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深處,寒氣逼人。第82集團軍某旅一場實戰化紅藍對抗演練激烈展開。
「命令你營迅速完成戰鬥準備,對『敵』電子對抗分隊實施火力打擊……」該旅遠火營正在組織夜間行軍,新的「敵情」接踵而至——偵察分隊通報,藍方電子對抗分隊張網以待,如不率先出擊,與該旅協同作戰的紅方合成營將很快進入「網絡盲區」,成為「敵」火力打擊的靶子。
戰情緊急,遠火營指控班班長、指控終端操作員鄭宏,在指揮車裡心急如焚。眼瞅著自己右手掌上裹得嚴嚴實實的石膏,他如坐針氈。
鄭宏的任務是在營指揮車操控指控終端,他為指揮員決策提供的數據,將決定營指揮員的決策速度和全營火力打擊的快反能力。此刻,鄭宏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只要人在戰位,就要打贏這場戰鬥!」
鄭宏是營裡的訓練尖子,敢拼、敢衝、敢吃苦,連續兩年被該旅評為「優秀士兵」。今年6月,他擔任班長剛滿3個月,就帶領全班兩次奪得「先進班」榮譽。他這個「舊傷」,來自於4天前的一場對抗。
那天夜裡,部隊轉移陣地。由於連續3晝夜待機值班,外加處置各種複雜「敵情」,鄭宏十分疲憊。在帶領本班成員搭設指揮車偽裝時,筋疲力盡的鄭宏不慎踩空,從指揮車梯子上跌下。倒地瞬間,他本能地用右手支撐緩衝,伴隨著一陣鑽心的疼痛,他的手掌開始紅腫,動彈不得。
隨隊軍醫診斷其為右手掌骨骨折,打上石膏固定,準備後送到駐地醫院進一步檢查。「戰事緊張,我不能離開戰位!」鄭宏謝絕了軍醫的再三勸說,毅然重返戰位。
1秒、2秒、3秒……時間飛逝,鄭宏用盡全力穩住受傷的右手,提高操作速度,縮短射擊準備時間。汗珠,從他的額頭不斷滾落。讓鄭宏著急的是,自己打著笨重石膏的右手不怎麼聽使喚,速度逐漸慢了下來。
「拼了!」眼看就要錯過最佳火力打擊時間,鄭宏強忍劇痛,拆下右手掌上的石膏,爭分奪秒作業。關鍵時刻,他迅速將接收到的「敵」目標信息解算出射擊諸元,上報營指揮員。
「轟!」頃刻間,數枚火箭彈破膛射出,直刺天際,精準覆蓋「敵」電子對抗分隊。
一波對抗下來,鄭宏的右手掌腫得像個饅頭。演練結束,他被送往駐地醫院治療,醫生檢查後立即為其實施手術,打了2根鋼釘、縫了8針。
一周後,鄭宏手傷剛剛好轉,便再次匆匆重返戈壁演兵場。他笑著說:「傷筋動骨不算什麼,只要能換來一場勝利,那就太值了!」
一句話頒獎辭:傷疤是軍人最美的「軍功章」,即使傷痕累累,也要勇猛衝鋒。
【來源:解放軍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