異形·契約》的味道。究竟打造有意識的人工智慧到底是替人類尋找助力,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是個人類只能邊走邊找答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