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 通訊員 左忠紅)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人猝不及防。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黨中央振臂一呼,中華民族守望相助、共渡難關。醫護人員不顧安危,奔赴前線,多方力量緊急調運,馳援武漢。在城市,社區聯防聯控;在農村,村民自發築起了防護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各行各業,有著無數英勇的鬥士,他們沒有盔甲未披戰袍,卻同樣的不計生死。衝鋒在前眾多的逆行者中,人民警察從不曾缺席,疫情在前,警察不退,鄭州公安,衝鋒在前。
春節,象徵著團圓。1月25日,正月初一,接到重返崗位的通知,民警同志們沒有任何遲疑,停下歸家團聚的腳步,安排好家中老小,簡單的一個電話的叮囑,初二,全員到崗,陣地待命。
「我已經連著四年初二沒有回過娘家了」
正月初二,鄭州市商城路分局治安三中隊,塔灣社區。
魏肇穎,商城路分局治安三中隊塔灣社區民警。見到她時,她剛從社區排查回來。正月初一接到返崗通知,同為警察工作的夫妻二人沒有過多說什麼,安置好孩子,各自投入工作,上班十幾年,放棄休假這種事情,對每一位警察來說,都已習以為常。
召必回,是天職,也是責任。社區調查,門衛走訪,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宣傳,對小魏來說,只不過是把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轄區再走訪一遍再次細緻梳理一遍,看看有什麼異常,聽聽有什麼反映,輕車熟路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責任心。
「我就多提醒一下見到的群眾,一定要重視,做好防護,當然,也順便宣傳一下,我們國家那麼多大災大難都過來了,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沒有闖不過的坎」。、
那孩子怎麼辦?這是每個雙警家庭在特殊工作時期都會遇到問題,「沒事兒,俺兒子都上初一了,特殊時期,他也理解,小時候天天哭,不讓我和他爸扔下他上班,現在好了,自己會蒸個饅頭溜個扣碗,餓不著,我倆忙裡偷閒會給他打電話,剛才孩子還問我鍋裡水放的夠不夠呢」從小魏平淡的敘述中,我甚至聽出了一絲的驕傲。「我就是覺得挺對不住父母的,連著四年的初二都輪到我值班,今年剛調好的班,就遇上疫情排查,不過這也沒什麼,總會過去的。」
「爸,今年女兒就不去看你了......」
大年初三,鄭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警綜大隊。
焦琰,商城路分局警綜大隊教導員,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後,整個管城區的公安防控工作由中心分局牽頭,作為分局警綜大隊的牽頭負責同志,上情下達,幾個分局的材料匯總,對口區委區政府的各個部門上報材料,安排分局各單位的具體事項,從年前開始,為做好後勤警務保障,她就安排採購防護用品,口罩緊缺,就發動親戚朋友四處籌集。
口罩、紅外體溫儀、橡膠手套,護目鏡、防護服……逐項到位陸續增加的民警防護措施中,飽含著她無數個電話聯繫的多處諮詢籌措,從年前到初三,各種文件匯總和繁雜事務的間隙,沒有人注意到她眼中偶爾泛起的淚水,大年初三,是焦琰的父親去世一周年,她就這樣在工作中極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緒,作為父親唯一的女兒,她以忙碌的狀態在父親的祭奠中缺席。
從晨昏到日暮,燈火通明的辦公室,穿梭忙碌的身影,以自己的方式堅守,逝去的親人們,原諒子女今年不能前去祭奠,我們有責任在肩,使命讓我們選擇一往無前。
「我在單位值好班出好警,你在家裡帶好孩子。」
正月初四,鄭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治安一中隊接警室,出警返回的民警劉書鵬取下口罩,一次性的防護用品抵擋不住長時間的警情處置,書鵬的鼻翼微汗,正在登記警情處理結果。
「群眾舉報的一輛懷疑是來自疫區的車輛,我們剛核實回來,經過多方聯繫和確認,已經排除了。」看得出他有些如釋重負,一天要處置的警情五花八門,難免接觸各種問題和風險,「忙到大年三十,初一我值班,當天接到返崗的緊急通知,初二就繼續工作了。」他略帶無奈的笑了一下,馬上接著說「但這幾天大家都自覺在家,不聚集,每天的警情少了很多,一天也就十幾起,多是糾紛和群眾舉報,就是處置起來得負責,必須查清楚,還有就是,我們也要做好防護。」特殊時期,做好對自己的保護,就是對社會的貢獻。
「我還好說,家裡還有老婆孩子,為了他們,我現在也不怎麼回家,下班在寢室湊合一下就行了,媳婦電話裡囑咐我千萬小心帶好口罩,家裡有她照顧孩子,我不操心,我在單位值好班處好警。」說話的時間,電話響起,警情就是命令,望著匆匆而去的藏藍背影,警車後視鏡中反射的警服,「公安警察」臂章上方紅色的「共產黨員」的袖標是那麼的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